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3章 草市藍圖
字數:3534 加入書籤
秋風漸起,帶著特有的寒涼,繞著潼關外的草市打轉。
祝三齊縮了縮脖子,情不自禁地將雙手揣進袖子裏,他半蹲在攤位後麵,背脊微微弓著,頭上戴了頂舊帽子,從背影看,活脫脫像個守著自家田地的老農。
誰能想到,這是祝明月手下掌管潼關商隊的得力幹將。
祝明月在四關之外都布置了攤位,論熱鬧程度,潼關草市當仁不讓地排在第一。
這裏是關中通往河洛的要道,南來北往的商隊、趕路的旅人,大多會在此歇腳補給,人聲、馬嘶聲、叫賣聲混在一起,從清晨鬧到日暮。
祝三齊等人離開長安時還是盛夏,當時計劃著做一兩個月生意就回去。
可看眼下這架勢,怕是要在這兒耗到年底。
倒不是商隊生意不好,反而是因為“太好”。
誰叫長安到潼關這一段官道,被重點“關照”過呢!
四衛班師回朝時順帶掃蕩了沿途匪寨,後來接手剿匪任務的全永思,又時時刻刻盯著這個方向,把那些藏在山林裏的土匪壓得連頭都不敢露。
沒了匪患,商隊的日子就好過了。
祝明月旗下的商隊各個規模不小,這幾個月下來,別說被搶,連個敢上門找茬的地痞都沒有。
商隊往來不斷,補貨、更換人手都方便,索性把駐留時間一延再延。
祝三齊第一次帶出來的團隊,如今已經換了一小半人手,有的是想家,有的是耐不住草市的辛苦。
剩下沒走的,全是舍不得出差期間的豐厚酬勞,這裏可比在長安當差掙得多不少。
趙財學著祝三齊的樣子,半蹲在攤位另一側,這樣能少吹點風。
他抬頭看了眼頭頂那塊有些破舊的油布,風一吹就晃晃悠悠,生怕下一秒就會被掀翻。
忍不住重重歎了口氣,“可惜不能在這兒開個正經鋪子,總這麽擺攤,太折騰了。”
草市隻是臨時性的交易場所,附近的官吏除了按時來收“管理費”,其他事一概不管。
既不劃分固定攤位,也不管治安秩序,誰來得早、誰人手多,就能占個好位置,全靠搶。
祝三齊這支隊伍人多勢眾,他們不惹事,卻也不怕事。
他們長期駐紮在此,比那些來來往往的零散商隊多了不少回頭客,攤位位置才算固定下來。
這裏的條件實在稱不上便利。
幾個月下來,他們連個遮風避雨的草棚子都沒搭起來,頂多靠一塊油布擋擋太陽、遮遮小雨。
每天清早,從租住的民居裏把貨物一趟趟運過來,到了傍晚,再一件件搬回去。
若是遇上刮風下雨的壞天氣,就隻能歇業,留在院子裏點貨、盤賬,眼睜睜看著生意跑掉。
時間久了,布置攤位倒也熟練了,可比起在長安時背靠商鋪、作坊的便利,還是差得太遠。
在周邊買地建房開鋪子,且不說新鋪子能不能吸引來足夠的人流,單說將來能否保得住,就是個未知數。
眼下的情況,祝三齊也隻能看到年底。
明年潼關會不會有變動,商隊還要不要繼續駐紮,誰也說不準。
所以哪怕有商隊源源不斷的運貨過來,他們現在做的生意,也是最樸素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挑選款式、預訂貨物這類高端服務,隻能讓客人再往前走幾百裏,到長安去。
祝三齊的眼睛盯著來來往往的客流,看著那些挑挑揀揀的旅人、討價還價的商販,突然開口,“要是能在這附近再建一個萬福鴻就好了,保準能賺大錢。”
萬福鴻最初是什麽模樣,沒人比趙財更清楚。
壓根稱不上人流,全靠祝明月各種手段齊上,加之從西市引流,才一步步做成如今的規模。成為長安城中有名的銷金窟,新晉網紅打卡點。
可潼關和長安,壓根不是一回事。
趙財遲疑一瞬,“行商能掏這個錢嗎?”
以他接觸過商人來看,看著張揚的未必腰纏萬貫,反倒是那些摳門到家的,說不定才是能下大單的豪客。
潼關草市上的客商,以後者居多。
萬福鴻是長安的高端商場,以奢侈品居多。這裏的客商,怕是吃不下。
它的經營模式,未必能在連一兩文都要來回掰扯幾圈的草市上成功複製。
祝三齊自信地笑了,“把他們的錢揣自己兜裏,有的是辦法。”
自然不能把長安萬福鴻的模式生搬硬套過來。
他腦海裏早就有了藍圖,是從前聽來往行商提起的河道碼頭貨棧的樣子。
在潼關周邊買一大塊地,建起房屋,前店後倉,把草市的客流引過去。
像他們這樣實力雄厚的商隊,可以常駐。剩下的鋪麵、倉庫則租出去。
租三五個月也行,租十天半個月也可以。
再不濟,還能在旁邊劃塊地方,租給小商販擺地攤,怎麽都能賺錢。
理想是美好的,可現實是骨感的。
祝三齊搖了搖頭,語氣裏帶著些許無奈,“可惜這裏離長安太遠了。”
這種需要紮根當地的生意,向來是地頭蛇好做,過江龍難插手。
他們這些從長安來的商隊,在當地沒根基,真要建貨棧,難免會被地方勢力刁難。
更何況,潼關是關隘軍事重地,在這附近營造大型固定工事,還不是僅僅有些聲名的新貴家能沾染的。
風又大了些,吹得油布 “嘩啦啦” 響。
祝三齊從袖子裏抽出雙手,拍了拍身上的灰,起身理貨。
遠方的藍圖再美好,也得先把眼前的生意做好,畢竟在這潼關草市,能安穩賺一天錢,就多賺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