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道衝

字數:3993   加入書籤

A+A-


    寅卯之交,東方天際剛泛起蟹殼青,德陽文廟的欞星門前已立著五道身影。靖九道長一襲靛青道袍被晨露浸得微濕,腰間絲絛上係著的太極玉佩在朦朧晨光中泛著溫潤的光澤。四個徒弟雖麵帶倦色卻目光炯炯——尉空手中捧著筆記本,尉烈正活動著粗壯的手腕,尉能優雅地整理著束發絲帶,尉淨則揉著眼睛小聲嘟囔著"現在天天起得比雞還早"。
    "今日講《道德經》第四章。"靖九道長的聲音似古井微瀾,在空曠的文廟廣場上泛起回音。他拂袖掃去石階上的落葉,從懷中取出一卷泛著幽光的黑漆竹簡。這卷竹簡顯然年代久遠,編連的牛筋繩已呈琥珀色,簡片邊緣被摩挲得圓潤如玉。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靖九以指尖輕觸首簡,指甲在"衝"字上停留,"此衝字,篆文作器中虛空之象。"說著取出隨身攜帶的青銅酒樽,將其中清水傾瀉而下,"你們看,正因樽中有空,方能容物。"
    尉空立即在簡冊上勾勒出篆體字形,尉淨湊過來驚訝道"真的誒!像個碗中間有漩渦!"
    "淵兮似萬物之宗。"靖九突然將酒樽倒扣在石板上,發出清越的聲響,"深淵看似空無,卻是江河源頭。就像"他指向文廟簷角垂落的露珠,"這一滴水中,可有三千世界?"
    尉烈撓頭"師父是說,道就像個裝不滿的大水缸?"
    眾人忍俊不禁,道長卻含笑點頭"差不離。道體至虛,故能生化萬物而不窮。"
    講到"穀神不死"時,靖九忽然解下腰間玉佩懸於空中。玉佩在晨風中微微旋轉,陽光透過太極紋飾在地上投下變幻的光斑。"山穀虛空故能回響,玄牝幽深所以長生。"他示意尉能上前觸摸玉佩,"感受到風的阻力了嗎?正是這"似存非存"的狀態最是奇妙。"
    尉空若有所思"就像昨天文廟那口古井,看似空無,卻能源源不斷湧出清水。"
    "善!"靖九擊掌讚歎,"此即"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的真意。"
    晨光漸熾時,靖九突然不知道從哪變出的佩劍。鋒刃在陽光下寒光凜凜,他卻用劍脊輕輕拍打自己的掌心"利劍易折,鈍器長存。道之運用,正在這"挫其銳"三字。"
    說著取出一塊粗礪的磨刀石"你們看,越是鋒利的刃口,越需要鈍物來養護。"磨刀石與劍刃相觸,發出令人牙酸的聲響,卻見劍身愈發寒光內斂。
    尉能恍然"所以昨日小吃街那位老師傅說,他的菜刀用了三十年都不卷刃"
    "正是此理!"靖九將長劍歸鞘,"治國修身,皆當如這鈍劍——藏鋒守拙,其用無窮。"
    講經畢,今日沒有練五禽戲,早飯也是十分清淡。
    尉能對著清水煮蘿卜若有所思"原來這就是"味無味"的境界。"尉烈嚼著粗糧饅頭嘟囔"就是淡出個鳥來"被靖九用筷子敲了額頭。
    靖九道長舀起一勺白粥"你們看這粥,清水粳米,反倒嚐得出五穀本真。"晨光透過窗欞,照得粥麵瑩瑩如玉,"道之運用,正如此粥——看似至簡,其中自有乾坤。"
    尉淨捧著粥碗發呆,忽然笑道"師父,我好像有點明白"道衝"的意思了。"眾人相視而笑,窗外傳來文王廟簷角銅鈴的清響,恍若道韻餘音。
    吃完飯後,靖九找了個僻靜地方從袖中取出五張泛黃的符紙。紙麵朱砂繪就的甲馬圖案栩栩如生,馬鬃處還粘著幾根真正的馬尾毛。"此乃我道家所傳甲馬符,"他輕撫符紙上的雲紋,"需禁葷腥,心無雜念方可奏效。"
    尉淨好奇地湊近,卻被靖九用拂塵輕點額頭"莫要小看這紙馬。昔年薑尚助武王伐紂,土行孫遁地千裏,皆賴此術。"說著將符紙分與眾人,"貼於足三裏穴,默念《逍遙遊》口訣。"
    四人依言而行。符紙貼附肌膚的瞬間,尉烈突然倒吸冷氣"腳底像踩了風火輪!"尉能則感覺雙腿變得輕如羽毛,尉空發現自己的影子在陽光下竟泛著淡淡的青芒。
