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之霜藤記歲

字數:1989   加入書籤

A+A-


    青鸞山的霜降比曆書早了二十七日。照臨晨起時,木格窗上已凝滿冰花,像誰用細筆描了千萬朵未開的金銀花。他扶著藤木拐杖走向靈泉,八十載光陰壓彎的脊背,在看見泉邊藤蔓的瞬間忽然挺直——墨綠的藤葉上凝著薄霜,卻在藤蔓末梢綴滿晶亮的花苞,每顆花苞都裹著冰晶,在晨光裏透出極淡的金芒,恰似金縷臨終前掌心那滴未落的淚。
    一、冰蕊裏的星紋
    石案上的青瓷盞結著薄霜,照臨嗬出的白氣在盞口凝成小團雲霧。他顫巍巍從葫蘆裏倒出靈泉水,水色比往日更清冽,倒映著泉邊藤蔓時,竟看見冰花苞上的霜粒正排成星紋——那是金縷十六歲時刻在星紋鈴上的圖案,她說每道紋路都對應著靈泉下的暗流,"等鈴響三十六聲,便與你去看雲海結冰"。可那鈴在她墜崖時碎成十七片,此刻卻在結冰的花苞上重現完整的星圖,最後一道尾紋恰好指向石案方向。
    "三十年了,你總愛讓霜花替你說話。"照臨指尖撫過盞沿的銀簪殘片,突然聽見藤蔓間傳來"叮——"的輕響,像碎鈴在冰層下震顫。那是金縷墜崖那日,他抓住她袖角時,星紋鈴撞在岩石上的最後一聲。此刻冰花苞應聲綻開,露出蕊心裹著的細小冰晶,棱角分明如未說完的"等"字,三十年前被山風扯斷的尾音,終於在霜晨裏凝成完整的形狀。
    二、銀發上的春信
    照臨在藤架下坐定,膝頭蓋著金縷手織的青藤紋棉毯。毯子邊緣的流蘇早已磨散,他卻總在摸到毛邊時,想起她編流蘇時咬藤尖的模樣。早霜在他銀發上結出細雪,可靠近鬢角的卷須卻始終溫熱——那是三十年前他用血繩牽回的藤蔓,此刻正順著他的皺紋緩緩舒展,卷須尖輕點他閉合的眼瞼,像金縷當年替他拂去睫毛上的花瓣。
    第一片雪花落在盞心時,照臨忽然笑了。他感覺有溫軟的觸感繞過他蜷曲的指節,不是風雪的涼意,而是仿佛有人用帶著薄繭的掌心,輕輕托住了他握盞的手。冰麵下的靈泉水突然蕩開細微波瀾,倒映的藤蔓竟在水中分出兩縷:一縷纏繞他的手腕,另一縷虛虛環住他的腰,恰似那年中秋,金縷從背後抱著他數星星時的姿勢。
    "你看,連霜花都記得你編花環時的手勢。"他對著空氣低語,鬢角的卷須應聲在風雪裏晃了晃,卷出個俏皮的弧度。冰花苞在此時集體綻放,千萬片凝著冰晶的花瓣飄向石案,落在他膝頭時融化成水珠,沿著棉毯上的藤紋匯成細流——那軌跡正是當年金縷在他掌心畫過的"永"字,三十年風雨侵蝕,此刻卻在霜晨裏顯形。
    三、雙影照冰甌
    山民們是在午後發現異常的。青鸞祠的石案上,那隻空了三十年的青瓷盞旁,竟多出隻同樣的瓷盞——不知從何處而來,盞心同樣繪著半枝銀花,兩盞靈泉水都結了冰,冰麵平滑如鏡,映著上方交纏的藤蔓,竟在冰中顯出兩個交疊的人影:一個坐著的白發老者,膝頭落著花瓣,另一個虛虛立在他身側,發間簪著冰花,袖擺被山風揚起,恰好遮住石案上的雙盞。
    更奇的是靈泉旁的藤蔓,所有冰花都朝著祠堂方向綻放,藤蔓在嚴霜中竟抽出新枝,細嫩的卷須繞過照臨的手腕,在他掌心輕輕攏成杯盞的形狀——仿佛有人正握著他的手,共飲這盞凝結了三十年光陰的靈泉。當山民們靠近,發現照臨閉著眼,唇角還凝著笑,鬢角的卷須上掛著滴未化的水珠,像誰含著淚吻別時落下的印記。
    暮色漫過祠堂時,不知何處吹來暖風,石案上的冰盞突然融化,兩汪清水裏漂著並蒂的銀花瓣,隨波輕晃時,竟在水麵拚出"照縷"二字。靈泉邊的藤蔓悄悄褪去霜衣,新抽的嫩芽在風中搖晃,像在複刻金縷當年跳流蘇舞的最後一個旋身——而照臨腕間的舊疤,此刻正泛著淡金的光,那是三十年前他為她引藤時,藤蔓在他血脈裏種下的、永不凋零的春信。
    山民們後來傳說,每當霜降前夜,青鸞祠的方向總會傳來細碎的鈴響,像有人在藤架下說著未完的情話。而那兩盞曾映著雙影的青瓷盞,如今被供在靈泉旁,每當月光漫過,盞心的銀花便會在水中搖曳,仿佛兩個永遠不會分離的靈魂,正隔著三十年的霜雪,共飲這盞,用思念釀成的、永不結冰的春光。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