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來無回之地
字數:5728 加入書籤
離開西王母國半個月後,
路過鹽湖,跨越柴達木河,豎亥一行十二人正式踏上海拔五千米的地帶。
高原上常年刮著猛烈的風,好在獸皮足夠,人和馬都裹得嚴嚴實實。
還有富含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的羊油,商均臨走時特意買了許多罐,以此保護皮膚不被凍得幹裂。
“現在是幾月了,我們出來多久了。”苡中忽然問道。
豎亥稍微回憶了一下,說道:“四月,我們出來半年了。”
商均疑惑道:“你如何知道?”
“當然是靠北鬥和歲星。”豎亥解釋道。
“鬥柄指向辰位,歲星逐漸靠近月亮......”
商均除了星鬥的名稱外,其餘一個字也不理解,趕忙道:“豎亥,你何時學的觀星?”
豎亥微微一笑:“堯稍微指點了我一下。”
身後眾人立刻滿眼崇敬的望著豎亥。
大部分現代穿越者,最大的短板一定是星象曆法。
自農耕文明進入大一統王朝後,官修曆法一貫與王朝的穩定息息相關。
而漢朝起天人感應學說被朝廷接納後,星象占卜也逐漸被官方壟斷,與皇帝品德,天下大勢綁定。
因此星象的解釋權此後逐漸被朝廷回收,
直到晉朝將其明確載入律法。
自此後的唐宋元明清,朝廷皆推出相應的律法禁止民間私自收藏天文、讖緯相關圖書。
但星空就在頭頂,沒有人可以阻止人們仰望她。
曆朝曆代,隻要不依靠星象私自做出占卜,妖言惑眾,朝廷很少會管。
唐宋時期的和尚道士,宋明時期的民間,皆誕生過許多出色的天文學家,其中佼佼者,還能得到官身。
現代人星象天文知識成為短板的主要原因,還是光汙染和天文學脫離生產。
豎亥初到有夏氏,便已經和鉞芒學會辨認大部分星象和重要星球。
可天文曆法知識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學成,動輒以季節、年為跨度的星象變化,需要用明確記載來彌補觀測時長的缺失。
豎亥在《連山易》和堯那裏,學到的便是各類天文知識。
包括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為主的星空框架;
日月為首,金木水火土五緯構成的七政作為核心觀察對象;
身為北方天空核心的北鬥作為校訂時間季節的對象。
因為時間有限,豎亥著重消化了能夠作用於修訂曆法,判斷季節的星象。
至於天狼、孤星、客星彗星)等用於占卜祭祀的內容,豎亥並未做過多關注。
僅僅是粗略的了解星象曆法,豎亥身為現代人的短板便暴露出來。
他原以為太陽曆和太陰曆有各自缺陷,隻要完成陰陽合曆便是。
堯不但沒有笑話豎亥,反而耐心的和他講解一番。
陰陽合曆,以朔望月定月份,參考太陽回歸年製定節氣,並通過置閏調整年長差異。
在中原大地,陰陽合曆有記載可見於商朝,但十分原始,直到千年後的漢代才逐漸成熟。
其中難點主要為置閏、觀測精度、製定標準起算點,協調地區差異。
這四個難題,堯一個都還沒解決。
豎亥也正在起步階段,更是毫無頭緒。
但他依然堅持夜間抽出時間觀測天象,以圖尋找破解之法。
“堯,給我等著,我會算出來的,會的。”
豎亥暗自下定決心。
因為,在新石器時代,這是僅次於冶銅和育種的事情。
伴隨著海拔的提高,路途也愈發艱難。
又過半月,豎亥已經能清晰的看見遠處巴顏喀拉山脈的綿延,還有東邊海拔接近七千米的積石山。
隻是一行人走過的路程不及在草原時的十分之一。
白天,猛烈的風讓眾人舉步維艱,不時卷起的漫天沙塵更是令他們隻能在原地等候。
夜晚,極度的寒冷讓他們隻得抱團取暖,柴火消耗的比想象中更快。
在正式踏入巍峨的山脈前,他們還遭遇數次冰雹的襲擊,好在未到夏季,冰雹並不是很大。
“豎亥,我們後麵跟著東西。”一個武士忽然說道。
眾人猛地回頭,卻搜尋不到任何生物的蹤跡,隻有頑強生長在岩縫間的雜草灌木。
“在那,離我們很遠,我昨天就看到了,今天還在!”有崇氏武士拉過豎亥,指著地平線處。
借著正午耀眼的日光和高原上清朗的天氣,豎亥眯起眼睛看向武士所指的方向。
數十個黑色的橢圓小點,似乎在那裏緩緩移動。
豎亥看的十分仔細,但因紫外線過於強烈,眼前景象有些失真。
他隻好低下頭,喃喃道:
“這是什麽東西。”
“這東西真的存在嗎?”
