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戰機來臨
字數:4804 加入書籤
東麵的契丹、奚等部落,長久以來在北方草原與中原的交界地帶生存繁衍。他們在突厥的強權壓迫下,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突厥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時常對契丹、奚等部落進行掠奪和欺壓,使得這些部落苦不堪言。唐太宗李世民深知這些部落的處境,登基之後,便開始大力招攬他們。他派遣使者帶著豐厚的禮物,前往契丹、奚等部落,向他們傳達唐朝願意與他們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的誠意。
唐太宗的誠意打動了契丹、奚等部落的首領。他們看到了唐朝的強大與穩定,也看到了在唐朝庇護下能夠過上安穩生活的希望。於是,先後轉而歸附於唐。太宗皇帝對他們的歸附十分重視,賞賜甚厚。不僅賜予了大量的金銀財寶、絲綢布帛,還為他們劃分了肥沃的土地,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部落習俗和自治權利。在唐朝的扶持下,契丹、奚等部落逐漸恢複了生機,百姓安居樂業,對唐朝感恩戴德,紛紛表示願意為唐朝效力,共同對抗突厥。
北麵的回紇、薛延陀等部落,一直是突厥“以製北荒”的依靠力量。這些部落在突厥的統治下,雖然表麵上臣服,但內心卻對突厥的橫征暴斂充滿怨恨。頡利可汗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不斷向他們征收沉重的賦稅,掠奪他們的牲畜和財富,使得這些部落的生活陷入困境。終於,他們不堪忍受頡利可汗的壓迫,先後脫離了突厥的統治。
脫離突厥後,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也為了對抗強大的突厥,回紇、薛延陀等部落審時度勢,選擇與唐王朝結成同盟。他們深知,唐朝不僅實力強大,而且有著開明的政策和廣闊的胸懷。李世民對回紇、薛延陀的投靠表示熱烈歡迎,他派出使者和軍隊,與這些部落共同商討對抗突厥的策略。雙方在邊境地區設立了聯合軍事據點,定期舉行軍事演練,互相交流軍事技術。唐太宗的這一舉措,使得突厥麵臨三麵夾擊的不利局麵,逐漸改善了雙方的戰略態勢。
這些戰略舉措的順利推進,讓李世民的目光逐漸投向了朔方和恒州。朔方的粱師都和恒州的苑君璋,都是突厥頡利可汗一手扶持起來的割據政權,兩地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朔方扼守著北方的重要通道,是突厥南下進攻中原的關鍵節點;恒州則在關中地區的北方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如同一道堅固的防線,保護著突厥的後方。一直以來,這兩個地方都是突厥進攻中原的橋頭堡,對唐朝的邊疆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時刻牽製著唐朝的軍事部署。
李世民一登基,就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兩個地方的重要性。他深知,要徹底消除突厥的威脅,就必須先拔掉這兩個釘子。於是,他派遣使者前往恒州,對苑君璋進行了封賞。使者帶著大量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以及象征著唐朝威嚴的詔書,來到了恒州。苑君璋看到唐朝的使者到來,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他深知自己身處兩難之地,一邊是強大的突厥,一邊是崛起的唐朝,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然而,當他看到使者帶來的豐厚賞賜和皇帝詔書中的優厚條件時,心中一動。畢竟他也希望能腳踏兩隻船,以圖暫時的存留。於是,他表麵上接受了唐朝的封賞,舉行了隆重的儀式,感謝唐朝的恩寵,但暗地裏仍然與突厥保持著密切的聯係,試圖在兩大勢力之間尋找生存的空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逐漸發生了變化。