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之蝶影迷蹤
字數:2357 加入書籤
七月流火烤得山石發燙時,王老漢的竹簍裏剛攢夠半簍夏枯草。他蹲在深潭邊捧水洗臉,指縫間漏下的水珠忽然被七道藍影割碎——七隻碗口大的蝴蝶正繞著潭心石上的金銀花旋轉,翅翼開合時竟在水麵織出流動的光網:翅尖是淬了月光的銀,翅根浸著晨露的金,合起來恰如金縷當年繡在裙擺上的雙蝶紋。最奇的是蝶群掠過水麵的刹那,潭底青荇突然舒展成少女腰肢,水影裏的裙擺揚起時,竟能看見裙角繡著的藤蔓流蘇正往下滴水,分明是那年金縷在溪澗追魚時,被浪花打濕的月白水袖。
一、翅脈裏的繩結
照臨踩著碎石趕來時,竹籃裏還盛著未晾透的金銀花幹。蝶群見他走近,竟如被線牽著般掠過水麵,依次停在他青衫的竹紋暗紋上。最前端的藍蝶展開翅膀,翅脈竟在陽光下透出淡金的脈絡——那是金縷獨有的繩結紋路,當年她總說"藤蔓的走向就是風的字",常把曬幹的青藤編成雙錢結係在照臨腕上。此刻蝶翼輕顫,竟從翅根抖落三兩片細小的花蕊,落在照臨掌心時還帶著露水的重量,像極了金縷生氣時往他衣領裏塞花瓣的力道。
"你看,連蝴蝶都記得你編流蘇時咬藤尖的習慣。"他對著停在袖口的蝶群低語,指尖掠過蝶翼邊緣時,潭中倒影突然凝實:水影裏的少女正蹲下身撿落花,發間垂落的銀簪墜子碰在石頭上,發出三記清脆的響聲——正是金縷生前喚他"照臨哥哥"時,簪尾流蘇撞在石欄上的韻律。王老漢躲在樹後看見,照臨指尖接住蝶群抖落的花蕊時,那些銀白的小花竟在他掌心擺出"安"字的形狀,轉瞬又化作水珠滲入他腕間的舊疤。
二、潭心的流蘇舞
日頭偏西時,蝶群突然振翅飛向潭心。照臨解下腰間銀哨——那是金縷用第一根編成的藤蔓哨,對著水麵輕吹三聲,七隻藍蝶竟在水霧中排出當年金縷跳流蘇舞的步法:兩隻在前探路,如她提籃時擺動的手腕;三隻在中旋轉,恰似她轉身時飛旋的裙擺;最後兩隻綴在"尾梢",翅尖滴落的水珠竟凝成細小的銀穗,在水麵勾出半闕未寫完的《采桑子》。
"那年你說要等蝶群銜來雲海的消息,便帶我去看日出。"照臨望著水影中逐漸模糊的少女輪廓,從袖中取出半片殘損的銀簪——那是今早他在靈泉石縫裏發現的,簪頭的金銀花雕紋上,竟嵌著半片蝶翼的鱗粉。當蝶群掠過他發間,七道藍光突然匯聚成金縷生前常戴的藤蔓發帶,輕輕繞上他的額角,又在山風拂過時散成萬千光點,落進潭水時激起的每圈漣漪,都映著金縷不同年紀的笑靨:十六歲偷描瓷盞時的狡黠,二十歲編流蘇時的專注,臨終前說"化作花開"時的溫柔。
三、花香裏的童謠
蝶群離去的第三日,山腳下李獵戶家的小女突然高熱不退。孩子母親抱著滾燙的軀體路過青鸞祠,忽聞空中飄來異樣的甜香——抬頭隻見整麵花牆的金銀花都朝著村落方向傾斜,千萬朵銀花正簌簌抖落花蕊,像下了場無聲的花雪。母親慌忙接了幾把花蕊煮水,喂給孩子後不過半個時辰,昏睡的女童竟在夢中囈語:"綠裳姐姐的藤蔓會唱歌,說要給我編個捉月亮的網。"
照臨在藤架下聽見這話,手中正在修剪的花剪"當啷"落地。金縷臨終前穿的,正是染了青藤汁的綠裳;而她哄他吃藥時哼的童謠,第一句便是"藤兒彎,編銀網,網住月光做嫁妝"。更奇的是,待孩子退燒後,她頸間竟多了圈淡青色的印記,細看正是七隻蝴蝶首尾相銜的圖案——與照臨在潭邊撿到的蝶翼殘片上的紋路分毫不差。
四、蝶吻痕
秋分那日,照臨在潭邊發現了蝶群留下的禮物:七枚嵌在青苔上的蝶形印記,每道紋路裏都滲著淡金的汁液,連成的軌跡正是從青鸞祠到深潭的路徑。他沿著印記尋去,在最深處的岩縫裏找到個用藤蔓編成的小匣,匣蓋上纏著的,正是金縷當年總戴在腕間的雙錢結——而匣中盛著的,是七滴凝而不化的晨露,每滴露水裏都封存著某個清晨的記憶:有他替她別簪時的呼吸,有她偷喝靈泉時的笑渦,還有最後那滴,落著她臨終前未落的淚。
當第一片秋葉墜入潭水時,七隻藍蝶再次翩然而至。這回它們不再圍繞金銀花,而是徑直飛向照臨的銀發,每隻蝴蝶的翅尖都輕輕點過他的鬢角——山民們後來傳說,照臨的銀發裏從此多了七顆淡藍的星子,在月夜會發出微光,像有人用蝶翼為他別上了永不凋謝的花簪。而每當他走過村落,那些曾被蝶群眷顧的孩童,總會指著他的背影驚呼:"看呀,照臨先生的影子旁邊,有個穿綠裳的姐姐在編花呢!"
暮色漫過深潭時,照臨望著水麵上蝴蝶拖曳的光痕,忽然想起金縷說過的最後一句話:"如果有天我變成蝴蝶,就替你把每個春天的花開,都變成能飛的思念。"此刻潭心的金銀花正朝著他的方向傾斜,七隻藍蝶停在他捧起的掌心裏,翅翼開合間,竟在他掌心拚出了"勿念"二字——可他知道,有些思念早已像藤蔓般深紮進骨血,而那些會飛的花魂,從來都不是讓他遺忘,而是讓每一個看似孤寂的清晨,都藏著她從未遠去的、蝶翼般輕盈的溫柔。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