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忠王籌謀,幼西王請纓
字數:5719 加入書籤
夜幕深沉如墨,沉沉地壓在忠王府上。
忠王李秀成在節堂中,孤身端坐。搖曳的燭火,將他的麵龐映照得明暗交錯,神情顯得格外凝重。
他的手緩緩抬起,用力揉著突突跳痛的額頭,太陽穴處的青筋,隨著他的動作高高鼓起、劇烈顫動。
朝堂之上的那場鬧劇,就像一道無法愈合的傷口,在他心頭隱隱作痛。毫無根據的流言蜚語,如同洶湧的潮水,肆意地衝擊著他的認知。有人居心叵測地汙蔑蕭有和,說他被清軍那豐厚的錢財收買,企圖挾持幼天王,叛投敵營;還有人惡意揣測,咬定他心懷不軌,妄圖借著突圍的機會,謀朝篡位 。這般荒謬至極的謠言,在洪仁達和洪仁發兄弟倆不擇手段的操弄下,竟如野火燎原般迅速蔓延,就連幼天王,也被這股惡意的洪流卷入,心生疑慮。
自己雖在朝堂上挺身而出,竭盡全力為蕭有和據理力爭,試圖以一己之力撥開這重重迷霧,還蕭有和一個清白,可無奈雙拳難敵四手,終究無法扭轉那被歪曲的局勢,內心滿是無力感。
他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朝堂上與蕭有和分別的那一刻,蕭有和那失落又不甘的眼神,像一把銳利的鉤子,狠狠地鉤住了他的心。他在心底默默祈禱,希望這個充滿熱血與激情的孩子,不要因為這次挫折就一蹶不振,陷入無盡的消沉之
中吧。
李秀成的心中,有一套挽救天國的籌劃,然而,就像一艘在暴風雨中飄搖的孤舟,被那洶湧的波濤和肆虐的狂風,一次次無情地阻擋,始終難以順利推進。
當是時,天國的處境已然岌岌可危。天京被清軍重重圍困,城內物資極度匱乏,百姓們人心惶惶,恐懼的陰霾籠罩著每一個角落。更為糟糕的是,內部的權力鬥爭激烈得如同熊熊燃燒的烈火,洪秀全身為天王,卻整日深居後宮,完全沉溺於虛無縹緲的宗教迷信之中,對軍政大事越來越漠視,仿佛整個天國的命運與他無關。
洪仁發、洪仁達等權貴,借機擅權,為了爭奪權力和數不盡的財富,如同惡狼般相互傾軋、爭鬥不休,朝堂之上一片烏煙瘴氣,政令根本無法順利推行。李秀成身為忠王,盡管手中握有重兵,本應能大展宏圖、力挽狂瀾,可實際上卻處處受到掣肘,每做出一個決策,都如同在布滿荊棘的道路上艱難行走,稍有不慎,就會被其他王侯猜忌、排擠,甚至遭受致命的攻擊。終究成了一個裱糊匠。
“讓城別走” 這一策略,在李秀成的心中,經過無數次的深思熟慮,他堅信這是挽救天國的唯一可行之路。然而,之前從蘇州棄城退回天京的那段經曆,卻成了他心中一道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疤。
那時,盡管他成功地保存了有生力量,為天國留下了一絲希
望的火種,但朝中大臣們卻完全不顧及他的良苦用心,無情地對他的忠誠提出質疑,那些尖銳刺耳的質疑聲,就像一支支利箭,深深地紮進他的心房,讓他至今想起來仍感到鑽心的疼痛。
這次,他懷著滿腔的赤誠,向天王提議轉往漢中,抑或江西,以圖東山再起,可換來的卻是天王憤怒至極的大聲嗬斥,那震耳欲聾的嗬斥聲,仿佛還在他的耳邊回蕩,讓他心生畏懼,不敢再輕易提及此事。無奈之下,他隻能在暗中小心翼翼地謀劃,像一個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試圖在這重重困境中找到一條能夠拯救天國的光明之路。
就在這至暗時刻,幼西王蕭有和的憑空出現,宛如一道耀眼的曙光,穿透了層層密布的烏雲,給李秀成帶來了一絲難得的希望。他暗自盤算,打算讓蕭有和率先在朝堂上提出 “讓城別走” 的策略,一來可以借此試探朝堂上眾人的態度,看看他們是否已經清醒地認識到當下局勢的嚴峻性,願意摒棄彼此之間的成見,齊心協力地支持關乎天國生死存亡的重要舉措;二來也想借此機會,好好考察一下這個年輕的蕭有和,看看他到底有沒有超乎常人的膽識和謀略,能不能成為挽救天國的中流砥柱。