苑君璋“見頡利政亂,知其將亡”,而唐朝則越發安定繁榮起來。他看到了曆史的走向,明白繼續與突厥為伍隻會給自己帶來災難。在唐太宗的感召下,苑君璋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率部投降大唐。大唐軍隊順利進駐恒州,打通了可以直搗突厥可汗龍庭定襄的通道。這一通道的打通,讓唐朝對突厥的軍事行動更加便利,極大地威脅到了突厥的統治中心,為後續的軍事行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唐太宗並沒有滿足於此,他的目光始終聚焦在北方的邊疆安全上。他又趁回紇、薛延陀反叛,突厥暫時無暇南顧的時機,果斷地派華州刺史柴紹李世民的姐夫)領軍攻取了割據朔方的梁師都。柴紹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領,他接到命令後,迅速集結精銳部隊,製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
柴紹率領著精銳的唐朝軍隊,一路勢如破竹,迅速突破了梁師都的防線。梁師都的軍隊在唐朝軍隊的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根本無法抵擋唐軍的淩厲攻勢。最終,柴紹成功封住了突厥進攻關中的必經之路,徹底消除了朔方對唐朝的威脅。這一勝利不僅鞏固了唐朝的北部邊疆,也為後續對突厥的全麵反擊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通過這一係列的軍事行動,李世民成功地削弱了突厥的勢力,為大唐的長治久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此,突厥大軍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直接進攻關中地區了。唐朝的邊疆安全得到了極大的保障,百姓們也擺脫了突厥的威脅,過上了安定祥和的生活。唐太宗的這一係列軍事舉措,展現了他的雄才大略和高瞻遠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唐太宗的這一策略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突厥內部的叛亂愈演愈烈,外部的聯盟也對其形成了強大的包圍圈。頡利可汗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困境,他的統治基礎被一點點削弱。與此同時,唐軍也在積極準備,等待著最佳的時機。通過這一係列的布局,唐太宗為唐軍日後徹底擊敗突厥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最終,在內外交困的局麵下,東突厥的統治土崩瓦解,大唐的邊疆迎來了長久的安寧。
經過這麽一係列精心的準備,大唐已是兵精糧足,上下一心。在軍事訓練方麵,將士們每日刻苦操練,騎射之術日益精湛,陣法配合默契無間,猶如一把鋒利的寶劍,隨時準備出鞘。將領們精心謀劃戰略戰術,深入研究敵軍的弱點,不斷調整作戰計劃,力求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後勤保障上,從並州屯田收獲的軍糧堆積如山,足以支撐長時間的征戰;大量繁殖的良馬在隴右的牧馬監中日夜奔騰,為騎兵提供了充足的坐騎。國家的經濟也因多年的休養生息而日益繁榮,百姓們安居樂業,為前線的將士們提供了堅實的後方支持。此時的唐朝,已然是國富民強,軍力強盛,上上下下一片團結奮進的景象。唐太宗深知,這已經具備了先為不可勝的條件,現在隻待敵之可勝,那稍縱即逝的戰機一旦出現,便是大唐揚威立萬之時。
貞觀三年,戰機及時地顯現了。原本強大一時的突厥內部,卻在此時陷入了嚴重的危機之中。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之間,爆發了巨大的矛盾。起因是反叛的回紇軍勢力突然崛起,如一股洶湧的狂潮,向突厥的統治發起了猛烈的衝擊。突利可汗身先士卒,親自率軍迎戰,然而回紇軍此次來勢洶洶,戰術精妙,突利可汗在戰鬥中遭遇慘敗,無奈之下隻身逃回。頡利可汗得知消息後,勃然大怒,認為突利可汗有辱突厥的威嚴,將他重重的責罰了一番。突利可汗本就心高氣傲,哪裏能忍受這般羞辱,因此懷恨在心,從此不聽頡利的號令。在這內外交困的局勢下,突利可汗看到了唐朝的強大與仁義,便暗中與唐軍聯係,表示願意歸附大唐,希望能借助唐朝的力量擺脫頡利可汗的壓迫。
