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鐵履車問世
字數:8013 加入書籤
【肅殺的寒風卷著枯葉掠過紫禁城。】
【乾清宮內,朱由檢盯著案頭堆積如山的奏折,燭火在他陰沉的臉上明明滅滅。】
【戶部奏折上“北方邊鎮糧草短缺”的字跡刺得他眼眶發疼。】
【剛送來的軍報更如重錘般砸在心頭——因連日暴雨,三千石糧草困在泥濘的官道上,前線將士已斷糧三日。】
【與此同時,江南巡撫的加急文書稱,豐收的稻米因陸路難行,半數在糧倉發黴腐爛。】
【他猛地將奏折摔在地上,震得硯台裏的墨汁四濺:“堂堂大明,竟被道路與運輸生生困住?”】
【次日早朝,奉天殿氣氛凝重如鉛。】
【朱由檢將沾滿泥汙的軍報狠狠擲向丹墀:“去年因運輸損耗的糧草達二十萬石!”】
【“邊軍挨餓受凍,百姓豐年卻無糧可食,你們就拿不出半點辦法?”】
【內閣首輔洪承疇整了整官袍,上前躬身:“陛下,陸路運輸向來依賴車馬,遇雨雪天氣道路泥濘,實非人力所能抗拒。”】
【“修繕官道需耗費百萬兩白銀,如今國庫空虛......”】
【“夠了!”朱由檢打斷道,“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將士餓死、百姓凍死?”】
【刑部尚書喬允升見狀,也出列諫言:“陛下,老祖宗傳下的運輸法子沿用百年,貿然更改恐生禍端。”】
【“況且製造新車必定勞民傷財......”】
【工部侍郎宋應星攥緊手中的《遠西奇器圖說》,猶豫再三後說道:“陛下,臣曾在西洋典籍中見過輪式載具,若能改良用於運糧,或許可解難題。”】
【“但需重新設計車架、車輪,且涉及軸承製作等技術,我朝尚無先例......”】
【“沒有先例就創造先例!”朱由檢猛地起身,龍袍掃過桌案,“即刻成立‘車輿局’,朕要造出能在爛泥中行走的‘鐵履車’!”】
【“無論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必須成功!”】
【車輿局設在京城西郊廢棄校場,簡陋的工棚裏,工匠們圍在朱由檢繪製的草圖前。】
【老木匠劉福海磕了磕煙袋鍋,銅煙鍋撞在木凳上發出清脆聲響:“陛下,這鐵輪子看著就笨重,陷進泥裏不是更難走?”】
【“我打了四十年的車,從沒見過這種設計。”】
【鐵匠趙大錘撓著滿是鐵屑的腦袋:“鐵輪和車架咋連?普通榫卯肯定撐不住,弄不好一上路就散架。”】
【傳教士湯若望推了推眼鏡,指著圖紙解釋:“西洋的輪車需精密軸承,以減少摩擦。”】
【“但這需要車床加工,我們......”】
【“別管多難,都要想辦法!”朱由檢打斷道,“三天後,朕要看到第一輛試驗車。”】
【三天後,首輛試驗車亮相。木輪外包裹著粗糙的鐵皮,簡陋的車架搖搖欲墜。】
【朱由檢不顧太監勸阻,堅持親自押車。】
【在平整路麵上,車子還算平穩,但剛駛入積水路段,鐵輪就深深陷進泥裏。】
【馬匹累得口吐白沫,四蹄打滑,車子卻紋絲不動。】
【“為何如此?”朱由檢揪著工部官員的衣領質問,泥水濺上了明黃色的龍袍。】
【宋應星跪在泥水裏仔細查看,衣服很快被泥水浸透:“陛下,鐵輪麵積太小,壓強過大。”】
【“而且連接處過於脆弱,需加寬輪麵,加固車架。”】
【第二次試驗前,車架改用精鋼打造,輪麵加寬至一尺。】
【當馬車啟動時,連接處突然發出刺耳的斷裂聲,整個車架轟然倒塌。】
【飛濺的碎片擦過朱由檢的臉頰,劃出一道血痕。】
【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禦史大夫鄭三俊舉著彈劾奏章,聲色俱厲:“陛下不顧工匠死活,沉迷奇技淫巧,致使多人受傷!”】
【“此等昏聵之舉,必將動搖國本!”】
【朱由檢抹了把臉上的血,冷笑一聲:“若能解決運輸難題,朕這道疤算什麽?”】
【“車輿局繼續研發,再有阻攔者,革職查辦!”】
【研發陷入僵局時,年輕工匠周明蹲在角落裏,欲言又止。】
【朱由檢注意到他的異樣:“你有話要說?”】
【周明緊張地搓著手:“陛下,小人老家的獨輪車,會在車輪邊緣加木板防陷。”】
【“咱們能不能給鐵輪也加個......像腳一樣的東西?”】
【朱由檢眼睛一亮:“即刻試驗!”】
