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北伐初定一)
字數:5535 加入書籤
戚雲川身形筆挺,不怒自威,他身上那股軍人特有的鐵血煞氣,仿佛連這屋內的暖意都驅散了幾分。他並未落座,隻是在門口目光如炬地盯著鄭清璿,
"總司令?" 鄭清璿放下茶杯,眉宇間閃過一絲訝異,旋即恢複了平靜,"這大冷天的,您怎麽親自過來了?我還以為您也回家和家人團聚了。"
戚雲川撇了撇嘴,並不在意自己是否和家人團聚,“這年誰都能過唯獨我們這群當兵的不能過,我想這點鄭大人比誰都清楚。”
鄭清璿強壓下心中的驚疑,臉上擠出一絲笑容:“總司令言重了。將士們為國戍邊,勞苦功高,本官自然銘記在心。隻是不知總司令深夜造訪,可是有什麽十萬火急的軍務?若非如此,這大過年的,也該與家人好好團聚才是。”他這話帶著幾分客套,也藏著幾分試探。
戚雲川的目光依舊銳利如刀,仿佛能穿透人心,他冷峻的臉上沒有絲毫節日的暖意:“鄭大人,本官身為軍人也不想搞官場上的那套,就明了直說吧!”
“陸軍需要撥款。”
鄭清璿端著茶杯的手微微一頓,熱茶漾出的水汽模糊了他片刻的表情。他抬起眼,看向這位不速之客,語氣盡量平和:“撥款?總司令,您這話可真是……開門見山。隻是,國家財政自有預算,軍費開支早在年初便已審定,各項用度皆有章程。不知總司令此番急需撥款,是何緣故?數目幾何?又用在何處?總得有個說法,本官才好向議會和陛下交代不是?”
戚雲川倒也不含糊,大步帶著風雪走進了屋內。整間屋子也因為戚雲川的闖入冷了幾分,隻見這名陸軍總司令在懷裏掏了掏,掏出一份明顯是他自己用鋼筆畫的表格,上麵密密麻麻的都是一個個冰冷的數據。“鄭大人,這是我軍機槍與清軍機槍的差距....”說著戚雲川從懷裏又掏出一筆沾著他體溫的鋼筆出來,看來是為了防止鋼筆墨水被凍住而特意放在懷裏的,“如果隻是為了守住江南,那麽我軍機槍還遠遠達不到換代的程度,我這裏舉一個最簡單的列子:清軍機槍更多是在沙俄與德國購買的馬克沁機槍,而我國使用的是比馬克沁機槍載彈量多卻更加笨重的甲式機槍。”
戚雲川用那支帶著體溫的鋼筆在表格上重重地圈了幾個數字,語氣不容置疑:“笨重,意味著機動性差!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慢一步,就是要命的!如果大人未來的目標是北伐,那我們就需要更加輕便的機槍!”
鄭清璿的目光從那張簡陋卻數據驚人的表格上移開,落回到戚雲川那張寫滿“不容置喙”的臉上。他放下茶杯,指尖輕輕敲擊著桌麵,發出有節奏沉悶的聲響,像是心髒一下又一下跳動。鄭清璿仔細在腦中想了想才開口:“戚大人需要多少錢?”
戚雲川的眼神沒有絲毫動搖,聲音如同他身後的風雪般冰冷:“至少五十萬金明元。這隻是初步換裝的費用,用以采購和仿製新式輕機槍,以及相應的彈藥和人員訓練。而且,這筆錢,本官希望能在十五日之內,最遲元宵節前,撥付到陸軍賬上。兵工廠那邊已經有了幾個可行的方案,就等米下鍋。”
“議會與內閣那邊,戚大人通知了嗎?”鄭清璿找到了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如果陸軍真的需要那麽戚雲川找的第一個應該是議會,畢竟按照法律來說隻有議會才具有提案權,現在戚雲川直接跨過議會與內閣來找自己這個“獨裁者”,是不合理的。
戚雲川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幾乎看不見的冷笑,仿佛聽到了什麽不合時宜的笑話:“鄭大人,議會?內閣?哼,那些人除了會吵架和拖後腿,還會做什麽?等到他們的提案在唾沫星子裏滾上幾輪,黃花菜都涼透了!戰場上的事,分秒必爭,哪有時間等他們那些繁文縟節?”
