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冮北行一)

字數:3646   加入書籤

A+A-


    10月底的一天項英、周子昆、李振華離開皖南。當天晚上一行人就偷渡過了長江。淩晨五點到達無為八公山新一團團部。
    新一團副團長袁連生為眾人準備了早飯,大家吃完飯,團部響起了起床號,新一團一天的訓練開始。
    大家也顧不上休息,由袁連生引領,視察了軍隊的訓練情況,大家都很滿意,周子昆又詢問袁連生民兵的訓練情況,袁連生指向操場一邊一群穿著老百姓衣服的人道:首長,那邊就是民兵中挑出的骨幹,在團部集訓。同寸我們也派出多支武工隊到各村訓練民兵,無為地區現有民兵6300餘人,現在正規軍編製少,民兵都想著法的往正規軍裏鑽,大家參軍的熱情都非常高。
    周子昆聽了非常滿意,這就是可靠的預備兵源,隻要有需要一個無為地區就可以拉起三個團。
    從訓練場回來,一行人又參觀了炸藥廠、子彈廠、地雷、手雷廠、煉銅廠。袁連生告訴眾工廠還可以生產水雷,水雷威力大,炸沉過日軍勢多丸號。隻要我軍願意,隨時可以用水宵封鎖長江。這是一個殺手鐧。
    袁連生又帶大家參觀武器庫,糧庫。武器庫裏機槍,擲彈筒、迫擊炮不少,居然還有五門九二步兵炮,都是曆次戰鬥繳獲的。糧庫裏大米,麵粉、玉米、土豆等糧食充足,秋收取得了大豐收,畜牧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戰士們一星期也可以吃上二三次肉,時不時還有雞蛋、魚供應。大家又去了被服廠、香煙廠。特是香煙廠,十月份已上繳利潤五萬元。
    一行人中午休息了一下,下午袁連生又讓地方黨組安排人帶路到周邊各村走訪。他發現各村的民主選舉、黨組織、三七減租、民兵、婦救會、兒童團等等都組織的很好,黨組織在百姓中很有威望,從交談中得知,無為城中的日偽軍根本不敢出城。整個根據地欣欣向榮,老百姓甚至比抗戰之前生活的更好。這是在皖南做不到的。
    晚上,袁連生又召集了連以上幹部以及地方黨委座談,座談中項還了解到,地方黨委與軍隊合作正在整修江堤及圈堰,大家都士氣高昂。這裏的偽軍甚至和新四軍做香煙買賣,還挺守商業規則,項英是真沒想到縣城之外就是新四軍的地盤,日偽軍還默認了。這種情況的出現真讓人想不到。
    休息了一個晚上,上午袁連生又安排了一個連護衛,正大光明的往大別山根據地趕路,中途沒有遇到任何攔截,二天後就勝利的到達了大別山新開嶺七團團部,高 亭正在此處。
    在大別山,高敬亭引領一行人參觀軍工廠,銅鐵礦廠還有金礦,視察了部隊的訓練。這裏的規模比八爪山的更大,群眾工作也做的非常到位。大家又去了舒城,情形也和無為地區一樣,10月份四支隊針對潰散的國民黨軍隊、到處搶劫的漢奸土匪,在舒城、廬江周邊進行了討伐戰,給漢奸土匪以狠狠的打擊,共殲滅反動武裝2800餘人,繳槍1500餘支。新四軍在這些地牢牢地紮下根來。
    項副軍長在舒城停留了三天,走訪了舒城周邊各市、鎮、村,視察了軍隊、民兵、各地黨組織。見識到了敵後廣闊發展空間。期間多次與高 亭深入交流,高 亭表達了自己想保留鄂豫皖根據地的意願,項也表示理解。
    李振華拿出他自己寫的《論新四軍的發展方向》給高 亭,高 亭認真閱讀了文章。
    高 亭道:政委、以前我隻是想著有一塊根據地、進可攻退可守。今天看了這篇文章,真是醍醐灌頂。這個李振華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要好好培養。江北這邊發展空間更大,讓他這邊來,成長會更快。
