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辭職

字數:5918   加入書籤

A+A-


    第 45章 辭職
    一
    誌平看到李廠長一個人呆在辦公室裏看報紙,便歎息到曉月的家裏人糊裏糊塗的過日子,然後又說到自己想辭職不做了。
    李廠長沉默了一會,問誌平遲早是要帶曉月離開他們家的,隻是你想過去哪裏了嗎?
    誌平愣了一下,但他很快就決定跟李廠長和盤托出一直埋在心裏的想法,他說姐夫在糧站做會計,他想下來跟姐夫一起做菱鎂瓦,以後有可能打開合肥周邊糧站市場。
    李廠長幽幽地說:“其實我早就看出來一點點了,你有想法單幹,作為我來說,於公於私都不能了解太多。但現在情況不同,老王在這裏,你丈人家七事八事也煩人。我隻能跟你說一次,你可以回去做瓦,而且跟姐夫合夥是對的。至於產品質量上的問題,我隻要在休息天就可以去你那裏看看,眼下的事情,你要在沒走之前把所有的資料搞清楚,有不懂的問我。”
    誌平已經把李廠長看作父親一樣的人了,在每一次大是大非的選擇麵前,李廠長都會於情於理做到問心無愧。這就讓誌平對亦師亦友的李廠長萬分感激,未來的每一步都跟李廠長的扶持息息相關。而且難能可貴的是,他總是那麽貼切的理解誌平,跟誌平站在同樣的困境中思考問題。
    至於以後的生產場地,誌平選擇跟石粉的供應商老吳合作。但李廠長說,如果能有更合適的人選,就不要考慮老吳了。因為老吳是久經沙場的生意人,跟你兩個不在一個段位上,容易有矛盾。李廠長說這兩年有很多山村偏遠的學校都閑置了,如果能找到一個廢棄的學校那是最佳的選擇,符合生產瓦的所有條件。
    誌平用心聽下去,然而他對吳老板卻有另一種看法。他覺得眼下最主要的是要先把創業的台子搭起來,跟誰合夥並不需要考慮太多,每個人都不是十分完美的。與其把時間花在考慮合夥人身上,不如逐步開展起來,以後發現有問題再解決問題。
    人是變化的,矛盾和問題,也是變化的,現在站在岸上說一通遊泳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說不定一頭紮進水裏,那些問題都不是問題了。誌平把李廠長的提醒忽略了,他需要個立馬能上手實幹的人來作為合夥人。吳老板是他在心裏盤算過無數遍的合夥人,有場地,比自己白手起家慢慢摸索強太多了。
    誌平,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他像一頭興奮的牛,不停地從生產的第一步開始準備原材料,生產工人,養護切割,甚至瓦渣的垃圾處理都考慮了。
    但唯有鋼瓦模這個難題沒有解決,因為車間裏的瓦模都是鋼化模翻製的第一代產品,有了瓦模然後才能做出瓦來。所以這鋼瓦模是所有瓦模的母親,必須有一個標準的母親才能生產一堆漂亮合格的娃娃,可車間裏瓦模本來就不多,誌平如何才能有鋼瓦模呢?
    思量再三,萬般無奈下決定冒險,偷幾張鋼瓦模。他一有此想法,就嚇了一跳。但事實這樣也隻好如此了,反正隻要李廠長不在辦公室的時候,他就好動手了。果然等到一天晚上,李廠長下班就回家了,老王一直是按部就班的,等到工人全部離場才騎車回家。廠裏隻剩誌平一個人值班,他就咚咚地心跳加快起來。
    想想還早,等到夜闌人靜,誌平借著夜幕的掩護,悄悄打開大鐵門,搬起30多斤重的鋼瓦模,輕手輕腳的移到車間外麵馬路邊的雜草叢裏。
    等到偷出來五六張夠用了,便又將大鐵門緩緩拉上,然後一個人在草叢裏摸索著,扛起瓦模蹭蹭蹭地往村裏大踏步走去。
    誌平忽然發覺,人隻有在做賊的時候,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他腳步不停,很快走到丈人家的巷子裏。可是他還沒進丈人家院門,巷子裏另外一戶人家的窗戶燈光正好打過來,一個老婦人聽到誌平腳步沉重的聲響,便伸出頭來,就著燈光看到誌平滿頭大汗在扛瓦,便啪的關了電燈,巷口裏瞬間一片漆黑。誌平愣了半天,等眼睛恢複過來,才快步走到曉月家的天井裏。
    陳叔過來看到誌平滿頭大汗在扛瓦,他抱怨地說可以不用進來的,把後院小門打開,直接把瓦片放在院子裏就可以了。
    誌平才明白丈人家的小門留著一直備用的,原來就是不用經過大屋直接從院子裏出去的方便之門,難道這個小門也曾經讓巷口對麵老婦人關注過?
