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蘇記食品廠

字數:5074   加入書籤

A+A-


    時間來到來到七月下旬的時候,蘇妍做了一份計劃書,先給村支書蘇奎倉仔仔細細地講了一遍。
    食品廠開辦的條件,需要辦理的證件,需要開辦的場地,需要采購的設備,總體的預算……聽的蘇奎倉一愣一愣的。
    手續方麵蘇妍可以去跑,工商手續她熟,但是食品廠所占用的地塊和采購設備所需要的的資金,都得需要村支書蘇奎倉去協調處理。
    既然要搞個食品加工廠,那就好好地搞,一次性搞個像模像樣的食品廠,原料及調味設備可以節省下,改用人工製作。但是像蒸汽噴射式高溫殺菌機、灌裝機、封口機等,涉及食品安全的機械必須得有。食物這東西畢竟要吃到人的肚子裏,要是搞的不衛生吃壞了肚子那是要負責任的。
    但是這些設備都需要錢,蘇妍粗略打聽了下,像蒸汽高溫殺菌機保守估計得上萬,再加上其他機械設備和其他成本,加起來得要兩萬左右,這個價格高的嚇人,對年收入不足千元的蘇家莊大隊來講好幾年才能攢夠這些本錢。
    這年頭,萬元戶都是超級稀罕的。
    蘇奎倉很為難,愁的直撓頭皮,越愁撓的越狠,頭發根都被他老人家給揪下來好幾根,看的蘇妍的眼皮直抽抽。
    蘇妍手裏倒是有這些錢,但是她不能露富,更不能掏這些錢。這是村辦工廠,得村委和村集體想辦法,沒有錢可以找鄉裏、縣裏想辦法,再不行也可以村集體名義去農村信用社貸款,反正這個不應該是她考慮的事情。
    她牽頭搞工廠,可以無償地將製作技術留在村裏,但是這筆錢她不能以個人名義出,都出了那就成了她獨資企業了,蘇家老院的那些人知道她手裏有錢,就得鬧騰了,她能收拾得了蘇長江和周曉麗,但是像蘇春江和蘇白氏這兩個老的,要是耍賴,不聽蘇奎倉的話,天天死皮白賴地躺她家門口要錢,不給是一回事,天天瞅著不惡心麽?她要是以個人名義在村子裏搞個食品廠,就照著她和蘇家老院那些人血緣上的關係,她將來在這裏遇到的絆子也不會少。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何況做的又是食品加工廠,雙拳難敵四手,架不住有人往食品裏搞事,天天費勁千防萬防,還不得耗死這裏?又何必呢?
    還不如以村集體的名義,來創辦這樣一個食品加工廠,一來村辦企業,是屬於集體的,幹的好壞關係到每個人的錢袋子,大家自然都上心,誰要是搞生產破壞都不用蘇妍費勁,人民群眾的唾沫星子和拳頭都能打的他爬不起來。二來未來她的落腳地不會在蘇家莊,她的前途一片廣闊,遠方才是她要奔赴要奮鬥的地方。但這裏畢竟是她的故鄉,村裏也有真心疼愛她的叔伯嬸子們。而這些給過她溫情的人們既讓她割舍不下,又窮困潦倒讓她心酸。受限於時代和思想、眼光的局限性,人們憎恨貧窮,窮困潦倒卻又無可奈何,不知道該如何改變現狀。
    重生歸來的她,如果不為這裏的鄉親們做點什麽,她就枉費重活這一世了。所以她要用上一世的學識為這裏留下一個能生財的企業,在離開這裏前將企業帶上正軌,讓村裏的人們腰包鼓起來,腰杆挺起來,就算是她對這片養育了她的故鄉的回報吧。
    蘇奎倉喃喃道:“你說的這個殺菌機,咱能用鍋爐替代不?建鍋爐咱都有經驗,以前還煉過鋼,再有啥菌的,火一烤,熱氣一蒸,那不都得玩瞎?”
    蘇妍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果然實踐才能出真知,老百姓理論上可能懂得不多,可是實踐上不見得就比懂理論的會的少,老百姓的智慧才是無窮的。
    在蘇妍的記憶裏,一般村子為主的小廠子起步都很湊合,照蘇家莊現在的情況來看,實在不行就用土辦法,自己建個高溫消毒用的鍋爐先平替機械,等以後廠子走向正規了,擴大規模了,有資金有能力了,再引進先進的生產線,解放人力,提高生產力。
    要是這樣考慮的話,灌裝機也可以省略掉,人工也可以灌裝。
    要是包裝用玻璃罐頭裝的話,那封口機也可以省略掉,大不了選螺紋口的玻璃瓶子,人工擰緊也是可以的。反正現在村裏勞力多的是,人工不值錢,不像後世那麽昂貴。
    蘇妍將這幾個機械從計劃書上刪掉,得,那就花不了太多本錢了。主要是煤、油、調料、原料、工人工資等各項開支,比購買機械少的多。
    蘇奎倉口裏的鍋爐,就是最簡單的,類似於工廠食堂蒸飯的那種鍋爐。食堂的鍋爐是利用蒸汽蒸飯,大隊的鍋爐是利用高溫蒸汽給玻璃瓶消毒,這個怎麽建由蘇奎倉去安排。
    按照蘇妍前幾天的土辦法做出來的麻辣魚罐頭和田螺罐頭,到現在一口下去還是鮮辣鮮辣的,一點也沒有變質,味道反而因為湯汁的浸透變的更加好吃更加入味。
    所以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看蘇奎倉提出的這個鍋爐蒸汽消毒是可行的。
