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故事 寒香起處
字數:2100 加入書籤
第一章 寒香起處
太行南麓的藏雲穀總籠著一層輕紗般的霧靄,像是哪位仙人晨起時遺落的絹帕。穀中溪水清冽似玉帶,流經半畝菊田時總要打幾個旋兒,仿佛貪看那田田翠葉間藏著的秋色。每逢霜降,田壟間便漫起輕煙般的霧,淡紫與輕黃交織,落在竹籬上是碎金,淌在石徑上成流霞,遠遠望去,竟像是九重天闕的染坊傾翻了琉璃盞,將萬千色彩揉碎了撒在人間阡陌。
種菊人陶潛慣穿一襲青灰色布衫,清瘦身影立在菊田間,恍若修竹臨溪。他眉峰微蹙,似銜著半縷未散的晨霧,眼角卻凝著溫軟的光,仿佛春日融雪時溪麵泛起的漣漪。每日寅時,他必提了紫杉木水桶往溪邊去,木桶叩擊水麵的聲響驚破穀中靜謐,驚起的露珠碎玉般濺在衣擺上,又順著布料紋理滾進草叢,倒像是給青灰衣料綴了把未經打磨的水晶細釘。
澆花時最見功夫。他總要摘下腰間懸著的荷葉盞——那是去年夏末采的老荷葉,經了三蒸三曬,邊緣微卷如美人笑渦——舀起溪水時手腕輕旋,水珠便聚成圓潤的水球,順著花莖蜿蜒而下,恰似靈動的銀蛇鑽進翡翠叢中。他總說:"花兒是有魂靈的,你瞧這露珠兒,原是昨夜星辰落在花瓣上打的盹兒。"話音未落,指尖已輕輕拂過"玉骨冰肌"的花瓣,那白菊便輕輕顫了顫,抖落幾點露珠,在晨光裏劃出幾道細碎的虹。
村西頭的王嬸總在卯時初刻挎著竹籃經過,籃沿纏著半舊的藍布,盛著的山萸果紅得透亮,像是把秋日的晚霞揉成了珠子。"陶郎又在給花兒喂露水呢?"她笑著露出豁了顆牙的嘴,竹籃往石桌上一放,驚起幾隻覓食的麻雀,"我家小囡昨兒個還說,要摘您那白菊編花環,說是比鎮上賣的絹花還俊。"
陶潛直起腰,用袖口擦了擦額角的細汗,指腹還沾著些許帶著菊香的濕泥。他從腰間解下藍布巾仔細擦手,目光掠過菊田時忽然亮起來,像是春日溪麵映著新綠:"嬸子且等明日,我給您挑那花芯兒凝著金線的"玉骨冰肌",花瓣薄得能看見葉脈,插在小囡鬢邊,保準比那畫裏的仙姑還俏。"說著便蹲下身,指尖輕輕撥弄一朵將開未開的花苞,那花瓣竟微微蜷起,似是怕癢的孩童縮了縮脖子。
日頭爬上老槐樹的枝椏時,陶潛便在樹下擺開紫石硯台。那硯台生得奇巧,石麵上天然生著九片墨色菊瓣,中心一痕淺黃如蕊,端的是鬼斧神工。他取了鬆煙墨錠在硯池裏輕旋,墨香混著菊香漫開來,驚得簷下築巢的燕子撲棱棱飛起來,翅膀掠過硯台時,竟在墨汁裏投下一道細碎的影。羊毫筆在宣紙上遊走時,他的眼神專注如捕蝶的孩童——含苞的菊被他勾成少女晨起時微蹙的眉,盛放的菊則成了金鑾殿上承露的玉盤,最妙的是那將落的花瓣,他隻消寥寥數筆,便讓那花瓣似有了風的軌跡,仿佛下一刻就要隨著墨香飄出紙外。
那日西風來得格外突兀,先是溪麵的楓葉突然打起旋兒,接著遠山便籠上了一層土黃色的紗。陶潛正給"墨麒麟"搭防風障,那墨菊生得奇崛,花瓣厚如墨玉,此刻卻在狂風中瑟縮,像是怕冷的孩子抱緊了雙臂。忽有黑影自雲端墜下,帶起的氣浪卷得菊田掀起半人高的波浪,陶潛握著竹笠的手猛地收緊,隻聽見"轟"的一聲悶響,亂石堆中騰起一片煙塵。
他跌跌撞撞跑過去時,竹笠已被風吹得歪在一邊,卻見一位女子躺在枯草間。她身著素白襦裙,廣袖上繡著的墨菊紋樣竟在風中輕輕搖曳,墨色花瓣間隱約有金粉流轉,恍若夜空中閃爍的星子。她的青絲鋪散在枯黃的草莖間,發間沾著的槐葉忽然動了動,竟化作幾片晶瑩的霜花。陶潛屏住呼吸伸手探她鼻息,忽有一縷異香鑽入肺腑——那香似是昆侖雪頂的鬆針浸了千年玄冰,又像是深穀幽泉漱過蒼苔青石,直叫人想起兒時讀過的仙話裏,那些遺落人間的仙草精魂。
風忽然停了,溪麵重新歸為平靜。陶潛這才注意到,女子襦裙下擺沾著幾片奇異的花瓣,那花瓣呈半透明狀,脈絡間流動著淡青色的光,竟像是用清晨的朝露凝成。他想扯些枯草給她蓋上,指尖剛碰到她袖口,忽見那繡著的墨菊竟輕輕張開一瓣,露出裏麵金黃的蕊,蕊心處還凝著一滴露珠,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暈,恰似被囚禁的彩虹。
藏雲穀的霧不知何時又漫了上來,給這奇異的場景蒙上一層柔光。陶潛望著女子發間即將消散的霜花,忽然想起祖父臨終前說過的話:"若見菊上凝霜不化,便是菊仙臨世。"此刻溪水流過亂石堆的聲響,竟像是誰在輕輕吟誦古老的仙謠,而他懷中的女子,衣擺上的菊花紋樣正隨著呼吸明滅,恍若即將展翅的蝶。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