    老婦人果斷關燈,是對活久見的怪事“啪”地一聲事不關己的決裂。
    二
    對於女婿的決然辭職,呂嬸心裏很失落,她除了做一頓好飯,讓女兒女婿來吃,然後說一些開心的話。除此之外,她又提不出任何要求,她隻覺得女婿辭職的念頭一定動了好久了。對於未來的創業,肯定要吃很多苦的,但她又幫不上任何忙,她隻想讓孩子們都在身邊,多過幾天好日子。
    於是,她提出的唯一要求是以後每天晚上都來吃晚飯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叔卻大大咧咧地說:“哎呀,這是好事啊,自己下去單幹。我可以幫你切瓦,幫你檢查質量。”
    誌平眼前是一個五彩斑斕的夢,目前還隻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但丈人在暢想著創業的成果,誌平心裏覺得莫大的快樂。
    這段時間,曉月看到誌平在忙忙碌碌的一刻不停,有時很晚了還在打電話,她聽不明白在說什麽,隻知道是誌平要辭職創業了,她一開始說不好是支持還是反對,都一樣的犯愁。雖然心裏還是不願意誌平冒險辭職,但她又聽誌平說他們創業隻要度過艱難期,就會迎來市場大爆發。隻要質量關把好了,就是跟在環湖後麵跑,每年也能銷幾萬張瓦,而且他現在手裏有好幾個跑菱鎂瓦的業務員,關係好的像兄弟,到時候完全可以私下互通信息的。
    誌平覺得前路無限光明,處處都有貴人幫忙,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呀!這個時候不創業,更待何時呢?
    “那你工人都有了嗎?”曉月不安地問了一句,誌平一下子就啞巴了。他剛才隻信心滿滿的說到市場,沒想到工人從哪裏來呢?而且還要熟手,因為做瓦都是手工作業,沒有熟練工怎麽辦呢?
    誌平想了半天,也沒想好合適的人選。他隻想到曉月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瓦片,雖然時間不長,但他可以跟曉月搭伴,然後由他兩個再培訓其他心靈手巧的工人。於是,製品堅定地說:“你不是會做嗎?我再自己上,先把台子搭起來,然後帶新人,慢慢培養唄!”
    曉月歎氣地說:“做是會做啊,可是質量不過關呢。”
    “沒事,你隻要聽我的,我們慢慢摸索,總能成功。”
    “像我們車間的大英和黃姐才是做這瓦最好的,她們如果能幫我們帶出一兩個徒弟,那要比我們自己做要強太多了。”
    曉月的話一語點醒夢中人。對呀,為什麽不能私下跟她們優秀工人聊聊?哪怕是多花錢,讓她們請兩天假也可以啊,於是誌平讓曉月有機會就接近她們,跟她們透露一點意思,到時候不會忘記她們的,一定重重感謝!
    曉月也滿臉興奮,覺得自己想的辦法,真是個絕妙的主意啊!
