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魔主煉河妖凶煞 老漁翁唱陣圖謠
字數:3831 加入書籤
魔主煉河妖凶煞 老漁翁唱陣圖謠
定場詩
腥風卷浪煉妖骸,鬼火熒熒鎖渡淮。
截教殘爐熔骨血,修羅惡陣困江淮。
一篙點破星河秘,萬櫓歌飛日月懷。
莫道漁家無妙術,謠成陣圖自天開。
第一折 血河煉妖:魔主熔骨鑄凶煞
且說黃河眼初定,江淮水脈又起腥風:洪澤湖底突現青銅巨爐,爐中熔鑄著截教 “萬仙陣” 殘骨與修羅族 “血河精魄”,每至子時便有凶煞破爐而出 —— 頭生九角,背生鱗甲,目射玄水毒光,正是修羅族 “血河魔主” 聯合截教 “火靈聖母” 餘魂,以共工氏 “斷首怨氣” 為引,煉製 “河妖凶煞”,妄圖將江淮水係化作 “血河熔爐”,焚盡天下漕糧。
“去歲在寶船聽聞西洋有‘海妖煉魂’之術,不想陸上河妖更凶!” 鄭和立於船頭,見洪澤湖水紅如血,無數魚骨在水麵拚出截教 “六魂幡” 殘符。道衍和尚以青蚨羅盤測之,羅盤中心 “護世” 二字被血光割裂,指針直指湖底 “九幽門”—— 當年幽冥府連通人間水脈之處,此刻正被魔主煉成 “血河煉妖陣”。
血河魔主踏爐而出,手中 “熔骨鉞” 正滴著截教仙神與修羅族的混合血:“朱棣!當年截教仙神魂歸封神台,今日我便教他們的骸骨化作河妖,啃斷你江淮糧道!” 言罷揮動鉞刃,湖底巨爐噴出十二道 “玄火毒浪”,浪中顯化火靈聖母 “金霞冠” 虛影,所過之處,漁船木槳瞬間炭化,漁民身上的護世紋亦被灼焦。
第二折 漁謠現陣:老叟垂綸點星圖
危急時刻,蘆葦蕩中忽傳來蒼老漁歌:“九曲連環鎖龍喉,七星北鬥定波流。網開三麵留生氣,謠起千船破鬼謀 ——” 但見一葉孤舟漂來,船頭立著白發漁翁,腰間懸著刻滿禹王鎖蛟紋的魚簍,手中釣竿竟與觀象台 “渾天儀” 刻度暗合。李老漢驚呼:“這是當年挖運河時,傳說中‘河伯使者’的後人!”
漁翁甩竿釣起一塊焦黑護世磚,磚底真名經血水浸泡,竟顯露出隱藏的 “陣圖謠” 符文:“小兒輩可知?當年大禹治水,曾將九宮八卦刻於漁謠,每句歌詞對應河脈樞機。” 他指向湖麵,見凶煞移動軌跡暗合截教 “地烈陣” 方位,遂以釣竿在水麵劃出 “北鬥覆水陣” 雛形 —— 每道水痕都連接著漁民家中的漁燈,形成 “人間星網”。
火靈聖母餘魂冷笑,祭起 “金霞焰” 焚燒漁歌:“山野匹夫!憑幾首破謠便想破我截教玄陣?” 但見焰火燒過之處,漁翁魚簍中突然飛出萬千銀魚,每尾魚鰭都映著百姓掃街、漕工築堤的剪影,竟將金霞焰吸收入水,反在湖麵映出 “萬民護世圖”。
第三折 萬櫓成陣:謠曲穿波破煉爐
漁翁見陣圖初顯,振臂高呼:“江淮子弟聽令!當年先祖隨大禹疏九河,今日便以漁謠為陣、櫓聲為令!” 但見萬艘漁船齊出,船頭皆掛著 “護世魚符”以魚鱗混合糯米漿繪製的護世紋),漁民們按漁謠節奏劃槳,竟在湖麵擺出 “九宮漁獵陣”—— 每艘船對應北鬥星位,櫓聲合著歌謠,形成 “聲浪護世網”。
