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裴徽打出了李琮這張牌

字數:9299   加入書籤

A+A-


    長安城的上空仿佛被一層厚重的墨色戰雲所籠罩,這戰雲如同一座巨大的山嶽一般,沉甸甸地壓在人們的心頭,讓人感到幾乎無法喘息。
    就在這緊張到令人窒息的氣氛中,一封裴徽的密信如同一道劃破夜空的閃電,迅速穿過了不良人的秘密通道,最終落入了元載的手中。
    元載此時正身處陳希烈府邸那幽暗的密室之中,四周一片靜謐,隻有微弱的燭火在搖曳,映照在他的臉上,使得他的麵容在明暗交錯中顯得有些陰森。
    他小心翼翼地展開那封用特殊藥水寫成的信箋,湊近燭火,仔細閱讀著上麵的內容。
    隨著閱讀的深入,元載的瞳孔微微收縮,仿佛那信中的每一個字都如同利箭一般,直直地刺向他的心髒。
    他的嘴唇不自覺地抿緊,眉頭也緊緊皺起,似乎信中的內容讓他感到十分震驚和不安。
    “裴帥的棋局已經布到這一步了……”元載低聲自語道,他的聲音在這寂靜的密室裏顯得格外清晰。
    他的手指輕叩著案幾,發出清脆的聲響,這聲音在這狹小的空間裏回蕩,仿佛是他內心的驚歎在尋找出口。
    他不禁想起了三日前在此處與嚴武的密談。
    當時,那位年輕的謀士眼中閃爍著的野心,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一般,熠熠生輝。
    而此刻,他手中信中的謀劃,竟然與嚴武的想法不謀而合,這讓他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興奮。
    ……
    ……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房間裏,元載早早地起了床。
    他換上了一身素色的儒袍,這儒袍的顏色素雅而莊重。
    他的步伐輕盈,卻又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自信。
    元載以請教詩文為名,前往太子李琮的府邸拜訪。
    一路上,他心中暗自思忖著與太子的會麵,以及如何巧妙地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他。
    在太子府的書房裏,元載的目光被案頭攤開的《春秋》吸引住了。
    那書頁上密密麻麻的批注,猶如蜘蛛網般交織在一起,顯示出李琮對這本書的深入研讀和思考。
    他的視線稍稍移動,透過屏風的縫隙,隱約可見甲士的身影。
    他們如同隱藏在黑暗中的猛獸,虎視眈眈地注視著一切,讓人不寒而栗。
    然而,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元載卻毫無畏懼之色。
    他深知李琮對他的來意心知肚明,因為他正是代表著裴帥而來。
    隻見元載氣定神閑地端起茶盞,輕啜一口那香氣四溢的茶湯,然後用一種看似漫不經心的語氣說道:“殿下,您可知道潼關守將鮮於仲通昨日又向楊國忠索要軍餉了呢?”
