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字數:3851   加入書籤

A+A-


    正午的江寧城籠罩在詭異的寂靜中。李慶陽扮作糧商混入城門時,發現守卒正在傳閱新的海捕文書——上麵竟有王耀武的畫像,罪名是"弑殺欽差"。更蹊蹺的是,文書蓋的並非刑部大印,而是內閣的紫花押。
    "聽說王大人在鍾山遇伏..."茶攤上兩個鹽商竊竊私語,其中一人突然壓低聲音,"屍首掛在城門示眾時,心口還插著北燕的狼頭箭..."
    李慶陽的鬥笠猛地一顫。他摸到約定好的"濟世堂"藥材鋪,卻發現招牌下係著白布——這是影閣的喪訊標記。後堂隻剩趙虎一人,這個鐵打的漢子眼睛紅腫如桃,腰間佩劍纏著麻繩。
    "大人!"趙虎單膝砸在地上,青磚裂開細紋,"王副使他...我們找到他時..."喉結滾動數次才擠出後半句,"十指盡斷...脊骨...被抽走了..."
    李慶陽的拳頭捏得咯咯作響,指甲陷入掌心的舊傷:"現在軍中還剩多少弟兄?"
    "玄甲軍被兵部來的監軍接管了。"趙虎從藥櫃暗格取出染血的布包,"但我們還有三百老部下藏在西山水寨。"布包裏是半塊虎符和一片青銅碎片,"徐姑娘留下的,說這是龍脈圖的鑰匙。"
    藥材鋪的門板突然被拍響。趙虎從門縫窺看,臉色瞬間慘白:"是杜文...不,是那個替身!帶著錦衣衛!"
    李慶陽從後窗翻出時,聽見杜替身尖細的嗓音:"...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瓦片上的露水打濕了袖中的青銅碎片,他突然想起慕容翊沉海前的謎語。幾個縱躍間,他落在隔壁染坊的晾布架上,猩紅的綢緞在風中翻卷如血浪。
    暮色四合時,一隊緹騎押著囚車招搖過市。車內是個披頭散發的男子,胸前插著折斷的箭矢,鐵鏈穿過琵琶骨發出刺耳的摩擦聲。百姓們竊竊私語:"那不是李節度使嗎?聽說通敵叛國..."
    當囚車行至鼓樓前,杜替身乘八抬大轎而來。他掀開轎簾的刹那,囚犯突然抬頭——竟是滿臉血汙的王耀武!盡管麵色灰敗如死人,那雙眼睛卻亮得嚇人。
    "狗賊!"王耀武的怒吼震得鼓樓瓦片簌簌掉落,"徐階私藏太祖密旨意圖謀反!爾等爪牙..."話未說完,一支弩箭穿透他咽喉。但更驚人的是,瀕死的王耀武竟掙斷鐵鏈,從口中噴出枚帶血的銅錢——正是李慶陽當年送他的護身符。
    銅錢當啷落地時,杜替身臉色劇變:"快堵住他的嘴!"但為時已晚,數百百姓已聽得清清楚楚。騷動中,不知誰喊了聲:"看天上!"
    夜空中升起三盞赤紅孔明燈,這是玄甲軍集結的信號。杜替身剛要下令捉拿,後心突然一涼。低頭看見劍尖從胸前冒出,劍格上猙獰的青龍紋正在滴血。身後傳來趙虎嘶啞的聲音:"這一劍...替王大人還你。"
    全城嘩變的同時,李慶陽已潛入節度使府密室。徐婉正在處理肩頭箭傷,繃帶下露出森森白骨。她推過沙盤的手缺了兩指:"最新軍報,北燕大軍在薊州按兵不動。"
    "他們在等。"李慶陽展開青銅碎片拚出的圖案,竟是半張皇宮密道圖,"等徐階用密旨廢帝的消息。"突然按住徐婉的肩膀,"你身上是不是有..."
    徐婉撕開衣襟,心口處赫然烙著半幅地圖:"父親臨刑前...用燒紅的官印烙下的..."她聲音突然顫抖,"但需要慕容氏的血才能顯現..."
    城外突然響起沉悶的號角聲。徐婉撲到窗邊,打翻的藥碗裏浮起血絲:"是玄甲軍的衝鋒號!"
    "不對。"李慶陽按住她,"這是北燕的牛角號混了江南的銅鑼!"
