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雙重困境!雙靶的致命缺陷!

字數:5185   加入書籤

A+A-


    不論如何,這座有著堅實地基的樓房,一定能夠建起來!
    區別隻在於,它的效果會有多好的。
    而有許秋坐鎮,就不可能差到哪兒去。
    接下來一段時間裏,許秋除開日常工作之外,又多了一個額外的任務——
    隨時跟進研發,並且根據實驗室的反饋,來不斷完善新藥的結構。
    一周後。
    周一下午,例行的周會。
    一般這種總結性會議都會選在上午進行。
    不過許秋身份比較特殊,他首先是醫生,其次才是研究人員……上午時間同樣是臨醫的早交班以及周度總結。
    研究所這邊自然就隻能推到下午了。
    下午兩點半,會議室滿員。
    所有人的心情都有些激動。
    若是按照正常進度,他們可能需要大半年才有可能搞清楚新藥的作用機製和藥效學。
    然而在許秋的推動之下,進展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如今,關於新藥的作用機製細節,基本上已經出爐!
    隻等許秋給出更詳細的剖析了。
    很快,腳步聲傳來。
    會議室立馬安靜。
    眾人都同時看向門口。
    當許秋出現,所有人不約而同地起身,表情都恭敬而肅穆。
    “許院士!”
    許秋微微點頭。
    他沒有浪費時間,甚至沒有落座,直接就走到了早已經準備好的屏幕前開始了講課。
    許秋研究所的流程向來如此。
    沒有什麽主持人,也沒有冗長的開場白和無用的打雞血環節。
    上來就是精簡到極致的總結,針針見血、字字珠璣。
    幾乎沒有任何一句廢話。
    對上周的工作進行一輪概括後,許秋再度開口,道:
    “上周五,我們初步鎖定了作用機製,找到了讓新藥發揮更好藥效的手段。
    “首先,是靶向阻斷 cxcr4cxc12 軸。
    “這一點,主要從抑製 b 細胞腦內浸潤,和保護血腦屏障入手。
    “前者靠 nr21 的 cxcr4 拮抗分子、阻斷 b 細胞表麵 cxcr4 受體,使其無法響應腦內 cxc12 趨化信號。
    “後者則通過下調 b 細胞表達的 va4 整合素,減少其與腦血管內皮細胞粘附……”
    幾天時間,新藥就已經 nr01 迭代了二十次,到了 nr21。
    而周末這兩天,由於部分科研人員休息,速度比較慢,目前還是 nr25。
    眾人都聽得極為認真。
    他們都盯著屏幕上的數據。
    抑製浸潤,體外遷移抑製率可以達到 92……
    而血腦屏障防護這方麵,跨內皮遷移減少 78……
    這兩個數據,放在外邊都足以引起轟動了。
    然而此刻,卻被許秋輕易展示出來,對方甚至沒有多費口舌,很快就帶過了。
    咕嚕——
    林根生咽了下口水。
    想要達到這種誇張的藥效幅度……汪居廷那邊,恐怕真的需要幾年時間!
    此刻他才意識到,為何許秋得知汪居廷打算搶專利後,依舊是不慌不忙的態度。
    這怎麽打?
    兩者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
    汪居廷還在那玩泥巴,許秋就已經開始準備探索太空了……這中間隔著十萬八千裏!
    “第二個作用機製,便是激活 i10 免疫調節通路。”
    許秋此時再開口。
    眾人從震驚之中回過神來,注意力重新凝聚。
    新藥為雙靶向。
    其一在阻斷 cxcr4cxc12 軸,另一個重點,自然就是針對 i10 了。
    許秋給出詳細的方案:
    “目前可行性最高的辦法,就是表觀遺傳重編程,以及促進調節性 b 細胞分化。
    “首先去甲基化模塊選擇性抑製 dna 甲基轉移酶 1,逆轉 i10 基因啟動子區的 cpg 島高甲基化……
    “後者,患者 b 細胞經 nr21 處理後,i10 分泌量提升 5 倍,同時誘導免疫抑製分子 pd1 表達……”
    通過這種手段,i10 免疫通路也能大幅度激活。
    眾人都頗為振奮。
    這兩個方向,等於是同時解決了雙靶點的實現難題,接下來就隻剩下細化步驟了!
    但許秋卻並不滿意。
    事實上,目前這一方案隻能讓新藥成功問世,至於新藥好不好用另說。
    而想要讓新藥不僅能用,而且好用,還有幾個現實技術壁壘。
    許秋表情平靜,道:
    “其一,如何解決解決去甲基化劑的全身毒性問題。
    “再有便是如何規避 cxcr4 抑製的骨髓抑製的副作用!”
    眾人都沉默了。
    這兩個難題幾乎是無解之局。
    去甲基化劑的全身毒性難以避免。
    原因就在於,它本身就會無差別表觀遺傳重編程。
    說得直白一點——它在全身增殖活躍的細胞中都呈現出高表達狀態,非常活躍。
    而藥物會非特異性激活抑癌基因,從而導致正常細胞周期組織,乃至於凋亡!
    同時:
    長期去甲基化,也可能激活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元件,誘發炎症反應,其臨床表現就是骨髓抑製、消化道黏膜炎症等等。
    隻有 cxcr4 抑製劑的骨髓抑製就更直接了。
    cxcr4 與其配體 cxc12 的核心,便是造血幹細胞錨定於骨髓基質的關鍵信號。
    然而,傳統的 cxcr4 拮抗劑卻會阻斷該通路,導致造血幹細胞異常釋放入外周血,長期作用下便會耗竭骨髓儲備,引發中性粒細胞減少症。
    再者,cxcr4 廣泛表達於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一旦抑製,感染風險也會成倍上升。
    這兩個難點,其實都是藥物本身必然帶來的副作用。
    既然選擇了這兩個靶點,想要利用其優勢,就不得不承受代價。
    這是天然就具備的缺陷。
    幾乎難以避免。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既然要去甲基化、抑製 cxcr4,就不得不接受它本身對機體的破壞。
    “沒有辦法。”
    “雙靶點是一個可行的方向,這也是目前最有希望研發出新藥的路線了……相比於治療多發性硬化,這些危害其實可以忽略!”
    “也不能說忽略,權衡利弊之下,治療效果肯定是大於副作用的!”
    “接下來的話,就盡量控製全身毒性和骨髓抑製副作用了……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針對性地解毒、以及加用對抗藥物。”
    這的確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比如骨髓抑製了,若是白細胞降低,就用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紅細胞低了,就用升紅細胞藥如促紅細胞生成素……對症即可。
    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