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考驗

字數:4184   加入書籤

A+A-


    九月的陽光像融化的蜜糖,稠密地塗抹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空氣中飄蕩著青草被曬暖的氣息,混合著年輕肌膚上防曬霜的淡淡桂花香。
    又是一年新生入學季,整個校園仿佛被注入了新鮮血液,處處湧動著蓬勃的生命力。
    從清晨七點開始,此起彼伏的口號聲就劃破了校園的寧靜。
    “一!二!三!四!”的吼聲伴隨著整齊的踏步聲,像潮水般從操場方向一波波傳來。迷彩綠的方陣遍布校園各個開闊地帶——操場上排列著十幾個連隊,圖書館前的廣場被占去一半,就連食堂西側的空地也擠滿了正在練習站軍姿的新生。
    林蔭道上,三五個女生小跑著趕往集合地點,她們寬大的迷彩服被汗水浸出深色的痕跡,馬尾辮隨著步伐在腦後跳動。其中一個女孩的褲腿明顯長出一截,皺巴巴地堆在帆布鞋麵上,每跑幾步就要踉蹌一下。
    “等等我!”她氣喘籲籲地喊,“這破褲子老是踩到!”
    同伴們笑著回頭,其中一個利落地從兜裏掏出幾個別針:“早跟你說要別一下!”
    路過的學長學姐們見怪不怪地繞開這群迷彩服,嘴角卻忍不住上揚。他們記得自己去年此刻的狼狽——被曬得脫皮的後頸,永遠係不好的武裝帶,還有那頂怎麽戴都像扣了個碗的作訓帽。
    正午時分,食堂成了戰場。十一點五十分,軍訓結束的哨聲剛一響起,迷彩綠的洪流就從四麵八方湧向各個食堂。玻璃門被推得哐當作響,打飯窗口前瞬間排起長龍。新生們端著餐盤,額頭上的汗珠還沒擦幹,就焦急地張望著所剩無幾的空位。
    “那邊!那邊有個位置!”一個戴眼鏡的男生突然加速,卻在即將抵達時被斜刺裏殺出的另一個迷彩服搶先。他哀嚎一聲,隻好繼續端著已經有些涼的飯菜在過道間遊蕩。
    學長學姐們更慘。十二點整下課的那一批剛好與大部隊“相撞”,很多人選擇打包回宿舍吃。
    明汐看著眼前人山人海的檔口望而生畏,“還是買個泡麵。”明汐想。
    中午時分,校園暫時恢複了平靜。操場上隻剩下幾個國旗班加練的學生,他們不斷在練習著踢出更加完美的正步。
    傍晚的訓練相對輕鬆,各連隊拉歌的聲音此起彼伏。《團結就是力量》和《打靶歸來》在暮色中交織,偶爾夾雜著跑調的尖叫和善意的哄笑。晚風拂過,帶走白天的燥熱,也帶走了一些初來乍到的不安與忐忑。
    路燈亮起時,校園超市迎來了當天的第二波高峰。新生們擠在貨架前搶購防曬霜、冰涼貼和大容量水杯。收銀台前排起長隊,購物筐裏清一色地躺著曬後修複麵膜和喉寶——這是經曆了一天暴曬和嘶吼後的剛需。
    “同學,你的飯卡掉了。”一個女生彎腰撿起地上的飯卡,抬頭時卻找不到失主。迷彩服們來來往往,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相似的疲憊與興奮,在燈光下泛著青春特有的光澤。
    新生的軍訓結束後,就又到了社團和學生會納新的時間。
    兩年前的今天,她也是那些忐忑不安的新生中的一員。明汐清楚地記得,為了麵試,她向學校的鞋帽店租了一身正裝來穿,卻因為不合身,西裝外套像麻袋一樣掛在身上。更糟的是那雙不合腳的高跟鞋,鞋跟總是鬆動,走路時發出“哢嗒“的聲響,讓她不得不放慢腳步,生怕鞋跟突然脫落。
    麵試時,部長問她為什麽想加入編輯部,她緊張得把準備好的台詞全忘了,脫口而出:“因為......因為我喜歡看書,特別是言情小說。”話一出口她就後悔了,臉漲得通紅。編輯部主要負責校園公眾號,哪裏會需要言情小說愛好者?
    出乎意料的是,部長沒有嘲笑她,反而溫和地笑了:“喜歡閱讀是好事,不過我們更需要嚴謹的文字工作者。你覺得你能勝任嗎?”
    當時的明汐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結結巴巴地保證自己會努力學習。現在想來,那些回答簡直是驢唇不對馬嘴,可部長還是給了她機會。
    如今,明汐成了下一屆部長的候選人,將要麵臨自己帶隊伍的考驗。
    “叮——”教室的晚自習鈴聲響起,明汐和其他部長一起走進了教室。
