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新形勢
字數:2875 加入書籤
詹森把司徒雷登三人安頓下來,這種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成的事,還要從長計議。
三天後司徒雷登三人出現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的門口,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接待了他們。大門外軍統人員目睹了這一切,三人在辦事處沒有待太長時間,一個小時後就出來了。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很客氣的把三人送到了門口。
從這天後,司徒雷登隔三差五就會出現在八路軍辦事處,成為了此地的常客。軍統人員甚至了解到司徒雷登捐獻了一筆款子給八路軍。事情一級一級傳到高層,國府外交部拜訪美國大使時提出了此事,詹森表示這是司徒雷登個人的私事,中共畢竟救了他們的性命,感謝一下也是人之常情。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
沂蒙軍區楊文翰、黎玉收到延安總部的來詢問電。兩人一五一十把李振華的謀劃告知延安總部。延安總部非常支持沂蒙軍區的籌劃,但同時又非常關切山東根據地的安全問題,美軍轟炸機如果降落山東根據,必將引發日軍的大規模報複。楊文翰、黎玉表示有信心抵抗住日軍的進攻。
延安總部放下心來,授權重慶辦事處與司徒雷登展開談判,最終雙方達成協議,美國表示我黨如果營救了飛行員,轟炸機可以贈送給我軍。其實美國也隻是表達了一個姿態,美方認為中共沒有飛行員,沒有飛機維護人員,山東也還沒有飛機燃油。轟炸機隻能是一個擺設。
沂蒙軍區緊鑼密鼓的展開了秘密修建飛機場的工作。這時期的機場還比較簡單,隻要地麵找平,夯實地麵就可以了。按照李振華的設計,還在山裏修建飛機庫。沂蒙軍區封鎖了這一區域,在工地上方架起了偽裝。同時延安總部也加長了飛機場跑道,建設飛機庫,秘密囤積航空燃油,派遣飛行員前往山東。沂蒙軍區也開始收集汽油、酒精等。
沂山兵工廠,熊大正正在和延安總部過來的專家討論問題,主要內容是船用單缸水冷發動機關鍵部件的材質問題。原有的小高爐生產的鋼材強度、硬度、韌性不夠。正好延安派來的專家中,有冶金方麵的專家。他們利用原有的鋼材為基礎,通過各種方法小規模精煉得到多種鋼材,並取得了多組數據。
熊大正如今的工作更多的是偏向於協調,延安總部調來的技術人員,天津租界淪陷前搶救的一大批高級知識分子,為沂蒙軍區兵工部補充了大量的新鮮血液,極大緩解了軍工人才上的缺口。上一次和司徒雷登一起過來的英國教授林邁可、李效黎夫婦意外的也留在了山東根據地。
熊大正忙並快樂著,一個月前按照李振華的要求,熊大正已抽調人員去渤海軍區組建水雷組裝工廠。航空炸彈的研製工作也已經完成,仿製的是日軍航彈,有60kg、250kg兩種,航彈實驗彈已在投擲試驗中取得成功,爆炸威力巨大。
兵工部現在攻關的是船用單缸水冷發動機,李振華明確告知熊大正此款發動機要用在帆船上。李振華要求燃料是柴油或植物油。單缸水冷發動機在延安總部已有生產,主要用在運輸和農業上。熊大正組織技術人員對延安送來的發動機圖紙進行了適用性改進,重新設計了變速箱,船用操作機構、螺旋槳。材質試驗也已完成,現在就是根據試驗數據對比、挑選適合的材質。
熊大正對現在的工作、生活都非常滿意。工作上楊司令、黎政委無條件信任他,他也能充分發揮他的專長。宜銘來到山東後,不但在生活上對他無微不至的關心,他也能和宜銘商量他所碰到的難題,宜銘偶爾的建議還能給他帶來靈感的火花。生活條件上,他們這些專家是根據地裏待遇最好的一批人,待遇超過楊司令、黎政委。熊大正有時都覺得有些過了,提出降低自己的待遇。兩位首長都堅決不同意,並勸他不要破壞軍區尊重人才的氛圍。熊大正蠻感動的,也慶幸當初加入了這個群體。
山東根據地的農業生產取得了大豐收,畜牧業也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根據地核心地帶分田到戶,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熱情。沂蒙軍區還針對勞動力少的家庭、軍烈屬家庭進行幫扶,組織互助組。沂蒙軍區大修水利,在山穀、溪流修建山塘,在旱地裏修水渠,在村中打井,解決用水難題。年中時,李振華提醒過楊文翰、黎玉,今明兩年可能會出現華北可能會出現大旱。兩位首長對農牧業就更加上心了,還從皖東、無為、皖南、江南、兩湖等各地調糧、買糧。到如今根據地內糧食充足,就是真出現了大旱也不怕。
沂蒙軍區還掌握了食鹽、香煙、金礦、蘇北棉花等財源,還有青黴素這一秘密武器。在經濟上沂蒙軍區已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還向115師、八路軍總部提供支援。
這時期的新四軍各部也發展的很好,新四軍軍部北上後,軍部設在了皖東黃花塘。新四軍組建了十二個主力師,蘇北粟裕部為第1師,江北指揮部皖東部分組成第2師,張雲逸兼任師長,蘇北黃克城部組成第3師,淮北彭雪楓部組成第4師。銅柏山李先念部為第5師,長江以南江南指揮部及江抗組成兩個師第6師由譚震林負責,第11師由傅秋濤負責,無為根據地周邊駐紮第7師由張鼎丞、曾希聖負責。天長、揚州、六合根據地組建了第8師羅炳輝負責,鄂豫皖根據地組成了兩個師第9師第10師由江北指揮部副司令高敬亭負責,淮南組成了第12師由羅忠毅負責。沂蒙軍區在新四軍中實際上處於半獨立狀態,大多數時間由延安總部直接指揮。各個師兵力有多有少,12個主力師總兵力接近20萬,各地方武裝、民兵、遊擊隊總兵力35萬。
八路軍的發展就更不用說了,雖然經曆了一年多鬼子大掃蕩,兵力也還有50多萬人,在山西除原有的根據地之外,八路軍還發展到了中條山區域,由於有了火箭筒,火箭炮等重武器的普及,日軍以炮樓、據點為基礎,公路、鐵路為線的網格封鎖線,很難完全形成,這一世八路軍在掃蕩中雖損失也不小,但比前世降低了不少。
陝甘寧根據地由提前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南泥灣等地提前開發,礦業、鹽業、運輸業、工業的提前布局,加上鄂豫皖、無為地區、沂蒙軍區向延安總部支援,還有青毒素的收益,蘇聯的支援斷絕並未對陝甘寧根據地產生太大的影響。因為沒有發生皖南事變的關係,國共兩黨也未像曆史上那樣關係差點就破裂,陝甘寧總體環境比曆史上好得多。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