    他的聲音在空氣中緩緩回蕩,仿佛這隻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然而,當他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在李琮那疤痕交錯的臉上時,他敏銳地捕捉到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譏誚神色,那神色如同冬日的寒風,刺骨而冰冷,讓人不禁心生寒意。
    李琮並沒有立刻回應元載的話,他隻是靜靜地凝視著元載,眼中的冷漠讓人難以琢磨。
    那是一種深不見底的冷漠,仿佛能將人吞噬。
    元載見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繼續說道:“不僅如此,裴帥在河北和中原已經成功聚集了十萬義軍。”
    他的話語如同重錘一般,狠狠地砸在李琮的心頭,讓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至極。
    李琮的手緊緊握住,甚至因為過度用力而微微顫抖著。
    突然間,隻聽得“啪”的一聲脆響,李琮猛地捏碎了手中的茶盞,瓷片四濺,仿佛他那破碎的夢想一般,散落在地上,令人觸目驚心。
    鮮血從他的掌心汩汩湧出,如同一朵朵盛開的血色花朵,在青石地上綻放開來。
    那鮮豔的紅色與青灰色的石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仿佛是命運對他的無情嘲笑。
    “裴徽到底想要什麽?”太子的聲音嘶啞而低沉,仿佛被一股無形的重壓所籠罩。
    這聲音中透露出一種元載再熟悉不過的情緒——被長期壓抑的渴望。
    就像一頭被困在牢籠中的猛獸,它的每一根毛發都在顫抖,渴望著衝破那束縛它的鐵欄,重新獲得自由。
    元載靜靜地看著太子,他能感受到太子內心的掙紮和矛盾。
    然而,他也明白,太子已經被裴帥的計劃所吸引,無法自拔。
    接下來的事情,正如裴徽所精心安排的那樣,元載與李琮進行了一次深入淺出的長談。
    這場談話,宛如一場智者之間的博弈,雙方都在暗中試探對方的底線,試圖找到對方的破綻。
    元載的語言就像一把雙刃劍,時而鋒利如刀,讓人不寒而栗;時而溫柔如水,讓人如沐春風。
    他巧妙地運用著這門藝術,將李琮一步步引入他和裴徽精心布置的陷阱。
    李琮在元載的引導下,內心的野心和欲望逐漸被激發出來。
    他的眼睛裏閃爍著貪婪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皇位在向他招手。
    在一番激烈的唇槍舌戰之後,李琮終於被點燃了心中的火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像是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著,毫不猶豫地起身,腳步匆匆地朝著皇宮的方向跑去。
    他要去麵見聖人,主動請纓去潼關督戰駐守。
    李琮心裏非常清楚,這樣做不僅可以振奮士氣,更能提高自己的威望。
    他深知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讓他用大威望掩蓋自己麵目有瑕的事實。
    而且,裴徽已經許下承諾,會在關鍵時刻表明對他的支持,這無疑是在黑暗中為他點亮了一盞明燈。
    元載看著李琮遠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他告訴李琮,裴徽在叛軍後方擁有至少十萬人馬的雄厚兵力。
    這無疑是給李琮吃了一顆定心丸,讓他更加堅定了去潼關的決心。
    對於這一點,李琮毫不懷疑。
    他堅信,隻要有裴徽的支持,他一定能夠在這場爭奪皇位的遊戲中勝出。
    畢竟,他對裴徽那厲害無比的手段可謂是了如指掌。
    但在他的眼中,無論裴徽的手段有多麽高明,他終究也不過是一個臣子而已,隻能選擇一位明智的君主來效命。
    因此,在元載的耐心勸導和巧妙引導之下,他對於裴徽最終會選擇自己這一點深信不疑。
    對於裴徽內心真正所追求的東西,在他看來,無非就是想要成為一個權傾朝野、能夠呼風喚雨的權臣罷了。
    他認為裴徽之所以如此努力,無非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權力欲望。
    這些天來,他也偶然間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有人傳言說裴徽很有可能是他父皇的私生子。
    然而,對於這樣的傳聞,他僅僅隻是報以一聲輕蔑的嘲笑,完全不屑一顧。
    他覺得這種傳聞簡直就是無稽之談,裴徽怎麽可能是他父皇的私生子呢?
    他父皇可是堂堂一國之君,怎麽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而且,就算裴徽真的是他父皇的私生子,那又能怎樣呢?
    在他眼裏,裴徽始終隻是一個臣子,無論他的身份如何,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
    因為他心裏跟明鏡兒似的,就算這件事情千真萬確,皇族也絕對不可能會親口承認這一點,更別提他的父皇了。
    畢竟,皇族的顏麵和威嚴可是比什麽都重要啊!
    不過,現在有了裴徽的明確且堅決支持,他的信心變得更加堅定了。
    他心想,就算自己因為某些事情惹得父皇對他心生厭惡,但隻要他能夠成功地前往潼關駐守,並且在那裏立下赫赫戰功,贏得巨大的聲望,那麽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畢竟,這樣一來,他就可以為自己將來登上那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寶座打下堅實的基礎。
    到時候,他就是天下之主,誰還敢對他指指點點呢?
