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時間緊迫
字數:7288 加入書籤
因此,杜寒才會搶先奪取船隻。
若無船隻駐守,他在海上毫無優勢可言。
一旦對方刻意刁難,他甚至無法離開這座島。
許多人因此喪生,但也有少數人因禍得福。
衝突之際,還有幾名死囚尚未執行死刑,杜寒並未繼續追究,而是每人鞭打一頓了事。
無論以何種罪名判決,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執行,其最終目的都是震懾活人,傳遞信息——你們若如此行事,結局亦然。
對於行將赴死之人,罪名如何、方式怎樣皆已無關緊要。
眼下這般光景,數百條性命如同草芥般隕落,早已無人關注他們的生死。
這樣的結局帶來的威懾效果已近乎於無。
既然毫無價值,杜寒也不願再費力氣動手。
若此刻放過他們,反倒能體現他的仁慈與寬容,其效果遠勝於殺戮。
亡者多為新征召的逃兵及那些女子,她們本就孤苦無依,來到此地不過數日,故而他們的離去並未在西山寨掀起波瀾,也無需杜寒特意撫慰。
亂世之中,人命輕賤如犬。
待到次日破曉,這些不幸者的身影便已被世人遺忘。
但對受傷者,杜寒卻嚴令悉心救治。
當見到傷員得到精心照料時,每個人心中都深受震撼。
如今領兵之人往往視傷患為累贅,隨意棄之門外之事屢見不鮮。
人們最懼怕的並非死亡,而是半死不活的狀態。
杜寒此舉使全營士氣大振,眾人皆從傷員境遇聯想到自身。
老者自不必言,新加入者亦暗自慶幸得遇明主。
在這悄無聲息間,西山寨的團結漸成雛形。
掩埋完逝者後,杜寒終於得以抽身處理船隻事務。
此次共奪取十六艘戰艦:八櫓快哨四艘、風快尖哨四艘、十槳飛船兩艘、四百料沙船兩艘、五百料福船兩艘。
當時這些船僅配水手,即便如此,十六艘船依舊容納了四百餘人。
正是由於精通航海之道,杜寒方能一眼識破水師的伎倆。
操縱海船需團隊協作,數千人妄圖掌控上千艘戰船實屬癡心妄想。
四百餘水兵被集中於營外廣場,四周布滿全副武裝的憲兵。
水兵們心中忐忑,不僅換了主人,連身份也轉為右百戶所的軍戶。
這一突如其來的轉變令他們心生恐懼。
他們雖不陌生杜寒,但彼時他非直屬上司,故言行隨意。
如今情形不同,尤其昨日杜寒對水師的冷酷表現,讓他們對他充滿敬畏。
“我是個講道理的人!”麵對水兵複雜的目光,杜寒終於開口,“在你們加入我的隊伍前,我得先說明我的規則,以免日後有誤會。”
杜寒的話讓士兵們內心顫抖,他們潛意識裏仍期待他能安撫甚至籠絡他們。
人們常說帶兵之人需懂得籠絡人心,可杜寒卻一開口便是冷冰冰的警告。
“在水師裏,各位多少都與熟人同僚共事,也有信賴的長官。
如今直接被調來此處,心中定有人不服。”他站在土台高聲說道,渾厚的聲音在營地上空回響,“這樣吧,給諸位一個機會,不願留下的可以立即離開,我杜寒絕不會阻攔。
若決定留下,則每人發放二十兩銀子作為安家之資,給你們半刻鍾思考,由你們自行抉擇。”
話音未落,底下的嘈雜聲便開始此起彼伏,對許多水兵而言,這筆銀子極具誘惑力。
“我願意留下!”
“請將軍賜我效命的機會!”
待杜寒話畢,眾人紛紛呼喊,不少人已急不可耐地表明立場。
“安靜!”杜寒雙臂一舉,輕喝一聲,人群逐漸平息下來,“你們得想清楚,這銀子可不是隨便就能拿到的。
軍規與訓練強度遠勝於水師,日後若有違抗軍紀者,休怪我不講情麵。
計時開始!”
