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他好像有殺氣

字數:6333   加入書籤

A+A-


    大瑜邊境各處都設了節度使和戍邊軍。
    西南的小國是最不足為懼的。
    那些國家又窮,人口又少,而且人都是矮瘦的。
    “大瑜陛下!”烏納激動地想上前一步。
    侍衛們長劍出鞘,攔在烏納麵前。
    慕容宇冷冷道:“區區小國也敢跟大瑜談條件,回去告訴你們國王阿那羅,好好臣服大瑜可得平安,否則大瑜可隨時蕩平靡婆!”
    明黃的衣袖一揮。
    侍衛們將烏納等使臣逐出了殿。
    “大瑜陛下!大瑜陛下……”烏納在殿外喊。
    王內侍走到殿外道:
    “皇上有令,命你們盡快離開長安。再不走的話,你們可未必能走得了了。”
    烏納一行人求見無果,隻得無奈離宮。
    長安街上,行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酒樓的旌旗招搖。
    小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
    女子的桃花扇下掀起陣陣香風。
    烏納沉默失落地走在街上。
    回驛站的路好長,回靡婆國的路更長。
    他看著眼前繁華的景象,心中生出淒涼,吟出一句大瑜文人的詩詞: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①
    他曾經非常仰慕大瑜的語言、詩歌、服飾……所以他學習大瑜的語言和文字,了解大瑜的曆史。
    他相信強大的國家是從這樣燦爛的文化和曆史中孕育出來的。
    他也期待著有一日,他能輔助他們的王將靡婆國也治理得這樣繁榮。
    可是他的王死了。
    被叛徒阿呂應砍下了頭顱,然後血淋淋地掛在城牆上,被蟲蟻啃食得麵目全非。
    他代表新王來捉拿阿呂應,可是大瑜不放人,甚至索要更多的財寶。
    烏納轉頭,回望著宮城的方向。
    宮門大氣森嚴,朱色宮門打開,像張開的血盆大口。
    “烏納大人,怎麽辦?”身邊人道。
    烏納的聲音低沉:“大瑜這邊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先盡快送信回靡婆,讓王知道這邊的情況。”
    “是,烏納大人。”
    有人繼而道:“可惜這次來沒能殺了阿呂應,要不是我們人太少,我和大瑜禁軍拚命也要殺了他。”
    提到阿呂應,烏納握緊了拳頭。
    早知道的話,第一次見阿呂應的時候就應該扒了他的皮,把他的骨頭扔進鍋裏……
    烏納想得有些出神,一時沒注意,撞到了人。
    “呀!我的饅頭掉了。”童稚的聲音響起。
    烏納低頭,看見一個圓白圓白的小胖子。
    腦袋上光溜溜的,在陽光底下好似會反光。
    是個又胖又小的和尚。
    小和尚的腳邊有一個和他臉一樣圓的饅頭,上麵啃出了彎月狀的凹陷。
    烏納道:“小師父,對不住,我沒看路。”
    小胖和尚彎腰撿起饅頭拍了拍,把上麵髒兮兮的灰塵拍掉,用塊布包起來:
    “還好,還能吃。”
    小胖和尚把饅頭放進包袱裏。
    烏納聽說過,大瑜和尚們隻吃素,生活中有許多清規戒律。
    應當是苦行僧的樣子。
    可這小和尚實在富態,比他們靡婆國的地主兒子還胖。
    小和尚也看著烏納,忽然說:
    “施主,你身上殺氣好像好重,你要不要我為你念佛經呀?可以幫你驅殺氣的。”
    烏納搖頭:
    “不用念佛經,我不是大瑜人,我是靡婆人,我們靡婆人不信佛。”
    小和尚問:“那你們信什麽?”
    烏納:“我們信七頭蛇神靡迦。”
    小和尚張圓了嘴:“你們信蛇,七頭蛇……”
    “悟真,你怎麽還在這?山下人多,不許亂跑了。”
    兩個瘦瘦高高的和尚走過來。
    悟真轉頭:“悟空、悟淨師兄,我沒亂跑,我一直站在這。”
    悟淨不好意思地對著烏納一行人道:“阿彌陀佛,幾位施主,我這小師弟年幼口無遮攔,若有什麽得罪的地方,還望莫怪。”
    說完後,悟空悟淨拉著悟真走了。
    烏納看著那師兄弟三人的背影。