    就在李琮暗自盤算的時候,陳希烈的府邸裏,嚴武和元載正坐在主屋的密室裏密談。
    嚴武滿臉狐疑地看著元載,開口問道:“裴帥若是擔心李琮礙事,直接將其斬殺不就好了,何必還要借聖人之手,讓聖人再次痛失愛子呢?”
    元載稍微沉思片刻後,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裴帥的謀略布局就如同翱翔天際的雄鷹一般,高瞻遠矚,其心思之深邃,實非我等所能輕易揣度。雖然我對此事也略有一些自己的猜測,但這些猜測未必準確無誤。”
    聽到元載如此說,嚴武臉上露出謙恭之色,趕忙說道:“元兄您太過謙虛了,您的才智和見識在我等之上,您若有什麽猜測,還望不吝賜教,讓小弟我也能開開眼界,長長見識。”
    元載略作遲疑,似乎在思考如何措辭,過了好一會兒才繼續說道:“若僅是要讓李琮命喪黃泉,對於裴帥而言,確實並非什麽難事。然而,若是要讓李琮死在聖人手中,而且還是在當前這種局勢之下……依我之見,裴帥此舉恐怕有三個目的。”
    說到這裏,元載的聲音略微低沉,透露出一股嚴肅之意:“其一,裴帥欲借此事使得聖人本就所剩無幾的威望必然會再次一落千丈。”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聖人早年積累的威望確實極其厚重,輕易令人難以撼動。”
    “然而,裴帥若想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按照我的看法,後續肯定還會有更加令人震驚的事件發生,這無疑會使得聖人的威望如同墜入萬丈深淵一般,一落千丈。”
    “可我絞盡腦汁思考了很長時間,卻始終無法想象出到底會是怎樣的驚天大事。”
    “其二,裴帥此次的舉動,就如同那寒光四射、銳利無比的寶劍一般,直直地插入了太子與聖人之間,其目的顯然是要讓他們之間的關係徹底破裂。”
    “這樣一來,裴帥便可以假借太子之名,或者說是借助太子的掩護,去做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畢竟,太子作為儲君,其身份地位無比尊崇,有些事情,如果由裴帥以他目前的身份和威望去做,滿朝文武肯定會將其視為大逆不道的行為。但是,如果是以身為儲君的太子之名去做,那麽部分朝臣和官員的想法,恐怕就會完全不同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三……我想,裴帥恐怕是意識到潼關難以堅守,所以才派遣李琮前往潼關。”
    元載的話語在空氣中回蕩,帶著一絲不確定和猜測。
    然而,就在他話音未落之際,仿佛突然被一股無形的恐懼所籠罩,他的麵色猛地一變,原本平靜的表情瞬間被打破。
    嚴武的眉頭微微皺起,他的思緒如潮水般翻湧。
    他凝視著元載,眼中閃過一絲疑慮,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沉默片刻後,嚴武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凝重:“小弟適才深思熟慮,覺得無論裴帥的計劃和目的如何,我們掌控陳玄禮這一環節,實在是重中之重。”
    元載的目光與嚴武交匯,兩人的視線在空中碰撞,仿佛能擦出火花。
    元載的眼中閃爍著精明的光芒,顯然他也在深思熟慮。
    他鄭重地點頭,表示認同嚴武的看法:“在下也有同感,陳玄禮這個宰相雖然看似無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有些事情隻有借助宰相的名義,我們才有資格去做。”
    嚴武深以為然,他的表情越發嚴肅起來。
    牢牢掌控陳玄禮,那麽他們在實施計劃時就會多一份保障,少一些阻礙。
    就在這一刹那,走道裏突然傳來一陣異常沉重的腳步聲,這聲音仿佛被刻意加重了一般,似乎有人想要引起他們的注意。
    緊接著,一陣清脆而有節奏的“篤篤篤”敲門聲驟然響起,如同重錘一般,狠狠地敲在門上,瞬間打破了房間裏的沉寂。
    然而,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聲響,元載的臉色卻沒有絲毫的變化。
    他依舊穩穩地坐在椅子上,麵無表情,仿佛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隻見他緩緩抬起頭,眼神冷漠地看向門口,然後用一種平靜而淡然的語氣說道:“進來。”