    早上九點,五人整裝出發。剛出德陽城門,靖九道長忽然掐訣念咒,路邊塵土無風自動,凝聚成小小的旋風環繞眾人足踝。尉淨驚呼一聲,隻見自己的布鞋竟離地三寸,每一步踏出都似踩在棉花上,卻又能躍出丈餘。
    沿途風景化作流虹,田埂上的農人隻見五道青影掠過,還以為是大風吹動了蓑衣。正午時分經過涪江,眾人竟踏波而行,江麵隻泛起細微的漣漪。尉烈興奮地想大叫,卻被靖九以目製止——原來甲馬最忌喧嘩,恐驚散凝聚的天地靈氣。
    下午三點,越王樓的飛簷已在天際線上浮現。尉空查看懷表,難以置信"十五個個小時的路一半時間都不到就到了?"靖九笑而不答,隻示意眾人揭下符紙。那甲馬符離體即自燃,化作五縷青煙消散在風中,隻在每人腳踝處留下個淡淡的馬蹄印,三日後方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放好行李,師徒五人來到越王樓腳下。這座始建於唐代的宏偉樓閣,坐落於綿陽涪江之畔,高99米,被譽為"蜀中第一樓"。抬頭望去,朱紅色的樓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飛簷翹角如展翅的鳳凰,簷角銅鈴隨風輕響,發出清越的梵音。
    尉淨興奮地指著樓前的石碑"師父快看!這上麵說,李白、杜甫都來過這裏!"靖九道長撫須微笑"不錯,當年李太白登臨時曾寫下"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說的便是此樓。"
    步入樓內,楠木立柱上鐫刻著曆代文人墨客的題詠。尉空仔細研讀著牆上的《越王樓序》,尉能則對樓內的藻井彩繪格外著迷——那些繁複的雲紋和瑞獸,在千年後依然色彩豔麗。登上最高層的觀景台,整個綿陽城盡收眼底,涪江如一條玉帶蜿蜒遠去。尉烈扶著欄杆感歎"這視野,比無人機航拍還震撼!"
    傍晚時分,五人尋到一家老字號米粉店。店麵不大,卻坐滿了食客,空氣中彌漫著骨湯的醇香和紅油的辛辣。老板娘是個爽利的綿陽大姐,見他們進門便熱情招呼"幾位吃點啥子?我們這兒米粉可是非遺手藝!"
    靖九和尉空選了三鮮雞湯米粉。湯色澄黃如琥珀,是用老母雞、豬骨和金華火腿慢燉八小時而成,表麵浮著一層金黃的雞油。米粉細如發絲,潔白柔韌,吸飽了湯汁的鮮甜。尉空先啜飲一口清湯,讚歎道"這湯底鮮而不膩,有江浙高湯的精致,又帶著川味的醇厚。"
    尉能和尉淨的牛肉米粉則是地道的綿陽吃法。粗瓷海碗裏,雪白的米粉墊底,鋪著大片的鹵牛肉,澆上紅亮的老湯,再撒上香菜、蔥花和酸菜。尉淨迫不及待地挑起一筷子,米粉在筷尖顫巍巍地抖動,紅湯順著粉條滑落,濺起幾滴油星。她吸溜入口,頓時被麻辣鮮香衝擊得眯起眼睛"這比重慶小麵還帶勁!"
    尉烈的吃法則堪稱壯觀。他要了一斤米粉,老板娘直接端上個臉盆大小的湯碗。隻見他先加了三勺牛肉臊子,又鋪上一層肥腸,再淋上紅燒排骨的澆頭,最後豪氣地挖了兩大勺油辣子。紅豔豔的米粉堆得像座小山,尉烈掄起筷子大快朵頤,吃得額頭冒汗,還不忘加了兩回免費續的米粉。鄰桌的食客看得目瞪口呆,老板娘笑著打趣"小夥子胃口好,跟我們店門口石獅子有一拚!"
    靖九道長捧著青花湯碗,望著四個風格迥異的吃相,忽然笑道"你們看這米粉——清湯紅湯,細粉粗粉,正如道之變化萬千。"他輕點尉烈的辣碗和尉空的清碗,"剛柔相濟,濃淡相宜,才是處世真味。"
    暮色漸濃時,五人踏出小店。越王樓的燈光已然亮起,倒映在涪江水中,恍若天上宮闕。尉淨摸著圓滾滾的肚子嘀咕"明天還要再來一碗"夜風送來遠處江船的汽笛聲,與唇齒間殘留的米粉鮮香,共同織就了綿陽之夜的記憶。
    喜歡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