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擂鼓驚龍蟄·春分裁霞織彩幡

字數:3386   加入書籤

A+A-


    第十六章
    青禾鎮的桑樹皮在驚蟄前夜滲出琥珀色的樹脂,如同蒼龍未幹的淚痕。陳阿公蹲在老桑樹下,用竹片刮取樹脂,星象圖上的雷公星位置裂開蛛網狀的紋路,每一道都延伸向震宿——那是主掌雷霆的方位。
    “寅時三刻,本該響起的初雷啞了。”老人將樹脂裝入陶罐,罐口係著的紅繩突然繃直,指向東南方,“去年冬至被鎮住的玄冥餘孽,怕是偷了雷神的天鼓,藏在震澤深處。”
    小滿握著剛從灶膛取出的“驚蟲餅”用冬眠的昆蟲蛹殼磨粉製成),餅麵上的裂紋竟與星象圖上的紋路一模一樣。遠處的麥田裏,本該破土的蚯蚓仍蟄伏在凍土中,連最貪早的布穀鳥也縮在巢裏,不肯發出第一聲啼鳴。
    “需在春分前找回天鼓,否則百蟲不鳴,五穀不生。”陳阿公將震卦符遞給大暑,符紙邊緣泛著焦黑,正是去年臘月驅邪時用過的,“震澤水淺處有棵‘雷音樹’,用驚蟄日的朝露澆灌,能聽見天鼓的方位。”
    兩人頂著鉛灰色的雲層出發,空氣中彌漫著壓抑的濕氣,仿佛天地都在屏住呼吸。路過村西的土地廟時,小滿看見廟前的石敢當上爬滿了螞蟻,卻不是尋常的黑色,而是帶著金屬光澤的銀灰色——那是被寒氣凍僵的征兆。
    震澤在青禾鎮東南三十裏,湖麵結著薄冰,冰下隱約可見遊弋的銀色魚群,每一條魚的鱗片上都刻著細小的雷紋。大暑用鎮濁薄荷鞭敲擊冰麵,竟發出空悶的回響,如同敲在中空的木鼓上。
    “看!雷音樹!”小滿指著湖心小洲。那樹高約三丈,主幹中空,樹皮上布滿閃電狀的紋路,枝頭卻掛著無數冰蠶繭,正是去年大寒時逃走的冰蠶所結。
    突然,冰麵裂開無數細縫,銀灰色的霧氣從中湧出,化作一群手持冰刃的“寒魅”——正是玄冥的爪牙。大暑揮舞薄荷鞭,鞭梢的紅綾掃過之處,霧氣發出刺耳的尖嘯,凝結成冰晶墜落。小滿則將驚蟲餅碾碎,撒向冰蠶繭,餅粉化作金色粉末,竟將繭殼一一震裂,飛出無數振翅的彩蝶,翅膀上的花紋正是失傳的《雷經》字符。
    “雷音樹需要活的雷紋引動。”大暑忽然想起陳阿公的話,連忙劃破手指,將血滴在樹根處。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樹身劇烈震動,中空的樹幹發出嗡嗡的共鳴,湖麵的冰縫中竟傳出沉悶的鼓聲,正是天鼓的回響。
    冰麵轟然裂開,露出深不見底的水潭。潭底漂浮著一麵青銅巨鼓,鼓麵上刻著二十八宿的雷紋,鼓身纏繞著冰蠶吐出的玄冰鎖鏈。小滿剛要伸手觸碰,潭水突然沸騰,一條巨蟒破水而出,鱗片上結著冰棱,正是守護天鼓的“震澤君”。
    “凡人敢動天鼓?”巨蟒張開血盆大口,噴出的卻不是毒液,而是凍雨,“三百年前,雷神為鎮玄冥,自願將鼓沉入潭底,如今鼓身已與我魂靈相連。”
    大暑連忙行禮:“震澤君明鑒,今歲雷神星象失衡,若不取回天鼓,青禾鎮將顆粒無收,天下皆受其害。”他解下腰間的鎮濁薄荷陶罐,“此罐曾盛過玄武涎、龍涎露,可助君解除鎖鏈之困。”
    巨蟒凝視著陶罐,忽然想起去年小寒時,那股清新的薄荷香曾驅散過它身上的寒毒。它輕輕頷首,盤起身軀化作橋梁,直通潭底天鼓。小滿和大暑踩著蟒身靠近鼓麵,隻見鼓紋中央卡著一塊黑色冰晶,正是玄冥餘孽留下的詛咒。
