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開創嶄新術式!驚人真相!
字數:4531 加入書籤
田靈身上,仿佛有一個橡皮擦。
隨手擦拭兩下,病魔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此時很多人甚至分辨不清,到底是許秋的手術、治療手段太高超,還是田靈體質特殊太能活!
……
而在後續的康複中,田靈的表現不僅沒有放緩,反而更加出色了。
術後第七天,就已經脫離了輪椅,重新借助助行器行走。
要知道,即便是普通的異位骨化切除術後病人,七天時間也隻夠他們下地而已。
而田靈……她的情況遠比“普通病人”複雜。
極重度燒傷加上一係列的並發疾病,令得她的情況可以說是臨醫救活過的病人裏最糟糕的一個。
即便放眼全球,她的基礎狀況也讓很多醫生絕望。
然而在許秋手裏,這樣絕無可能活下來的人,偏偏就這麽活下來了!
術後第三周時,經過 spectct 檢測,確認許秋的多重屏障封堵完成,病人無複發征象!
而更為喜人的是,田靈的 harris 評分竟然已經達到了 81 分!
所謂 harris 評分,是一種廣泛應用的髖關節功能評分法。
田靈的異位骨化涉及到左髖,術後的康複指標自然也要考慮 harris 評分。
而評分標準中,90 分以上就已經算得上是優秀。
80~90 分為良好。
再往下,70 分這個階段為“尚可”,低於 70 分則是“差”了。
三周左右,骨科那邊異位骨化的病人,平均也就能到 70 分這個層次,可以達到“尚可”就算是手術做得不錯了。
而田靈以如此糟糕的基礎病情,最終一躍來到“良好”層次,堪稱奇跡。
也是在此時,許秋施行的“極重度燒傷異位骨化切除術”,也終於徹底在全球傳開,學術圈登時爆發地震!
極重度燒傷,幾乎必死。
同樣的,異位骨化,手術風險也不小。
這兩者合並起來……可以說全球範圍內都沒幾個人敢動刀子。
但許秋不僅把這台手術給做下來了,而且恢複得極其出色。
怎麽可能不引發轟動?
尤其是在看到田靈的病情徹底穩定下來,確認手術效果的確顯著後,醫學界很多教授、大拿都震動了。
然而這還沒完。
在田靈的手術結束的第一個月後,一篇論文悄無聲息地發布在了《臨海大醫》。
若是以往,這種醫院刊物不會有人關注。
縱然是協和、華西等,他們自家的刊物,其實都上不了台麵。
即便再盡力往學術期刊看齊,也始終差了那麽點意思。
但唯獨《臨海大醫》。
硬生生被許秋一係列開創性的技術、成果給拉了起來。
咖位直逼核心期刊。
這也讓很多醫生、學者,都不得不關注《臨海大醫》,生怕許秋又出了什麽嶄新成果,而自己則錯過了一個跟進醫學界前沿的機會……
不過這段時間以來,許秋行蹤神秘,手裏雖然有論文出來,卻沒有之前這麽重磅了。
隻能說,這些論文都能有個 90 分,但絕對到不了能把《臨海大醫》這種醫院刊物抬到核心期刊的地步!
然而,新一篇論文的發布,則再度吸引了無數目光!
僅僅是論文標題,就已經讓很多人振奮——
《極重度燒傷後髖前異位骨化全切除術:許氏入路與三重防複發體係的應用》
若是換做其他醫生,可能就要在標題上麵添油加醋。
比如“革命性應用”“顛覆性切除”等……
不過許秋,還是一如既往的簡練,語言平鋪直敘。
但僅僅看到“極重度燒傷”“異位骨化全切除”這幾個字眼放在一塊,就讓人不由得想到這篇論文後邊的驚濤駭浪……
這一刻,很多人腦海中冒出一個詞來:
靜水深流!
盡管許秋語言平直,但誰都能看到當初手術室中的波瀾壯闊!
而當很多燒傷外科、骨科的教授翻開這篇論文時,一個個都吃驚得瞪大了眼睛。
……
《異位骨化許氏入路》——
“極重度燒傷病人罕見性引發異位骨化……這類疾病在臨床中極少見,相關領域的治療方案很少。
“而手術切除則是治療燒傷後異位骨化的主要手段。
“但傳統手術血管、神經損傷風險非常高,在此,我對傳統的切除術進行了改良,最終經過反複調整,並將這一改良式命名為‘許氏入路’。
“其核心技術,在於三點。
“一是神經界麵分離。涉及到股外側皮神經零級損傷技術。
< 以下。
“最後則是三重防複發屏障。包括局部唑來膦酸+術中放療+膠原膜隔離。同時也可應用化學+物理+放射+生物屏障的四重防護……”
傳統的異位骨切切除,尤其是位於髖前的異位骨化,致殘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
因而,足以想象到田靈手術成功後,學術界受到的轟動究竟有多大了!
傳統的異位骨化切除,通常麵臨三個關鍵難題。
一是血管神經損傷風險。,異位骨化切除術中,股動脈破裂的風險非常高。
二則是,急性炎症期手術感染風險!尤其是田靈本身還燒傷了,感染幾率甚至可能是指數級上升的……
以及最可怕的一點——複發率極高!
紙麵上的數據,複發率能達到百分之四十左右,而實際臨床中可能會更高!
畢竟,能納入統計的,基本上都是大醫院、有科研成果的醫生。
而很多基層醫院,數據不一定計算了進去……而這部分病人的手術往往做得更不樂觀、複發率也更驚人。
然而,許秋的改良式,卻以核心技術攻克了這三個難點。
其一是“零級損傷技術”。
所謂的“零級損傷”,自然不可能意味著毫無損傷,而是將損傷控製到了最小。
許秋創新地利用亞甲藍標記股外側皮神經穿出點,即 asis 下 3 至內 2 連線……完成了精準的體位定位。
隨後,就是髂脊前三分之一到股骨大轉子前緣緩慢開刀……一邊進行穿支血管的阻抗監測,一邊高頻電刀凝閉……幾乎將技術與醫械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而超聲骨刀的運用、三重防複發屏障的建立,更是讓“許氏入路”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而隨著這篇論文被無數專家與學者讀完、研究透徹,一個更令人震撼的真相也慢慢地浮出水麵,讓所有人都大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