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天象

字數:5787   加入書籤

A+A-


    長安城。
    秋菊開後百花殺。
    袁遲帶著精兵凱旋時,皇城內開遍了金紫色的菊花。
    黔中道之亂已經平定,袁遲和手下的將士看著都沒什麽士氣,看見長安城時感到的那點喜悅僅僅是因為得以回家。
    可想到“回家”一詞,又不禁想到黔中那些流民將何以為家。
    皇上慕容宇倒是很高興,賞賜了袁遲和將士們,口口聲聲誇讚:
    “朕得爾等精兵良將,大瑜天下何愁不安?”
    慕容宇這麽一高興,就想起來袁遲的堂妹前年進宮做了才人。
    袁才人相貌清秀,但是在後宮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子中就顯得不夠出彩,也得不到皇上的垂青。
    慕容宇想起來後便召了袁才人侍寢,一連寵幸了她好幾日。
    袁才人升了位份,被越級封為婕妤,瞬時成了後宮的紅人,她住的靈毓宮也熱鬧起來,不少妃嬪都去她那走動。
    相比起來,淑妃的瑤華宮就清冷了一些。
    前朝的消息傳到後宮很快,不少人都知道淑妃的祖父秦嘯前段時日上朝時與皇上意見相左,惹得皇上不悅。
    如今秦嘯已經辭去兵部尚書之職,在家休養。
    瑤華宮內。
    淑妃慵懶地坐在榻上,透過窗子賞著院中的菊花。
    菊如人美。
    賞菊的人卻歎了一口氣:
    “唉——”
    淑妃有些憂心,眉間鬱結不展。
    不過她不是為祖父惹皇上不悅一事而憂心。
    祖父能辭官頤養天年,她覺得是件好事。祖父辛苦了一輩子,也該安享晚年,在家含飴弄孫了。
    淑妃憂心的是她膝下的二皇子慕容禮。
    二皇子慕容禮和三皇子慕容棣今年都是十一歲,再過幾個月就十二歲了。
    十二歲的年紀本沒什麽,按照前朝規矩,皇子們十五歲後才出宮開府。
    但偏偏他們前頭有個十二歲就被趕出宮的大皇子。
    既然有大皇子這個先例,皇後豈會讓後邊的皇子好過?必然會設法將人也趕出宮開府去。
    若是皇子自己乖巧懂事也好,但淑妃平心而言,自己生的兒子比大皇子強不到哪去。
    淑妃正煩惱著,就見慕容禮進了殿。
    慕容禮長得比較像慕容宇,五官俊朗,雙目深邃,雖然還未完全長開,但已可從中窺見少年未來的俊逸風姿。
    “孩兒來給母妃請安。”
    慕容禮走到淑妃麵前,行禮才行了一半,就開始打哈欠。
    淑妃:“……禮兒,過來。”
    慕容禮走上前,惺忪的眼神似乎是剛睡醒。
    “禮兒,母妃問你,若是明年你父皇讓你出宮開府,你怎麽辦?”
    慕容禮揉揉眼睛,回答得很自然很佛係:
    “母妃,那孩兒就搬出去住,經常回來看母妃。”
    淑妃:“你一個人開府,你不怕麽?”
    慕容禮:“在宮裏和宮外都是一樣吃飯睡覺,想母妃了便回來看看,有何可怕?”
    淑妃無言反駁。
    慕容禮忍不住又打了個哈欠:
    “母妃,孩兒實在困倦,恕孩兒失禮。”
    淑妃一臉無奈, 揮揮手:“去吧。”
    慕容禮走出門時,正巧遇上從禮和殿回來的寧安公主。
    寧安走上前:“皇兄怎麽今日此時才來給母後請安呀?”
    慕容禮摸摸妹妹的額頭:“我今早睡過了時辰,剛起來。”
    寧安:“那皇兄現在要去做什麽?可有空陪我玩?”
    慕容禮搖頭:“我太困了,現在要回去歇下。”
    寧安失落地放下手。
    淑妃將兒女的對話聽入耳中,肺腑之間再次長長地歎出一口氣。
    正如大家知道大皇子不學無術,三皇子癡傻懦弱一般,大家也知道,二皇子有嗜睡症。
    慕容禮小時候就愛睡覺,那時候淑妃以為兒子是犯懶。
    可後來隨著兒子漸漸長大,睡的時辰越來越長,一天竟要睡近八個時辰!
