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廷推2)
字數:3605 加入書籤
留給眾人三刻鍾的時間就是從既定的各部衙門裏挑選出合適的人選,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推舉一人,廷推的人選應有吏部來擬定名單,名單如果擬的不合適,可換,可不列。
不一會兒吏部文選司郎中薑清便至,吏部侍郎胡世寧將要求說給他聽後,羅欽順也走至身邊做了一些補充,不一會兒,薑清便將一名冊遞給羅欽順,羅欽順將冊內開列,映入眼簾的毛伯溫、王承裕、劉玉、李承勳四員官員姓名。
今日所推乃兼差,非衙門或部閣之主官,故而列名四人也合情理。這毛伯溫乃大理寺右丞,王承裕乃戶部侍郎,劉玉乃刑部左侍郎,李承勳乃督察院右副都禦史。但是這人的背景可都不簡單。
羅欽順心中計較許久,方點點頭道:“甚好。”
而一旁的胡世寧見此心中不大歡喜,因為李承勳對他有救命之恩,弘治年自己與李承勳、魏校、餘佑稱“南都四君子。”
當時寧王朱宸濠饋送金銀於朝廷諸臣,使朝廷上下對於藩地違律之舉、私募亡命之徒等事皆緘口不言。自己明知揭露此事必危及身家性命,仍於正德九年三月冒死具疏上奏,將朱宸濠劣跡一一臚列,更指其謀反跡象已然昭彰,朝廷當早作防備。及此疏下至兵部,時任兵部尚書陸完卻奏請:“可遣俞諫往彼處,視盜賊實情定奪招安或剿除之策。至胡世寧所言寧王違法害民諸事,恐係奸人托名構陷,當令寧王自行管束。”今上然其議。
那朱宸濠聞知自己上奏,怒不可遏,亦上疏羅織某之罪名,複以重賄買通朝臣,誓要置某於死地。上遂將奏章發往督察院,不想寧王黨羽、右都禦史李士實竟聯合左都禦史石玠,共劾自己行事輕率狂妄,當治其罪。皇帝正猶豫間,朱宸濠又奏某離間宗室、妖言惑眾,今上聞奏即令錦衣衛拿自己入京。
彼時朝廷已遷自己為福建按察使,正赴任途中,自江西往福建時順道至杭州家中省親。朱宸濠因在江西未尋得自己蹤跡,便誣自己畏罪潛逃,更使其黨羽、浙江巡按潘鵬下令,著他將自己拿至江西。潘鵬遂拘禁自己全家,遣人緊急追捕。幸得當時浙江按察使李承勳暗中周全,自己方得逃往京師自投詔獄。
胡世寧正在回想這陳年舊事時。羅欽順見他走神,便猜出胡世寧的心中所想,心中頓時後悔,正待上前解釋一番,就聞“恭請榮王殿下升殿。”便隨群臣行禮,禮畢後,見榮王朱載坖坐回座位。方出列道:“啟殿下,今有吏部文選司列名者四人,恭請覽閱。”
有鴻臚寺官將名冊呈給朱載坖,朱載坖隻是象征性看一下,便道:“著科員俱覽。”於是名冊便在六科之中傳閱,待傳閱既遍,職等科道官皆言為當。
這等於是認可了這四個人可以被推舉了。
於是羅欽順便道:“今有大理寺右丞毛伯溫,戶部侍郎王承裕,刑部左侍郎劉玉,督察院右副都禦史李承勳四員列名廷推。奏疏呈以請聖裁。”
這就是要這四個人能否有資格選為候選名單,就有在場諸臣確定了,有製度,九卿與科道官的提名權重相同。在場諸臣一人一票,經過反複拉扯最終當日將名單由魏彬送至禦前。
朱厚照見到名單時,發現得票數最高的竟然是毛伯溫。於是問道:“今日廷推之事,細講與我。”
魏彬聞言便將今日廷議的過程詳細講述。
朱厚照聞言便道:“怎生將王恕之子王承裕也薦舉出來了?莫非九卿竟想仗著王恕的老體麵來成此差事不成?”