代州都督張公瑾得知這一重要消息後,不敢有絲毫懈怠,馬上快馬加鞭向唐太宗報告。同時,他憑借著自己對突厥局勢的深入了解,列舉了出兵的六大條件。
“頡利縱欲逞暴,誅忠良,寵奸臣,一也。”頡利可汗在位期間,隻顧自己縱情享樂,完全不顧突厥百姓的死活,還殺害那些忠誠正直的大臣,卻一味寵信那些奸詐邪惡的小人。如此昏庸無道的統治,必然會引起突厥內部的不滿和動蕩。“薛延陀等諸部皆叛,二也。”此前不堪忍受頡利可汗壓迫的薛延陀等部落已經紛紛脫離了突厥的統治,這大大削弱了突厥的整體實力。“突利、拓設、欲穀設皆得罪,無所自容,三也。”突利可汗與拓設、欲穀設等重要將領都因各種原因得罪了頡利可汗,如今都處於無處容身的境地,內部的分裂已無法挽回。
“塞北霜旱,糧草乏絕,四也。”惡劣的自然環境使得塞北地區連年霜旱,糧食欠收,突厥軍隊麵臨著嚴重的糧草短缺問題,這對一支需要長途征戰、維持龐大軍隊運轉的軍隊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頡利疏其族類,親委諸胡,胡人反複,大軍一臨,必生內變,五也。”頡利可汗在任用親信時,疏遠了自己的族人,卻親近那些反複無常的胡人。這些胡人本就缺乏忠誠之心,一旦唐軍大兵壓境,必然會為了自身利益而引發內亂,讓突厥陷入更加危急的境地。“華人入北,其眾甚多,比聞所在嘯聚,保據山險,大軍出塞,自然響應,六也。”大量中原地區的百姓因戰亂等原因流入北方,被突厥統治。如今聽聞大唐即將出兵,他們紛紛聚集起來,占據山險之處,若唐軍出塞,他們必然會響應,從內部給突厥以致命一擊。張公瑾的分析條理清晰,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突厥目前的困境和唐朝出兵的有利時機。
高明的統帥往往能捕捉稍縱即逝的戰機。唐太宗馬上抓住這一戰機,他深知,這是徹底擊敗突厥、消除大唐北方邊患的關鍵時刻。
貞觀三年十一月,他迅速做出決策,以兵部尚書李靖為帥、並州都督李世績為副帥,率領華州刺史柴紹、大將薛萬徹等統兵十餘萬,準備兵分四路出擊塞北。李靖,猶如一顆璀璨的軍事巨星,他善用奇兵,出奇製勝,常常能在看似絕境中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戰機,給予敵人致命一擊;李世績則是中正平和,穩紮穩打,堂堂正正,無論麵對何種複雜的局麵,都能指揮若定,穩住軍心。兵法曰“以正合以奇勝。”兩人奇正配合,相彰得益,無疑是此次出征的最佳組合。大軍開始在邊境集結,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他們摩拳擦掌,準備在戰場上大顯身手。糧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邊境,戰馬嘶鳴,武器鋒利,整個邊境籠罩在一片緊張而激昂的氛圍之中。
唐軍雲集邊塞,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早已被突厥偵知。突利可汗深知局勢對自己極為不利,在權衡利弊之後,他做出了明智的選擇,首先率部歸附唐軍,並且親自到長安覲見唐太宗。他身著華麗的服飾,恭敬地向唐太宗獻上突厥的戰馬和珍寶,表示願意歸順唐朝,願意為唐朝效力,共同對抗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自然也得到了唐軍大規模集結,準備出擊的消息。他“一日數驚,惶恐不安。”
消息傳來的那一刻,他仿佛被五雷轟頂,原本就因內部矛盾而搖搖欲墜的統治更加搖搖欲墜。他日夜難安,時刻擔心唐軍的進攻,然而,他卻始終沒有轉移其大汗龍庭,依舊固執地守在那裏,仿佛這樣就能保住突厥的尊嚴和榮耀。
而且,他也沒有將部落民眾婦孺和大批牲畜轉移到漠北暫避鋒芒,使得這些無辜的百姓和牲畜隨時都麵臨著唐軍攻擊的危險。頡利可汗的這種決策,無疑是在加速突厥的覆滅,他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卻依然沒有找到正確的出路。
喜歡大謀謀天下請大家收藏:()大謀謀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