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此去經年
字數:3239 加入書籤
楊駿一聽這話,不由得微微一怔,隨即連忙擺手,一臉謙遜地推辭道:“侯爺,我的水平有幾斤幾兩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實在難以擔此重任啊。”
王樸本來對於楊駿的能力還有幾分擔憂,但他聽到青苗法與一條鞭法時,瞬間對楊駿的態度有了有了天翻地覆的轉變,他當即勸道:“楊小相公,清豐之事,我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你最為合適。我們三人中,除了你,又有誰能比你更勝任執行這些政令呢?”
郭榮沒有說話,但他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楊駿頗有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
楊駿無奈地咬了咬牙,硬著頭皮再度推辭道:“侯爺,王主記,我的能力你們是知道的,之前一直混跡於煙花之地,也就能寫個詩詞,如今你們把一縣之地交給我,當真放心的下嗎?”
郭榮從這椅子上起身,幾步走到楊駿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鼓舞道:“楊老弟,目前你是最好的選擇,男子漢大丈夫,有時候要抓住機會,此番你過去,成功的話,日後大周各地定要逐步推行下去;倘若失敗了,那又何妨,有比清豐目前處境更差的嗎?”
“侯爺若是這麽說的話,那我願意一試!”
“哈哈,你還不情願,這樣的事情,若是落到其他人頭上的話,怕是爭著搶著去做呢!”
“侯爺,別著急,我還有個不情之請!”楊駿看著郭榮此刻心情不錯,立即順著杆子往上爬道。
“哦,你說吧什麽事,隻要我能力範圍之內,一切都好說。”
楊駿當即笑嗬嗬著道:“對於侯爺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的小事情罷了;說來慚愧,我對清豐之地尚屬陌生,且聽您方才所言,那裏現今仍是風波不斷。若是我此行前往,還望侯爺能在人手調配方麵略施援手,讓我行事能更為順暢。”
郭榮當即應允道:“區區小事,何足掛齒,明日我讓王主記尋幾個得力之人隨你一同前往。你到了清豐之後,記住,我就是你最堅實的後盾。”
“這下楊小相公安心了吧。”
“有侯爺這句話,我自是不懼。此番行事,定當竭盡全力,不敢有絲毫懈怠,以免辜負了侯爺的一片厚望。”
“哈哈,好,那我就以茶代酒,敬楊老弟一杯,預祝清豐之行,諸事順遂,滿載而歸。”
“謝侯爺!”
……
對於郭榮安排自己去清豐擔任縣令之事,楊駿心中不禁泛起幾縷忐忑。畢竟,空口白話誰人不會,待到真要擼起袖子,真刀真槍地幹上一場,那才是真章,全憑實力說話。
清豐之地,戶籍雖不過三千餘戶,人口卻也近兩萬之眾,要在這方土地上施展拳腳,將此地治理得井井有條,絕非易事!
楊駿回到自己的房間後,心事重重,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腦海中反複咀嚼著那件事情,思緒如潮水般洶湧,直至疲憊不堪,才緩緩沉入夢鄉……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悄悄探進屋內,楊駿正細心地整理著行囊,準備踏上新的旅程。忽地,一陣急促而有力的腳步聲自門外響起,還未及楊駿轉身相迎,那熟悉而又略帶焦急的女聲已穿越了門扉的縫隙,清晰地落入他的耳中:
“楊相公,你要離開這裏了?”
楊駿緩緩挺直了腰板,麵上浮現出一抹溫煦的笑意,輕聲道:“符小娘子大駕光臨,真是蓬蓽生輝,未能遠迎,還望勿怪。來來來,請上座。”
符銀盞當即白了楊駿一眼道:“我來這裏可不是蹭你茶水喝的!剛才我聽到我姊夫說,你要去清豐當縣令了?”
“符小娘子的消息真是靈通啊,若不是我是親身經曆者,恐怕是你消息比我都早。”
符銀盞聞聽楊駿言語間閃爍其詞,心頭不由一陣焦急,連忙說道:“你心中該是明了我此番前來的用意。那清豐之地,乃是澶州之中最為貧瘠之所,姊夫怎偏生要將你打發到那等艱難之處?清豐實非良選,這不是成心給你添堵嘛。如若不然,我這就去求姐姐替你美言幾句,莫要去那清豐受苦了,可好?”
符銀盞一番言辭懇切,卻讓楊駿聽後迅速擺了擺手,婉拒道:“符小娘子,此事恐怕你尚不了解全貌。前往清豐縣,乃是我與侯爺早已商定好的行程,那裏有著亟待處理的重要事務。”
原來是這樣!
聽到這番緣由後,符銀盞這才緩了一口氣坐了下來道:“嘻嘻,我還以為你得罪我姊夫了,把你給發配到清豐了!”
“得罪之說倒不曾有,然而,萬一符小娘子光臨寒舍之事被侯爺知道了,得罪之事便在所難免了。”
符銀盞聞言一愣,旋即就明白楊駿話裏的意思,秀眉微蹙,三分不悅悄然爬上眉梢:“你這人忒沒意思了,我好心好意過來給你通風報信,你卻反倒顧慮起會不會得罪我那姐夫來了。”
“哈哈,方才那不過是句戲謔之語,切莫往心裏去。此番你能特地前來告知此事,我心中甚是感激。日後若有何需要楊某相助之處,無論是刀山火海,楊駿定當義不容辭,傾力相助。”
符銀盞聞聽此言,眼眸微轉,臉上迅速浮起一抹得意的狡黠笑容,仿佛心中計謀已然得逞。“楊相公,說來巧了,此處正有一樁小事,於您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楊駿從那抹漾開在她唇邊的溫柔笑意中,已然洞悉了背後的緣由,不禁泛起一絲苦笑,輕聲道:“符小娘子,也就隻有你了,能讓我心甘情願的寫詞……”
“也就說,楊相公答應我了?”
“恰好心緒微瀾,偶有所感,贈予符小娘子:
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喜歡十國風華請大家收藏:()十國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