朝堂之上,蕭有和雖然遭受了沉重的挫折,铩羽而歸,但他在朝堂上慷慨激昂、據理力爭的模樣,卻深深地印在了李秀成的腦海中。自英王陳玉成不幸離世後,李秀成便獨自一人,苦苦支撐著太平天國這搖搖欲墜的大廈,那種孤獨和無助,不足外人道。他是多麽渴望能有賢才良將挺身而出,與他攜手並肩,共同扶起這即將傾塌的天國。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人。就在這千鈞一發的關鍵時刻,還是那熟悉的配方,關於蕭有和的流言蜚語,又如同瘟疫般迅速傳遍了整個天京城。想起那日下朝時,蕭有和那失落又不甘的眼神,李秀成的心中,不禁泛起一陣酸澀。他深知,這個孩子雖然年輕,略顯稚嫩,但經曆了這次挫折,或許能讓他變得更加成熟、穩重。他在心底默默祈禱,隻希望蕭有和不要因此而一蹶不振,喪失了那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銳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秀成再次用力按壓著太陽穴,試圖緩解那愈發強烈的脹痛感。他努力將朝堂上那些紛繁複雜的紛爭和蕭有和的青澀表現,統統拋諸腦後,轉而將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蕭有和背後的謀劃者身上。那個精妙絕倫的突圍之策,就像一顆啟明星,在黑暗中閃耀著耀眼的光芒,讓他不得不予以高度的重視。
他的目光緩緩轉向懸掛在牆上的地圖,這張地圖,他已經反複研究、揣摩了無數次,天京城周邊的山川地勢,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底,他甚至可以在不看地圖的情況下,隨手將其精準地勾勒描繪出來。
如今,天堡城已經淪陷敵手,地堡城成為了天京外圍最後一
道至關重要的防線。一旦地堡城也被清軍攻破,天京將徹底陷入絕境,再無一絲突圍的可能。可是,朝堂上的那些人,卻依舊沉浸在勾心鬥角的權力遊戲中,執迷不悟,完全不顧及天國的生死存亡。李秀成不禁仰天長歎,感慨天國如今可用之才實在是寥寥無幾,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究竟該如何才能挽救這危如累卵的困局呢?想到這兒,他的頭痛愈發劇烈,仿佛腦袋隨時都會炸裂開來。
次日,一名親兵慌慌張張地跑進來,急切地稟報:“忠王,幼西王求見!” 一夜未曾合眼的李秀成,聽到這個消息,原本黯淡的眼神中,瞬間閃過一絲驚喜的光芒,心中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期待。他連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快步走到門口,翹首以盼。
蕭有和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走進了節堂。他的麵容略顯憔悴,像是被一層陰霾所籠罩,但眼底卻透著一股疲憊卻又不屈的倔強。李秀成急忙快步迎上前去,目光在蕭有和的身上仔細打量著,眼神中滿是關切與欣慰,說道:“賢侄,你此番前來,是不是為了昨日朝堂上的事情?你要知道,你在朝堂上的表現已經非常出色了,千萬不要因此而氣餒。” 說罷,他輕輕地拍了拍蕭有和的肩膀,那輕輕的一拍,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傳遞著他對蕭有和的認可與鼓勵。
蕭有和微微抱拳,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忠王,小王此次前來,心中實在是充滿了不甘。小王還想與忠王再次商討救國之策。昨日朝堂上的那些阻礙,就暫且不提了。在此,小王還要衷心地感謝忠王昨日在朝堂上為小王仗義執言。” 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直視著李秀成的眼睛,眼神中燃燒著一股熾熱的火焰,仿佛要將這黑暗的局勢徹底焚燒殆盡。
李秀成微微點頭,側身引著蕭有和走向堂中的桌椅,一邊走一邊說道:“來,咱們坐下來,慢慢聊。”
兩人相繼坐下後,李秀成將當日自己心中的考量,毫無保留地向蕭有和娓娓道來。蕭有和在聽完之後,雖然心中感到十分無奈,但也對李秀成的苦衷表示深深的理解。隨後,蕭有和話鋒一轉,表情嚴肅地說道:“忠王,當下雖然我們還不能立即實施突圍計劃,但地堡城的得失,已經成為了決定天國命運的關鍵因素,我們必須要盡早謀劃。”
李秀成聽聞此言,眼中頓時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說道:“本王也正為這件事情日夜憂心忡忡。賢侄,你有什麽想法,盡管直言,不必有任何顧慮。”