他往前逼近一步,身上帶著的風雪寒氣似乎更加濃烈,直視著鄭清璿的眼睛,語氣森然:“再者,鄭大人,有些話,跟他們說不明白,也說不通。他們隻在乎自己的烏紗帽,在乎那點可憐的選票,誰真正把這大明的江山社稷放在心上?本官來找你,是因為本官相信,鄭大人與那些庸碌之輩不同!你我所圖,皆是北定中原,光複故土!”
這話幾乎是將鄭清璿架在了火上烤,也是一種赤裸裸的攤牌。
鄭清璿本人是想打回去北邊的,但是這話現在還不能說,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不會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有求於自己的人,即便這件事有利於國家百姓。要說錢,現在的大明還真不缺錢,但是這筆錢不能亂用。
畢竟新型潛艇與實驗航母這些跨時代科研都需要雄厚的資金在背後跟著,再加上現在又在新建空軍,鄭清璿無法想象要是沒有美國的那批黃金在背後撐著大明真的有錢搞這些跨時代科研嗎?
鄭清璿起身緩步走到門口將門關上隨後回身看向了距離自己僅幾米遠的戚雲川笑了笑,“戚總司令,雖然您看不起他們但是該打的報告還是要打的不是?不然陛下怪罪下來,你我都擔不起這個責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沒等戚雲川開口鄭清璿便接著說道:“戚總司令,錢大明擰一擰還是能擠出來一點的,但是機槍這件事...你也知道,急總是急不出來的嘛,要不您先回兵工廠將圖紙拿來?本官對機械這方麵還是有些研究的。”
戚雲川的眉峰幾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旋即又鬆開,仿佛剛才那絲不耐隻是窗外卷進來的雪沫。他低沉的嗓音帶著軍人特有的幹脆:“鄭大人,圖紙自然是有的,而且不止一套方案。兵工廠那幫匠人為了這事兒,頭發都快熬白了。”
他頓了頓,語氣裏透出一絲壓抑的火氣:“隻是……那些圖紙,密密麻麻,怕是比這屋裏的奏折加起來還多。大人日理萬機,真要親自過目每一根槍管的膛線,每一顆螺絲的規格?下官以為,您更關心的是這新槍能比舊槍輕多少,射速快多少,故障率低多少,以及……它能不能在關鍵時刻,撕開北虜的防線。”
戚雲川這話已經有了威脅的意思在裏麵,他這是在告訴鄭清璿:要麽撥款來獲得陸軍的好感,要麽陸軍便會投奔他的政敵,到時候誰也別想好過。
鄭清璿眉頭皺了皺,他很討厭被人威脅。朱仲淵威脅自己也就罷了,怎麽現在是個人都能來威脅自己,真以為自己是軟柿子不成?
好吧,為了大業,再忍一忍。
鄭清璿努力在臉上擠出來一個笑容,“戚總司令,這錢的事我們可以再談嘛!”沒有了慕容柔嘉在身邊,鄭清璿這才感受到陸軍和海軍之間的矛盾有多大。要是現在自己在戚雲川的麵前談海軍建設,怕不是戚雲川下一秒就會爆炸並責怪自己北伐最重要的是陸軍而不是海軍。
說實話他有點想念慕容柔嘉了。
鄭清璿臉上的笑容幾乎要掛不住,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那股被勒索般的憋屈感。“戚總司令,要不這樣,這件事等到年過完了,大家都上工了再說也不遲嘛!反正滿清這一兩年也不會打過來不是?”
“等到年過完了?”戚雲川的聲音陡然拔高了些許,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譏誚,“鄭大人,您這是在跟下官說笑嗎?北邊那些韃子可不會等咱們過完年再磨刀霍霍!軍情如火,多耽擱一天,將來戰場上就要多流多少血?還是說,鄭大人覺得,我陸軍將士的性命,比不上您府上過年時多添幾道菜重要?”
這話說得極重,幾乎是指著鄭清璿的鼻子罵他不顧前方將士死活了。
鄭清璿臉上的笑容徹底僵住,眼神也冷了下來。他最恨別人拿大義壓他,尤其是這種近乎無賴的指責。但偏偏戚雲川這話說得又占著理,讓他無法輕易駁斥。
“戚總司令...要我說,既然要花那麽多錢,我們不如放棄沉重的重機槍。”鄭清璿強忍住了心中的不滿開口,“說白了,我們需要火力更猛,但是更加輕便的槍械對吧?”