侍立一旁的劉全忠心中開始念著王承裕籍貫履曆:“這王承裕字天宇,號平川,乃吏部尚書王恕之幼子。其父任河南左布政使時,承裕生於官邸,此後常隨父居處。成化二十二年,年二十二,鄉試中舉。”
“先帝踐祚,征召王恕入朝,拜為吏部尚書。承裕隨父進京,常代父款接賓客,得與當世名流交遊,由是見聞日廣,學業大進。弘治六年,登進士第,適值其父為同僚所排,致仕歸鄉。承裕遂告假歸養,於鄉中開門授徒,初借僧舍為講席。數載後,孝宗擢其為兵科給事中。在任期間,承裕出理山東、河南屯田事務,減登州、萊州二府糧額,定三畝征一鬥之製,又將青州、彰德二府先時欽賜王府之軍田三百六十餘頃悉還軍伍;兩次出使藩國,藩邦饋贈,秋毫無犯。”
“萬歲爺即位,遷承裕為吏科都給事中。其上疏請進君子、退小人,觸忤劉瑾,被罰輸粟三百石於邊疆。正德三年,父喪,承裕歸鄉守製。服闋之時,劉瑾已伏誅,遂以原官遷太仆寺少卿,尋擢太仆寺卿,調南京太常寺卿。正德十六年,先遷南京戶部侍郎,越明年,複調回京。”
魏彬笑道:“當時推舉這事兒,奴婢心裏頭著實納罕,隻礙著九卿都閉著嘴不言語,奴婢縱有疑惑也不好多嘴,隻得由著他們去了。”
朱厚照聞言便沉默起來,又看著另一人的名字,刑部左侍郎劉玉,知道此人平判寧王叛亂有功,而被升為右副都禦史,再升刑部左侍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李承勳此人更是一個狠人!這人是屍刀血海裏爬出來的!
其人於弘治六年登進士第,初授太湖知縣,尋遷南京刑部主事,再遷南昌知府。正德初元,江西北鄙民亂蜂起,號‘華林軍’,連克州府,陣斬大將,勢焰甚熾。李承勳乃出榜招撫流移,複整肅府兵,與官軍互為犄角,剿撫並用,未幾即平此亂,以功超擢浙江按察使。其後曆官陝西、河南左、右布政使,又以右副都禦史巡撫遼東。時遼東邊備廢弛久矣,開原一帶墩堡多傾圮,虜騎輒乘虛入寇。其到鎮後,疏請朝廷發內帑金數十萬兩,親率軍民修補城塹,於鐵嶺、撫順諸要衝築石城以扼咽喉,又出榜招徠逃亡軍戶開墾屯田,免其三年賦役。數年間,邊儲漸豐,障塞皆固,虜患乃息。
這大理寺右丞毛伯溫履曆和這幾人相比,倒顯得平平無奇。其人於正德三年考中進士,初任紹興府推官。正德六年,升任河南道監察禦史,先後巡按福建、河南。正德十六年毛伯溫上疏乞誅殺江彬、張雄、張忠,舉朝側目,方名聲鵲起。
朱厚照瞧著四人的名字頓時頭大,心中暗道:“這又是被坑了。”猶豫著要不要直接駁回。正糾結之時,劉全忠上前半步道:“萬歲爺容稟,奴婢有句不知進退的話兒,不知可達聖聽?”
朱厚照便道:“你隻說來,休要支吾。”
劉全忠便道:“謝萬歲:今日廷推上來四位官員。九卿、科道諸公是何用意,奴婢不敢妄揣。隻是目下最當緊的,便是兗州魯王府田畝這樁差事!有人視此為蜜糖裹就的毒丸,有人卻指望著做步雲之梯。左右是九卿科道共推的人選,萬歲爺何不就勢而行?著令這四位官員盡皆往兗州去!到得地方,分作兩路辦差:一路專司清丈田畝、造具簿冊;另一路則查察宗藩,於郡王、鎮國、輔國府上下的禮儀規矩細細體訪。兩路並行不悖,倘若某路遇著難處,便著另一路順手兼理,斷不致誤了萬歲爺的大事。”
魏彬聞言心中不自覺的給劉全忠豎了一個大拇指,真他媽服了,這小劉了不得啊。
再瞧皇帝,果然大喜。朱厚照笑道:“好!好!好!這主意端的妙極。”又看向魏彬道:“爾意如何?”
皇帝都說好了,自己能還能怎麽說?於是魏彬笑道:“奴婢也覺著好。”
喜歡我是正德帝請大家收藏:()我是正德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