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豐亨豫大【二】

字數:4493   加入書籤

A+A-


    俗話說的好,上行下效。
    現在整個大宋朝廷都彌漫著一股奢靡之風。
    仿佛大宋真的已經是天朝上國,萬邦來朝。
    陳東卻與這種潮流顯得格格不入,也與周圍的同僚相處不甚融洽。
    楊元嗣真誠的說道:“還是那句話,陳兄如果能來登州,我隨時歡迎。”
    “大王的心意我領了,老恩師有個外放通判的官職,我想去試一下。”
    陳東笑道:“如果四處碰壁,想必郡王府也會留我的退路!”
    楊元嗣哈哈大笑,又有一種莫名的心酸。
    陳東這種人,無疑是最忠於大宋朝廷的。
    楊元嗣根本就沒有表現出來任何的野心,陳東隻是憑著自己的判斷他有不臣之心。
    隻有這個捕風捉影的猜想,陳東就能放棄唾手可得的榮華富貴。
    這都源於他的文人風骨和自己堅持的理想。
    趙緯綸以前也是這種人,不過在理想破滅後選擇了另一條道路。
    楊元嗣知道,不論是他去做通判還是回到朝廷做宰相,結局都早已經決定了。
    楊元嗣知道多說無益,送走了陳東後一個人在書房呆了好久。
    第二天徽宗沒有召見楊元嗣,童貫卻派童師禮親自來請。
    現在二人的身份已經跟相識的時候完全不同。
    以前楊元嗣隻是童貫手下的一介武夫,現在卻已經是大宋朝廷的登州郡王。
    楊元嗣猜不透童貫這個時候找自己幹什麽,不過童師禮倒是非常守禮。
    楊元嗣笑道:“什麽事情勞煩童大哥親自來,你下次派個門子來就行。”
    童師禮急忙施禮道:“大王不可如此,小人擔當不起。”
    楊元嗣也不勉強他,兩人乘著馬車子過了虹橋,又經過大相國寺。
    相國寺門前一堆人在圍著爭吵,楊元嗣掀開馬車的簾子,感覺很好奇。
    童師禮笑道:“這裏現在是蟋蟀市場,一隻好的蟋蟀號稱將軍,價值幾千貫。”
    “幾千貫?”楊元嗣震驚道。
    童師禮回道:“高太尉有一隻叫作【惡來】的蟋蟀,價值一萬貫,官家的【百勝將軍】是朱勔花了三萬貫從青州搞來的。”
    楊元嗣感歎道:“如此說來,咱們大宋一個州府的稅錢,隻夠買十幾隻蟋蟀?”
    “那還是收成好的州府呢。”
    童師禮也沉默了起來。
    楊元嗣又問道:“那個豐亨豫大,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這個說來話長了,這四個字出自《周易》,蔡太師卻又又解讀出了不同的意思來。”
    童師禮將手扶在車窗上,轉頭道:“今天咱們不談這個,先說說燕雲的事情。”
    楊元嗣這才知道,原來童貫找自己還是為了燕雲。
    郭藥師和常勝軍現在代替楊元嗣成為了童貫眼前的新寵。
    常勝軍駐紮在範陽,現在已經有十萬之眾。
    他們的裝備器械全部都是取自禁軍,十分精良。
    樞密院不但半年的時間給了常勝軍二百多萬貫軍費,還有一百五十多萬石軍糧。
    這可就不是按照培養邊軍的正常路數來了。
    郭藥師過的滋潤,引起了另一個人的注意。
    灤州張覺在遼國窮途末路的時候投降了金國,得到了一個留守的職位。
    完顏宗弼駐紮在上京的時候,他名義上是灤州留守,實際上就是個傀儡。
    金軍不但不給他軍費補給,還要從他手下征發簽軍,作為女真騎兵的輔兵。
    張覺看到隔壁郭藥師的待遇,再回過頭來看看自己。
    這天地之差換了誰也會心裏不平衡。
    隨著完顏宗弼西去,上京的金軍兵力出現了真空。
    張覺開始有了別的想法。
    他派出特使到汴梁聯絡,也想走童貫的門路。
    別人不知道金軍的戰鬥力,童貫可是清楚的很。
    如果大宋接受了張覺,那麽金人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隻是大宋現在的燕雲十六州根本不完整,說是收複燕雲,其實隻會有一半在大宋手中。
    那個什麽蕭幹帶著奚人來投,被封為節度使。
    楊元嗣隻收回了六州就被封為了郡王。
    現在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三州,童貫的心又開始不安分起來。
    楊元嗣聽了童師禮的話,立即知道事情要糟。
    現在阿骨打還不知道狀況如何,可以肯定的是,金人現在還沒有精力來南下。
    中原雖然號稱禮儀之邦,但是自從楊元嗣穿越過來之後。
    阿骨打的行事作風,卻比官家要講究的多。
    如果大宋真的接受張覺投降,那麽他們就不得不麵對金人的怒火。
    最關鍵的是,這件事上,女真人完全站在了道德製高點上。
    宗翰宗弼包括完顏婁室等人,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楊元嗣知道,大宋和金國早晚都有一戰。
    不過對大宋有利的時機肯定不是現在。
    童貫能夠讓兒子來找自己,說明他還沒有完全失去理智。
    這件事就有挽回的機會。
    等到了童貫府上,卻不見門口的門子和虞侯。
    童貫親自出了二門相迎。
    楊元嗣也沒有拿捏郡王的架子,快步走上前,扶起了行禮的童貫。
    賓主落座,童貫問道:“想必路上犬子已經跟大王說了張覺的事情,大王怎麽看。”
    楊元嗣笑道:“恩相想聽真話還是想聽假話?”
    童貫這時候這直起身子,正色道:“下官想聽假話,就不會請大王降尊紆貴了。”
    楊元嗣正色道:“此事萬萬不可!”
    童貫臉上變了顏色,道:“還請大王賜教。”
    楊元嗣道:“張覺來投,必然引來金軍,完顏宗弼可不會隻要灤州,恐怕整個燕雲他都要。”
    “萬一燕雲有失,官家震怒,恩相將何以自處?”
    楊元嗣知道光從家國大義來勸童貫,基本上等同於對牛彈琴。
    隻有牽扯到了他的切身利益,童貫才會運用他聰明的大腦思考。
    果然童貫聽完以後,沉默良久,道:“大王的登州軍也阻擋不了金軍嗎?”
    楊元嗣道:“不是我長別人誌氣,滅自己威風,金軍像登州軍一樣精銳的有十萬之眾,如何抵擋?”
    童貫滿臉頹唐之色,楊元嗣這時候卻又換了麵孔,安慰道:
    “恩相可以暗中許諾張覺,等個三兩年。”
    “等到常勝軍建成,加上登州軍,金人南下又如何,這功勞還不是恩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