“時間到!聽我號令!”片刻後,杜寒揮動手臂示意兩側,“想留下的往這裏,要走得去那邊,動作快些!”
頓時,營地內亂作一團。
有人爭先恐後奔向留下的區域,仿佛晚一步便會錯失良機;也有人緩緩走向另一邊,顯然對那二十兩銀子興趣不大。
更滑稽的是,還有一些人在這兩處之間反複徘徊,跑來跑去數次仍猶豫不定。
直到杜寒出聲製止,竟還有數十人仍在四處亂晃,有些人索性站著不動,東張西望。
“這些人算什麽?張斌良手下是怎麽調教的?”這一幕既讓杜寒哭笑不得,他低聲嘀咕了一句,隨即朝王鵬喊話,“再給十息時間,繼續遊移不定的,全部格殺勿論!”
王鵬聽罷一愣,很快明白過來,迅速朝著那些人快步走去,邊走邊高聲疾呼:“十息之內必須做出決定,不然我就要動手了!來回折騰的,一個不留!”
旁人幫忙選擇果然高效,還未等王鵬喊完,中間的人群已然散盡,速度之快甚至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看著四散奔逃的士兵,王鵬隻能幹笑幾聲,“這些家夥,跑得比兔子還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後選擇離開的有百餘人,杜寒並未刁難他們,也沒試圖挽留。
畢竟,二十兩銀子相當於他們近兩年的薪俸,不在乎這筆錢的人,要麽是水師將領的心腹,要麽是有其他謀生手段,留下他們隻會帶來隱患。
很快便完成了人員的統計,共計三百二十六名水兵被留駐於右百戶所。
杜寒隨即下達指令,為這些人登記造冊。
一旦他們按下手印,便意味著與覺華島水師再無瓜葛。
接著,他允許這些人返回整理行裝並搬遷,同時派遣了幾輛騾車和馬車協助搬運。
經過多次往返,總算將家屬與家當全部轉移完畢。
忙碌至天色漸晚,杜寒命李政帶領隊伍妥善安置這些家眷,並特別囑咐需在營地內劃出專門區域居住,而自己則重新召集這些水兵訓話。
“自今日起,你們以及這些戰船……”杜寒指向戰船,語氣十分篤定,“已徹底脫離了舊有的聯係。
我們同屬這片海域,為了和覺華島水師明確區分,必須采用一套全新的標識方式!從今往後,你們不再被稱為水師,而是海軍!”
海軍?水兵們起初有些困惑,但稍加思索後,都覺得頗為合理——常年漂泊海上,稱呼為海軍也未嚐不可。
況且,人家才是統率,愛怎麽叫自然由不得他們。
許多將領都喜歡給部下取些名號,比如“白杆兵”“戚家軍”“龍虎營”等,杜將軍想叫海軍,那就叫吧。
“我們需要調整的地方還有很多,覺華島海軍將是一支完全不同於以往的部隊,必須與原水師劃清界限。
今後一出門,就得讓人一眼看出是海軍到了,可別再被人誤認為是覺華島水師,否則我臉上掛不住!”杜寒話語間透著強硬,仿佛根本瞧不上昔日的水師。
聽罷此言,原本屬於覺華島水師的眾人內心泛起複雜情緒,既有幾分不服,又有隱隱期待。
依照杜寒的要求,水兵們被重新編組。
盡管原有的職責與位置保持不變,但杜寒深知,海軍不同於其他兵種,它是一個高度專業化、技術化的隊伍,訓練一名合格水手遠比訓練普通士兵困難得多,所以輕易不會變動其崗位,除非有充足的後備力量替代。
按照他的指示,每艘戰船均分配了編號,並用白漆標注在船首。
編號從001開始,直至016結束,每艘船都有專屬編號。
雖然崗位未變,但名稱有所更改:原先的捕盜改稱艦長,掌號者稱副艦長或大副,舵工改為水手長,其餘水兵依崗位依次更名。
這一係列變化令大家皆感喜悅,因多數人的頭銜中多出了個“長”字,讓人自覺像是晉升了一級。
既然是艦隊,必然要有指揮全隊之人。
杜寒環視一圈,在人群裏認出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梅大誌。
杜寒當場宣布,由梅大誌暫代海軍司令之職。
眾人聽後皆有些茫然,不知海軍司令為何物,直至杜寒解釋完畢,大家才豁然開朗,而梅大誌卻因興奮漲紅了臉。
杜寒選擇梅大誌並非因其能力出眾,而是因為在場諸人中,他僅對梅大誌稍有了解。
用人唯親、唯熟,雖聽來刺耳,卻是古今通用的基本準則。
沒有人會貿然啟用完全陌生之人,不了解便無法信任,如此風險遠大於任人唯親。
初步分配完畢後,杜寒迅速為新成員講解章程,盡管時間緊迫,但他明確表示,不會給予海軍過多適應期,自明日始即按章程行事。
經此一番調整,西山營寨軍心漸穩,上下認同感迅速攀升,人們意識到杜寒是一位勇於擔當的領導者。
追隨他不僅生活無憂,危急時刻亦能獲得庇護,與隻顧自家護衛的其他將領不同,此處人人皆受重視,若非如此,還能有何人可敬?
