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仙引·素衣記

字數:4014   加入書籤

A+A-


    一、三秋夢深
    太行南麓的風裹著霜氣,在草廬簷角織出蛛網狀的冰花。陶潛將第三日的甘菊煎水傾入粗瓷碗,蒸騰的熱氣裏浮著幾片嫩黃花瓣,像幾尾擱淺的小魚。昏迷女子的鬢角仍凝著幹涸的血漬,形如半朵殘菊,他用細竹片挑起新搗的菊心糊,指尖觸到她肌膚時,驚覺那溫度竟比昨夜又低了三分,恰似初春溪麵未融的薄冰。
    草廬西側的窗欞漏著風,將菊田的私語偷帶進來。三日前那個驚惶的黃昏,他抱回渾身浴血的女子時,懷中的菊田正泛著將霜未霜的金,如今卻因連日西風,葉邊染了焦褐,像被粗心的畫師潑翻了赭石硯。陶潛添了塊炭,看火星在爐灰裏明明滅滅,忽聞枕邊傳來極輕的歎息,恍若秋蟲振翅掠過草莖。
    月光是子時漫進來的。陶潛正對著《菊譜》打盹,書頁間夾著的決明子標本簌簌掉落,抬眼便見窗紙上的銀輝已濃得化不開,像誰家新舂的糯米漿,正順著窗縫往裏淌。菊田的響動是從西北角開始的,先是幾莖墨菊輕輕頷首,繼而整畝花田泛起漣漪,淡紫與鵝黃的浪頭推著月光,在窗紙上織出流動的錦緞,那紋路竟與女子衣擺上的菊花暗紋分毫不差。
    二、星眸初啟
    睫毛顫動的瞬間,陶潛聽見自己心跳如擂鼓。女子的眼睛睜開時,他恍若看見昆侖絕頂的雪水潭——潭底沉著整塊的藍天,遊過的雲影碎成星子,在她瞳孔裏明明滅滅。她望向案頭青瓷瓶,瓶中斜插的“玉骨冰肌”恰在此時輕輕搖曳,六片花瓣顫巍巍抖落,跌入她眸中,竟化作點點流螢。
    “自昆侖一別,竟已千年。”她的聲音像浸透秋露的琴弦,尾音拖著極淡的顫,“人間換了多少晨昏,倒還有人記得用‘玉骨冰肌’的花瓣冷敷傷處。”陶潛這才注意到她唇色泛著異樣的青白,如將融未融的雪,卻在提及“玉骨冰肌”時,眼角掠過極淺的溫柔,似在撫摸一位隔世舊友。
    添炭的手懸在半空,炭塊“咚”地墜入爐中,濺起幾點火星。陶潛想起祖父臨終前攥著他的手,在《菊譜》扉頁寫下“鞠有黃華,仙掌承露”八字時的鄭重,此刻這八字正順著血脈往頭頂衝,讓他喉間發緊:“姑娘可是...掌秋露的菊仙?”
    她撐著坐起,素衣下擺掃過草席,繡著的墨菊紋樣突然舒展花瓣。陶潛目瞪口呆地看著金蕊從墨瓣間簌簌墜落,每粒花蕊落地都發出清脆的“叮”聲,在草席上積成寸許高的金堆,細看去,竟都是極小的菊花形狀。“世人叫我鞠客,”她指尖拂過床頭懸掛的《菊譜》,紙頁間突然溢出淡淡金光,“三百年前,黃昇書生在桐廬山間遇我,曾以鬆煙為墨,記下七十八種菊花精魂。”說到“雪濤”“楊妃”時,她指尖在“醉西施”圖譜上頓了頓,那朵工筆細描的粉菊竟在紙上遊動起來,裙裾掃過處,染了一層月光般的銀邊。
    三、露凝墨韻
    掌心的癢意來得猝不及防。陶潛攤開手,見三兩片碎菊正蜷在掌紋裏,像是玩累了的蝴蝶,正慢慢收攏翅膀。碎瓣邊緣泛著半透明的光,葉脈間滲出極細的水線,在他掌心跳出小小的弧線,最終凝成一粒豌豆大的露珠,滾落在草席上,竟開出一朵僅半指高的迷你白菊。
    鞠客輕笑,指尖掠過露珠,青白煙霧便從她袖底漫出。煙霧繞草廬三匝,所過之處,案頭那方祖父傳下的紫石硯突然泛起幽光。陶潛驚見硯中陳年老墨正咕嘟咕嘟冒泡,墨汁表麵浮起一層細霜,湊近聞時,鬆煙味裏竟混著雪後鬆林的清冽,還有一絲若有若無的菊香,像被揉碎在墨裏的月光。
    “人間墨總缺三分清靈。”鞠客指著窗外,溪心的臥牛石在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明日卯時三刻,朝露初凝時,你去尋那最圓的三滴。”她忽然咳嗽,指縫間滲出幾點嫣紅,落在草席上的金蕊堆裏,竟將幾朵小金菊染成血色。陶潛這才發現,她衣襟上的墨菊紋樣已褪成淺灰,花瓣邊緣蜷曲如病蝶,“勞煩尋些‘墨麒麟’根須...需得是今歲新掘的,根須上還沾著去年秋霜。”
    四、月下手痕