【經過半個月的反複試驗,新車終於成型。鐵輪兩側加裝了可開合的鐵製履帶,如同給車輪穿上了“鐵履”。】
【試運當日,校場圍滿了人。】
【當滿載千斤糧草的“鐵履車”緩緩駛入泥濘路段時,隨著鐵履展開,車輪竟平穩前行。】
【“動了!真的動了!”圍觀的百姓發出陣陣驚呼。】
【老車夫李長順擠到前排,難以置信地說:“這玩意兒比十匹馬拉的車還管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由檢興奮地拍著周明的肩膀:“重重有賞!立刻批量製造,先造百輛!”】
【消息傳回京城,滿朝震驚。戶部尚書畢自嚴算盤打得劈啪響:“陛下,若推廣此車,運輸損耗至少降低六成,每年可節省白銀五十萬兩!”】
【“如此一來,國庫壓力能大大緩解,來年的軍餉和賑災款項也有著落了。”】
【但也有大臣提出質疑。禮部尚書李騰芳皺著眉進諫:“陛下,此車外形怪異,恐驚擾百姓。”】
【“且其構造複雜,維護成本高昂,後續費用從何而來?臣擔心,這會成為國家的沉重負擔。”】
【兵部尚書楊嗣昌也出列道:“陛下,雖說此車在試驗中表現不錯,但大規模投入使用,還需考慮諸多因素。”】
【“比如車夫的培訓,車輛在不同地形的適應性,以及戰時的實用性。貿然推廣,萬一出現問題,耽誤了糧草運輸,後果不堪設想。”】
【朱由檢沉思片刻,說道:“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眼下糧草運輸迫在眉睫,不能因噎廢食。”】
【“先在京城周邊及重要官道試行,同時設立專門的維護機構,研究降低成本之法。”】
【“至於車夫培訓,可由車輿局負責,挑選年輕力壯、頭腦靈活者,先行教導。”】
【民間對“鐵履車”的出現,起初充滿恐懼和抵觸。】
【河北的村民傳言:“這鐵疙瘩是勾魂車,見人就吞!晚上從它旁邊過,都能聽見鬼哭狼嚎。”】
【運河邊的車夫們聚眾抗議:“這是要斷我們生路!我們祖祖輩輩靠拉車為生,這玩意兒一來,我們喝西北風去?”】
【甚至有人趁夜潛入車廠,試圖破壞車輛。】
【為了消除百姓的疑慮,朱由檢決定親自出麵。】
【他在盧溝橋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運輸演示會,邀請了各地的百姓代表、糧商以及官員前來觀看。】
【演示當天,陽光明媚,盧溝橋邊人頭攢動。】
【朱由檢站在“鐵履車”旁,大聲向眾人解釋:“鄉親們,這‘鐵履車’不是什麽妖物,而是能幫我們解決大難題的寶貝。”】
【“它能更快地運送糧草,保證邊關將士吃飽穿暖,守護我們的家園。”】
【“以前運糧,路上要耽擱很久,還損耗嚴重,現在有了它,這些問題都能解決。”】
【“而且,車夫們不但不會失業,還能學習駕駛新車,工錢隻會更多!”】
【演示開始,一輛輛“鐵履車”滿載糧草,在模擬的泥濘道路和崎嶇山路中平穩行駛,速度比普通馬車快了近一倍。】
【圍觀的百姓們發出陣陣驚歎,原本的恐懼和懷疑漸漸消散。】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農戰戰兢兢地問道:“陛下,這玩意兒真有這麽好?俺們莊稼人,就怕被糊弄。”】
【朱由檢微笑著回答:“老人家,眼見為實。一會兒您可以親自上車體驗,要是不好,朕給您賠罪!”】
【糧商趙老板則關心起了成本和收益:“陛下,這‘鐵履車’運一趟貨,要多少運費?能比現在便宜多少?”】
【朱由檢看向戶部尚書,畢自嚴連忙上前回答:“趙老板放心,經過核算,用‘鐵履車’運輸,成本能降低三成以上。”】
【“而且運輸速度快,您的貨物能更快抵達,周轉也更靈活。”】
【演示結束後,朱由檢安排工匠現場教學,手把手教百姓操作“鐵履車”。】
【一些膽大的年輕人率先嚐試,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駕駛技巧。】
【漸漸地,反對聲變成了讚歎聲。】
【趙老板率先與車輿局簽訂了運輸合同,他激動地說:“以前運貨到京城,路上損耗兩成,現在有了這‘鐵履車’,損失少了,速度還快,這生意能做大了!”】
【曾經帶頭抗議的車夫張二也成了“鐵履車”駕駛員,他摸著車轅笑道:“剛開始俺們不懂,還以為這是搶飯碗的東西。”】