不論古今,帶領眾人做事始終不易。
即便擁有十萬兵力,也未必能確保全員平安歸來,此話並非誇張。
訓練士兵困難重重,將其鍛造為精銳更是難上加難。
練兵不僅需耗費金錢,還需大量時間及適宜的環境。
和平時期培養精兵所需時日更長,許多平日吹噓不已的隊伍一旦投入戰場便潰不成軍。
物質與精神雖相互影響,但精神無法果腹,關鍵仍在物質層麵——後勤保障、財政支持以及裝備供應等。
在明末動蕩局勢下,隻要後勤充足,士兵自然渴望溫飽,將領亦渴望建功立業。
隻要物資充裕,士兵得以溫飽且懷抱建功立業的夢想,便願為之效力。
反之,若衣食無著、饑寒交迫,則根本談不上軍心士氣與戰鬥力。
此外,士兵需有歸屬感,若軍隊過於渙散,將領僅圖私利而不思作戰,即便後勤充裕,最終到基層士兵手中卻所剩無幾,這樣的軍隊難以維係,遑論具備戰鬥力。
杜寒作為穿越者,對於眼前局勢有著深刻理解,接下來的重點是加強軍隊的後勤供給。
這一優勢再次得以體現,他早已預見這將是極寒之冬,首要任務便是確保部下的防寒措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無論多麽精良的裝備,終究需要人力來操控。
營地裏的訓練正火熱展開,那些女兵在組織後展現出了驚人的效率。
為了抵禦寒冬,杜寒大量購入狗皮、棉花等物資,盡管營中已儲備不少棉花,但製作軍需品仍需更多原材料,冬季的到來成為采購的絕佳理由。
隻要有資金,便無需擔心貨源。
戰爭並未阻礙商業流通,杜寒放出信號後,商船迅速送來了所需物資。
此時他才真正意識到,這些商人渠道的高效令人讚歎,隻要付得起錢,他們可提供一切所需。
滿洲人對晉商的重視並非無緣無故,僅憑這些商人,滿洲才能維持戰爭所需的資源。
缺乏物質支撐的勇氣不過是空談,若非晉商支持,滿洲難以維係現狀;反之,沒有滿洲的需求,晉商也無法致富,兩者實屬互利共生。
狗皮帽、棉衣棉鞋均為東北冬季必需品,杜寒無視旁人異樣的目光,直接將設計圖交付許娘子,要求五日內完成6500頂狗皮帽、6500套棉衣、6500雙棉鞋、6500副綁腿及6500副棉手套的製作,這足以滿足右百戶所全員配備。
人們用奇怪的眼光注視杜寒,因其提供的樣式無論是棉衣還是狗皮帽,皆非這個時代應有的設計,且不分性別……
杜寒沒時間細究男女差異,如今天氣已然寒冷,163年再過十餘日便進入隆冬,避免傷亡才是頭等大事。
喜歡大明:開局炸毀寧遠城!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炸毀寧遠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