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一眼望穿!新藥的致命缺陷!

字數:5010   加入書籤

A+A-


    不過此時,張教授的眉頭卻輕輕地皺了起來。
    他的水平不見得能比林根生高多少。
    然而……
    在許秋手底下學習了這麽長時間,他和林根生的差距卻已經在無形之中拉開了。
    這其實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待在汪居廷門下,對方恨不得將各種技術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裏,怎麽可能願意讓下屬學習到核心機密。
    因而林根生雖然也是多發性硬化新藥的核心研發人員之一,但他的知識麵,其實還停留在“教授”的層次。
    遠遠達不到“院士”的級別。
    汪居廷雖然人品有問題,但對方既然是院士,而且能拉攏這麽多支持,證明他本身的能力絕對在線。
    而且也的確有自己的想法。
    否則也不至於敢帶著隊伍就從許秋手裏搶成果。
    隻是可惜,他這些經驗不會傳給林根生等人。
    完全就是把林教授他們當成苦力來用。
    而許秋這邊,是真教東西。
    因而此時,光是張教授就看出了林根生這套方案的不少問題。
    不過更讓他吃驚的是……
    張教授以為自己的能力不過如此。
    此刻才發現,原來自己不知不覺中,竟然已經遠超了曾經的同行者。
    甚至於,林根生以前其實比張教授的水平還要高一些。
    否則對方也不可能拜入院士門下。
    然而如今,張教授才發現,對方的科研能力可能已然落後於自己。
    這就非常匪夷所思了。
    常年待在許秋手底下、受到許秋的影響,他以為自己是個菜雞。
    結果離開許院士的實驗室才發現,原來已經沒有一個能打的了。
    此時,張教授忍不住開口,道:“老林,我不是冒犯你……你的水平在你之前的團隊中算是什麽等級,中上?還是上遊?”
    林根生沉默了一下。
    這是什麽話?
    難道自己回答得很差?
    他硬著頭皮道:“我應該算得上是團隊裏除開院士之外,對多發性硬化新藥研發最了解、基礎最紮實,同時管理課題最多的了。”
    林根生並沒有謙虛。
    他的確算得上是汪居廷之下的第一人。
    而聽到這番話,張教授臉色更加古怪了。
    汪院士門下……第一人就這啊?!
    林根生似乎察覺到了自己這位老友的想法,嘴角一陣抽動。
    此刻他心裏更是慌張。
    重新看向許秋,此刻他心情就已經不是單純的忐忑了,而是多了一絲驚懼。
    他擔心自己就此被淘汰。
    但這種情緒去的很快。
    下一刻,他就調整了回來,內心深處油然而生強烈的懷疑。
    雖然說自己的水平跟許院士差得遠……
    但,老張他和我不相上下,甚至略遜於我。
    他能看出來什麽東西?
    況且!
    自己這次的發揮絕對算得上優秀了,不說有多高分,但起碼不至於丟人吧!
    想到此處,林根生目光投向了許秋。
    哪怕是真的被淘汰,他也要死個明白。
    另一邊。
    許秋並沒有浪費多少時間。
    多發性硬化新藥這一成果本就是他提出來的。
    即便汪居廷剽竊了專利,也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藥物的各種機製。
    而此時此刻,林根生這道考題的難度可要比多發性硬化新藥的整體研發簡單多了,在許秋看來,也算是易如反掌了。
    因而一眼望過去,他就能找出不少問題。
    “一個個來說吧,我就挑核心問題,小細節就先不揪了。”
    許秋說道。
    每一個應對方案,都隻找出一個主要的問題。
    至於其他……可說道的實在是太多,許秋沒工夫,也沒必要深入探討。
    畢竟隻是一次虛構的考核,並無什麽科研價值,許秋自是不會在上麵浪費太多時間。
    “第一,動力學缺陷。
    “你選擇氰基丙烯酰胺作為主體,整體的半衰期會縮短到兩個小時左右,解離過快。
    “這種解離速度,弊端已經遠遠大於好處。
    “很有可能藥物還沒有完全發揮效用,就已經被代謝掉,導致大量藥物被浪費。
    “同時,過短的半衰期也會導致給藥頻率的大幅度上升。
    “兩個小時的半衰期,預計每天給藥次數可能超過五次。
    “白天還好,但晚上……恐怕病人都沒法安穩地睡一個覺。”
    聞言,林根生猛地怔住。
    他隻考慮了克服突變、耐藥,卻沒有考慮到半衰期……
    若是真按照自己的想法開發藥物,病人吃藥的吸收速度可能還沒有排除得快!
    “第二,腦滲透的機製不夠清晰。    “況且,你也遠遠高估了這種‘模擬苯並噻吩環結構’的作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按照林根生的想法,若是借助苯並噻吩環結構進行模擬的話,或許可以將滲透率提升個三四倍。
    可以說是極其有應用價值了。
    但事實上卻遠比想象要殘酷。
    林根生此時有些不可置信了……盡管對麵是許院士,但,怎麽就能斷定自己的方向是錯誤的。
    從理論上來說,自己的思路完全可行!
    此時,張教授給出了答案。
    他幽幽地道:
    “這個方向,其實我們研究團隊已經嚐試過了……
    “許院士的其中一個方案就有考慮過,不過最終結果並不理想,fsd2a 敲除小鼠中腦攝取僅下降 30!”
    按照預期,攝取率怎麽說也要大於百分之九十了。
    然而事實上,連百分之三十都是理想情況,實際過程中基本上不太可能做到。
    這意味著,原本預估三四倍的提升,事實上卻是微乎其微,壓根就不值得專門去進行調整。
    這都不隻是“事倍功半”的問題了,而是基本上零作用!
    付出巨大的代價,將原本的分子結構偽裝成脂肪酸樣分子……所要花費的科研經費恐怕是個天文數字。
    而最終卻隻能換來小數點級別的提升……
    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價值。
    此時,林根生已經有點懷疑人生了。
    他本來以為自己的方案還算是不錯。
    但在許院士眼裏,竟然如此漏洞百出。
    不過還好……總歸是沒有什麽致命問題,頂多造出個科研垃圾,不至於是“毒物”。
    然而正當林根生腦海中冒出這個想法時,許秋的聲音再度響起:
    “還有第三個核心問題……這也是你這套方案目前為止最大的缺陷。”
    喜歡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