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無為
字數:5026 加入書籤
天邊剛泛起魚肚白,晨霧還縈繞在民宿小院的青瓦之上。靖九道長已在院中的老槐樹下盤膝而坐,身下墊著一張竹編蒲團。槐樹的枝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偶有幾片落葉打著旋兒飄落在道長的青色衣袍上。
四個徒弟揉著惺忪的睡眼陸續走來。尉空披著件素色外衫,眼鏡片上還帶著水汽;尉烈打著哈欠,像頭剛醒的棕熊;尉能已經利落地紮好了長發,發梢還滴著水珠;尉淨則抱著個繡花枕頭,邊走邊揉眼睛,活像隻沒睡醒的貓兒。
"今日講《道德經》第三章。"靖九道長的聲音不疾不徐,卻讓四個徒弟瞬間清醒。他取出一卷泛黃的竹簡,徐徐展開"此章不過五十八字,卻道盡治國安邦之要義。"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首句"不尚賢,使民不爭"。"靖九指尖輕點竹簡,"這個"尚"字大有講究。古篆寫法是雙手捧物狀,暗含推崇之意。"尉空立即在筆記本上勾勒出篆體字形。
"春秋時,魯國尚勇,國人多死傷;齊國尚智,詐偽叢生。"靖九舉例道,"就像你們昨日在三星堆所見,那些青銅禮器,本為祭祀之用,後人卻爭相仿製以顯尊貴,豈非舍本逐末?"
尉烈撓頭"那軍中論功行賞也不該?"
"非也。"靖九搖頭,"老子反對的是刻意標榜。就像園中草木,本自生長,何須評比高下?"
講到"不貴難得之貨"時,靖九從袖中取出一塊玉璧"此物在楚價值連城,在秦不過尋常佩飾。難得之貨,實乃人心所貴。"玉璧在晨光中流轉著溫潤的光澤。
""虛其心,實其腹"六字,可作三層解。"靖九豎起三根手指,"其一治國,其二修身,其三養生。"
他取來茶壺演示"壺空方可注水,腹實始能載道。就像你們練五禽戲,先要排濁氣,才能納清氣。"尉能若有所思地摸了摸腹部。
講到"弱其誌"時,尉淨困惑道"這不叫人沒誌氣嗎?"
靖九微笑,指向院中翠竹"竹筍破土時柔弱,及至參天卻堅韌。老子說的"弱",是戒除強求之心。"
巷外傳來油條叫賣聲,靖九順勢舉例"就像這早點攤,若官府強令統一口味,反倒失了本真。老子主張的"無為",正是要保留這份市井生機。"
他讓徒弟們觀察槐樹落葉"葉子不爭高下,自然各得其所。治國若能如此,何愁天下不治?"一片黃葉飄落,正好停在展開的竹簡上。
尉空推鏡發問"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如何踐行此章?"
靖九取來茶盞"你看杯中茶葉,沉浮自在。競爭當如茶道,重過程而非勝負。"
尉烈追問"那軍中紀律如何?"
"軍紀如山是"強其骨",但不必苛求人人成為戰神。"靖九拍其肩膀,"你天生神力,可記得昨日幫老嫗提菜籃?那才是真勇。"
日晷指針已移過三刻,晨霧散盡。靖九合上竹簡"此章要義,在知止知足。就像這晨課,該止時便止,過猶不及。"四個徒弟仍沉浸其中,連最活潑的尉淨都陷入沉思。
晨光穿過槐葉,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一陣微風拂過,帶著早點的香氣,將玄妙的道意與塵世的煙火氣完美融合。
而後幾人兩遍五禽戲打得格外酣暢。尉烈練虎戲時震得老槐樹簌簌落葉;尉能的鹿戲輕盈如踏水無痕;尉空熊戲時下盤穩若磐石;尉淨的猿戲靈動可愛,活像隻小猴兒。靖九道長的鳥戲最為出塵,廣袖翻飛間,驚起牆頭幾隻麻雀。
巷口的早點攤冒著騰騰熱氣。老板是個精瘦老漢,炸油條的手藝已逾三十年。
"先來五碗豆漿,十根油條!"尉淨熟門熟路地點著。油條現炸現賣,金黃酥脆,掰開時能聽見"哢嚓"的脆響。豆漿是石磨現磨的,碗底沉著細碎的豆渣,麵上結著層薄薄的豆皮。
尉烈直接拿起油條對折蘸豆漿,吃得滿嘴油光;尉能小口啜飲,專挑豆皮吃;尉空把油條掰成小段泡在豆漿裏;尉淨則發明了新吃法——把油條撕開夾榨菜。靖九道長慢慢咀嚼著,忽然道"你們看這油條"
四個徒弟齊刷刷抬頭。
"經百揉千擀,又曆滾油煎熬,方得這般鬆脆。"靖九輕撫油條表麵的紋路,"治國修身,亦是如此。"
尉淨眨巴著眼睛"所以老子是說我們要像油條一樣經得起折騰?"
