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青銅覺醒

字數:5509   加入書籤

A+A-


    第一節 地脈共鳴
    陸遠的視野被青綠色的光吞沒。
    從三百六十公裏高的同步軌道俯瞰,長江成了一條發光的血管,蜿蜒在中國大地上。七個光點沿著江畔亮起——良渚、三星堆、石家河、盤龍城……每一個都是他曾踏足的考古遺址。光柱衝天而起,在雲層上方交織成網,將半個中國籠罩在青銅色的光暈裏。
    "滋……地脈頻率同步完成……"
    機械女聲從四麵八方響起。陸遠想捂住耳朵,但骨瓷化的右手已經與航天器的控製係統融為一體。他的指尖傳來詭異的觸感——仿佛正觸摸著大地的脈搏。每一次心跳,都對應著某個遺址深處傳來的震動。
    1958年的《少年科學畫報》突然解體。
    紙頁在真空中碎裂,化作無數青銅薄片。每一片都薄如蟬翼,表麵刻著dna雙螺旋的紋路。它們自動排列組合,在陸遠麵前形成一麵巨大的青銅鏡。
    鏡中沒有他的倒影。
    而是一株紮根在地核深處的青銅神樹。
    它的根係如同血管般在地殼中蔓延,主幹的直徑超過千米,順著七大遺址的光柱向上生長。陸遠看到那些枝條已經刺穿地殼,最細的末梢正在突破雲層,向太空伸展——
    其中一根,已經觸碰到了北鬥衛星的太陽能板。
    喉間的青銅枝突然震顫。
    陸遠不受控製地張開嘴,發出一串人類無法聽見的頻率。那些聲波在真空中形成可見的漣漪,撞上前方的青銅鏡。鏡片自動調整角度,將信號折射向地球——
    長江流域的七道光柱突然扭曲變形。
    它們不再是筆直的光束,而是變成了七根琴弦般的結構。隨著太空中的頻率波動,這些"琴弦"開始共振,奏出某種古老的音階。
    良渚遺址的地麵突然塌陷。
    玉琮王坑裏,那些沉睡五千年的玉器全部浮到半空,表麵滲出露珠般的青銅液體。更可怕的是——每一件玉琮的節數都在自動增加,十二節、十三節……直到與太空中的青銅樹枝杈數量完全一致。
    陸遠的右眼突然劇痛。
    玉琮的網格視野穿透雲層,他看到中國大地上浮現出更大的圖案:長江是主幹,七大遺址是節點,而無數條發光的細線正將它們連接起來——
    那是一張覆蓋半個中國的青銅樹紋身。
    航天器的警報突然響起。
    生命維持係統的數據顯示:他的肺部已經完成金屬化改造,每一次呼吸都在向地球發射92.4hz的電磁波。而血液中的含銅量,正在以每分鍾0.7的速度遞增。
    "警告:血銅濃度超過臨界值。"
    電子音未落,陸遠就看到自己的左手開始變化。皮膚下的血管泛起青銅色,指甲變得半透明,露出底下青灰色的骨質。那些骨頭表麵,漸漸浮現出與青銅鏡完全相同的紋路……
    第二節 骨鍾鳴響
    漂浮在軌道上的青銅編鍾開始緩慢自轉。
    它們像被無形的手撥動的陀螺,在真空中劃出詭異的弧線。1958年的那尊轉得最快,銅綠斑駁的表麵隨著旋轉不斷剝落,露出底下嶄新的青銅層——那光澤不像氧化後的青灰色,而像是剛剛鑄成的、還帶著澆鑄餘溫的暗金色。
    鍾口始終朝向地球。
    七具屍體緩緩飄出。
    他們的防護服早已與身體長在一起,皮膚呈現出青銅器剛出土時的青綠色,關節處有明顯的鑄造接縫。最老的那具突然睜開眼睛——沒有瞳孔,隻有玉琮的網格紋路在眼窩中閃爍。
    陸遠右眼一陣刺痛。
    網格視野中,他看到七具屍體同時抬起右手。每隻手上都戴著不同年代的手表:
    1958年的老上海牌機械表,表盤印著紅星標誌
    1985年的電子表,液晶屏顯示著"315"
    2010年的航天腕表,表帶已經和手腕的青銅融為一體
    所有指針都停在3點15分。
    "當——"
    最古老的編鍾突然自鳴。
    沒有空氣傳導,這聲音直接震蕩著陸遠的骨骼。他感到自己的肋骨在共振,骨頭上漸漸浮現出與編鍾表麵完全相同的饕餮紋。更可怕的是,隨著鍾聲持續,那些紋路開始滲出暗紅色的液體——像鏽跡,又像凝固的血。
    七本《少年科學畫報》同時自動翻頁。
    每本都隻展示一張照片的局部:
    1958年刊:一隻捧著收音機的手
    1985年刊:實驗室地麵的陰影
    2010年刊:祭壇的一角
    隻有當七本雜誌在虛空中拚合時,才能看清完整畫麵——
