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宋使節

字數:3743   加入書籤

A+A-


    梁師成仿佛剛睡醒一樣,幾乎和徽宗在同一時間睜開了眼睛。
    這老太監不論說什麽話都慢條斯理,“下官聽說這次金國的使節點名要楊元嗣回訪,不知道諸位如何看待?”
    童貫咳嗽了一聲,說道:“楊元嗣雖然是從渤海來,不過卻是地地道道的漢人,汴梁救駕,征方臘,討伐田虎,屢立戰功,我想他的忠誠就不用再懷疑了。”
    蔡京也跟著附和,“楊指揮使武藝超群,又熟悉金國風土人情,實在也是個合適的人選,想必金人也如此考慮。”
    徽宗仿佛下了很大的決心,站起來說道:“燕雲十六州從太祖太宗開始就是大宋的心病,朕也不想再等了,就讓楊元嗣去金國簽約,童愛卿準備軍馬,準備收複燕雲!”
    眾人見官家這次確實是真的下了決心,心中也都暗暗盤算。
    等眾人都出了太極宮,徽宗將王恩叫到身邊,囑咐了一番。
    不到一個時辰,趙楷就急匆匆的趕了過來,隨著而來的還有皇城司的兩個副將。
    徽宗接過趙楷奉上的密報,久久不語……
    楊元嗣可不知道這群老家夥在宮中密謀,隻是得到了童貫的線報,告訴他要出使金國。
    果然兩天後楊元嗣就得到了官家的召見,徽宗這次更加和藹可親,也不提出使的事情。
    徽宗反而關心起了他的個人問題,問他最近有沒有和趙金兒見過麵。
    楊元嗣感覺一陣慚愧,他在草原上已經有了娜仁,心中不免對趙金兒感覺有所虧欠。
    況且回汴梁以後,確實也是事情忙的不可開交,也沒有顧得上去找小金兒。
    趙金兒也不知道是什麽情況,也沒有來找過楊元嗣。
    今天徽宗主動提起,他也隻能敷衍道:“下官回京後軍務繁忙,確實沒有見過帝姬。”
    徽宗摸了摸了沒山羊胡子,笑道:“這次出使金國,你辦的好了,回來朕就給你賜婚,對於金人,你有什麽看法?”
    楊元嗣想了想,說道:“下官早就說過,一年內金國必定滅亡遼國!”
    “這金主阿骨打是不世出的梟雄,陰狠狡詐,不過聽說現在已經病入膏肓。”
    “不過他的所有兄弟子侄,都不是易與之輩,大宋跟金國必有一戰,咱們可一定要將燕雲拿回來!”
    徽宗點了點頭,沉聲說道:“我也是如此看,愛卿膽略武藝都不輸金人,此去一定不能墮了大宋的威風!”
    楊元嗣急忙上前,迎了個軍禮,高聲說道:“下官定然不負陛下所托!”
    從太極宮裏出來,還沒有走到朱雀門,魯達就氣喘籲籲的跑了過來。
    這家夥現在是太子率衛,整天守在東宮無所事事,好像又胖大了一圈。
    魯達聽說了楊元嗣要出使金國,有些擔心他的安危,強烈要求同去。
    楊元嗣拍著他的肩膀說道:“你現在的位置可比我的護衛重要多了。”
    魯達摸著腦袋,說道:“這職位實在是有些不爽利,花容還整天給我說三道四。”
    楊元嗣笑道:“我聽說現在東宮衛隊二百人,倒是有一大半是我們的人?”
    魯達又摸了摸腦袋,“何止是一大半,現在都是我們登州的老弟兄。”
    楊元嗣也不得不感歎花榮的能力確實強悍,這種事情也隻有他能夠辦的滴水不漏。
    他又安慰了魯達一陣,直到答應送行的時候允許誤他一醉方休,魯達這才換了一副高興的嘴臉,滿意離去了。
    楊元嗣剛返回楊府,李繼恩又趕了過來。
    他現在可謂是誌得意滿,家中有嬌妻,又是神武前軍的指揮使,愛情事業兩豐收。
    神武前軍現在已經有了差不多一萬人的規模,其中有一千多騎兵。
    騎兵的軍官當然多數還是登州的老人,其他的步兵軍官也大都是跟隨過楊元嗣的低級軍官成長起來的。
    李繼恩作為他們的代表,也是來要求楊元嗣抽出一部分精銳,跟著出使金國。
    楊元嗣哭笑不得,好像現在出使金國成了什麽香餑餑,實在是搞不懂他們。
    他又不能傷了軍官們的熱情,隻能也找了個認真練兵的理由安慰了李繼恩,將他打發走。
    不過他要出使金國,還真是有需要幾個幫手。
    楊元嗣將府中的管家喊了過來,自己親筆寫了幾封信,讓他去請幾個人。
    楊府裏的庖廚都是禦廚水準,府裏的好酒更是堆積如山。
    楊元嗣也不打算去酒樓,就想在家裏辦一個宴席,宴請自己名單上的幾個人物,共同商議出使大計。
    當月十五的晚上,楊府上燈火通明,高朋滿座。
    楊元嗣在花園中設了一個大圓桌,亭子裏放置了一個大烤架,上麵烤著一隻肥羊。
    桌子上坐著馬政、陳東、徐寧、童師禮,眾人正在高談闊論。
    楊元嗣卻拿著一把小刀專心致的在對付著那隻烤全羊,李繼恩和劉十三不敢落座,在楊元嗣身後指手畫腳。
    今天楊元嗣請來的都是接下來對於他的出使有很大作用的人物,除了徐寧。
    徐寧本來跟楊元嗣沒有什麽交情,兩人的關係是在上次的汴梁保衛戰之中建立起來的。
    楊元嗣向來覺得自己不是那種王霸之氣泛濫的人,吸引人才可以靠人格魅力,但是也不能全部靠這個。
    徐寧的投靠就是這個情況的具象化,他本來就對楊元嗣敬佩不已,加上楊元嗣不斷的招攬,加入核心圈子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楊元嗣打算這次出使帶著馬政、陳東一起,陳東本來就是大宋文官裏麵比較有眼光的人物,而且在年輕的仕子中的影響力很大。
    這次帶著他是為了讓他親眼見到金國的狀況,歸宋以後好讓更多的大宋官員了解。
    馬政現在更是對待金國問題的專家,如果說在麵對金國的內部事務上楊元嗣還能找個人商量的話,也隻有馬政了。
    至於童師禮,他本人的作用不大,但是楊元嗣必須要將自己的意圖傳達給童貫,然後通過童貫傳達給需要知道的人。
    楊元嗣有些走神,等回過神來才發現左邊一條羊腿已經有些焦了。
    他十分惱怒,朝身後喊道:“馬擴,你在幹什麽,還不趕快將香料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