第173章 澶淵之盟要誕生了

字數:5730   加入書籤

A+A-


    “對外防禦戰爭拉開帷幕後,
    寇準首先派遣探子深入前線,偵察敵情,
    並根據所掌握的情報,精心製定了一套周密的抗敵方略。
    他明確指出,敵軍已推進至深州、祁州以東地區,
    而我方的主力大軍則集中在定州及威虜等地,
    東路兵力相對薄弱,缺乏有效駐軍。
    為應對這一嚴峻形勢,寇準提出了雙管齊下的策略。
    一方麵,他建議從天雄軍調遣步騎萬人,迅速進駐貝州,由孫全照統一指揮。
    一旦遭遇敵軍,便可以果斷出擊,掩殺其先鋒。
    另一方麵,他倡導廣泛招募民兵,
    利用他們對地形的熟悉和民眾的支持,
    深入敵後開展遊擊戰,
    襲擊敵人的重要據點,
    並隨時向後方報告敵情動態。
    這樣一來,
    不僅能有效提振奮軍威,穩定民心,還能打亂敵軍的既定戰略部署,使其陷入被動。
    同時,貝州的駐軍與刑州、沼州的軍事據點,還能形成犄角之勢。
    無論攻守都能相互策應,
    大大增強了宋軍的戰略縱深和防禦能力。”
    “此外,寇準還製定了其它應急預案。
    一旦敵軍騎兵突破防線南下攻擊貝州,
    他將立即調集增援部隊馳援定州,
    並從東北方向發起反擊,直插敵軍後方,
    迫使其不敢輕易深入宋境作戰。
    最後,寇準還特別強調指出,
    為了進一步提升士氣、凝聚民心、爭取戰爭的最後勝利,
    宋真宗必須渡過黃河,親臨前線督戰。
    雖然禦駕親征存在一定的風險,
    但皇帝的出現,
    必將極大地鼓舞將士們奮勇殺敵的決心和信心。
    這一建議,可以說寇準整個戰略部署中的點睛之筆。”
    看到此處,
    光武帝劉秀忍不住對寇準那麵麵俱到的安排,表示了讚揚:
    “從寇準的部署來看,他不僅是一位精通兵法之人,更是一位善於全麵籌劃的戰略大家!”
    秦始皇也難得地開口稱讚道:“調動士氣,確保後勤無憂,又能有效征召並激勵士兵,寇準的確做得非常出色!”
    李世民則補充道:“寇準能夠將軍民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同抵禦外敵,這樣的智慧和膽識實在難得。”
    趙匡胤也讚歎道:“寇準竟然還是文武全才!可惜,他這個時候好像才一歲不到……”
    “景德元年十月。
    遼軍勢如破竹的攻占了祁州後,開始繼續向東南方向迅猛推進。
    途經貝州後,遼軍直逼澶州城下。
    遼軍的這一連串行動,
    不僅讓宋朝河北大片領土的淪陷,
    而且都城汴京也與遼軍僅有一河相隔,
    完全的暴露在了敵軍的鐵蹄之下。
    麵對遼軍騎兵的淩厲攻勢,
    宋真宗如果選擇逃跑的話,
    那麽他的命運很可能會像宋徽宗和宋欽宗一樣悲慘。”
    經過這麽幾分鍾的盤點視頻後,
    金光柱裏的寇準,也逐漸搞清楚了自己現在處境。
    他確實是死了,
    可卻因為蘇治其實是萬界直播平台)的神奇力量,竟然讓他魂魄不散。
    “宋徽宗和宋欽宗?”
    寇準低聲自語,他對這兩位宋朝皇帝毫無印象,
    “後世的皇帝?從視頻中看,他們的結局似乎並不樂觀……”
    與此同時,
    宋徽宗趙佶卻頗為豪氣的說道:
    “蘇先生,豈不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你看我汴京周圍有二十多萬將士,還有李綱、嶽飛等數十位大將!
    女真人若真敢南下,朕定保他們有來無回!!”
    視頻繼續播放,
    “麵對近在咫尺的敵軍,隻有堅決抵抗,才是唯一的生路。
    在寇準的督促下,
    原本怯弱的宋真宗終於鼓起勇氣,決定親征。
    但在朝堂之上,卻仍有許多大臣對抗敵缺乏信心。
    就連當時的宰相畢士安,
    也以自己身體不適,和太白星白天出現對大臣不祥為借口,
    拒絕隨同真宗北征。
    他甚至還責難寇準,指責他慫恿真宗親征,將皇帝置於險境。
    盡管如此,寇準也並未妥協。
    他依舊堅持自己的戰略,
    讓宋真宗勉強維持住了北上的決心。”
    “在寇準的監督和不斷催促下,
    宋真宗雖心有不甘,
    但還是命令雍王留守京師,自己則起駕北上。
    當車駕緩慢行至韋城時,遼軍日益迫近的消息,也雪片似地從前方傳了回來。
    朝堂中的大臣們,
    再次開始勸說真宗前往金陵以躲避敵鋒,
    這使得真宗原本就不太堅定的決心,又開始出現了動搖。”
    “寇準深知軍心民心的重要性,以及‘取威決勝’這一法則的精髓。
    他提醒宋真宗,
    在大敵當前、四方告急的嚴峻形勢下,隻可尺進,不可寸退!
    還說:‘進則士氣備增,退則萬眾瓦解!’
    這話說的不可謂不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成功讓宋真宗再次深刻認識到局勢的嚴峻性。
    在寇準的勸諫下,
    再加上殿前都指揮使高瓊等人的支持,
    宋真宗終於下定決心,繼續北行,
    最終最終成功抵達澶州。”
    看到大慫皇帝,罕有的鼓起了勇氣和血性,
    百姓們不由得開始熱議起來,
    “狹路相逢勇者勝。這種時候要是退後半步,很可能就會成為全軍崩潰的開始!”
    “這麽說,檀淵之盟要出現了嗎?”
    “話說,打贏了還簽訂不平等條約,這不應該是赤裸裸的恥辱條約嗎?為何還有人覺得這是功績???”
    “是啊!這不跟晚清時期差不多嗎?”
    “老秦人向死而生,漢人以一敵五胡……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我們宋人丟掉了這些可貴的本事?”
    “敵人的貪婪是無止境的,奴顏婢膝或許能換來短暫的和平,但終究會招致滅頂之災!糊塗啊!”
    蘇治繼續解說道:
    “北宋時期,黃河還是從澶州流過的,並將澶州城一分為二。
    時遼軍逼近北城,真宗懼而不願渡河,欲駐南城。
    寇準力勸真宗渡河,但真宗仍一直猶豫未決。
    寇準見狀,便對高瓊說:‘太尉受國重恩,今日何以報之?’
    高瓊回答說:‘身為武人,唯死以報國。’
    於是寇準與高瓊商議了一番,便一同去見真宗,並對真宗說道:
    ‘陛下如果認為我的話不足憑信,可以再問問高瓊。’
    沒等真宗開口,高瓊便說道:‘寇準所言甚是。將士家小皆在京師,豈肯舍之而隨陛下南遷?’
    接著,高瓊便請真宗立即動身渡河。
    可樞密院事馮拯,此刻又跳了出來。
    他指著高瓊,嗬責他對真宗太過魯莽。
    高瓊則憤怒地駁斥道:
    ‘汝馮拯以辭章進至兩府大臣,顧獨以此耶!
    今敵兵挑釁於前,我勸陛下出征以禦侮,汝反責我以無禮。
    汝果有才,何不作一詩以退敵乎?’
    馮拯被罵的麵紅耳赤,敢怒卻不敢言。”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