    話音未落,房門便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推動著一般,緩緩地打開了。
    一個身影出現在門口,他麵色冷峻,步伐穩健,如同一座移動的山嶽一般,徑直走到了元載和嚴武的麵前。
    這名男子站定後,雙手抱拳,向元載和嚴武行了一個標準的禮,然後直起身子,稟報道:“適才得到消息,楊國忠入宮了,而且與在興慶宮門外等候的李琮碰麵了。”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個字都蘊含著重要的信息。
    說完,這名不良人沒有絲毫的停頓,轉身如旋風一般迅速離去,隻留下了一個漸行漸遠的背影。
    隨著房門再次緩緩合上,房間裏又恢複了先前的安靜,隻剩下元載和嚴武兩人。
    兩人對視一眼後,嘴角不約而同地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幾乎難以察覺的笑容。
    這笑容中既包含著對彼此的默契,也透露出一絲對局勢的掌控和自信。
    緊接著,嚴武迅速邁步向前,走到門口,伸手輕輕合上了房門。
    然後,他轉過身來,臉上洋溢著敬仰和欽佩之情,他的聲音略微低沉,但卻充滿了敬意:“裴帥雖然身處千裏之外,但對長安城的人和事卻是如此了如指掌啊!”
    “那楊國忠果然不出所料,他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在聖人麵前表現的機會,一心想要效仿昔日的李林甫,不遺餘力地打擊太子,以此來博取聖人的寵信。”
    元載微微頷首,表示讚同嚴武的看法,然後輕聲說道:“現在就看聖人的旨意是否如裴帥所預料、所謀劃的那樣了。”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似乎對裴帥的判斷充滿信心。
    與此同時,在興慶宮內,一片金碧輝煌,美輪美奐。
    李隆基身著一襲鮮亮的襴袍,端坐在禦榻之上,宛如一座沉穩的山嶽,給人一種威嚴而莊重的感覺。
    在他身旁,楊貴妃正溫柔地伺候著他,她的一顰一笑都充滿了風情萬種。
    李隆基悠然自得地品味著天工之城琉璃署最新款的琉璃茶具,那精美的工藝和通透的質地讓他愛不釋手。
    他輕輕抿了一口由天工之城炒茶署精心研製的炒茶,那醇厚的茶香在唇齒間彌漫開來,仿佛是世間最珍貴的瓊漿玉露,讓人陶醉其中。
    今日,陽光明媚,春風和煦,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為李隆基準備的一份厚禮。
    而這份厚禮的使者,正是裴徽。
    他帶來的好消息,如同一束溫暖的陽光,穿透了李隆基心中的陰霾,讓他的心情瞬間變得如同春日暖陽一般,格外明媚。
    李隆基整個人的精氣神也如同脫胎換骨一般,與前些日子相比,簡直判若兩人。
    他的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宛如精心雕琢的藝術品,每一根發絲都恰到好處地歸位,沒有絲毫的雜亂。
    而這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更是用天工之城最新研發出產的染發劑染成的,黑得如同墨玉一般,沒有一根白發露出,宛如返老還童,讓他看起來年輕了好幾歲。
    就在這時,侍從前來稟報,說太子李琮求見。
    李隆基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漣漪,這個兒子自從被立為太子的這一年多以來,一直表現得頗為安分守己,規規矩矩。
    除了最初高調舉辦娶兒媳宴,結果被裴徽狠狠地收拾了一頓之後,便再沒有什麽出格的舉動。
    以往每周,李琮都會進宮請安,但李隆基因為實在不想看到李琮那張猙獰的麵容,大多數情況下,都會直接讓人在興慶宮門口將其打發回去。
    ……
    ……
    喜歡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請大家收藏:()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