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算什麽東西
字數:6044 加入書籤
這些樣式完全仿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唯一的不同是使用傳統布疙瘩扣代替現代紐扣。
同時,另一款更超前的設計也被繪出,交由許娘子負責,不過其優先級稍低,杜寒允許她完成其他防寒裝備後再著手製作,即棉大衣。
此款棉大衣與現代軍用大衣毫無二致,唯一區別依舊在於扣子的材質。
這麽多衣服聽起來數目不少,但和三千多個幹活的年輕女子相比,簡直不算什麽。
這些女子展現出來的生產能力極為驚人,僅僅四天便完成了任務,緊接著又開始製作軍大衣。
同時,匠人們也接到了新的指令。
杜寒繪製了一套單兵攜具的設計圖,包括腰帶、y型掛帶、裝備盒、背包等,所有部件都必須用牛皮製成。
對於明代而言,杜寒引進的皮帶扣無疑是一項重大創新,這種結構簡單、固定牢固、操作便捷的方式,不知為何在這片土地上的普及速度極慢。
杜寒向許鐵匠說明,這批物資雖然重要,但並非刻不容緩。
他要求先為五百名老兵製作裝備,其餘部分一個月內完成即可,切勿因此影響到其他生產。
目前,反射煉鋼爐尚未啟用,火帽槍的生產還未展開,現使用的隻是兩個普通的中小型煉鐵爐,主要用於熔化鐵水以鑄造成炮彈及彈殼,所以許鐵匠的工作壓力並不大。
“將軍請放心,我無需一個月,半月之內定能將所有裝備完成,至少五千套!”為了展示自己的管理能力,許鐵匠在聽完杜寒的要求後,立刻主動縮短了工期。
“很好,那我就拭目以待。”杜寒說完轉身離開,走了幾步又停下腳步,突然想起一件事,“許叔,我為你設計了一種縫紉工具,用它來做事半功倍。”
“縫紉工具?什麽樣的工具?”許鐵匠聽得一頭霧水,若換了別人這麽說,他或許不會輕信,但杜寒的話讓他不得不信。
畢竟杜寒帶來的驚喜太多了。
“這是一種能夠自動縫線的工具,把紙筆拿來。”
待紙筆遞上後,杜寒坐下桌邊,畫出了一個手搖縫紉補鞋機的圖紙,並附上了各部件的具體設計圖。
就是後世常見的那種手搖補鞋機。
“這是……這玩意兒真能自己縫線?”許鐵匠有些摸不著頭腦。
“許叔,你造出來試試就知道了。”杜寒並未多作解釋,現在講再多也是徒勞,等實物擺在眼前時,他們自然就會明白如何使用。
“行吧。”
許鐵匠答應一聲,不再追問。
如今已經製作了許多小型手動工具,雖然看似不起眼,卻十分實用,讓許多工作變得簡便。
既然杜寒說這個外形奇特的手搖機可以縫線,許鐵匠憑直覺認為它一定能做到。
棉服加工完成後,杜寒立即下令分發下去,但他並未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根據性別差異進行了分配。
所有的男性,不分年齡與身份,皆需更衣,違者必受軍規處罰,而女性則無需強製,是否領取衣物悉聽尊便。
一夜之間,西山營寨煥然一新,所有男子棄舊衣,著新棉,竟無人因拒穿新衣而受罰,反倒因爭奪棉衣挨揍者不少。
天氣漸寒,誰不想早些穿上保暖之物?更何況舊衣早已破損不堪。
至於女子,她們對這類款式頗為抗拒,僅領取了棉鞋與手套,鮮有人願意領取那些被她們視為怪異且醜陋的新衣。
後來,許娘子親自登門拜見杜寒,請他撥發一些棉花與布料,好讓女眷們自行製作喜愛的衣裙。
杜寒未加阻攔,他亦期待看到五彩斑斕的景象。
然而西山營寨物資雖豐,布料堆積如山,卻無適於女子的色彩,盡是灰撲撲的棉布。
就在許娘子準備帶走布料之際,恰逢海軍一艘船隻在前往大陸途中遇到一艘滿載棉花及各色布料的商船,還有若幹張熟牛皮。
梅大誌看見商船上棉花甚多,未作多言,直接將船扣下。
說來也是巧合,這商船竟是熟人範傑護送而來。
範傑見到杜寒立於碼頭時,雙腿一軟,險些跪倒在地。
“範掌櫃近來可好?”杜寒心中暗笑,但對範傑態度依舊友善,全無上次那般凶狠模樣。
“托將軍洪福,尚且安好……安好……”範傑定了定神,見杜寒如此熱情,也忙堆起諂媚笑容,“將軍近日可好?”
“範掌櫃此行欲往何處?”杜寒一邊查看滿船貨物,一邊隨口問起。
“回稟將軍,小人此行……”範傑忙鞠躬答道,又偷偷瞄了瞄杜寒臉色,見他依然溫和,心中稍安,膽子也大了些,“冬季寒冷,北方不產棉花,故特意運了些過去。”
“原來如此,但我總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杜寒轉身繼續微笑注視著範傑,“去北方為何要從這裏繞路?”