【“現在才發現,這玩意兒開著輕鬆,工錢還漲了,是俺們的福氣!”】
【隨著“鐵履車”在京城周邊試行成功,它的用途也逐漸拓展。】
【除了運糧,還被用於運輸建築材料、食鹽等物資,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降低了成本。】
【各地的糧商、貨商紛紛訂購“鐵履車”,車廠的訂單如雪片般飛來。】
【原本冷清的西郊車廠變得熱鬧非凡,周邊興起了車輪鍛造、車架維修、零件製造等一係列新行當,無數百姓有了謀生之路。】
【更意外的是,有工匠受“鐵履車”的啟發,發明了用於農田耕作的“鐵犁車”。】
【這種車將“鐵履車”的技術運用到犁地工具上,由牲畜拉動,能夠輕鬆翻耕堅硬的土地,大大提高了耕種效率,節省了人力和時間。】
【農民們紛紛搶購,一時間,“鐵犁車”成了田間地頭的新寵。】
【站在午門城樓上,朱由檢看著街道上往來如織的“鐵履車”,聽著此起彼伏的車鈴聲和百姓的歡笑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心中感慨萬千。這場運輸革命,不僅解決了糧草難題,還帶動了民間經濟的發展,讓百姓看到了革新的力量。】
【他握緊腰間玉佩,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下一個要攻克的,或許是能一日千裏的“追風馬”。】
……
洪武位麵
朱元璋盯著演示畫麵,沉默良久後開口:“當年咱們運糧,靠人挑馬馱,死了不少兄弟。這鐵履車要是成了,能省下多少人命。”他轉頭吩咐近侍,“把工部管事的叫來,讓他們也琢磨琢磨,能不能造出來。”
劉伯溫微微皺眉,思索片刻道:“陛下,此車雖好,但需大量精鐵,且工匠要掌握新技藝。臣建議先設官辦工坊,培養一批熟練匠人,再逐步推廣。”
徐達撓了撓頭,憨厚笑道:“俺帶兵最愁糧草跟不上,這鐵疙瘩要是能在泥地裏跑,以後打仗心裏就有底了。等造出來,先給俺的先鋒營配幾輛試試。”
常遇春灌了口酒,笑著說:“以後回老家,用這車載著鄉親們趕集,可比坐牛車快多了!”
永樂位麵
朱棣看著鐵履車在泥濘中行駛的畫麵,若有所思:“比朕的八騶大車還實用。鄭和,你帶著工部官員,仔細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改造成適合海運的模樣。”
鄭和恭敬行禮:“陛下聖明。此車若用於海運,需加強防水和承重設計。臣即刻與工匠們商議,爭取早日拿出方案。”
解縉推了推眼鏡,興奮道:“陛下,這鐵履車若能推廣,南北物資流通將更加便捷,編修典籍所需的紙張、墨料運輸也能更高效!”
姚廣孝雙手合十,緩緩道:“器物革新需順應民心。臣建議先在官營運輸中試用,做出成效後,再向民間宣揚其便利,如此方能減少阻力。”
宣德位麵
朱瞻基放下手中的奏折,神色凝重:“漕運損耗嚴重,這鐵履車若能解決運輸難題,當真是件大好事。楊愛卿,你督促工部,盡快仿製一批,先在京城周邊試用。”
楊士奇躬身道:“陛下,製造鐵履車需耗費大量錢財。臣建議將官窯閑置的銅料熔鑄,既能節省成本,又能加快進度。”
於謙抱拳請命:“臣願在宣府協助測試!邊軍糧草運輸艱難,若此車可行,將士們就不用再為斷糧發愁了。”
楊溥皺著眉頭翻賬本:“添置車輛、培訓車夫都要花錢,臣需重新核算預算,看看從哪裏調撥銀兩。”
嘉靖位麵
朱厚熜把玩著玉佩,漫不經心道:“有點意思。嚴卿,讓嚴世蕃盯著,宮裏要是能用這車載運建材,修道觀也能快些。”
嚴嵩點頭哈腰:“陛下放心,臣定當督促。不過此事恐遭漕幫和馬車行抵製,需派人暗中安撫,以免生亂。”
戚繼光在薊州來信中寫道:“末將觀此車,若能裝備軍隊,戰時運輸糧草、器械將更為迅速。懇請朝廷撥付樣品,以供研究改良。”
胡宗憲撫須沉思:“東南沿海走私猖獗,此車技術若被海盜得知,恐生禍患。建議加強工坊守衛,嚴禁圖紙外流。”
喜歡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請大家收藏:()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