    那根本不是科研設備,而是一座青銅祭壇。
    父親站在中央,腳下跪著七個穿防護服的人。他們雙手捧著自己的喉骨,正在將其嵌入祭壇的凹槽。照片角落的日期顯示:1985年7月14日——父親"自殺"前一天。
    陸遠的骨瓷右手突然不受控製地刺向前方的青銅鏡。
    鏡麵像水銀般波動,吞沒了他的手臂。一種被千萬根燒紅的銅針同時穿刺的痛感順著神經蔓延,但他無法掙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鏡中的青銅神樹開花了。
    七盞青銅燈從枝頭垂下。
    每盞燈的造型都對應一個年代的雜誌封麵,燈芯浸泡在暗紅色液體裏。燃燒時散發出的不是熱浪,而是帶著銅鏽味的青煙。這些煙霧在真空中凝成七個甲骨文字:
    "非"、"攻"、"血"、"脈"、"聲"、"紋"、"鑰"
    陸遠突然明白了。
    父親參與的從來不是什麽考古項目。
    那是一場持續半個世紀的——
    人體青銅鑄造實驗
    第三節 血脈傳承
    陸遠的意識在劇痛中分裂。
    他的視野突然被拉長,仿佛同時存在於七個不同的時間點——
    1958年,某處地下實驗室。
    七名身穿老式防護服的研究員圍成一圈,中間是一台改裝過的紅燈牌收音機。為首的老者顫抖著劃開自己的喉結,取出的不是軟骨,而是一塊泛著青銅光澤的骨片。骨片表麵布滿細密的紋路,像是某種古老的電路板。當他把骨片嵌入收音機時,調頻指針突然卡死在92.4hz的位置。
    1985年7月14日,深夜的703所。
    父親站在青銅祭壇前,腳下跪著六個穿防護服的人。他們每人手持一台收音機,機殼已經拆開,露出裏麵嵌著的喉骨。父親的手術刀劃過第七個人的喉嚨時,那人突然抬頭——是年輕時的顧瞎子!他的眼白已經變成玉琮的青綠色,嘴角咧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弧度:"非攻血脈...終於齊了..."
    2010年12月15日,酒泉發射中心
    搭載北鬥衛星的火箭即將升空。身穿航天服的工程師正在檢查一個鉛封的黑色箱子。透過縫隙能看到裏麵不是精密儀器,而是七塊形狀各異的青銅片——每塊都刻著《少年科學畫報》的出版日期。當倒計時歸零時,箱子裏傳出清晰的金屬嗡鳴聲,頻率恰好是92.4hz。
    2023年,良渚博物館閉館夜。
    值夜班的保安發現玉琮王正在滲出青黑色液體。監控錄像顯示,這些液體在地麵自動流淌,形成與北鬥七星完全一致的圖案。保安伸手觸碰的瞬間,他的右手開始骨瓷化,皮膚變得透明,露出底下青灰色的骨骼。
    現在,同步軌道上。
    七盞青銅燈的火光突然暴漲。燈芯燃燒的不是油,而是從七大遺址光柱中抽取的某種能量。青煙凝聚成的七個甲骨文字開始旋轉重組,最終拚成一句話:
    "以血鑄器,以骨傳聲,非攻歸位。"
    陸遠的左手完全骨瓷化了。裂紋順著手臂向上蔓延,所過之處的皮膚變得半透明,能看到底下青灰色的骨頭表麵正浮現出細密的紋路——與青銅編鍾上的銘文一模一樣。更可怕的是,他感到自己的喉結正在融化,那塊植入的玉琮旋轉著下沉,與頸椎融為一體。
    七具漂浮的屍體突然同時指向地球。
    長江流域的光網劇烈閃爍,七大遺址的地下傳出沉悶的轟鳴。良渚博物館裏,玉琮王自動旋轉起來,十二節紋路全部亮起;三星堆的青銅神樹殘件在展櫃中滲出露珠般的銅液,那些液體落地後竟像活物般向某個方向流動。
    最恐怖的是——
    在長江入海口的位置,一個新的光點正在亮起。那裏是703所的舊址,現在已被改建成博物館。光點迅速擴大,很快與其他七個光柱連成一體,補齊了北鬥七星圖案中缺失的輔星位置。
    陸遠突然明白了父親筆記中的那句話:"北鬥不是導航係統,是喚醒它們的鬧鍾。"
    七盞青銅燈同時熄滅。
    在黑暗降臨前的最後一刻,陸遠看到地球表麵浮現出一張巨大的人臉輪廓。長江是嘴,七大遺址是眼睛,而703所的光點正好位於眉心位置。那張嘴緩緩張開,吐出一串青銅編鍾——
    每個鍾裏都蜷縮著一個骨瓷化的人形。
    喜歡土夫子自傳請大家收藏:()土夫子自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