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府衙查封
字數:4427 加入書籤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到其中一筆記錄上,那是一年半以前的賬目。
與其他記錄不同的是,在這一條記錄的末尾空白處,有一行用朱砂筆寫下的小字批注,字跡沉穩有力,顯然是出自高家核心人物之手,很可能是他父親高萬誠,或是最為信任的老管家。
這行朱砂批注寫著:“此批鹽供臨安縣衙。”
“臨安縣衙?”
高瑞瞳孔驟然收縮,心頭巨震!
臨安縣!
這個地名像是一把鑰匙,瞬間打開了他記憶的閘門!
淮州府下轄諸縣,臨安縣並非鹽業重鎮,甚至可以說有些偏僻,高家在那裏的業務量一向不大,為何會每個月固定供給縣衙一批鹽?
而且還是用這種看似普通、實則詭異的方式記錄在案?
更重要的是……
“臨安縣……”
高瑞低聲重複著這個名字,眼中寒光迸射。
“那不是……周家那老狐狸,周顯貴的老家所在嗎?”
周家的祖宅,就在臨安縣。
周顯貴雖然常年在淮州府城活動,但每年都會回臨安祭祖,並且周家在臨安縣根基深厚,人脈極廣,幾乎可以說是當地一手遮天的土皇帝。
一陣夜風毫無征兆地從窗戶縫隙鑽入,吹得桌上的燭火猛地一跳,光影劇烈搖晃,仿佛鬼影幢幢。
高瑞死死盯著賬冊上那“臨安縣”三個朱砂小字,隻覺得一股冰冷的殺意在胸腔中瘋狂滋生、蔓延。
他拿起桌上的狼毫筆,飽蘸濃墨,手腕一沉,筆尖帶著千鈞之力,狠狠地劃過“臨安縣”三個字。
嗤——
一道粗重深黑的墨痕,如同利刃切割,將這三個字釘死在紙頁之上!墨汁甚至滲透了紙背,留下一個猙獰的印記。
周家!周顯貴!臨安縣!
線索,終於串聯起來了!這絕不是簡單的栽贓陷害,這是一場處心積慮、布局深遠的陰謀。
利用高家的渠道,將有問題的鹽,神不知鬼不覺地運往臨安縣,再通過周家在當地的影響力分銷出去,製造事端,最終將所有罪責都推到高家頭上。
“好!好一個瞞天過海,暗度陳倉!”
高瑞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至極的弧度,聲音低沉得如同來自九幽。
“周顯貴,你以為把手腳做到臨安,我就查不到了嗎?”
高瑞雙目赤紅,胸中怒火翻騰,幾乎要將理智焚燒殆盡!
“周顯貴!臨安縣!好!好得很!”
他低吼著,聲音如同暗夜裏的孤狼,充滿了冰冷的殺意和不屈的鬥誌。
“你以為做得天衣無縫,就能將我高家置於死地?癡心妄想!”
他猛地一拳砸在堆滿賬冊的書案上,震得燭火劇烈搖曳,桌上的筆墨紙硯一陣跳動。
“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義!這盤棋,才剛剛開始!”
高瑞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怒火解決不了問題,隻會讓自己失去判斷力。
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絕境中找到一線生機,如何將周家這陰險毒辣的布局徹底掀翻。
他再次看向那本殘破的賬冊,目光聚焦在“臨安縣衙”四個朱砂小字上,以及那個被印章遮蓋住的、疑似“周”字一部分的模糊筆畫。
證據,他需要更多、更直接的證據,足以將周家釘死在恥辱柱上的鐵證。
臨安縣,必須去!而且要快!
就在高瑞心中定下計策,準備連夜安排人手前往臨安之際——
“咚咚咚!咚咚咚!”
一陣急促而沉重的擂門聲,如同催命的鼓點,驟然劃破了黎明前的寂靜,狠狠砸在高府朱紅色的厚重木門上。
“開門!快開門!知府衙門奉命查封,閑雜人等速速退避!”
門外傳來衙役們粗暴的呼喝聲,以及甲胄摩擦、兵器碰撞的金屬噪音,顯得格外刺耳,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壓。
高瑞心中一凜,暗道一聲。
“來得好快!”
他迅速整理好衣冠,將那半本殘破的關鍵賬冊小心翼翼地收入懷中最貼身處,又將那幾頁現代化學手冊的殘頁仔細藏好。
隨後,他熄滅了書房的燈火,快步朝著府邸大門走去。
此刻,天色將明未明,東方天際剛剛泛起一絲魚肚白,但寒意依舊刺骨。
高府大門外,早已被圍得水泄不通。
數十名身著皂隸服飾、手持水火棍和腰刀的衙役,如狼似虎地將高府團團圍住,麵色不善,眼神凶狠。
人群前方,赫然站著幾位身穿官袍的人物。
為首一人,正是淮州知府——孫明遠。
孫明遠年約五旬,麵色嚴肅,不怒自威,此刻正冷冷地注視著緊閉的高府大門。
他身後,跟著府衙的幾位主要官員,其中便有那位身形微胖、留著山羊胡的師爺。
“吱呀——”
高府的大門緩緩打開。
高瑞獨自一人,麵沉如水地站在門內,目光平靜地迎向門外那一張張或幸災樂禍、或冷漠無情、或暗藏殺機的臉。
他沒有絲毫慌亂,更沒有半點畏懼,挺直的脊梁如同寒冬裏的青鬆,巋然不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高家高瑞,見過知府大人。”
高瑞微微拱手,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帶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沉穩。
孫明遠冷哼一聲,銳利的目光在高瑞身上掃過,似乎有些意外於這個庶子的鎮定。
他揚起下巴,語氣威嚴地說道:“高瑞,你家長兄高珩涉嫌販賣毒鹽,草菅人命,罪證確鑿,已被本府收押。如今,本府奉朝廷律令,前來查封高家產業,所有人員,即刻遷出,聽候發落!若有反抗,格殺勿論!”
“格殺勿論”四個字,如同冰刀,刮過在場所有高家下人的心頭,引得一陣低低的啜泣和恐慌。
高瑞卻依舊麵不改色,隻是淡淡道:“知府大人秉公執法,高家自當遵從。隻是,我大哥被指控販賣毒鹽,此事疑點重重,還望大人明察秋毫,莫要冤枉了好人。”
“哼!冤枉?”
孫明遠身後的師爺陰陽怪氣地插話道。
“人證物證俱在,豈容你狡辯?高家製毒鹽,害死數條人命,天理昭昭,報應不爽!孫大人,下令吧!”
孫明遠不再多言,大手一揮。
“貼封條!”
立刻有兩名衙役上前,手持早已準備好的白色封條和漿糊,動作麻利地就要往大門上貼去。
封條上,用刺目的朱砂大筆寫著封禁的緣由和日期——“永昌十三年正月廿三”。
那鮮紅的墨跡在青漆大門上緩緩洇開,如同猙獰的血痕,象征著高家百年基業,即將毀於一旦。
喜歡大胤商梟請大家收藏:()大胤商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