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爐火照夜
字數:3919 加入書籤
黎明前的太原鋼鐵廠,五百把鐵鍬同時鑿進凍土的聲音像場沉悶的雷暴。
陳長安站在半截炸塌的煙囪上,靴底碾著焦黑的磚塊。三月的晉中平原仍刮著刀子般的北風,卻割不散下方蒸騰的人氣。他摸出懷表看了眼——淩晨四點二十分,民工隊已經幹了整整六個鍾頭。
"首長,三班又暈倒兩個。"警衛員小張捧著名單跑來,"都是餓的...咱存糧..."
"把我的配額分下去。"陳長安打斷他,目光仍鎖在東南角。那裏十幾個包頭巾的婦女正用簸箕運送煤渣,補丁摞補丁的棉襖在灰霧裏時隱時現,像一群倔強的灰雀。
突然,最前頭的王嬸腳下一絆。陳長安望遠鏡裏的畫麵劇烈晃動:老婦人跪倒在混凝土基座前,簸箕裏的煤渣潑出個詭異的放射狀圖案。
"不對勁。"陳長安一把按住要吹哨的小張,"那基座太幹淨了。"
等他們衝到跟前時,王嬸正用掃帚扒拉著什麽。"哢嗒"一聲金屬脆響,半截鏽蝕的鐵管從煤堆裏滾出來。趙大栓罵咧咧地抬腳就踢——
"別動!"陳長安的吼聲驚飛了棲在鋼架上的烏鴉。鐵管在空中翻轉三圈,落地時露出清晰的"九八式"銘文。
王嬸的掃帚僵在半空。陳長安慢慢蹲下,指尖擦過鐵管末端的螺旋紋——這是日軍爆破筒特有的延期引信接口。
"所有人!立刻撤到河堤!"陳長安的聲音像淬火的鋼錠砸進冰水。
人群卻凝固了。抱著硫磺桶取暖的幾個老漢茫然抬頭,有個戴氈帽的甚至掏出旱煙袋:"陳首長,這鐵疙瘩..."
"跑啊!"周鐵山突然掄起鐵鍬砸向最近的鋼架,刺耳的撞擊聲終於驚醒了眾人。當最後個跛腳老漢被架出廠區時,陳長安已經掀開了混凝土基座旁的鐵板。
小林的手電筒光柱下,十二根九八式爆破筒像棺材裏的屍骨般整齊排列。更可怕的是引信線——它們不是普通的電線,而是纏繞著絲綢的複合纜,此刻正泛著詭異的珍珠光澤。
"這是...海軍特攻隊專用引信。"陳長安用匕首挑開纜線外皮,露出裏麵並列的三根銅絲,"陸軍的爆破筒不會用這種..."
匕首突然停在半空。電閘箱的陰影裏藏著個巴掌大的金屬盒,透過縫隙能看到裏麵晃蕩的水銀柱。陳長安的呼吸瞬間凝滯——水銀平衡開關意味著任何震動都可能引爆。
"首長..."小林的聲音帶著哭腔,《日軍爆破器材手冊》在他手裏簌簌作響,"這上麵說..."
"手冊是昭和十四年編的。"陳長安突然割斷一根藍線,"而這個裝置,"他又割斷紅線,"是昭和十六年橫須賀兵工廠的特製品。"
最後一根黃線被剪斷時,金屬盒"哢"地彈開。裏麵不是炸藥,而是半張撲克牌——黑桃a上用血畫著箭頭,直指西北角的變電箱。
變電箱前,陳長安發現了第二重陷阱。
昭和十四年的鬧鍾被焊死在鐵櫃裏,分針離引爆點隻剩七分鍾。更精妙的是鍾擺裝置——它通過一組齒輪連著變電箱閘刀,任何拆除嚐試都會提前接通電路。
"狗日的小鬼子..."周鐵山抹了把臉上的煤灰,"這他娘是算計好了咱們會來拆彈?"
陳長安沒說話。他盯著鬧鍾後蓋的螺絲——十字紋路異常嶄新。突然拽過小林的手冊翻到某頁:"昨天誰來過變電箱?"
