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對軍隊的深入改革

字數:4167   加入書籤

A+A-


    不隻是小型電站和水泥窯,還有書店。
    書店的存在,要是在原本的大唐,那是絕對出現不了的。
    哪怕出現了,也隨時都會失火,燒個幹淨。
    但是,當初李承乾為了打壓這方麵,把筆墨的價格給打下來了。
    他故意引誘之下,說好書店不會放真正的‘好書’,就這麽被默認下來了。
    對於百姓來說,他們本身就不需要那些深奧的書,他們需要的是開闊眼界以及識字。
    各自的目標不一樣,書店對他們來說,就是極好的去處。
    尤其是在南方,竹紙簡直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又有了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配合,無聲無息之間,隻要稍微富裕點的家庭,或者是自己有想法的家庭,都能夠買得起幾本書了。
    哪怕隻是一些雜書,對百姓來說也是開了眼界。
    再加上李承乾有意無意的,悄無聲息投放出去一些,各種地理,物理現象的雜書。
    現在大唐的百姓,除非是那種守舊的老觀念的老人。
    幾乎人人都可以說出來,太陽為什麽會東升西落,雨又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麽會打雷,雲霧又是怎麽回事等等。
    十萬個為什麽,都快要被大唐大多數百姓搞明白了。
    潛移默化之下,民間百姓的眼界大大開闊,雖然對皇權的敬畏,對官員的敬畏,也無形中降低了一些。
    但好處明顯更大,至少現在的百姓,不是誰隨便兩句話,隨便說個祥瑞就能忽悠的了。
    由於這十萬個為什麽的出現,有些才智聰慧的人,他們有著舉一反三的天賦。
    各種民間大大小小的發明,都開始應運而生。
    這些發明,雖然很多看起來都沒啥大用,甚至是屬於搞笑的。
    可是,很多東西本來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甚至是在某些錯誤的環境之下,被發現並發明出來的。
    有了這種環境,遲早有一天,大唐也會出現科技大爆發。
    等某些人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了。
    因為書店遍地開花,民間個人收藏也很多。
    李承乾這個皇帝不下令‘焚書坑儒’,他們就算想要禁絕,也隻能是偷偷摸摸的搞,耗費頗多卻根本就有心無力。
    他們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心中滿是絕望。
    開明的開始尋找新的出路,守舊的就隻能在這曆史的浪潮之下,漸漸被淹沒。
    不知不覺,書店之中已經開始出現一些基礎的教材,甚至出現了一些先賢的言論和書籍。
    可在這個時候,某些人已經沒有力氣和心情去管了。
    李承乾的各種布局,終於產生了綜合性的力量,讓整個大唐呈現出無形的競爭氛圍。
    男子要和女子爭,老年人要和少年人爭,讀書人要和平民百姓爭,官員也要和官員爭。
    沒有那個土壤,也沒有那個時間,去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了。
    時間來到了乾元九年,這是李承乾做皇帝的第九年。
    九為數之極致,似乎真有的玄學在裏麵。
    這一年,李承乾再次對軍隊動刀。
    但這一次,並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訓練。
    把後世訓練軍隊的一些方法搬過來,比如說服從性訓練,比如說意誌訓練。
    而他們的教官,是李承乾的鬼神大軍。
    鬼神大軍雖然沒有自己的想法,可隻要下達詳細的命令,他們也會嚴格的執行,不出一分差錯,這也是真正鋼鐵之軍的素質。
    在他們的管控和訓練之下,不管是刺頭也好,堅持不住的也好,全部都被踢出軍隊。
    與此同時,義務兵製度的施行,也讓大唐的軍隊再次擴展到百萬人。
    所有的在職軍人,全部都要被鬼神大軍作為教官訓練。
    鬼神大軍做事一板一眼的風格,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軍隊。
    在這兩種方式的訓練之下,軍隊漸漸蛻變。
    隻要經過三五年的轉化,軍隊就會形成新的風格。
    哪裏有災害發生,哪裏就會有軍隊的身影。
    發生了旱災,那就打深井。
    發生了地震,那就軍隊去救人。
    發生了洪水,那就軍隊去阻攔或者疏通。
    全國各地,到處都是軍隊的身影。
    但是這一次,軍隊再也不是百姓心中,那所過之處,他們得脫一層皮的匪軍。
    而是一支鋼鐵之師,一支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的無敵之師。
    百姓對軍隊的印象,終於漸漸轉變。
    從一開始的驚恐害怕,到滿臉的茫然和驚訝,再到嚐試的接觸。
    他們聽現在的軍人講自己的紀律,講為什麽要幫他們,宣揚著自己子弟軍的口號。
    百姓們漸漸明白,原來現在的軍隊,在皇帝的改革之下,是真正守護他們的軍隊。
    而不再是以前,盛世的時候就欺壓他們,亂世的時候就搜刮他們的軍隊。
    這種情況下,報名參軍的熱情自然高漲。
    不再是往常的拉壯丁模式,誰家的孩子要是年紀到了不去軍隊,是要被周圍人鄙視的,甚至是要被指指點點的。
    軍隊,再也不是某些人看來,很低賤的存在。
    軍人們自身,感受到了百姓態度的轉變,他們心中也有巨大的成就感,第一次明白,自己身為軍人的意義是什麽。
    再加上,哪怕是犧牲了,家人也能得到豐厚的補償,甚至還能被記錄進英雄紀念碑。
    好處給家裏人,名留千古。
    在這些措施之下,參軍已經成了一種風尚,甚至開始爭搶名額。
    隻因為重新有百萬大軍之後,李承乾就不再增加軍隊數量。
    退伍的和新加入的,保持平衡就行了。
    在這個過程之中,第一代的女兵也漸漸開始出現。
    她們,同樣是由鬼神軍團訓練,隻不過是鬼神軍團中的女兵。
    雖然願意讓自家女兒當兵,以及能真正承受住訓練的比較少。
    可積少成多之下,大唐也差不多有了十萬的活人女兵。
    這十萬的女兵,並沒有加入五大戰區,而是額外訓練。
    她們將作為女兵的種子,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李承乾沒有把她們直接加入男兵訓練,終究是男女有別,社會風氣也不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