    報名編輯部的新生不多。第一個進來的男生緊張得同手同腳,自我介紹時把“喜歡寫作”說成了“喜歡洗衣服”,引得其他麵試官忍俊不禁。明汐沒有笑,她記得自己當初的窘迫,溫和地引導他重新說了一遍。
    接下來是一個女生,穿著精致的小套裝,回答問題時滴水不漏,顯然是做了充分準備。明汐卻從她完美的回答中看出了一絲刻意,就像講解時的自己,把網上搜來的標準答案背得滾瓜爛熟,卻缺少真實的熱情。
    麵試進行到一半時,一個紮馬尾辮的女生走了進來。她的正裝有些皺,鞋子也不是專門的正裝鞋,而是一雙擦得發亮的黑色平底皮鞋。當明汐問她為什麽想加入編輯部時,她的眼睛亮了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因為我從小就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女生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高中的時候我在板報上寫散文,不是很長,但同學們都說看了我的文章感覺很溫暖。我想在大學繼續做這樣的事,讓更多人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如果加入後發現自己不適合寫新聞稿,你會怎麽辦?”明汐故意問了個刁難的問題。
    這位名叫宋薇的女生咬了咬嘴唇,“我會努力學習,向學長學姐請教。但......但如果真的不行,我想編輯部也需要其他人才吧?比如排版、采訪或者活動策劃?我相信總能找到自己可以貢獻力量的地方。”
    明汐在評分表上畫了個五角星。這回答讓她想起了王部長當初對她的包容——即使她一開始連基本的新聞格式都寫不好,部長也沒有否定她,而是發現了她在專題策劃上的潛力。
    招新結束後的第二天,明汐把最終確定的六份報名表整齊地碼放在文件夾裏。三男三女,不多不少,正好湊成一個新的編輯部。她用手指輕輕撫過表格上那些陌生的名字和照片,每一張年輕的臉龐都帶著相似的期待神情,就像她當初一樣。
    手機震動起來,是王部長發來的消息:“明汐,招新辛苦了!今晚六點,校門口的‘老地方’,我請新老部員吃飯。”
    明汐盯著“新老部員”四個字,嘴角泛起一絲苦笑。哪還有什麽“老部員”?編輯部上屆成員除了她,全都因為考研或實習退出了。她現在是唯一的“老人”,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那根細線。
    席間,王部長的聲音在觥籌交錯間顯得格外洪亮,他夾起一筷子水煮魚,紅油順著筷子滴落在骨碟裏,像是一枚小小的印章蓋在了回憶的扉頁上。
    “去年獎學金評選期間,”王部長的筷子在空中劃了個圈,油星子濺到了桌布上,“咱們編輯部連著熬了三個通宵,完成了對九位國家獎學金獲得者的采訪,獲得了很多好評。”他的目光掃過在座的新生,最後落在明汐身上。
    明汐的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邊緣。她記得那個冬天,暖氣不足的辦公室裏,她裹著毯子校對稿件的夜晚。王部長總是最後一個走,臨走前會給她桌角放一杯熱奶茶。
    王部長又列舉了很多,“所以啊,”王部長舉起酒杯,玻璃杯在燈光下折射出晃眼的光斑,“明汐雖然年輕,但絕對有能力帶好你們。我希望新一屆編輯部能延續這些優良傳統,再創佳績!”
    酒杯相碰發出清脆的聲響。明汐抿了一口茶,茶水已經涼了,澀味在舌尖蔓延。她看著六張朝氣蓬勃的麵孔,突然意識到自己正站在一個奇妙的節點上——對新生而言,她是經驗豐富的領路人;而隻有她自己知道,那些被津津樂道的“成績”,背後有多少是別人的托舉。
    “我會盡力的。”明汐輕聲說,聲音淹沒在餐館的嘈雜裏。她夾起一塊涼拌木耳,咀嚼時耳中響起清脆的聲響,像是某種細微的、隻有她自己能聽見的警醒。
    接下來的部長換屆沒有懸念,明汐順利當選了學院編輯部的部長。即使身份有了變化,明汐也不敢懈怠,因為她要帶著新成員繼續開創新路,讓編輯部的工作獲得更多人的認可。
    喜歡她與鈍角溫柔請大家收藏:()她與鈍角溫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