    兩個瘦高的和尚走在兩邊,小胖和尚牽著手走在中間。
    好像一雙筷子夾著個豬肉丸。
    烏納眉頭鬆開了一瞬,短暫笑了笑,而後繼續愁眉不展地往驛站走。
    另一邊,悟真被兩個師兄牽著在人群中穿梭。
    小胖子悟真說:“師兄,我剛才沒跑,有人撞掉了我的饅頭,我就沒跟上你們。”
    悟空師兄在悟真腦袋上敲了個栗子:
    “那把饅頭撿起來就好了。你和陌生的外邦人說話做什麽?”
    悟真“啊”了一聲,想捂住腦袋,可是兩隻手都被師兄們牽住了,都沒有手捂腦袋了。
    “悟空師兄,剛才那個人皺起眉頭的時候,額頭上的皺紋好像一把刀啊,所以我覺得他好有殺氣,就問他要不要我幫他念經驅殺氣。”
    悟淨師兄:“人家腦袋上的皺紋和殺氣有什麽關係?就算有,你這點修為哪能給人驅殺氣?”
    悟真:“我給他念經不收他的錢,他肯定會再給我買個饅頭的。”
    悟空:“你已經吃了三個饅頭了,不準吃了。”
    悟真的眉毛垂下來,小聲說:“哦。”
    慈光寺在山上,平日買東西多有不便,因此每個月會派弟子下山統一采購。
    這次下山采買的是悟空和悟淨兩位弟子,悟真很想跟著下山看看,因此也跟著來。
    他們買了些米麵、藥材、香燭、筆墨等,裝滿了一推車,然後推著回去。
    等到了山下,就有守山的弟子們接應,一個個地將東西背上山去。
    悟真年紀小,但是也背了一小袋米麵,手裏還抱著一捆香燭。
    慈光山很高,買東西、搬東西是很累的事情。
    可這和挑水、掃地、在寺裏種白菜一樣,都是修行的一部分。
    師父們說,勞作可以讓他們保持正念,達到心境平和與覺悟。
    悟真背著東西,氣喘籲籲地上山:
    “師兄,我好像悟了,背東西上山真的能摒棄雜念。”
    “我現在除了餓,什麽想法都沒了。”
    扛著大袋米麵的悟淨笑岔了氣,扶著麻袋的手都差點卸了力:
    “別逗我笑,專心看路。”
    清風拂過山頭。
    春風來又去,鬆濤起又伏。
    悟真上了山,把米麵和香燭都放到寺裏的倉庫後,回房裏用巾子抹去了一頭的汗,然後就趕緊去找師父。
    “師父,弟子回來了。”
    悟真走進一方小院,院中有一棵很大的桃樹。
    桃樹是山上野生的,上麵長滿了花苞,但隻開了一兩朵,大多數還沒有開。
    樹下有一個胖胖的僧人在掃地。
    掃把是用深黃色的蘆葦莖稈做的,掃得院中一塵不染。
    一片粉白的花瓣落下來,沾在胖僧人灰色的衣衫上。
    明燈大師聞聲抬頭,微微露出笑意:“悟真累了吧,洗淨手了沒?”
    他指著自己屋裏的小桌子道:
    “桌上有吃的,自己去拿。”
    “師父,我洗淨了。”悟真把兩隻手伸出來,攤開濕漉漉白淨淨的小手心給師父看。
    明燈大師點點頭。
    悟真又不知從哪摸出個咬了一口的大饅頭:“師兄給我買了饅頭吃。”
    明燈大師:“……行了,進去吃吧。”
    悟真進了屋子,看見掉了漆的木桌上放了一杯水,一個盤子。
    盤子裏有一些核桃、杏仁、花生、豆幹。
    師父說他在長身體,光吃饅頭和青菜不夠,還得吃點果仁才行。
    悟真把饅頭掰成兩半,將核桃豆幹什麽的塞進饅頭,咬了一大口,然後喝了杯子裏的水。
    杯子裏的水甜甜的。
    屋外,胖胖的師父在掃地。
    屋內,胖胖的弟子在進食。
    都在修行,都在悟法。
    悟真和師父說起了山下的見聞:
    “師父,我在山下遇到了一個人,他說他是靡婆國的人,他們那裏的人不信佛,他們信九頭蛇,聽著有點嚇人。”
    明燈大師邊掃地邊搖頭:“不是九頭蛇,是七頭蛇,那是他們的蛇神靡迦。靡婆國的蛇神七頭代表風、火、水、土、日、月、空,不嚇人。”
    悟真有點驚訝,又說:
    “那位施主有一點奇怪。他看著很有殺氣,但是他很講禮。他撞掉了我的饅頭,跟我道歉,叫我小師父,沒有叫我小胖子。”
    明燈大師:“人有殺氣的時候不一定是想殺人,也許是因為所求不得,事與願違。他也許是個很懂禮的人,但懂禮之人也會有失落怨憤之事。”
    悟真吃完了盤子裏的果仁和饅頭,喝空了杯子裏的水。
    “嗝。” 他打了一個飽嗝。
    “希望那位施主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