蕭有和神色凝重,表情嚴肅地說道:“天堡城一失,以我們目前天京城內的資源狀況,想要守住地堡城,難度極大。但是,守住地堡城,能夠為我們天京城的決戰,爭取到更多寶貴的籌備時間。” 李秀成聽後,不住地點頭,對蕭有和的觀點深表讚同。
蕭有和見李秀成認可了自己的觀點,接著說道:“小王經過深思熟慮,打算親自率領部隊,增援地堡城。”
李秀成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他皺著眉頭,嚴肅地勸道:“幼西王,你有親赴戰場、奮勇殺敵的決心,本王十分欽佩。但是,戰場之上,刀槍無眼,凶險萬分,你身份尊貴,肩負著天國的未來,此舉實在是不妥。”
蕭有和目光堅定,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據理力爭道:“忠王,如今正是天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正是用人之際。小王身為天國的一員,理應為天國的大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況且,地堡城的得失,直接關係到天京的安危,小王不敢有絲毫退縮。”
李秀成沉思了片刻,緩緩說道:“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是,地堡城目前正缺少一位有勇有謀的大將,來鎮守指揮。既然你執意要去,我得好好考考你。假如你作為地堡城的守將,你覺得你能守住地堡城幾日?”
蕭有和胸有成竹,不假思索地說道:“若我擔任守將,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防禦設施。我了解到,地堡城長不過 62 米,寬不過 40 米,清軍已經對其攻擊了多日。我會在現有的石壘三座、護壘壕溝三道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固和修繕,增加防禦工事的高度和厚度。同時,在關鍵位置設置諸如鹿角、拒馬等障礙物,有效地阻止敵人的接近。此外,還要對城內的建築進行改造,使其具備一定的巷戰功能,作為我們的第二道防線。這是其一。其二,情報的收集與傳遞至關重要。由於天堡城的失陷,我們對城外清軍的調動情況知之甚少。因此,必須派遣精銳的斥候兵,潛入敵後,收集敵人的兵力部署、進攻計劃等重要情報。同時,加強與外界的聯係,及時獲取援軍的消息和物資支援,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秀成聽著蕭有和的回答,頻頻點頭,補充道:“賢侄,你還需要注重收攏將士們的心,激發他們拚死戰鬥的決心。隻有讓將士們上下一心,眾誌成城,我們才有更大的勝算。”
蕭有和眼睛一亮,急切地問道:“這麽說,忠王同意小王去增援地堡城了?”
李秀成微微頷首,說道:“你沒有大言不慚地直接說能守幾日,而是詳細地說出了自己的謀劃,這足以說明你並非是一個隻會誇誇其談的人。你的這份沉穩和謀略,令本王刮目相看。那麽,你此去增援地堡城,有什麽具體的要求嗎?”
蕭有和拱手說道:“此去增援地堡城,小王想組建一支親兵隊,主要用於情報收集工作。不知叔父能給小王調配多少人?另外,小王聽聞叔父手中有一批洋槍,不知能否撥給小侄一些,以增強我們的戰鬥力?”
李秀成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天京城內的守軍如今已經十分吃緊,地堡城的空間有限,也容不下太多人。這樣吧,給你調配 500 人,洋槍 50 杆,再撥給你十日所需的糧草。但是你要記住,假如實在守不住,一定不要硬拚,立刻退回天京,再做其他打算。”
蕭有和拱手稱謝。李秀成隨即問道:“那你打算幾日之後可以開拔?”
蕭有和毫不猶豫地回答道:“軍情緊急,刻不容緩。小王隻需點齊軍馬,即可立刻開拔。”
“好!” 李秀成聽後,拍手叫好,說道:“賢侄,你拿著我的令牌,去城中各兵營點兵。如果有不從者,可當場斬殺!”
喜歡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