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之藤下輪回
字數:2168 加入書籤
青鸞山的春霧還未散盡,山腳下的石板路上便晃出個綠裳少女的身影。她鬢角別著朵半開的銀花,腰間懸著枚缺了角的銀鈴,每走三步便會蹲下身,指尖輕點老藤上的卷須——那些盤結五十年的枯藤,竟在她觸碰時抽出新綠,卷須順著她的手腕蜷成小小的花環狀,像在辨認某個熟悉的掌紋。
一、鏡中人影
村口老槐樹下,正在曬金銀花的陳婆婆手一抖,竹匾裏的花撒了滿地。她渾濁的眼睛死死盯著少女:月白繡藤紋的鞋尖,發間銀簪墜著的流蘇穗子,還有笑時彎成月牙的眼角——分明是五十年前,那個在靈泉邊編藤蔓的金縷姑娘。更奇的是少女經過老藤時,藤蔓竟自動垂下幾串銀花,在她頭頂搭成小小的花棚,正是當年照臨為金縷遮雨時,藤蔓自然生長的模樣。
"姑娘可曾見過...見過戴星紋鈴的人?"陳婆婆顫巍巍指向山壁上的岩畫——那是五十年前山民們刻下的,照臨背著竹簍攀崖引藤的身影,腰間掛著的半枚銀鈴,斷口處纏著的藤絲清晰可見。少女聞言愣住,從懷中掏出枚磨得發亮的銀鈴:缺角處纏著的細藤,竟與岩畫裏的紋路分毫不差,仿佛是從同根藤蔓上截取的。
二、夢鈴記
"我總夢見自己在藤架下醒來,掌心躺著半枚鈴。"少女指尖撫過銀鈴斷口,藤蔓突然發出細微的"沙沙"聲,像是回應。陳婆婆看見,少女腕間浮出淡青色的藤蔓印記,正是當年照臨為金縷引藤時,刻在血脈裏的契約紋。更驚異的是,當少女走到靈泉遺址——如今已變成漫山藤蔓的花穀——兩朵並蒂銀花忽然轉向她,花瓣上的露珠滾落,在陽光裏折射出七道彩光,竟拚成星紋鈴完整的圖案。
"他說,鈴響三十六聲時,要帶我去看雲海結冰。"少女望著岩畫中照臨望向靈泉的側臉,忽然頭痛欲裂,腦海中閃過零碎的畫麵:白發男子掌心的舊疤,青瓷盞裏未幹的銀粉畫,還有霜晨裏藤蔓在他銀發間編就的花簪。藤蔓此時輕輕纏上她的指尖,卷須在她掌心寫下三個小字:"照臨等"——正是五十年前,照臨閉眼前,藤蔓在冰盞上融出的字跡。
三、雙生花魄
暮色漫過花穀時,少女忽然聽見頭頂傳來清脆的鈴響。轉身隻見個戴銀鈴的少年站在老藤上,腰間別著半枚與她相合的星紋鈴,衣擺上繡著的金銀花,正是金縷當年未完成的紋樣。"我在藤下等了五十年。"少年躍下時,藤蔓自動編織出銀花台階,他掌心攤開,躺著半枚綴著藤絲的鈴,斷口處還凝著點淡金的光——那是照臨當年為金縷引藤時,滴在鈴上的血珠。
當兩枚銀鈴相觸的刹那,漫山金銀花同時綻放。少女看見,少年腕間的舊疤與自己的藤蔓印記重合,化作完整的雙生花圖案;而岩畫中的照臨與金縷,身影竟漸漸淡去,融入眼前少年少女的輪廓。最神奇的是靈泉遺址處,兩簇藤蔓突然長成並蒂花的形狀,花蕊中浮出當年的青瓷盞,盞心的銀粉畫此刻完整——是金縷十六歲時未畫完的,與照臨共執盞的手。
"一莖雙花,生同藤蔓..."山風中傳來當年照臨的低語,少女忽然想起夢中的聲音:"露為媒,月為證,草木枯榮,魂兮不散。"她望向少年,發現他眼中倒映著自己的模樣,卻又重疊著金縷與照臨的笑靨——原來五十年的霜雪,不過是藤蔓打了個盹,而他們的魂靈,早已在花開時重逢,在鈴響時相認。
四、輪回藤語
從此,青鸞山多了對總在藤下漫步的身影。少年會編金縷當年最愛的流蘇,少女能聽懂藤蔓的私語,每當他們經過,金銀花便會朝著他們的方向傾斜,露珠在花瓣上滾成銀鈴的形狀。有人曾看見,他們坐在老藤下時,藤蔓會自動在他們頭頂織出穹頂,漏下的月光恰好落在少年掌心的青瓷盞殘片上,映出"照縷"二字的水痕。
而那漫山的金銀花,依舊一莖雙花,先白後黃——早開的銀花是晨露的魂,晚放的金花是初陽的魄,兩朵花背靠背生長,卻在風過時輕輕相碰,發出隻有彼此能懂的清響。山民們說,這是雙生花魂在續寫前緣,那些纏繞的藤蔓是他們未說完的情話,每顆露珠裏都藏著輪回的記憶,當你在花開時聽見鈴響,便是他們在時光裏,又完成了一次跨越生死的,溫柔的重逢。
山風掠過老藤,少女鬢角的銀花忽然飄落,少年伸手接住,指尖劃過花瓣的瞬間,藤蔓在他們腳邊長出新的卷須,緩緩拚成"永遠"二字——就像五十年前那個霜晨,照臨掌心融掉的冰花,最終都化作了,這漫山遍野,永不凋零的,屬於他們的,春天。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