“第一謠:‘河分九派歸東海’—— 破其血河源頭!” 漁翁甩出刻有 “禹王鎖蛟紋” 的漁網,網住湖底巨爐的 “共工斷首” 樞機。鄭和頓悟,急令寶船展開 “星槎護世帆”,引動天樞星芒注入漁網,網繩竟化作金色鎖鏈,將熔骨鉞與巨爐牢牢鎖住。
血河魔主暴怒,催動凶煞噴出 “幽冥骨火”,卻見漁民們紛紛拋出祖傳的 “鎮湖物”:百年漁簍、禹王廟香灰、甚至孩童的長命鎖 —— 千萬件帶著人間煙火氣的器物聚成 “護世火盆”,竟將骨火煉回原形,顯露出火靈聖母殘魂中未滅的 “護民” 執念。
第四折 三教歸謠:漁歌凝魂渡凶劫
眼看煉妖陣將破,魔主祭出 “修羅萬骨幡”,幡麵顯化幽冥血海與截教萬仙陣疊加之相,欲將江淮水脈徹底魔化。恰在此時,西方蓮台現佛光 —— 觀音菩薩以楊枝淨水灑向湖麵,每滴水珠都映著漁民撒網的剪影:“修羅執於煉骨,截教執於煉陣,卻不知‘水能載舟,亦能載歌謠’。”
闡教懼留孫亦駕雲而至,展開 “地行符” 修複湖底裂隙,符上 “護民” 二字與漁謠符文共鳴:“當年火靈聖母布金霞陣,是因執念入魔;今日助修羅煉妖,更是錯上加錯。” 二聖合力,漁謠聲中升起 “三教護河幡”,幡麵繪著大禹授漁、範蠡製網、鑒真傳謠之相,中心卻是老漁翁教孩童唱陣圖謠的剪影。
最動人在民間:漁婦們在岸邊敲響魚鼓,孩童們舉著魚燈應和,就連白發老嫗也在船頭搖著係滿護世符的風鈴。千萬道念光聚成 “人間漁神”,非龍非仙,卻身披漁網、手持釣竿,正是千萬護河者的共相。這尊 “歌謠之神” 踏碎萬骨幡,血河魔主的熔骨鉞應聲崩裂,化作星砂融入漁歌,反在湖底刻出 “謠成河清” 的水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尾折 萬謠永傳:漁火長明照水心
大陣既破,洪澤湖水複歸湛藍,湖底巨爐化作刻滿漁謠符文的鎮水石。老漁翁撫著魚簍上新生的護世紋,對道衍笑道:“當年先祖隨大禹治水,曾言‘河妖畏民謠,水怪懼人歡’—— 今日方知,這千年漁謠,早把百姓護河的心煉成了陣圖。”
永樂帝乘船而至,見每艘漁船上的護世魚符都映著北鬥星芒,符角繡著漁民姓名與漁謠短句:“朕曾以為護世需靠千軍萬馬,今日方知,護世就在這一篙一櫓、一歌一謠之間。” 他望向蘆葦蕩,見老漁翁正教孫兒在魚骨上刻新謠,骨紋竟與護世磚、纖繩紋連成一片。
遠處,孫悟空駕雲掠過,見湖底星圖中竟有自己幫漁民趕妖的猴影,撓頭笑道:“嘿嘿,俺老孫的金箍棒敲妖,不如這漁歌唱妖來得妙!” 申公豹在歸墟望著湖麵金光,終於將手中的 “熔骨鉞” 熔煉成漁鉤,鉤身刻滿江淮漁謠 —— 他明白,真正的護世妙術,從來不在玄兵魔器,而在凡人代代相傳的護家心、護河謠。
此後,江淮流域每至汛期,水麵必現 “漁歌護河” 的光影,櫓聲與漁謠相和,護得千裏糧道平安。因為世人終於懂得:再凶的河妖、再惡的煉陣,終究抵不過千萬人把漁謠當作符咒、將河湖當作家園的那股子執拗 —— 正如洪澤湖畔新立的碑銘所刻:“謠成陣圖,心作河防;人間護世,盡在歌章。”
正是:
魔主煉妖血浪翻,老漁唱陣破凶關。
千船謠起星河動,留得清流向海寰。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