    誌平嚴格地遵守著李廠長的指示,他一有機會就不停的收集資料。這讓老王開始覺奇怪,老王心想這些生產上的工藝並不是財務上一定要了解的呀?為什麽一定要記得對方單位和詳細地址,因為誌平和李廠長都防了他一手,致使他毫無察覺:小張會計要離職單幹了。
    三
    又一個周末,誌平決定去趟合肥郊區的姐夫單位,他要跟姐夫把環湖這兩年銷售的菱鎂瓦前景說清楚,因為安慶地區的成功打開,環湖的銷售冠軍一直是跑安慶市場的老徐。誌平想著隻要有領導引薦,哪怕是合肥地區的試用都會有不小的銷量呢。
    誌平周末下午趕到糧站時,姐夫去了中心站開會,大姐很驚喜的招待了她,說姐夫晚上才回來。姐夫薛曉峰還沒回來時,大姐就聽到誌平說明了來意,他們早就一直支持誌平下來創業,但此時他還是想讓誌平再慎重點,把所有的東西全部準備齊。
    姐夫回來的時候,相見甚歡,雖然一個多月前誌平大婚,他們也見過,但那是在一個亂哄哄的場合下,沒辦法談到以後的創業規劃。
    今晚在這個早春的夜晚,三個人都顯得格外冷靜睿智,雖然誌平心裏一直在燃起一盆希望的火,即使在這個安靜無人打擾的夜晚,姐夫姐姐提出的一係列問題,從資金到工人到原料,到場地到工商注冊股權結構都詳細地去疑解惑了。
    姐夫曉峰是退伍軍人做事執著且認真。
    姐夫說到今天中心站開會,說糧站效益不好,可能要把倉庫轉租給中儲糧集團。糧站在商業化運作,選擇質優價廉的材料,這是意料之外的不利因素。但隻要菱鎂瓦質量過硬,也是商業化以後倉庫更換大瓦的首選,所以又是有利的因素。
    今天晚上誌平和姐夫都聊了很久,姐姐早已睡去,兩個年輕人心中湧動的創業夢想,像是海浪衝刷著岩石一樣執著而有力地一遍一遍叩打著心中的夢想。
    那天誌平回去的時候,曉峰仍然沒有明確的主張是否參與創業。姐夫隻說不管他是直接參與,還是間接參與以後市場這一塊,他一定會鼎力相助。如果缺資金,姐夫也是傾囊相助,隻是自己“內退申請”沒批下來,不敢貿然辭職,畢竟國有單位的牽扯要比私人企業要複雜的多。
    誌平想這樣也好,反正自己也有了場地和生產工人的種子選手。供應商吳老板一直很想做這種瓦,隻是苦於原料和技術不好掌握,現在聽說製品有意下來,便立馬迎合誌平下來創業。誌平提出的所有條件,吳老板都答應,隻要能在吳老板廠裏生產,一切都可以協商。
    從合肥回來時誌平又拐了個彎在吳老板的礦裏逗留了一下,這個礦石廠也就是以環保資源為代價的,一旦哪一天環保部門一紙禁令,吳老板也就關門歇業了。所以這幾年吳老板一直在找轉型項目,終於他很滿意誌平的菱鎂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誌平回到瓦廠後就義無反顧地遞交了辭職申請,在一個幾千人的大廠,一個小小的瓦廠裏,一份辭職申請實在是太平常不過了,隻是誌平在申請交上去後又很懷念曾經在團委待過的那些日子。於是特地跟支書聊了很久,請以前的同事吃頓飯。大家都誌同道合,讚歎誌平的闖勁和勇敢,說以後混出名堂,也不要忘了兄弟們。誌平說:“苟富貴勿相忘。”大家都十分痛快的開懷暢飲起來。
    誌平想到這麽多天來,自己像是一個間諜,在瓦廠裏到處找資料,找工人,唯獨他此時麵對著一幫年輕人,可以坦然地麵對每一個真誠的麵孔。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的麵孔,誌平都想上去擁抱一下,他覺得臨別之際,那些普通的日子,都像是鍍了一層金色的光芒,在記憶裏都閃閃發光呢。
    幾天後,誌平和曉月坐上回家的中巴車,曉月還有些對瓦廠的不舍,誌平隻有滿懷的激情和酣暢淋漓的痛快。
    回到家裏,父親還以為廠裏放假,兩人回來休息休息,沒想到晚上聽兒子說辭職了,父親還以為聽錯了:“啊啊”,然後吃了一驚,打開屋裏最亮的大日光燈。他向兒子兒媳婦臉上仔細看一遍,他覺得怎麽養了這麽一個煩神的東西。母親說既然下來了,那就不說其他的了,有創業想法,那你的步驟呢?說來我們聽一下吧?
    張海山老頭很生氣,一甩門就出去了。他出了門又不知道該往哪裏走,隻氣呼呼的蹲在黑暗裏抽煙。當他聽說跟合肥糧站的姐夫商量過,張海山被氣的要打電話質問徐曉峰:你怎麽不下來?讓小平下來了?這不是害人丟了工作嗎?但老頭還沒撥電話就被母親攔住了:“老頭,不要這麽衝動,以後還見不見侄兒侄女婿了。”
    父親這才安靜下來。那個晚上,誌平覺得是自己生病以後最難過的一個晚上。也許父母對兒子的生病記憶猶新,反而覺得工作不值一提,身體的災難都沒有把他們打垮,這份工作也可有可無了吧?
    喜歡青春甜的要命請大家收藏:()青春甜的要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