    兩人衝上城樓時,夜空已被火把染成血色。黑壓壓的騎兵如潮水般湧來,為首的將領舉起長槊,挑著個滴血的首級——正是杜替身的人頭,耳後的紅痣還在滲血。
    更可怕的是騎兵陣中那幾十名"大周軍",他們推著雲梯車的姿勢暴露了身份——北燕人慣用左手發力。李慶陽奪過守將的三石強弓,一箭射滅最近的火把。火光熄滅的刹那,他看清那些"周軍"靴跟都釘著北燕騎兵特有的鐵刺。
    "開城門的是通判周煥!"徐婉突然指向甕城,"你看他打旗語的手勢!"
    城樓上的令旗正在打反號。李慶陽不及細想,奪過鼓槌擂響警鼓。沉悶的鼓聲驚起夜梟,也驚醒了部分老部下。混戰中,一支冷箭擦著他臉頰飛過,箭羽竟是北疆雪雕的翎毛。
    "小心!"徐婉揮刀格開第二箭,刀鋒與箭簇相擊迸出火星,"是影衛的淬毒..."
    話未說完,她突然僵住。李慶陽轉頭看見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徐階的屍體不知何時被吊在城門上,隨著夜風輕輕搖晃。屍體的右手缺了三指,斷處插著支金箭,箭尾係著明黃絹布。
    "北燕皇室的...鳴鏑箭。"徐婉牙齒打戰的聲音清晰可聞,"這是宣戰的血旗。但更可怕的是..."她指向絹布上的朱砂印,"這是...玉璽的印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黎明前,李慶陽在殘破的城垛邊清點傷亡。趙虎帶來更壞的消息:"探子回報,北燕主力其實在猛攻山海關。這裏的隻是偏師..."
    "聲東擊西。"李慶陽吐出口中血沫,折斷的箭杆還紮在肩頭,"但徐階已死,誰在給北燕傳遞軍情?"
    這個問題在三天後有了駭人的答案。當朝廷八百裏加急的欽差抵達時,李慶陽在聖旨上看到了熟悉的筆跡——是已經"暴斃"的兵部楊尚書的手書!而隨行的錦衣衛指揮使掀開麵甲時,露出與杜文淵一模一樣的臉,耳後紅痣如血。
    "李大人別來無恙?"指揮使的笑容與杜文淵如出一轍,"下官奉旨接管江寧防務。"他遞上的令牌卻刻著"如朕親臨"四個篆字。
    李慶陽在接風宴上佯裝醉酒,實則盯著指揮使的每個動作。當那人用三指撚起酒杯時,他瞳孔驟縮——徐階也有這個習慣!更詭異的是,指揮使的佩劍竟與王耀武的青龍劍形製相同。
    宴席散後,徐婉在密室展示了她從徐階屍體上找到的密信。火漆印是北燕皇室的狼頭徽,內容卻令人毛骨悚然:"...龍脈圖為餌,實取江南兵備。待大周內亂,三路大軍南下..."落款處蓋的竟是太祖時期的舊印。
    "我們都被騙了。"李慶陽捏碎酒杯,玻璃碴刺入掌心,"徐階與北燕互相利用。他想要密旨篡位,北燕則要趁機吞並江南。"他蘸血在桌上畫出三條線,"山海關、江寧、還有第三條路..."
    五更鼓響時,李慶陽做出了決定。他將青銅碎片交給徐婉:"你帶著這個進京麵聖。"又解下節度使印綬給趙虎,"帶弟兄們去北疆,告訴守將提防耳後有痣者。"最後取出王耀武的斷劍,"我去山海關。若楊尚書真是假死..."
    "我跟你去。"徐婉撕開衣襟,心口的烙痕在燭光下泛著金光——那分明是半張山海關布防圖。她咬破手指將血抹在烙痕上,線條竟漸漸顯形:"慕容翊說的另一半...是活人祭..."
    晨霧中的江寧碼頭,三艘不起眼的貨船同時離岸。中間那艘的船頭立著戴鬥笠的漢子,腰間佩劍用粗布裹著。當第一縷陽光刺破雲層時,他解下布條,露出劍格上猙獰的青龍——這是王耀武的遺劍,劍身刻著"以殺止殺"的北疆銘文。
    江風送來遠方的喪鍾,也送來模糊的號角。李慶陽撫過劍刃上未幹的血跡,突然聽見孩童的歌聲從岸邊飄來:"...青龍斷,白虎出,朱雀焚天玄武哭..."這是江南流傳的讖謠,此刻聽來卻像不祥的預言。
    喜歡毒士無雙:女帝求我當權臣請大家收藏:()毒士無雙:女帝求我當權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