“回將軍,這些布料本是從山海關出境後,再運至前屯裝船,因此才會在此出現。”範傑戰戰兢兢地回道,內心忐忑不安。
“別跟我耍心機,你想去哪裏我心裏明鏡似的。”杜寒臉色微沉,目光銳利地盯著範傑,“告訴我,那邊是不是還沒入冬?難道他們那裏現在還是夏天不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範傑深知這眼神的分量,每每夢見都會驚醒,醒來總是汗流浹背。
當下,範傑瞥見這目光,雙膝一軟,徑直跪下:“將軍明鑒,將軍明鑒!小人確實前往……”
“抬起頭來講話!”杜寒輕踹了範傑的腿彎,“我向來通情達理,處事公允,你何須如此畏懼!”
“小人不敢……”範傑戰戰兢兢回應,卻仍跪於原地。
他認為此乃敬意,豈料杜寒已怒起一腳:“叫你起身便起身,囉嗦什麽!速速滾起,否則我真將你拋入海中!”
話音剛落,範傑猶如彈簧般彈起,垂手侍立一旁。
“這才對嘛!”杜寒拍拍範傑肩頭,笑容漸顯,“去哪由你,商人也要謀生不是?今後這片海域我護你周全,隻管去繳納通行之資。”
範傑目瞪口呆間,杜寒指向貨物:
“此次不必付現銀,這些布匹與熟牛皮足矣。
若遇海盜之類,告知於我,自當替你除之。
順便告訴老奴,黃台雞是我所傷,嶽托是我所殺,讓他安分待著,我即刻便去取他項上人頭。”
言罷,杜寒下船跨馬,揚長而去。
(
卸完船載布料後,杜寒信守承諾,任憑範傑的商船離去,其餘貨物完好無損。
營內炮台之上,李政看得心中不悅:“明知範傑與建奴交易,將軍為何不盡數扣留?莫非怕張斌良生事?”
“張斌良?他算什麽東西?”杜寒冷笑一聲,“與建奴往來者眾多,劫了範傑有何意義?不如從中獲利。”
轉過身來,杜寒目光深沉,麵色嚴肅地看著李政:
“欲勝對手,最重要的是如何壯大自身,切勿妄圖完全壓製敵人成長,那是徒勞的,至多隻是延緩罷了。
因此別做力不能及之事。
就像禁止與建奴貿易,連朝廷都無法辦到,以我們現有實力更不可能實現。
如今該做的,便是借時局壯大己方勢力,說穿了就是求生存,沒了命,談何鴻鵠之誌。”
“這道理我明白,但發展自己和放範傑走有何關聯?那可是滿滿一船的棉花,可製成許多……”李政不以為然反駁。
“為長遠計,若每次都搜刮商船,即便不與水師反目,那些船隻也會避而遠行。”
杜寒從容地繼續闡述想法,李政作為核心助手,理應清楚他的戰略規劃,“打造精銳部隊少不了資金支持,盡管眼下有些積蓄,但那點錢根本不夠揮霍,我必須保留這些商船以創造收益。”
杜寒講了很久,李政總算有所領悟,思緒間突然靈光一閃:“既然這樣,何不嚐試自主經營呢?如今咱們已有船隻,往來於和倭島的商人獲利頗豐,僅從一艘船上便能搜刮十萬兩銀子。”
“李叔,世上最佳的盈利之道在於征稅收費,這才是權力的核心價值所在,隻有蠢人才親自下場與民爭利。
隻要調動商人的積極性,他們的創造力是無限的,他們富裕了,稅收自然也會隨之增長,何必自找麻煩去瞎折騰?經商這條路從來都是賠多賺少,術業有專攻,不可既做裁判又當選手。”
說到這裏,杜寒稍作停頓,接著補充道:“我們不參與經商,即便派遣船隻出去,也是為了守護那些為咱們賺錢的商船,或是直接攻擊敵對的船隻。”
“既是裁判又是選手?直接搶劫?這不是變相成了海盜嗎?”李政此刻更加迷茫了,裁判和選手的概念完全混淆,怎麽話題又繞到了海盜。
“李叔慢慢思考,總會有豁然開朗的一天,咱們先去看看士兵的訓練情況吧。”杜寒意識到自己表述有些超前,李政短時間內難以理解,也無可奈何,索性不再多言。
杜寒察覺到一個迅速發展的契機,這些日子他絲毫不敢懈怠,每日嚴格監督部下加緊操練。
目前,新任經略高第對孫承宗那一套毫無興趣,一門心思隻想快速撤出遼東,各地駐軍軍心動搖,許多地方的守軍已經開始撤離。
寧遠局勢同樣混亂不堪,袁崇煥已提交辭呈,等待朝廷回複期間,他幾乎不過問寧遠事務,更別提覺華島的事情了。
金啟綜遞上辭呈後,正躲藏在寧遠觀望結果,將右屯的防禦任務丟給曹文詔全權負責。
右屯的糧草已運至覺華島,他自己也遞交了辭呈,這種情況下,金啟保根本不想再插手覺華島的糧食問題,終於甩掉了這個包袱,再也不願重拾。
孫元化原本隻負責指揮炮隊,如今更是無所事事,時不時來覺華島看望杜寒,順便研究自己喜愛的西學。
金冠病入膏肓,將覺華島的所有事務交給張斌良打理,經曆幾番變故後,張斌良對杜寒敬而遠之,兩家也算相安無事。
他本想找個時機彈劾杜寒,但眼下亂局重重,張斌良最終沒去招惹是非。
此時沒人關注杜寒,而杜寒自初期吸納數千青壯男女後便無更多動作,每日隻顧練兵,逐漸從官場視線中淡出。
一名小小遊擊將軍,在複雜的官場爭鬥中難以引人注目。
喜歡大明:開局炸毀寧遠城!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炸毀寧遠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