    每日隻清醒四個時辰,大半時間都在睡。
    而且看這趨勢,恐怕過兩年還得睡得更久。
    太醫說這是罕見的嗜睡之症,隻能盡力調養,順其自然。
    淑妃讓太醫開過各種提神湯藥,甚至狠心讓兒子試過頭懸梁錐刺股。
    然而,當她有一日發現兒子睜著眼睛都能睡著的時候,她終於放棄了。。。
    她不指望兒子成才,隻是兒子成日這迷迷糊糊的樣子,她如何放心讓兒子出宮?
    “娘娘莫急,若到時候真的走到那一步,娘娘多派些心腹人手照應著就好了。”
    尤嬤嬤在旁邊輕聲勸慰。
    “要老奴說啊,娘娘和二皇子這也用不著這般頭疼,惠婕妤和三皇子那邊恐怕才難辦呢。”
    淑妃想到裴姝母子,的確覺得更難了。
    這麽一想,連院子裏的菊花在眼中都失了幾分色。
    宮中的花草盆景都是精貴的東西,不但是進貢的佳品,還要日日有人專心養護。
    這樣的菊花景,在明惠宮是沒有的。
    明惠宮內的景象看著年年不變,院中永遠是一棵幹枯粗壯的老槐樹。
    被火燒過的偏殿最近倒是重建翻新了,看著和之前也沒多大區別。
    初九不再是隻小貓了 ,長大了許多,比以前也更好動,總喜歡跳到老槐樹上去。
    是很有精神和脾性的一隻貓。
    裴姝想把它抱在懷裏它都不讓。
    主殿的裏間內,裴姝在看兒子的功課。
    冬月在門口警覺地守著。
    裴姝的睫羽垂下,壓住清冷的眸色:
    “棣兒,明年若讓你出宮開府,你可願?”
    慕容棣放下筆,還未徹底褪去童稚的麵龐揚起,分明還隻是個孩子。
    “母妃,孩兒願與不願有何分別?”
    裴姝:“你若不願,自有讓你不出宮的法子,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想清楚。”
    慕容棣沉思了一會兒。
    刻漏中,水一滴一滴砸下,水珠的撞擊聲,在耳畔無限放大。
    半晌,慕容棣看著母妃認真道:
    “母妃,孩兒想出宮。不但要出宮,還要離開皇城,越遠越好。”
    遠到皇城中人看不見,遠到難以及時掌控消息的地方。
    裴姝站在兒子身邊,手放在兒子肩上,抓得很緊,連衣裳都抓皺了。
    他們母子都明白,隻有離開,才有機會破局。
    母子倆靜靜聽著窗外風過樹梢的聲音,靜默無言。
    ……
    欽天監。
    每到年末是他們忙碌的時候。
    因為過年的時候他們都得將一些記錄下的吉兆呈上去,然後依次為據,推測大瑜必然昌盛,長治久安。
    欽天監的職位比起其他朝堂上勾心鬥角的官位,還是很穩定的。
    穩定到欽天監的萬監正當了十幾年都沒挪過位置。
    七年前福星下界的瑞象就是他觀測到的,皇上還因此封四皇子為太子,改年號為昭慶。
    那個時候萬監正也覺得沒什麽問題。
    福星下界,又正好有皇子出生,天下風調雨順,這皇子就是福星了。
    可最近萬監正察覺到有點不對了。
    他看見紫微星的光芒閃爍,忽強忽弱。
    長安城所對應的方位仿佛泄了一個口子,氣運流散。
    氣運不斷湧向紫薇星不遠處一顆光芒很淡的星。
    那顆星之前淡到經常觀測不到,而如今看著越來越亮。
    “不對……不該啊。”
    萬監正喃喃自語。
    福星能聚四海之氣運,化凡庸為至奇。
    若太子是福星下界,所在之地的氣運不可能會流散。
    若太子不是福星,且紫薇星日趨暗淡,氣運離散……
    萬監正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不敢想下去。
    他更不敢把這一點記下來。
    一個弄不好,他第一個人頭落地。
    思考再三,萬監正終於落筆:
    【觀天象,吉兆至。民生熙和,安樂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