眾人笑作一團。晨光正好,照得豆漿碗裏金燦燦的。遠處巷弄深處,又傳來新的叫賣聲,新的一天開始了。
吃過早飯,師徒五人從廣漢出發,沿著蜿蜒的鄉間小道向德陽行進。蜀地夏日早上的陽光已有些灼人,但沿途的田園風光卻讓人心曠神怡。稻田青翠,白鷺低飛,偶爾還能遇見挑著擔子的農人,用濃重的川音向他們打招呼"幾位走德陽啊?晌午到連山鎮,記得吃回鍋肉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尉淨蹦蹦跳跳地走在最前麵,時不時指著路邊的野花野草給師兄師姐們介紹"這個是香椿,涼拌可好吃了!那個是藿香,煮魚最香!"尉烈背著巨大的登山包,像座移動的小山,偶爾停下來伸展筋骨,震得路邊的麻雀撲棱棱飛起。尉能戴著墨鏡,修長的雙腿邁著穩健的步子,時不時用手機拍下沿途的風景。尉空則一邊走一邊翻看德陽文廟的曆史資料,偶爾推推眼鏡,向師父請教幾句。靖九道長步履從容,青色的道袍被微風輕輕拂動,背後的葫蘆隨著步伐微微搖晃。
臨近正午,五人抵達連山鎮。這座小鎮因"連山回鍋肉"而聞名,街邊幾乎每家餐館的招牌上都寫著"正宗連山回鍋肉"幾個大字。尉淨熟門熟路地帶著大家走進一家老字號"這家我朋友推薦的,肉片比手掌還大!"
店裏人聲鼎沸,每張桌子都坐滿了食客,空氣中彌漫著豆瓣醬和蒜苗的濃鬱香氣。老板娘是個爽利的中年女人,係著油亮的圍裙,見他們進門,立刻熱情招呼"五位是吧?裏頭坐!回鍋肉馬上來!"
不一會兒,一盤連山回鍋肉端上桌來,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肉片果然大如手掌,肥瘦相間,足有半厘米厚,煎得微微卷曲,邊緣金黃酥脆,裹著紅亮的豆瓣醬和翠綠的蒜苗,油香撲鼻。尉烈直接夾起一片,肉片在筷子上顫巍巍的,肥肉部分晶瑩剔透,瘦肉紋理分明。他一口咬下,油脂在口中爆開,豆瓣的鹹香、蒜苗的辛辣、豬肉的鮮美層層遞進,忍不住滿足地哼哼"這肉……絕了!"
除了回鍋肉,他們還點了螞蟻上樹(嫩滑的粉絲裹著紅油和花椒,麻辣鮮香)、魚香茄子(茄子軟糯,酸甜微辣)、熗炒空心菜(脆嫩清爽,帶著蒜香)和一大盆蘿卜骨頭湯(湯色奶白,蘿卜清甜)。五人風卷殘雲般掃光了桌上的菜,尉淨還意猶未盡地用剩下的湯汁拌了碗米飯,吃得滿嘴油光。
傍晚,五人抵達德陽,先去民宿放了行李。民宿是座古色古香的小院,青瓦白牆,院子裏種著幾株桂花樹,風一吹,滿院清香。稍作休整後,他們便直奔德陽文廟。
德陽文廟始建於南宋,曆經元、明、清三代修繕,是四川保存最完整的文廟之一。走進欞星門,眼前是一條筆直的青石神道,兩旁古柏參天,樹齡皆在數百年以上。尉空推了推眼鏡,仔細閱讀著石碑上的文字"這些柏樹是明代栽種的,象征著儒家的堅貞與長青。"
大成殿是文廟的核心建築,重簷歇山頂,黃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殿內供奉著孔子塑像,左右兩側是"四配"(顏回、曾參、子思、孟子)和"十二哲"的牌位。靖九道長站在殿前,緩緩說道"儒家尚禮,道家崇自然,看似不同,實則都講究"中和"二字。"尉淨好奇地問"師父,那老子和孔子見過麵嗎?"靖九含笑點頭"史載孔子曾問禮於老子,老子告訴他"去子之驕氣與多欲",這與"虛其心,實其腹"是一個道理。"
文廟的角落裏還有德陽石刻藝術牆,尉能對這些雕刻格外感興趣,尤其是那幅《論語》故事浮雕,人物栩栩如生。尉烈則對院子裏的一口古井產生了興趣,據說這口井的水從未幹涸,當地人稱之為"聖水"。
晚上,文廟旁的小吃街漸漸熱鬧起來。整條街張燈結彩,各色攤位的霓虹招牌亮起,空氣中交織著麻辣、香甜、焦酥等各種氣味。
尉淨像隻歡快的小鳥,拉著尉能衝向第一個攤位"師兄!這個王涼粉超好吃!"涼粉是用豌豆磨製而成,切成條狀,澆上紅油、蒜水、豆豉醬,再撒上蔥花和花生碎,入口滑嫩,麻辣鮮香。尉能被辣得鼻尖冒汗,卻還是忍不住又夾了一筷子。
接著是羅江豆雞,看起來像豆腐幹,實則用黃豆和雞肉混合製成,切片後拌上辣椒油,嚼勁十足,越嚼越香。尉烈直接要了三份,邊吃邊嘟囔"這個當零食也太合適了!"
孝泉果汁牛肉是德陽特產,牛肉切成薄片,用果汁和香料醃製後風幹,吃起來酸甜中帶著微辣,肉質緊實有嚼頭。尉空細細品味,點頭道"這味道層次很豐富,像是把水果的清新和牛肉的醇厚完美結合。"
走到街尾,一陣甜香飄來,原來是糯米油糕。剛出鍋的油糕外皮金黃酥脆,內裏是軟糯的糯米餡,裹著紅糖和芝麻,咬一口能拉出長長的糖絲。尉淨吃得滿嘴糖漬,像隻小花貓,逗得大家直笑。
最後,五人坐在街邊的茶攤上,捧著蓋碗茶,看街上人來人往。夜色漸深,小吃街的燈火卻愈發明亮,吆喝聲、談笑聲、鍋鏟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勾勒出最鮮活的德陽夜生活。
靖九道長輕啜一口茶,望著遠處文廟的輪廓,悠然道"今日一行,既嚐了人間至味,又感悟了千年文脈,不虛此行。"
這裏再補個設定,靖九是成年以後帶藝拜師的,修行的並不是道家功法,所以並不需要恪守五葷。
喜歡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