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豐亨豫大【三】

字數:4244   加入書籤

A+A-


    從童貫府裏出來後,楊元嗣又複盤了一遍自己的說辭,感覺沒有什麽大問題。
    童貫雖說軍事能力不屬於頂尖,但他畢竟官居樞密使多年,基本的判斷還是有的。
    汴梁的夜市規模也比以前大的多,朝廷又放開了宵禁。
    楊元嗣推辭了童貫派出的護衛,一個人慢慢從夜市往回踱步。
    古代又沒有電視報紙,雖然他名滿天下,能夠認出他相貌的人倒也不多。
    楊元嗣一身華服,容貌出眾,引的遊人側目。
    過了牛行街正好是勾欄瓦舍的聚集之地,此處青樓雲集,脂粉之氣彌漫。
    楊元嗣本來就對這些地方不感興趣,況且現在光應付家裏的兩位就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
    隻是那些風塵女子何時候曾經見過如此英俊的男子,朝著他搔首弄姿。
    楊元嗣倒也不是那不解風情的人物,也朝著她們揮手致意。
    這下花樓裏的女子更加瘋狂,高聲尖叫起來。
    楊元嗣眼看形勢就要失控,馬上想著溜之大吉。
    突然被一隻大手緊緊抓住手腕,喝道:“你如何也在這裏?”
    楊元嗣吃了一驚,回頭一看原來是劉十三這個家夥在搞鬼。
    他滿臉賤笑,對楊元嗣道:“我還以為阿哥真是正人君子,想不到也愛好這個調調。”
    楊元嗣剛想跟他打趣幾句,發現前麵一個人影一閃而過,看著十分熟悉。
    他隻是感覺這人肯定在哪裏見過,急忙追了上去。
    等到了跟前才發現,原來是一座好大的花樓,上書:豐樂樓。
    劉十三湊過來,說道:“阿哥你是不知道,最近這豐樂樓來了個行首,有十分顏色……”
    楊元嗣著急去尋找那人的身影,隨口敷衍道:“是嗎?叫什麽名字?”
    劉十三撓了撓頭,道:“光顧看她歌藝了,好像叫個李師師。”
    楊元嗣驀然一震,他這才確信,自己剛才沒有看錯。
    李師師和宋徽宗演繹出了無數的故事,肯定有民間誇張的成分。
    不過所有的傳說基本都來自於事實,現在看來誠不欺我。
    楊元嗣也失去了興趣,他一開始認為徽宗絕對不會出現在這種地方。
    所以才會懷疑自己看錯,現在看來不用懷疑了。
    他反而上前,揪住了劉十三的衣領,笑道:“你這家夥今天讓我逮到了,就別想再去等久了,走,陪我騎馬去!”
    劉十三隻能自認倒黴,埋怨自己不該主動來招惹他。
    楊元嗣打算近期就向徽宗正式辭行,戶部尚書唐恪又派人來請。
    原來是徽宗賞賜給楊元嗣升遷郡王的財物五花八門戶部剛剛湊齊。
    這些財物足足有一百貫,非同小可,需要楊元嗣親自過去交割。
    楊元嗣本來還挺感激,隻是現在感覺自己跟一隻蛐蛐的地位也差不了多少,心裏少了喜悅之情。
    他帶著張固安一起去領賞,戶部尚書唐恪親自在門口迎接。
    楊元嗣一邊跟他們說笑,一邊往裏走。
    以前他也來過戶部辦理過錢糧相關事項,對戶部熟悉的很。
    隻是這戶部大院中間,新立了一座長方大碑,卻是楊元嗣從來沒有見過的。
    楊元嗣走上前去,看到上麵寫的是“豐亨豫大”。
    現在他對這四個字都快有應激反應了,轉頭問唐恪道:“這是何道理?”
    唐恪苦笑道:“大王還不知道啊,不光是戶部,現在六部院子裏都有這勞什子呢。”
    看樣子唐恪應該也不太喜歡這個東西,不過這應該是官家的喜好,誰也不敢忤逆。
    楊元嗣看到自己的封賞堆滿了半間屋子,他簽字畫押後就交給張固安去處理了。
    唐恪看著楊元嗣,欲言又止。
    楊元嗣將他拉到一邊,輕聲道:“都是老熟人了,有話你就直說。”
    唐恪斟酌了一下,開口道:“下官得知,官家要準備去泰山封禪。”
    楊元嗣差點啞然失笑,封禪的除了宋真宗,都是曆史上貨真價實的雄主。
    宋真宗不自量力的封禪都讓天下人笑話了這些年,
    徽宗不會認為自己的作為達到了封禪的標準了吧?
    但是唐恪的表情卻讓楊元嗣笑不出來了,看來徽宗確實認為自己夠資格。
    楊元嗣不知道的是,這其中主要是蔡京的功勞。
    蔡京提出了豐亨豫大之後,看到徽宗確實受用,索性再進一步。
    天下百姓怎麽看不重要,官家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隻要將徽宗哄高興了,仕途才能步步高升。
    現在官家跟前最得寵的不是高俅,也不是蔡京,而是朱勔。
    朱勔自從重新擔任花石綱的采買使以來,著實是辦了幾件讓徽宗滿意的大事。
    現在朱勔可以憑著腰牌直接進入萬歲山,這可是隻有梁師成才有的待遇。
    蔡京要想重新得寵,隻有再尋找別方式了。
    他本來就是個很有才華的人,隻是私心太重了。
    於是在蔡太師的指導下,各地紛紛出現了祥瑞,尤其是以泰山周圍的州縣最多。
    祥瑞多說明什麽?
    說明當今天子聖明,順天應人,應該有所表示了。
    徽宗當然不知道這些祥瑞真實情況如何,隻當是自家收複燕雲,祖宗顯靈了。
    蔡京趁熱打鐵,提出徽宗應當去泰山封禪。
    徽宗大喜,當下立即應允。
    他任命蔡京作為這次封禪大典的總指揮,可以調動所有的州縣資源。
    所以蔡京的權勢又超過了朱勔,重新成為了那個大宋朝廷最炙手可熱的蔡太師。
    隻是楊元嗣覺得這個事情對自己影響不大,不知道唐恪為什麽會如此遮遮掩掩。
    唐恪說道:“府庫裏有多少家底,下官是最清楚的。”
    “大宋自仁宗以來,多數時間都是國庫充盈,錢糧充足。”
    “隻是近年征討叛逆,北伐用兵,加上西軍和常勝軍的軍費,已經有了不支的跡象。”
    唐悅一邊走一邊繼續說道:“蔡太師為了準備封禪,決定將軍州的賦稅比往年增加三成。”
    “什麽?”
    楊元嗣反問道。
    三成看似不多,但是整個大宋的稅賦絕對是個天文數字。
    他雖然不知道封禪要花多少錢,但是絕對是用不了這麽好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