    蘇妍和蘇奎倉兩個人寫寫畫畫,商量了老半天,終於決定了幾個議題,準備拿到村委大會上討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畢竟要以村集體的名義辦廠,這些都需要召集村幹部集體開會表決,群策群力。
    當天下午蘇奎倉就在村委會大院裏,召集了村幹部集體大會。蘇妍用布兜子裝了幾罐前幾天做好的魚罐頭和田螺肉罐頭,事實勝於雄辯,成品拿出來先讓大家見到實物,能省不少口舌。
    第一個議題是村裏準備辦個食品加工廠,除了已經知道消息的蘇奎倉家裏人和村會計外,其他尚未知情的村幹部直接就炸開了鍋!
    “咱種地的老百姓也能辦廠子?”
    “廠子有那麽好辦嗎?得花多少錢呢?咱村公賬上有那麽多錢嗎?”
    “咱要是辦了廠子,是不是以後都能進廠子領工資?”
    “那得辦個什麽樣的工廠啊?咱老百姓又不懂,能生產什麽罐頭啊?”
    ……
    大夥議論紛紛,欣喜的有,質疑的有,心存疑慮不敢表態的也有……
    蘇妍將布兜裏的幾瓶罐頭拿出來,讓力氣大的男勞力擰開蓋子,分發下去讓大家品嚐。
    一九九一年蘇家莊的人們還是窮的叮當響,一罐油省著吃能吃上半年多,一身衣服擊鼓傳花似的從老大身上傳到老二身上,交完公糧提留外,大部分人雖然能吃上白饅頭,可照舊還是窮的肚子沒二兩油水。
    罐頭瓶打開後,室內頓時彌漫了一陣鮮香嗆鼻的辣味,卻更能勾起人強烈的食欲,尤其是鮮亮橙紅的厚厚的油,就讓人忍不住直冒口水,室內的每個人喉結都忍不住動了下,“咕咚”咽口水的聲音響了一片。
    蘇奎倉饒是已經吃過蘇妍的手藝,如今再次聞到那勾人的鮮香味,還是忍不住咽了口唾沫,然後招呼大家都嚐嚐味兒。
    大夥品嚐後都不由自主地發出一陣滿足的喟歎,太好吃了,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費油了,光著上麵的油層,省著吃就能吃上三天好飯!
    “好吃不?這就是咱食品廠將來要生產的罐頭!”蘇奎倉激動地大聲道。
    “好吃!好吃!”、“這也忒好吃了!”、“我長這麽大,還沒吃過油水這麽足的罐頭!”眾人紛紛誇讚,紛紛附和!
    緊接著蘇奎倉讓村會計孟凡會將開廠的成本和需要大家集資的費用給報了出來。村集體的公賬上有不到一千塊錢,還是今年麥收後交提留後村裏公賬上的費用,這些錢都是用做公積金、公益金和管理費的,有了這些款子才能支持村集體的正常運作,但是動用了這筆款子,村裏的公開支出就沒有了,等將來廠子賺錢了再補給到村公賬上。
    要是公賬不足的話,就得再從村民們身上集資了,村裏不強迫,但是集資了就是入股了,將來廠子賺錢了入股的農民紅利上分的多,不入股的就沒得分,這個就看村民自己意願了。
    經過加工過的產品,價格和原材料的價格就天差地別了,孟會計早就核算過成本,原材料河裏都有,辣椒地裏都有,甚至草本調味品,地裏也有,罐頭售價按2塊錢瓶賣,要是賣的好,那錢就能賺的海了去了!所以這廠子能開!
    機械設備暫時沒錢買,那就用老笨法,多上人,各個流程都舍著人用,人多力量大,隻要罐頭賣出去了就能發工資。
    眾人已經被孟會計口裏的定價給驚呆了!
    可是看看這鮮亮橙紅的、油汪汪的、麻辣鮮香的美食,又覺得這個定價值!
    眾人的心思就活泛起來。
    待到蘇奎倉提議大家給廠子起名時候,大家七嘴八舌地開動腦筋想了十來個名字,最終還是選定了“蘇記食品廠”這個名字。
    廠子名字有了,接下來就是分派任務了,造鍋爐的由蘇奎倉親自帶領一隊人負責,婦女主任田銀花負責招聘一批幹淨利索,腦子靈活又有廚藝打底的婦女做食品廠的第一批職工,男人幹淨利索會廚藝的同樣也可以先招進來。村會計孟凡會兼任廠裏的財務,負責廠裏原材料和成品的出入賬記錄核對工作以及財會人員的職責。蘇長格負責各種原材料的收購和廠子的外聯工作,同時兼職蘇妍的助理。至於廠子的工商登記、廠子的運營和管理,還有玻璃器材和商標印刷的事,就是蘇妍來負責了。蘇長格的老婆王金桂也是個潑辣爽利的人,收購曬製辣椒和草本調料、輔助蘇長格就分配到她頭上了。
    ……
    將每個環節每個崗位上應負責的主要人員安排好,時間已經到了半夜,從下午討論到晚上的人們雖然疲憊卻個個神采奕奕,仿佛還有一把子勁頭再討論到深夜。
    蘇妍已經說的口幹舌燥,一天的頭腦風暴和口唇解釋後,一身疲憊將她淹沒,她把自己扔到床上就徹底睡了過去。劉慶華心疼又輕手輕腳地替她脫了鞋襪,擦了手腳,給她拿毛巾被蓋上肚子才同樣沉沉睡去。
    後麵還有一大堆事等著要忙,蘇妍雖然睡著了卻不踏實,夢裏好像也在忙的軲轆轉。
    喜歡重生八零:我在商界當大佬請大家收藏:()重生八零:我在商界當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