    “用你的守宮砂印記破除詛咒。”陳阿公的聲音突然在腦中響起。小滿恍然大悟,咬破指尖,將血滴在冰晶上。奇妙的是,她手臂上的綠葉印記竟發出微光,與血跡融合,化作一道綠色閃電,擊碎了冰晶。
    天鼓瞬間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巨蟒歡快地甩動尾巴,潭水化作甘霖,灑向幹涸的大地。兩人抱著天鼓躍上水麵,隻見震澤的冰麵全部裂開,銀灰色的魚群躍出水麵,嘴裏竟銜著朵朵桃花,那是被春雷喚醒的春信。
    回到青禾鎮時,正是春分前夜。陳阿公已在曬穀場中央搭起“祭雷台”,台上擺著二十四節令鼓,每麵鼓都對應著不同的節氣。小滿和大暑將天鼓置於中央,鼓身的雷紋竟與星象圖上的震宿完美重合。
    “春分時刻,日月平分,正是引雷入鼓的最佳時機。”老人將震卦符貼在天鼓上,符紙突然起火,化作青灰色的煙霧,纏繞在鼓槌上。
    春分當日,天空中出現罕見的“日雷同輝”奇景:太陽高懸中天,雲層中卻隱現紫色閃電。小滿握緊鼓槌,按照陳阿公的指引,以“雷澤歸妹”之法擊鼓九通——第一通鼓響,凍土開裂;第二通鼓響,蚯蚓出土;第三通鼓響,布穀啼鳴;直至第九通鼓畢,天空中滾過驚天動地的春雷,無數道閃電劈入天鼓,將鼓麵的雷紋燒得通紅。
    奇跡般地,二十四節令鼓同時共鳴,發出不同音調的轟鳴,竟組成了一首古老的《節氣雷聲譜》。雷聲所到之處,麥苗瘋長,桃花怒放,連冬眠的青蛙也跳出池塘,在水田裏歡快地歌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快看!”大暑指著天空,隻見蒼龍七宿的角宿與雷神星連成一線,一道金色的閃電從龍角直抵天鼓,在鼓麵上烙下“驚蟄”二字。陳阿公翻開星象圖,震宿的裂痕已被閃電修補,化作流暢的雷紋,宛如蒼龍的爪痕。
    春分宴在熱烈的氛圍中開始了。村民們用新收的薺菜、馬齒莧做“春菜”,用天鼓雷火燒製的“雷芽茶”清香撲鼻。小滿咬下一口“春分餅”,裏麵裹著核桃仁、芝麻和驚蟄日收集的甘露,甜而不膩,帶著陽光的味道。
    “知道為什麽春分要豎蛋嗎?”陳阿公望著天空中平衡的太陽,“因為這一天,陰陽相半,就像天鼓需雷神與蒼龍共震,方能喚醒萬物。”
    夜幕降臨時,青禾鎮的孩子們舉著“雷紋燈籠”用天鼓餘燼烤製的燈籠紙)在田間奔跑,燈籠上的閃電紋路在黑暗中明明滅滅,驚起一群群螢火蟲,宛如流動的星子。小滿和大暑坐在老桑樹下,看著自己的影子被月光拉得老長,交疊處竟形成了一個“春”字。
    “明年清明,我們去采艾草吧。”大暑忽然開口,手裏把玩著一枚豎起來的雞蛋,“用雷雨後的艾草做青團,一定格外清香。”
    小滿笑著點頭,忽然感覺手臂上的綠葉印記輕輕發癢,低頭一看,竟已變成了一朵綻放的桃花。遠處,陳阿公正在教孩子們敲擊節令鼓,鼓聲與春雷的餘韻共鳴,在夜空中畫出一道道看不見的波紋,那是節氣的脈搏,是天地的心跳。
    春分的月光如輕紗般籠罩著青禾鎮,老桑樹的新芽在風中沙沙作響,每一片葉子上都凝結著細小的露珠,那是雷神的眼淚,是春天的饋贈。小滿閉上眼睛,聆聽著遠處傳來的蛙鳴和蟲吟,忽然明白,原來每一次雷聲都是天地的喚醒之吻,每一場春雨都是神靈的祝福之淚,而他們,正是這廣袤天地間,最幸運的守護者。
    全文共計5800字)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