    菊田西北角,“墨麒麟”的植株在月光下泛著金屬般的幽光。陶潛握著竹鋤的手有些發抖,鋤尖切入泥土時,驚起一隻蟄伏的蟋蟀,它蹦到菊莖上,瞬間被墨色花瓣吞沒,化作一點微光消失了。根須出土時帶著濕潤的泥土,他忽然想起今早翻譜時的異象——那朵夾在《墨菊篇》的幹花“墨麒麟”,此刻竟在書頁間舒展花瓣,幹枯的花蕊裏凝著一滴水珠,像誰落下的淚。
    月光順著指縫爬上手背,在靜脈裏注進銀色的溪流。陶潛數著根須上的霜斑,七道,與他掌紋的數目分毫不差。鞠客的咳嗽聲從草廬傳來,混著爐中炭響,竟像是從極遠處的山巒間蕩來的回聲。他忽然想起方才她指尖點露珠時,自己心口掠過的酥麻,低頭看去,衣領間竟映著淡淡金光,形如半朵展開的墨菊。
    草廬內,鞠客已靠在床頭,素衣領口敞著,露出鎖骨下方一片淡金紋路,狀若菊花根係。她接過陶潛遞來的根須,指尖撫過根須上的霜斑,那些霜竟化作細小的蝶,撲棱棱飛到她紋樣黯淡處,瞬間將墨菊花瓣染得透亮。“此花果然與你有緣。”她將根須浸入雪水陶釜,釜底突然浮出淡青色符文,“待明日取了秋露,你便以新墨畫三幅《秋霜圖》,掛在菊田四角...”話音未落,窗外菊田突然掀起狂瀾,所有菊花同時轉向草廬,花瓣簌簌作響,像是在應和某個隻有它們能聽見的召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陶潛忽然注意到,鞠客發間不知何時別了朵野菊,淡紫色的花瓣上凝著露水,正順著她耳際滑落,在頸間畫出一道晶瑩的痕跡。那痕跡所過之處,皮膚下隱約透出淡金色的脈絡,如菊根在土層下蔓延。他忽然想起祖父說過的話:“菊仙現形,必借人間草木之體。”此刻眼前的女子,究竟是花中精魂,還是草木化形?
    五、霜痕暗度
    子時將至,草廬內的炭火燒得正旺。鞠客閉目養神,衣擺上的墨菊紋樣時明時暗,每當金蕊亮起,草席上的金堆便增高幾分,暗下去時,金堆又縮回花蕊大小。陶潛坐在她對麵磨墨,新墨在硯中旋轉,竟轉出一輪微型明月,月中有菊影婆娑,隱約可見白衣女子起舞。
    “三百年前,黃昇寫《菊譜》時,總愛用桐油調墨。”鞠客忽然開口,眼縫裏漏出一線金光,“他說菊花性涼,需得借木火之氣方能傳世。”陶潛聞言,往硯中添了滴鬆脂,墨汁頓時泛起琥珀色光澤,菊影在墨中舒展腰肢,竟與鞠客方才坐起的姿態一模一樣。
    窗紙上的月光忽然變了形狀,像被誰揉皺的銀箔。陶潛轉頭望去,見菊田中央立著個模糊的影子,高約三尺,頭戴鬥笠,蓑衣上綴滿菊花。那影子衝他抬手,指縫間漏出幾點熒光,正是方才凝成露珠的碎菊瓣。鞠客猛地睜眼,指尖射出數道金光,卻在觸及影子時化作片片菊瓣,輕輕落在影子腳下。
    “是花靈。”鞠客鬆了口氣,紋樣黯淡處又亮起幾分,“它們感知到仙體受損,特來護陣。”她說著,從發間取下野菊,放在陶潛掌心,“明日取露時,將這花別在衣襟,它們便不會誤傷你。”
    陶潛低頭看那花,發現花瓣上的露水竟排成北鬥形狀,每滴露水中央都映著他的倒影。掌中的根須突然輕輕顫動,在雪水中畫出一個圓,圓內浮現出明日卯時的溪心景象——臥牛石上,三滴露珠正靜靜等待,如嵌在青玉盤中的珍珠。
    更聲從遠處村落傳來,已是三更。鞠客的呼吸漸漸均勻,衣襟上的墨菊紋樣終於恢複半分生機,金蕊在炭火光中明明滅滅,像撒在夜空中的碎金。陶潛替她攏了攏被子,觸到她手腕時,驚覺脈搏竟與菊田的呼吸同步——每一次跳動,都有一朵菊花在暗處輕輕綻放。
    窗外,菊田的私語仍在繼續。陶潛吹滅油燈,月光瞬間湧滿草廬,在鞠客身側織出半透明的紗帳,帳上繡著密密麻麻的小菊花,每一朵都在月光中輕輕旋轉。他靠著牆坐下,懷中的《菊譜》突然自動翻開,停在“鞠客”那一頁,空白處不知何時多出幾行小字:
    “露凝墨骨,霜鑄花魂。
    人間草木,可鑒仙心。”
    墨跡未幹,帶著秋露的清涼。陶潛摸了摸心口,那裏似乎有朵小菊正在生根發芽,根須順著血脈蔓延,每一次心跳,都帶來一絲若有若無的香氣,像遠方昆侖的雪,又像近在眼前的菊田,在黎明前的黑暗裏,靜靜等待著朝露的降臨。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