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員工們的福利車型!
字數:3938 加入書籤
“出廠價的打5折?”
“是減掉藍電聯盟的電池包租賃服務後的5折?”殷建仁一聽再次眼睛一瞪。
“廢話!肯定是按砍掉電池包的價格走。”
“不然怎麽算員工福利呢?”陳峰微微一笑。
從董事長身上流露出的隨性和任性,看的會議室內的中泰管理層們一個個心神大震起來。
如果真是按陳峰提的這個折扣價來,那都不用去想,是個員工都會把這個內部折扣名額給用上。
因為一旦這個價格拿到之後,無論員工們自家開,還是開完之後賣到二手汽車市場都能狠狠賺上一筆。
當然,麵對這種可能被鑽空當的漏洞,陳峰自然也會提前把它給堵上。
例如推出內部員工限購政策,以5折價格購買之後要求1年內不得轉賣,要給中泰這邊出長時間駕駛意見等等。
將這些軟條件再和員工考核一掛鉤,想必也沒有拿過集團員工會頭鐵地,靠這種漏洞去牟利賺錢。
“如果真按30萬台內部產量來備貨,那董事長您估計要往裏麵貼150億以上的員工折扣了。”殷建仁再三確認這個消息後,就把【鼎峰z】的單車落地成本拿出來核算了一下。
按照現目前中泰團隊的計算,一台量產型【鼎峰z】從材料成本到製造成本,再拋去電池包費用。
綜合算下來,單台出廠價就達到了10萬元左右。
陳峰自掏腰包為未來的30萬員工備貨,那就得付出150億的成本補貼。
“150億而已,對我而言就是灑灑水了!”
“就當是我給公司的大家弄點福利,解決每位員工的出行代步工具了。”陳峰眼睛一眯,仿佛對於這額外支出的150億就跟花出去150塊一樣。
不過就他現在的財富增長速度,為員工們創造150億的福利還真不算什麽。
而且這種福利汽車的發放,還能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以及企業的外在口碑。順帶為新生的中泰汽車,提供30萬實車用戶。
光是這一批員工們爆發出的‘口碑’影響力就足以震動整個汽車圈。
到時候【鼎峰z】的駕駛感受、日常用車、後期養護等等,在30萬內部訂單的嗬護下,口碑還不得直接炸裂?
就算這車造出來一堆問題,是一頭‘豬車’,在30萬內部水軍的自發鼓吹下,那也得被吹得飛到天上去!
除此之外,先行30萬輛訂單,還能加速中泰汽車內部的磨合,加速8個新改建的超級工廠走上正軌。
為將來麵對更大的訂單產能打好夯實的基礎。
這一步棋一落子,幾乎跟後羿一箭射爆九個太陽一樣屌。
幾乎是把能考慮到有利要素都考慮到了,剩下的就看殷建仁這邊到底能不能帶著這個浴火重生的中泰汽車飛起來了。
當然,會議室內的眾人一聽到大老板在c位上凡爾賽,也是一個個忍俊不禁地憋氣想笑。
這位90後首富說起話來還真是和別的老板有點不一樣。
單從‘肯為員工花錢’這一點,在場的就沒有一個敢說陳峰不好的!
“你們也別笑,如果在國慶前完不成大規模量產備貨,我先拿你們的kpi開刀!”
“還有在量產備貨過程之中,還要時刻注意質量安全問題。”
“咱們首批車都是內部人員在使用,就算是我也要每天開去上下班!要是質量有問題,我第一個過來捶爆你們。”陳峰嘴裏鼓搗了幾句,嚇得質檢部門的負責人立馬誠惶誠恐起來。
連大老板都要親自開這款新車,要是質量出問題,那他們剛坐上的滋潤崗位估計就要被擼到底了。
殷建仁一聽陳峰也要親自用車,當即拍馬屁道:“有董事長您以身作則,我想集團以內的訂單銷量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試想一下,當首富和你開同款車型時。
那得引起多大的反響?
再加上經過現場核算,【鼎峰z】的出廠成本才剛剛達到10萬級。
就算加上幾萬塊錢利潤,這款中泰新車的終端銷售價格也不會高到哪裏去。
按照2020年的汽車市場,絕對算得上一款超級親民的純電轎跑。
到時候再由陳峰這位90後首富親自駕駛代言,哪怕這款車造出來是台垃圾,估計也大把有人會嚐鮮去買!
當就一個‘峰哥同款’‘首富同款’,就不知道由多少股民粉絲得盲目跟風。
而且股吧裏那些炒股老哥們,都是兜裏不差錢的主。
一看到峰哥也開【鼎峰z】,就算不換車,為了能跟上峰哥這波熱度,也得下單幾輛。
甚至如果有需要,陳峰再在全國搞個【鼎峰z汽車俱樂部】,以組建俱樂部的名義再拉一些高淨值資產人士的大群。
想要入群,必須先買一台【鼎峰z】。
如此層層設套之下,這款中泰新車就算再怎麽不走運,也得賣到脫銷!
設想一下,如果有個機會讓你和首富共處一個群裏交流。
而入群的資格是買一台十幾萬的純電轎跑,那麽請問得有多少富豪、商人得削尖了腦袋要加入到這個俱樂部當中?
這可是身價幾萬億的華夏首富!
毫不誇張的講,如果能近距離和峰哥在群裏聊上幾句,或者在俱樂部裏拍個照合影,都足以改變一位商人、富豪的人生命運!
因此,當看到中泰團隊提前幾年把小米汽車的su7給整出來時,陳峰第一眼就已經敢確定這款車在上市以後必定大賣!
十幾萬的價格,能夠提供千匹馬力,還有紐北賽道圈速認證。
再送上一個終身質保,電池包免費租賃等配套服務。
就算準車主們再不喜歡轎跑,也得動一下心去嚐試了。
至於這款【鼎峰z】會爆款到何種程度,那就看後續的營銷策略,以及車輛的口碑發酵了。
總之在陳峰砸下重金後,中泰的8個超級工廠已經在逐步改建整裝待發,以將來每個工廠年產能40萬台去計算,那也能輕鬆攀到320萬台。
“國內的消費者是爽了。”
“賣到國外去那就貴了!”
“沒了藍電聯盟的電池政策,出口到國外估計要一台賣到上百萬人民幣。”
“進口車就是高級?可真沒毛病!”陳峰心中嘀咕,又想起了之前下單的那100艘車輛滾裝船訂單。
於是在會議上,他又提了一嘴中泰汽車走出國門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