戚雲川聞言,粗重的眉毛擰得更緊,像兩把出鞘的短刀,目光銳利地刮過鄭清璿那張努力維持著斯文的臉。
鄭清璿並沒有給戚雲川開口的機會,“戚將軍,您可以給我一份一個士兵在戰場上攜帶的最大彈藥量嗎?本官沒有在陸軍待過,所以並不知道。”
戚雲川那雙鷹隼般的眸子幾乎要噴出火來,死死盯住鄭清璿,仿佛要在他那張斯文的臉上剜出兩個洞。他從鼻孔裏重重哼了一聲,聲音冷得像臘月的冰碴子:“放棄重機槍?鄭大人,您當打仗是小孩子過家家嗎?北虜的騎兵碾過來的時候,您是在後麵搖旗呐喊,還是親自上去用唾沫淹死他們?沒了重機槍的火網,弟兄們就得拿命去填!”
他胸膛劇烈起伏,顯然是被鄭清璿這番“高見”氣得不輕。
“至於彈藥,”戚雲川的語氣充滿了不屑,“一個兵,標準攜帶一百二十發子彈。上了戰場,能多帶一顆,就能多一分活命的機會!鄭大人莫不是覺得,給他們一人發三顆子彈,讓他們去跟北虜拚刺刀,更能彰顯我大明軍人的‘勇氣’?”
鄭清璿被他這番夾槍帶棒的話堵得臉上一陣紅一陣白,袖中的拳頭捏得咯吱作響。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頭的屈辱與怒火,勉強扯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本官認為,我們需要更加輕便但是火力更猛的槍械的話,不如減輕機槍的重量使一個士兵班就能裝備一挺新式機槍也就是——輕機槍。”
“輕機槍?”戚雲川粗眉一挑,像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眼神中帶著審視和懷疑,還有一絲被戲耍後的不耐煩。
“嗯,輕機槍。重量相較於重機槍更輕但是作為代價則是載彈量與射速相較於重機槍更低。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用重量換來了速度。”鄭清璿耐心的給戚雲川解釋道,“既然我們的重機槍隻適合死守陣地,不如放棄重機槍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選擇更加輕便的輕機槍。”
“降低載彈量和射速?那他娘的還叫機槍嗎?那叫燒火棍!”戚雲川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哐當”作響,茶水四濺,聲音如同炸雷,“到了戰場上,北虜的騎兵烏壓壓地衝鋒起來,你指望弟兄們拿著這勞什子‘輕機槍’,跟他們點名數數嗎?速度?老子要的是能把韃子打成篩子的火力網!不是讓弟兄們扛著個鐵疙瘩跑得快!跑得再快,能快過馬刀嗎?”
鄭清璿臉色鐵青,額角的青筋突突直跳,袖中的拳頭緊了又緊。他強忍著拍案而起的衝動,告訴自己一定要冷靜,“騎兵的刀再快也砍不斷鋼鐵。”
“什......”戚雲川的話沒說完便被鄭清璿堵了回去。
鄭清璿吐出一口混氣,“江北多泥沼,而我軍一旦與清軍開戰就不得不麵對這個問題。當然這對於清軍也是個問題,因為他們最引以為豪的騎兵將會被江北的泥沼焊死在平原上難以動彈。因此在打到徐州以前我軍並不會遇到清軍的騎兵主力,這點戚總司令認同嗎?”
戚雲川被鄭清璿這番話噎了一下,臉上的怒容未減,但眼神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遲疑。江北的地形,他自然清楚,那些爛泥塘子,別說是騎兵,就是步兵陷進去都費勁,因此明軍進軍必須要趕在清軍炸毀他們自己的鐵路網之前,攻占徐州,這樣才能保證江南的物資能夠順利運到江北。但他豈能如此輕易就讓一個毛頭小子在自己麵前指點江山?
至於為什麽有那麽多泥沼...不如去問問早已經入土百年之久的多鐸為什麽要鑿毀黃河,導致黃河水淹江淮,甚至導致了黃河改道。
喜歡明1914請大家收藏:()明191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