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演了一天戲

字數:4468   加入書籤

A+A-


    一
    臨淮關糧站的機製瓦應用效果非常好。顧科長打電話告訴誌平,副局長去現場看過後驚訝地問,巢州瓦廠的質量提高這麽多了。顧科長樂嗬嗬地說,誌平仿佛都看到老顧眼鏡後麵兩眼眯成一條縫了。
    老顧說過兩天還有1200張瓦送到張莊寨大庫,然後來局裏跟薑局見一麵。誌平興奮地“好好好”。
    掛了老顧的電話,誌平就給唐山鍾總要瓦,準備再發1200張,他下午就去銀行匯款。現在就可以找車配貨了,2000公裏的唐山過來還要一天一夜呢?
    鍾總很爽快地說:“張總放心,這就給你辦去,回頭你再把賬轉了!”
    誌平覺得,剛才顧科長的要貨電話讓他心像春天的原野,心兒正隨著花開放呢?也像是夏日碧空如洗的藍天,流雲順暢。
    兩天後,唐山的電話通知他已找到車輛,下午裝貨,然後鍾總把司機號碼發給誌平,讓他貨到付運費。
    張莊寨在是皖北靠近和河南交界的一處丘陵地帶,也是國家糧商品糧主產地。這裏是淮河上遊河南段的尾巴,也是安徽段的開頭,西邊綿延著大別山餘脈,遠遠望去,青山如黛,近處河流,山崗交錯,一派江淮丘陵景色。
    誌平騎著如風的摩托車趕到張莊寨,在高速出口處,聯係了送貨司機,司機告訴他還有半個多小時才到。誌平便在高速出口的路邊等,他拿出水壺灌了一杯水,看看快到午飯時分,便打了一針,等半小時就可以撕開麵包吃午飯了!
    誌平剛吃完麵包,就見一輛大貨車慢慢地下了高速,然後出口交費。誌平見到後麵是那麽熟悉可愛的菱鎂瓦整整齊齊的碼成一垛,便連忙朝大貨車招手,一邊連續的按響摩托車喇叭。司機也明白了騎摩托車的人應該就是接貨的了,然後迅速達成一致,誌平騎車在前麵帶路,大貨車一路跟隨。
    誌平對這一帶的路太熟悉了,前麵左拐一條官道是通往河南地界,右拐則是沿淮河往蚌埠方向。
    張莊寨是個小鎮,但因為特產天麻,這裏便是萬畝天麻小鎮。每年秋天收獲季節,大大小小的北方藥販子便過來收購天麻,再送到藥材市場。當地特色的天麻讓小鎮富裕,生意活絡。
    糧站位於小鎮西北十公裏處的一處軍墾農場,過了軍民友誼橋就到了。
    誌平一路飛馳,忽然身後響起急促的喇叭聲。他停下來,回頭望過去,大車在後麵緩緩地靠邊,同時他也看到前麵突兀地出現兩個水泥墩,此時淮河沿岸加固堤防,這裏限寬通行了,所有大貨車都不能進了。
    二
    誌平瞬間覺得嘴巴幹渴,心裏明白,一定又是血糖升高了。他憂心忡忡的走向大貨車,不知道該怎麽辦。離目的地還有十公裏吧?貨車司機也表示很抱歉,實在是沒辦法了,否則一腳油門的事,幾分鍾就到了。
    司機說的實在,但下一步該怎麽辦呢?誌平從沒遇到過這種事,司機說問問有沒有其他的路,如果沒有,那就隻好在本地叫小貨車倒短途了。
    誌平騎車往鎮上趕去,一路問了好幾個人,都說僅此一條路通往糧站,這個季節大貨車走不了。誌平沒再耽誤時間,直接去鎮上找車幫忙。問了兩個在路邊等著拉貨的釣魚車主,說拉一趟貨去糧站至少200塊,搬運費另算。
    誌平覺得太貴,這一大貨車至少得6趟,1000多塊錢運費,加上搬運工錢,如果按他們家裏的搬運工三毛一張,還要360塊錢,這樣至少得1500塊損失了。
    誌平不禁心疼起來,又去找便宜的,可人生地不熟的,他真是犯愁了。這時一個中年婦人走過來說她認識一幫搬運工,閑著可以幫他搬貨。誌平聽了大喜,便問多少錢,按小時算,35塊錢一小時。
    誌平便說,我們是按多少錢一張?
    那我們沒搬過。你看吧,我們都是三十五一小時。
    誌平算了一下,200張瓦,兩個人40分鍾就夠了,不用一小時內。於是說三毛一張,足夠了?
    好吧,帶路。
    中年婦人轉身爬進貨車裏,發動起一輛小貨車哼哧哼哧的掉頭跟上來,誌平心中驚訝,後來她就是司機啊!後麵又跟過來一輛一輛車來,正是剛才沒談好價格的司機。誌平把兩人帶到大貨車邊上,中年婦人下來掂量一下瓦重要,說運費給你便宜20,上瓦費3毛一肯定不行.他們都在糧站扛包的,沒有五毛一張不夠。
