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皖南新四軍北上

字數:3193   加入書籤

A+A-


    深夜12點,雲嶺原軍部還亮著燈,兩位首長還沒休息,他們在等待參謀們統計戰損。兩人都很輕鬆,粗略算來消滅的鬼子不下2500人,偽軍不算。
    參謀過來了,向兩位首長報告了戰損:此次作戰消滅日軍2600餘人,偽軍2200餘人,我方傷亡900餘人。我軍與日軍戰損比1:5。繳獲甚多,有九二步兵炮……。
    之所以能取得這樣大捷,雲嶺周邊防禦工事功不可沒,也沒枉新四軍三年的苦心經營。隻是可惜新四軍要北上,放棄雲嶺了。
    軍首長道:沒什麽可惜的,隻要有我們新四軍在,我們就可以不斷創造奇跡。這裏交給國軍,也算是為抗日在作貢獻。
    戰報連夜發送到了延安總部,延安總部看到取得了大捷以及1:5的戰損比,放下心來。總部擬定了回電,並上報軍委會。
    軍委會的常申凱收到戰報,他也沒有料到新四軍又打了這麽一個漂亮的勝仗。戰損比1:5。常中凱又想到了8月份的八路軍打的正太路破襲戰,心中又泛起深深的憂慮,新四軍絕不能留在長江以南,常申凱下定了決心。
    戰報發布以後,全國一片歡騰,各組織紛紛發賀電給新四軍,新四軍再一次揚眉吐氣,國府往常指責新四軍遊爾不擊的話也說不出口了。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來到雲嶺,向新四軍道賀,同時又帶來命令:嚴令新四軍11月底之前要北上、越過長江。
    皖南新四軍剛打了大勝仗,還要受到如此逼迫。消息傳出時,戰士們都很是群情激憤。兩位首長趕緊安撫部隊。
    此時新四軍已將大部民用工廠脫手,股份都賣給了合作夥伴和地方士紳。軍用工廠已轉移至江北或茅山。撤退計劃正式開始實施。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在雲嶺待了三天,看到雲嶺的繁榮,感歎短短三年不到的時間,雲嶺這邊被新四軍治理的安居樂業、井井有條。
    軍首長表示新四軍主要任務是打擊日寇,能有現在的繁榮,都是這些廠主、業主的功勞,老百姓的功勞。新四軍隻是提供了穩定、公平的環境、休養生息的政策。中國的老百姓是全世界最好的百姓,隻要給他們合適的環境,不需要你去幫他們什麽,他們就能發展起來。而且還對你感恩戴德。
    軍首長言道:"墨三兄,你到處看看,天底下哪個國家還有這麽好的百姓。"
    司令長官有些尷尬。忙轉換話題,談起撤軍的事。
    軍首長表示新四軍會遵從命令,撤到長江北岸。為了抗日,新四軍犧牲一點利益不算什麽。到那不是打鬼子,隻希望國府少做些親者痛,仇者快的事。
    長江上日軍軍艦、運輸船隻明顯少了許多。這段時間新四軍隔三叉五的就施放些水雷也不多一天二十多個,有時是新一團釋放,有時是6團釋放,日軍防不甚防。日軍一直以為是國軍水雷隊所為,因此在水雷隊活動範圍嚴密監控,然而卻收獲甚微。這種情況一直持續10月中旬。
    10月下旬後,水雷數量明顯減少,日軍以為是自己的嚴防死守起到了作用。
    但10月25日一早,日軍突然發現江麵上飄雷明顯變多,江麵日軍軍艦、船隻被通知緊急避險,多艘船隻被水雷炸沉。長江安慶至蕪湖段完全斷航,日軍在長江上遊還發現了錨雷。
    25日晚,皖南新四軍大部隊撤退開始,半個多月的時間新五團,獨立團大部已經趁長江船艦稀少,分小隊通過沙州趁夜偷渡過了長江,今晚是五團、六團集中過江,獨立團一部到在沙州南麵布防,在老觀村、胥壩渡口對麵架起步兵炮警戒。六團架起自己所擁有的步兵炮,沒良心炮警戒銅棱方向、荻港方向的日軍,五團沿順安河乘竹筏到河口上岸,抬上竹筏到史家灣附近下水渡江到達沙州,在江北接應下撤往江北。
    五團是最晚撤離的,撤離皖南後,軍部致電三戰區接防。三戰區沒有料到新四軍撤退如此決絕,立即致電附近國軍接防。
    此時日軍也發現了異常,大通日艦想去攔截,還未開出港口就遭遇水雷,多艘艦船被炸,不得不退回大通。銅陵調集1000多日軍往東麵準備截擊新四軍。剛出銅棱就碰上地雷,還有新四軍的騷擾。等他們千辛萬苦到達6團阻擊陣地,迎麵碰上6團炮擊,6團也不再顧及炮彈多少,玩命的發射,日軍不得寸進。
    6團得知5團渡江完畢後,逐步向老觀村、胥壩渡口方向交替掩護、撤退,日軍步步緊逼。但這裏的地形比較特殊,是一個被沙州隔江包圍著的半島。沙州上部布置在半島東、西兩麵的獨立團留守部隊機槍開炮了,封鎖了進入半島的路線,日軍隻能幹瞪眼。沙州東麵獨立團留守人員還在向下遊施放漂雷,以防下遊日軍軍艦西進銅棱江段。
    無為新一團為渡江做的準備很充分,上遊從湯溝開始,新一團冒死在湯溝以南到大通江段都布置了大量錨雷,地方黨委幾乎是收集了北岸能搜集的船隻,籌集了二、三十條大船和幾十條漁船。對所有船隻實行有償征用,按船隻大小每天支付50斤至100斤大米,並對船工進行了編隊組織,以保證不發生混亂。無為沿江預設渡口12處,滿員一次可渡數千人員。
    撤退工作很順利,等全體人員渡過長江,天還沒有亮,重武器也都被運送到了無為。
    部隊全部到達江北,按照原定計劃,新五團也去了鄂豫皖,加強那邊的力量。譚震5團、6團接替新一團留守無為、廬江、巢湖一帶,獨立團、新一團前往皖東。
    天亮了,鬼子飛機飛臨沙州,沙州上已是人去樓空。25號晚上,南京、蕪湖的艦船強行出動,在被水雷擊沉、擊傷多艘之後,日軍無可奈何放棄截擊新四軍,他們到這時才明白,新四軍已經掌握了水雷的製作,就是他們釋放的水雷,然而一切都晚了。
    國軍在接收了皖南雲嶺之後,連夜調集後方部隊填補皖南新四軍留下的防衛缺口,依照新四軍留下的防衛工事圖,部隊一一入駐。忙到第二天中午,部隊接防完畢。
    延安總部收到皖南順利撤退的消息,總部首長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常申凱也接到第三戰區的匯報,一時間有些失神,他沒料到新四軍撤退如此迅速,如此順利。江浙滬一帶是國府的傳統統治範圍,他當然不希望新四軍在這裏紮根,但這麽多新四軍北上到底是福是禍,誰又能預料的到呢。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