“還是陽光太猛烈,將別的東西錯認了。”
以防眾人過於擔心,豎亥雖然沒能看清,但依然出聲安慰道:
“嘁,這裏連草都沒多少,可能是野馬或犛牛罷。”
隨後他抬起頭,整個人愣住了。
有崇氏武士臉燒的通紅,嘴唇發紫,雙眼中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病得不輕。
豎亥伸手扶住高燒武士的肩膀,又立刻轉頭看向眾人。
剩餘的那些人,裸露在外的皮膚曬得黝黑,臉上雖然塗了羊油,依然被凜冽的風刮出兩抹高原紅。
他們嘴唇皆已幹裂起皮,許久未洗的長發結成團,雙眼深深凹入眼眶。
好在沒有和這個武士一樣出現高燒的,隻是苡中瘦了許多。
“別看了,豎亥,你也沒好到哪裏去。”
商均走來,拍拍豎亥的胳膊。
“生生死死都過來了,還差這點困難嗎?”
細皮嫩肉的白皙俊美膏粱子弟商均,如今曬得黑一塊紅一塊,胡子拉碴不修邊幅,再不複往日風采。
豎亥心裏不好受,但說不出什麽,隻是扶住高燒的武士,默默地向麵前巍峨的山脈走去。
高燒武士抬起頭,望著腳下的山脈,又指遠處最高的山峰積石山說道:
“我們生於崇山,卻從未見其巍峨。”
“如今在此地,竟能望見如此神山。”
“就算是死,死在那上麵也值了。”
苡中也艱難的抬起頭,望向遠處覆蓋著萬年冰雪的山峰,熱淚盈眶。
當夜,豎亥尋了一處岩石後方紮營,難得尋了一些冰塊,煮水給眾人補充。
很快,又疲又倦的人馬昏昏睡去,隻留豎亥守夜,順便觀測星象。
豎亥望著明亮的星辰,不由感歎:
“大祭司畫的道路還是基本準確的,避開了山峰和懸崖。”
“隻是沒想到,戎狄、葷粥、西王母都是小意思。”
“沒有人,沒有動植物,連氧氣都稀缺的這裏,才是最可怕的。”
豎亥被陽光刺醒,猛的翻身後睜開眼睛,心中大呼不妙:
“糟了,昨晚睡著了,沒有添柴。”
豎亥掙紮著從厚實的獸皮中爬起身,卻發現篝火還留有一絲火焰。
隨後他發現眾人聚作一團,沉默無言。
豎亥擠過身去,見到高燒武士已經冰涼的身體。
“苡中不見了。”商均忽然喊道。
......
一時半刻後,豎亥找尋到了已經自殺身亡的苡中。
在附近最適合觀看積石山的一處角落。
他手上有木炭的碎屑,昨夜添柴的人就是他。
苡中沒有閉眼,即使刀尖深入心窩,依然睜大雙眼看著巍峨的山峰。
他臉上掛著滿足和解脫的表情,似是為見到神山欣喜,又像是擺脫了難熬的痛苦。
豎亥這才明白,苡中的寄生蟲沒有得到解決,它們在苡中體內成長繁衍,給他帶去疼痛和虛弱。
身為有崇氏武士長的苡中,不允許自己那樣窩囊的死去,幹脆尋了一處絕佳的地點,迎著日出自我了斷。
豎亥流下一滴眼淚,隻是很快被猛烈的風吹散。
他餘光一瞥,又見到北方草原上的數十個黑色橢圓小點,
隻是他們較昨日變大了些,也更能看清其輪廓。
那是一隊人馬。
喜歡洪荒曆:我的兄弟叫大禹請大家收藏:()洪荒曆:我的兄弟叫大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