"就...就技術科的張秀才..."小林突然瞪大眼睛,"他說要查德國電機的..."
陳長安已經衝向技術科帳篷。掀開布簾時,自稱燕京大學肄業的"張秀才"正往皮箱裏塞文件,桌上煤油燈照著他來不及摘下的金絲眼鏡。
"太君好眼力。"書生突然笑了,右手摸向硯台,"可惜晚了三分鍾。"
陳長安的子彈先一步穿透硯台,墨汁混著鮮血噴在《煉鋼流程》手稿上。垂死的特務掙紮著掀翻油燈,火苗瞬間吞沒了圖紙。
"沒用的..."特務咳著血沫笑,"新爆破點...已經..."
陳長安一腳踩住他喉嚨:"在哪?"
特務的瞳孔開始擴散,嘴角卻越咧越大。順著他的視線望去,帳篷布簾的縫隙間,能看見新建的高爐正在晨光中冒起第一縷青煙。
正午的警報聲響徹廠區。
陳長安帶著拆彈組撲向高爐時,民工隊卻扛著沙袋反向衝鋒。趙大栓的棉襖被鋼架劃破,蘆花般的棉絮混著血沫飛灑:"首長!讓俺們上!"
"退後!這是命令!"陳長安的怒吼被爆炸聲淹沒。
最底層的檢修口噴出火舌,氣浪掀翻了五個沙袋隊。濃煙中,陳長安看見爆破點——三根爆破筒呈品字形嵌在承重柱裏,引信線連著高爐測溫儀。
"溫度計超過800度就會..."小林還沒說完,儀表盤指針已經跳到750。
陳長安扯開衣領撲向承重柱。灼熱的氣流烤焦了他的眉毛,手指碰到爆破筒時發出"嗤"的灼燒聲。就在他拔出第一根爆破筒的瞬間,測溫儀"叮"地突破了臨界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趴下!!"
想象中的大爆炸沒有來臨。陳長安抬頭時,看見周鐵山像壁虎般貼在鋼架上,滿是老繭的手正死死卡住測溫儀指針。老人被烤得通紅的臉上,渾濁的眼淚剛流出來就被蒸成鹽霜。
"快...拆..."老工匠的嘴唇裂開血口,"俺閨女...就死在..."
最後一根爆破筒脫離承重柱時,高爐突然發出龍吟般的轟鳴。通紅的鋼水從出料口奔湧而出,將爆破筒吞沒在金色的洪流裏。
傍晚的表彰會上,陳長安給周鐵山別上獎章時,發現老人右手掌心烙著個深深的齒輪印。
"不礙事。"老工匠把殘破的手按在新建的鋼錠上,"爐子沒炸,值了。"
鋼錠漸漸冷卻,天然形成的紋路像極了一幅地圖。王嬸突然指著某處驚叫:"你們看!這歪扭的線像不像汾河?"
眾人圍上來時,陳長安默默退到陰影裏。他摸出從特務身上搜出的懷表——表蓋內側刻著行小字:"大和魂不滅 昭和18年3月"。
遠處,第一列滿載鋼軌的火車正鳴笛啟程。車頭大燈掃過站台,照亮了鋼錠上漸漸清晰的紋路:那不僅是汾河,更是整個山西的輪廓,在火光中微微顫動,如同大地的心跳。
月光洗著新築的爐台時,陳長安獨自檢查著每處螺栓。
檢修錘敲到第七十二顆螺絲時,他聽見微弱的"哢噠"聲。撬開防鏽蓋板,裏麵藏著枚指甲蓋大的銅管——德國製微型雷管,生產日期1939.4。
遠處突然傳來梆子聲。守夜人沙啞的調子飄在夜風裏:"鑄鐵骨啊煉鋼魂..."
陳長安將雷管扔進爐口。爆燃的青煙中,他看見無數光點正在太行山麓亮起——那是分散在十裏八鄉的土高爐,像星辰般綴在黑色的大地上。
喜歡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請大家收藏:()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