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路子可以野一點
字數:3528 加入書籤
時間不等人,各個小收購站隨著螞蟥幹送來的河鮮也得趕緊處理,雖然餃子館那邊每天大量消耗著,蘇妍家的收購站和蘇長格家進行粗加工的院子裏還是有不少剩餘。
現下的溫度太高,河鮮保質期短,得盡快將河鮮分類處理加工出來。
而辦理工商登記手續、平場地、建鍋爐、蓋廠房、招工人、定玻璃瓶、做印刷包裝、做工人服裝等各項雜事還需要時間。
蘇妍決定前後兩條線一起鋪開,前線是先帶著人用土法子做罐頭,數量雖然不會太多,但可以先拿著成品去打開市場,先拿到訂單再說;後線就是調配村委和村裏能幹的人,分開辦理上述的各種雜事兒。
兩條線交叉進行,隻要市場打開了,產品是不愁賣的。這個年代產能還沒有跟上,兜裏有點買台電視機都得找人走門路。
罐頭也是同樣,隻要分量足夠誠心,用料足夠實在,東西又好吃下飯,價格又實惠,打開市場並不難。
安城縣裏廠子雖然都不大,可工人也不少,她在縣城又有餃子館這個現成的推銷平台,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
這是九十年代初期,又是村辦企業,先搞起來再說,一手搞錢,一手搞生產,隻要村委裏人們的嘴足夠嚴,又能壓的住村民,村民中又沒有壞心眼告發的,上邊也就沒人查。
蘇妍決定冒險打個擦邊,路子可以野一點,沒準局麵能打開的早一點。
這年頭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蘇奎倉被蘇妍的大膽冒險給驚的不輕,但內心卻激蕩著一股說不出的、久違的激情澎湃。想當年他當兵複員回鄉時候,也曾一腔熱血,滿心抱負,一心想帶領鄉親們過上富裕的好日子。可不知道什麽時候起,政策上的風雲變化,村裏人的麻木守舊,時代浪潮下的挾裹,年齡的增長,讓他像困在淺灘上的魚,漸漸地失去了幹勁,失去了活力。
本以為他的生活,他領導下的蘇家莊的日子,以後就這麽一潭死水,波瀾不驚地一天天過了,沒想到臨到了黃土埋到了腳脖子的年齡,竟然又有了讓他的心重新燃燒起來的事情。
現在蘇妍這個後輩的大膽冒險,似乎又點燃了起了他內心深處的激情,勾起他沉寂已久的抱負,讓他忍不住興奮的有點顫抖,渾身充滿了幹勁,和蘇妍暗暗地達成了一致意見。
村委這邊則在開會後又召集了各個隊裏的領頭人,集合了蘇家莊的村民們,開了一次村民大會,將村裏要開食品廠的事宣而告知,並宣讀了招工要求,讓符合招工條件又想去廠裏幹活的人們,去找婦女主任田銀花登記報名。
眼下時節,玉米已經長到了小腿高,地裏的活多是施肥、除草、灌溉等零碎活,村人們也有了消夏的時間,人多精力多,在家待著,老天爺也不會白白撒錢,現在一聽村裏要搞食品加工廠,個個都擠破了頭想進去。
建廠的事剛提上了日程,廠子的建設八字還沒一撇,蘇奎倉家的門檻都要被偷偷來送禮的人們給踏破了。
蘇奎倉煩不勝煩,將村裏的招工事情全推給了媳婦田銀花,隻管帶著一幫男勞力打地基、買磚頭、蓋房子,有時候幹脆住在工地裏的地板車上也不回家,反正天熱回家也是往地上鋪個涼席睡。
廠址選擇在村東頭的一塊荒廢的宅基地上,這裏前靠大路背靠莊稼地,和蘇妍家的院子斜對相望,地理位置相當不錯,將來要是做大了還可以前後左右拓展,也不用動誰家的宅子。
廠子距離蘇妍家比較近,從各個小收購站送來的河鮮,還可以就近運到廠子裏處理,等廠子完全建立起來後,以後廠子收購的河鮮就直接運送到廠子裏清理加工。
蘇妍的生活變的格外忙碌,幾條線同時推進,主事的幾個人都忙的腳打後腦勺。
蘇奎倉負責找他在鄉裏的老戰友幫忙去疏通關係,盡快將蘇家莊村裏集體土地規劃的申請審批下來。
蘇妍這邊抽空帶著蘇家父子跑了趟縣城,去工商遞交了申請材料,蘇奎倉代表村委,蘇長格將擔任食品廠的廠長,都需要麵簽和簽字。
將這兩項手續有關的事項辦完後,三個人又馬不停蹄地回來各自忙活各自負責的一攤活。
要想一邊賺錢一邊生產,還要同時建造廠房,首先要做的就是趕緊找個合適的地方,先將生產做起來。地方不難找,先用蘇長格家清理河鮮的院子,稍微休整下,擺上幾張案板,搭上幾個土灶,支上大鍋,就能用土辦法做河鮮罐頭,隻不過這種辦法做出來數量不會多,但前期用來打開市場是足夠了。
做河鮮罐頭得招人,指望蘇妍一個人做那不得累死?所以田銀花那邊的動作得要快。招到人後她還得現場教,油炸河鮮和做豆豉村裏婦女大都會做,但是做罐頭的湯料配方她得找個合適的人負責保管,這可是食品廠的無形資產,這湯料也隻能廠裏的核心人物才能親手製作。
她打算用田銀花和王金桂婆媳倆來負責這一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罐頭瓶子的訂購也得提上日程,否則食品做好了她往哪裏裝?還有包裝印刷,也得盡快。
想想都頭大,事趕著事兒,到處都是要忙的事兒……
螞蟥幹的收購和送貨生意,暫時由劉慶華負責接手,她還要兩地跑著,兼顧著餃子館那邊的生意。另外河鮮的收購生意也要和食品廠做好財務上的切割。
原本收購的河鮮主要用於供應蘇妍的餃子館,如今隨著食品廠的建設投產,收購河鮮的費用得一分為二。
供應餃子館的河鮮,蘇妍這邊出錢購買和結賬。但是供應食品廠用於生產的河鮮,得需要村委出錢購買和結賬。
劉慶華拿不定主意,蘇妍則是直接推給了蘇長格。
各小收購站送來的幹螞蟥,全部由劉慶華負責收購和出售;各小收購站送來的河鮮,全部由蘇長格出錢購買。
清理後送到餃子館的河鮮,餃子館當日結算完畢,徐奶奶直接從餃子館的賬上支出給蘇長格,這部分賬目很清晰。
而用到食品廠的這部分河鮮,則由蘇長格給村裏會計統計報賬以及報銷。
如此在劉慶華看來一團亂麻的事,蘇妍三下五除二給捋了個清清楚楚。
劉慶華長長舒了口氣。
需要做的事情多如牛毛,而蘇妍能用的人手卻遠遠不足,千頭萬緒都要顧及到,這邊按起了葫蘆那邊又起了瓢……
蘇妍深深感到有一個專業又合拍的團隊是多麽重要。
喜歡重生八零:我在商界當大佬請大家收藏:()重生八零:我在商界當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