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房玄齡連續成為例子

字數:4304   加入書籤

A+A-


    沒有人說話,但是大家心裏怎麽想的,基本用腳趾頭都能想到。
    正所謂,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在目前這個時代,甚至在往後的千年中,當官那肯定是第一選擇。
    畢竟這個東西,關係到的是權勢。
    有了權勢,其他東西就好說了。
    最重要的是,當官不但更能夠傳承家族,還能夠名留青史。
    其他行業,哪有這個機會?
    李承乾話音一轉,說道:“龍生龍鳳生鳳,鼠的孩子會打洞,這並不是絕對的。
    大家必須要知道的是,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並不是每一代都代代相傳。
    舉個例子,三代貧農,突然出了一個有經商頭腦的。
    結果這個有經商頭腦的,娶妻生子之後,生出來的卻是個武將之才。
    排除不是親生的,那為什麽會這樣呢?
    很簡單,都來自於祖先的傳承,不過是看來自於哪一代。”
    百官若有所思,基因這個東西,他們現在也有些概念了。
    這的確是,不一定兒子就像父母。
    “咱們就以房相舉例……”
    房玄齡摸著自己的胡須,手下意識的收緊,心中不由暗道:“為什麽用老夫來舉例?”
    還沒等他想明白,李承乾就說:“眾所周知,房相那是一頂一的聰明人,甚至堪稱是全才,最突出的地方就在於思維很發散,又有一肚子的墨水。
    不管什麽事情,他總能出點主意,就算不是什麽頂尖的好主意,但也絕對不是亂彈琴。
    可是,他的孩子們,似乎沒有一個繼承這一點……”
    “……”
    房玄齡無語,百官們表情古怪。
    “再以魏征來舉例,他是出了名的頭鐵,喜歡用脖子跟鋼刀比誰更硬。
    但是朕敢說,他的祖先們絕對不是這樣的。
    如果都是這樣,不可能傳承這麽多代,遲早會被滅絕。”
    “……”
    這下輪到百官們無語了,魏征都去倭國了,還被李承乾在這裏樹典型。
    “朕舉這兩個例子,隻是想要告訴大家,兒子是你們的親兒子,但隨你們還是隨你們某個祖先,再或者是夫妻雙方性格的結合,是真的很難說。
    他們或許沒有繼承聰明才智,或者沒有繼承強壯的身體,那他們就真的沒用了嗎?”
    李承乾這一句反問,讓大家都皺起了眉頭。
    “各家各戶,朕相信,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著調的子弟。
    有些隻是年輕的時候這樣,長大了,自然而然就收斂了。
    有些是一直如此,似乎永遠長不大。
    可是,諸位愛卿可曾想過,他們是真的沒有才能嗎?
    會不會是,你們給他們規劃的職業,他們並不想幹呢?
    按照現在的繼承辦法,反正家產都是大哥的,作為第二子第三子,甚至私生子,他們在自暴自棄呢?
    更甚者,他們在韜光晦暗,不敢暴露自己的聰明才智呢?
    以及,原本他們有工匠的天賦,他們興趣使然,做點什麽小東西,你們就罵他們是奇技淫巧,導致他們壓抑自己的天賦呢?
    各位可曾知道,若是學的不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即便付出十倍的努力,可能都不會有一分收獲。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就變成了你們眼裏的廢物。
    可是,你們有沒有問過他們,他們自己喜歡做什麽,想要做什麽嗎?”
    這番話說出來,百官們有一個算一個,全都緊緊的皺起了眉頭。
    因為他們不得不承認,自己就是這麽幹的。
    “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用之正則正。
    諸位愛卿啊,朕再說一個簡單的例子,還是以房相為例,希望房相不要介意。
    朕相信,你也希望你的子孫,有一天站在這裏,甚至就站在你的位置上。
    可問題是,他們沒有這個天賦。
    若是你憑著自己的關係,豁出這張老臉,讓朕給他們高官厚祿。
    房相,你知道最終的結果是什麽嗎?”李承乾最後問。
    “這……老夫不知……”
    房玄齡不是不知,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好想,他隻是不願意相信,所以不願意說。
    “既然房相不知,那朕就提點你一下!
    他們的最終結果,好的話混到老,下一代的官職隻會更低,直到最後徹底退出朝堂,甚至退出地方官,隻因為他們的人脈會越來越小。
    若是他們運氣不好,以他們的腦子,可能混不到老。
    若是腦子再不好一點,即便看在你的麵子上,估計也是個流放的命。
    爭來爭去,爭到最後,意義在哪裏?”
    “……”
    房玄齡臉色難看,無話可說。
    “據朕所知,你的大兒子,可以稱得上中規中矩,五十歲以後能夠站在朝堂上,就差不多已經到頭。
    你的二兒子,天生不喜歡讀書,但是身體孔武有力,不過聽說脾氣有點暴躁過頭。
    若是能夠壓一下脾氣,做個武將綽綽有餘,但做統帥力有不逮。
    你的三兒子,似乎有點小聰明,但能夠走到哪一步,尚未可知。
    朕實話實說,如果唯才是舉,結局就是這樣。
    換句話說,你的大兒子,憑著你的麵子,可能平安到老。
    你的二兒子,如果壓不住脾氣,遲早會犯錯,會是什麽結局很難說。
    你的三兒子朕了解不多,什麽都很難說。
    以房相的聰明才智,肯定也是了解你兒子們的德性。
    可是,你還是要為他們鋪路,因為你沒有別的選擇。
    可他們不是那塊料,無論怎麽鋪路,成就也就那樣,結局反而會很難預料。
    這種情況下,為何不問問他們自己,想要做什麽?
    趁著你還能站在這裏,為他們保駕護航,讓他們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做到極致,難道不比強行為官更好?
    天生我材必有用,沒有真正廢的人,隻有把人養廢的家長。
    大唐的未來,必將是百花齊放,萬道齊發。
    無論哪個領域,隻要能夠站穩腳跟,同樣能夠福澤子孫後代。
    若是能夠憑著興趣和天賦,走到那個行業的巔峰。
    榮立特等功,受萬代香火,也不是不可能!
    何苦隻盯著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