    項英表示這次他也是特意把李振華帶出來,讓李振華多看多想多積累,拒絕了高 亭的請求。通過調研江北的發展,發現江北確實比江南快的多。江北比江南少了很多拘絆。此次來江北,項 英也就是想親眼見證一下,想和江北的各位同誌深入交換一下意見,後麵項 英還要去定遠、盱眙與楊文翰同誌、張參謀長深入交換意見,最後確定新四軍的發展方向。戰略方向的改弦更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牽一而發動全身。
    高敬亭心裏已經非常滿意。當初他與楊文翰、李振華的構想已得到初步認可了,飯要一口一口吃,改弦更張不是過家家、急不得。
    項英、周子昆、李振華一行人又踏上了行程。先是從舒城走水路到三河,在三河鎮等待巢湖水上縱隊。晚間縱隊到達三河,一行人登上汽艇和帆船駛入巢湖。
    10月份這段時間,巢湖水上縱隊大殺四方,利用汽艇高機動性,襲擊了炯煬據點,利用繳獲的九二步兵炮炸毀了日軍碉堡。又襲擊了意圖重修的龜山據點。襲擊了三河鎮、肥西。進拓臬河襲擊柘臬據點。並在巢湖姥山島建立了補給基地,在巢湖上攔截日軍船隊。期間又繳獲了兩艘汽艇。巢湖周邊據點、碼頭損失慘重,周邊日軍猶如驚弓之鳥。日軍白天也派飛機搜尋過,但白天遊擊縱隊把汽艇偽裝分散停放在蘆葦蕩裏,湖邊大樹下。日軍無計可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巢湖上汽艇裏、項英聽取了遊擊縱隊隊長劉平這段時間戰鬥經曆。他表揚了縱隊積極作戰,取得了戰果事小,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抗戰信心才是根本。同時也要求縱隊不能驕傲自滿,要時刻關注日軍是否從長江調兵艦報複。劉平深以為然。
    船隊進入柘臬河,在柘臬鎮前約五公裏的地方下船,遊擊縱隊調頭駛向巢湖。項英一行人與來此地接應的新三團團長劉培善一起直奔黃山,到達駐地已是深夜兩點,劉培善安排好了食宿,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眾人剛吃完早飯,團長劉培善就來向項英匯報工作。劉培善提到新三團已組建完畢,正在進行訓練。新兵的質量很好,通過二三個月訓練就可拉上戰場。新三團是在新一團的基礎上擴編的,而新一團自從到江北以來短短四個月已進行了二輪大的擴編,其他的部隊也是一樣,單位戰鬥力不可避免會下滑,而且後續擴編也是形勢使然,到時基層軍官必然缺乏,高級軍官也可能跟不上形勢,現階段還有軍部調來的教導隊頂著,後麵就接不上了。
    項英覺得這個問題提的好,他把周子昆、李振華也一起叫來商量。
    周子昆道:我覺得我們應該建立隨軍學校了,我們紅軍時期就有紅軍學校,這是我們的傳統。
    李振華道:學校肯定是要辦的,延安有抗日軍政大學,我們可以向中央申請辦個分校,遊擊戰方麵我們人才多,可以向中央多要些正規院校畢業的人才來,新四軍發展越來越大,始終要從遊擊戰轉向正規作戰,我們提前做好準備。學校除了麵向社會招收正規學員外,要先從軍隊抽調基層幹部來進行中短期培訓,營團級幹部也要到學校回爐。這樣就可以快速提高指就是水平。
    周子昆道:"建立學校是沒有異議了,學校的地點設在哪個地方比較合適。按理說應該設在皖南軍部附近,但江北有更迫切的需要。"
    李振華道:我覺得我們可以把學校分成兩部分來辦,可以在江北指揮部附近建校,主要培養江北基層軍官為主,皖南建校設普通班,以麵向社會招生為主,以技術兵種為主。設高級進修班,輪訓新四軍營、團級幹部。
    幾個人討論了一會兒,形成了一個草案。
    接下來一行人又在劉培善的引導下視察了軍隊的訓練工作,與地方黨組織座談,下到村莊,檢查根據地的建設情況。檢查的情況大家很滿意。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