    誌平心裏覺得現在處境實在為難,感覺準時送貨是最重要的,被中年婦人捏住痛處,心想找來找去,還是這麽一幫人。他沒法跳過這個中年婦人,於是隻好咬咬牙同意五毛了。想到這趟運費便宜20一趟,也算是個補貼吧?
    一切談妥,兩輛小車靠近大車,工人們便開始飛快地傳遞瓦塊,一會就上完了。然而,此時才第一趟,誌平想著不知多久才能運完最後一趟。
    他便給顧科長打了電話,說是大車進不了糧站,現在改用小車調度了。顧科長驚訝地問:“車都找好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找好了,都在裝了,放心吧。”
    “好好!”
    這時誌平走到大貨車頭,見兩個駕駛員都在車裏呼呼大睡,回來2000公裏的路程一路飛奔,也實在太累了。他便去鎮上買了兩個西瓜,放在邊上等他們睡醒的時候吃。
    然後誌平就上了小火車往糧站直奔而去,到了糧站,統計員早已準備好卸貨的工人在等了。200張瓦很快卸完,誌平覺得一切順當。
    等第二趟再去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山了,工人們累了,搬運的速度明顯放慢,誌平沒辦法,隻好買了一大堆冰紅茶,工人們才又加緊起來,緊趕慢趕,已是夜晚十點了才上完最後一張瓦。
    那個中年婦人便要誌平把賬結了,誌平一算,搬運費六百,車費一千零八十,正好一千六百八。但婦人要一千七百八。
    誌平疑惑怎麽多算了一百,婦人便一筆一筆報賬過來。誌平才恍然,她說的運費便宜二十,不是每車運費二十,而是一共便宜二十。
    “對呀,我說的運費給你們便宜20呀!”中年婦人一副誌在必得的模樣,竟然擼起袖子一副孫二娘的架勢。
    誌平在心裏罵道“別他媽的跟我裝,要不是因為在你這裏,換成西河鎮,我一巴掌打歪你的嘴巴!”
    雖然誌平在心裏把這婦人辱罵一頓,但現實中他還是氣呼呼的扔出一百,立馬走人了。
    大貨車司機結賬的時候把兩個西瓜算了五十元給了誌平。誌平心生感動,由衷地感慨,隻有如此這般講義氣的人,才能在中國大地上走南闖北吧?換作這個婦人,隻配一輩子守在自家門口吃一點送上門來的。
    這樣一想,誌平心裏舒服多了,便騎車將最後一車貨送到糧站,奇怪的是,糧食局的小李過來接替統計員了。也許是夜太深了,小李家住附近,便過來接班。瓦很快就卸完,司機調轉車頭就走了。
    誌平還沒有安頓好開收據,小李把統計好的瓦數量相加,說1300張瓦,對嗎?
    誌平心裏驚訝,明明1200張嘛?怎麽會1300張瓦呢?難道老鍾在唐山就發錯了?感覺不可能他100張瓦將近兩噸重了,大車稱重,不可能相差這麽多的。
    那他隻能判斷是小李算錯了,深更半夜的統計數字出錯也是正常。他剛想讓小李再數一遍,但見小李已經在收拾,準備鎖門出去了,便沒再堅持。開了一張1300張的收據,讓小李簽了字。又把那張計數的紙作為原始附件夾在一起,小心翼翼的放進包裏。
    誌平覺得,這一天的經曆太魔幻了。大車受限,不能通行,騎車到處找小車倒短,遇到老娘們,原來是個母夜叉,一連串的不順利,最後收場卻是憑空多了100張瓦,也正好是一千八百塊錢,正好抵上所有費用。整個下午就像是在演一場起伏跌宕的戲呢!
    誌平騎著摩托車一路往鎮上奔去,夜晚的鄉間小路異常安靜,下午來來回回走的路他實在太熟悉了,很快就到了小鎮。
    已是淩晨一點了,誌平不知道哪裏有旅館,卻見一處網吧依然亮著燈光,便騎過去進了網吧,問有住宿的嗎?
    老板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誌平,說他們樓上就有住的,因為收天麻的藥販子還沒來,現在空房間多,如果要做可以開一間給他。誌平連聲說當然可以。
    洗漱完畢,誌平一頭鑽進幹淨的被子裏,一覺到天亮。
    喜歡青春甜的要命請大家收藏:()青春甜的要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