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雪野詞痕

字數:5960   加入書籤

A+A-


    雲麓詞心錄:第二百四十三章.雪野詞痕
    第一章 冰河舊夢
    暮冬的風卷著碎雪,掠過雲麓山的竹籬時,煜明正臨窗研磨。硯台裏的墨色凝著寒煙,恰似窗外那片漫無邊際的白。他嗬了嗬手,指尖觸到案頭那幀素箋,上麵是前日與清風同遊雪野時,即興寫下的《沁園春》。
    “煜明!快來看,冰河開了條縫兒!”
    喊聲隔著半尺厚的窗紙透進來,帶著風雪裏特有的爽利。煜明抬眼,見清風裹著件玄色鬥篷,正站在院中的老梅樹下,鬥篷邊緣落滿了雪,像棲著一層碎玉。他笑了笑,將素箋小心卷起,揣入袖中。
    兩人踩著沒踝的積雪往河穀去時,天地間正浮著層淡金的光暈。夕陽斜斜地掛在西嶺,將連綿的雪原染成琥珀色,遠處的冰河蜿蜒如練,在雪野裏勾勒出一道銀亮的弧線。煜明忽然想起詞裏那句“夕照流金,餘暉染素,天地茫茫一色連”,便指著河穀方向對清風道:“你瞧,那日此處的光景,倒真應了詞中的句子。”
    清風順著他的手指望去,隻見冰河在夕照下泛著粼粼金光,兩岸的雪丘如瓊峰羅列,起伏連綿。風漸漸靜了,隱約能聽見冰層下流水的低語,細碎而悠長,像是在訴說過往的歲月。“‘風初靜,聽冰河低語,似訴流年’,”清風低聲念道,忽然笑起來,“記得當年我們在冰河上鑿冰捕魚,你失足掉進冰窟,渾身濕透還硬說‘心同稚子’,非要把那條小魚帶回家養?”
    煜明聞言,望著眼前的冰河,記憶忽然漫過時光的雪層。那時他們都還年少,總愛踩著薄冰尋趣,手凍得通紅也要比賽誰能在冰麵上滑得更遠。有一次圍爐煮酒,清風醉了,說要學林逋“梅妻鶴子”,結果第二日就在市集上買了株病梅,被煜明笑話了許久。“如今想來,”煜明輕歎一聲,“那時的豪情,倒真像詞裏寫的‘未肯刪’。隻是歲月無聲,多少閑愁都付了逝川。”
    清風伸手拂去他肩頭的落雪,語氣裏帶著暖意:“愁什麽?你看這冰河歲歲封凍,歲歲解凍,人也該像這山川一樣,自有韻致。你瞧今晚的月亮,待我們回去時,怕是要‘冰輪皎皎’了,正好‘獨醉樽前’——不過得加個你我同醉。”
    兩人說著話,已走到冰河近前。冰層下的水流聲愈發清晰,像是時光在深處湧動。煜明低頭,見冰麵下嵌著幾片枯黃的草葉,被凍成了透明的標本,忽然想起詞裏那句“且把閑愁付逝川”。或許真正的清歡,並非忘卻過往,而是像這冰河一樣,將歲月的痕跡都凝在心裏,卻依然能在某個夕照流金的時刻,聽見時光溫柔的低語。
    第二章 雪中倩影
    回到雲麓山的竹屋時,月亮果然升起來了。冰輪碾過梅梢,將滿院的雪映得發亮。煜明剛將爐火撥旺,就聽見門外傳來輕輕的叩門聲。
    “這麽晚了,誰會來?”清風疑惑著去開門,卻見門外站著個穿絳紅色鬥篷的女子,雪花落在她的絨帽上,像撒了一把碎瓊。女子見了他們,微微頷首,聲音如碎玉相擊:“冒昧來訪,敢問可是煜明先生?小女青溪,久仰先生詞名。”
    煜明連忙將她請進屋內。青溪摘了鬥篷,露出一張被凍得微紅的臉,眉眼間竟有幾分寒梅的清豔。她解下腰間的錦囊,取出一幀素箋:“前日路過雪野,見先生所題《清平樂》,詞中‘瓊花飛舞,玉靨凝霜露’之句,竟似親眼見過小女雪中模樣,故特來請教。”
    煜明接過素箋,上麵正是那首《清平樂·雪中佳人》。他想起那日在雪地裏,遠遠望見一個身影斜倚著冰枝,雪光映著紅唇,確實如寒梅初吐。當時隻是即興而作,不想竟被本人見著了。
    “姑娘謬讚了,”煜明將素箋遞還,“不過是偶然得見,觸景生情罷了。”
    青溪卻搖搖頭,目光落在窗外的梅樹上:“先生詞中‘冰枝斜倚佳人,雪光映亮紅唇’,不止是寫景,更是寫神。小女自幼愛梅,總覺人與花本是相通的。那日在雪中,忽覺自己與梅枝融為一體,先生的詞,倒像是替我說出了心中所想。”
    清風在一旁煮著酒,聞言笑道:“姑娘這一說,倒讓我想起煜明作詞時的模樣。那日他從雪野回來,對著硯台出神,忽然拍案而起,說‘有了!淺笑嫣然傾國,風姿醉了冬魂’,我還以為他見了什麽神仙呢。”
    青溪被逗得輕笑起來,燭光下,她的笑容確實如詞中所寫,嫣然傾國。煜明望著她,忽然想起方才路上與清風說的“豪情未肯刪”。或許詩詞的妙處,正在於能將瞬間的觸動定格成永恒,讓素不相識的人也能通過文字產生共鳴。
    “其實我作這首詞時,”煜明沉吟道,“想的不僅是佳人之美,更是覺得這冬日因了這份靈動,才不至於太過蕭寒。就像姑娘說的,人與花相通,人與自然亦是相通的。你看這窗外的梅,雪愈大,花愈豔,人的風姿,又何嚐不是如此?”
    青溪聽得入神,眼中漸漸泛起光亮:“先生所言極是。以前我隻覺得雪中獨立是清冷,今日才明白,這清冷之中,原也藏著傾國的風姿。就像先生詞裏說的,‘風姿醉了冬魂’,不是冬魂被醉倒,而是人以風姿賦予了冬魂暖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爐火劈啪一聲輕響,濺起幾點火星。三人圍爐而坐,聽著窗外風雪呼嘯,卻覺得屋內暖意融融。煜明忽然想起,方才青溪說“人與花本是相通”,這又何嚐不是他與清風多年來的默契?他們一同賞雪,一同論詩,彼此的心事,往往不需多言,便能在詩詞中找到回響。
    第三章 櫻雪同韻
    雪連下了幾日,終於在元宵前停了。那日清晨,煜明推窗見院內的櫻花樹竟開了幾朵粉白的花,雪花還掛在枝頭,相映成趣。他心中一動,忙喚清風來看。
    “怪哉,這櫻花怎會在雪中開放?”清風圍著樹轉了兩圈,伸手拂去花瓣上的雪,“你瞧這花蕊,冰凝著卻含著情,倒像是在等什麽人。”
    煜明望著枝頭的粉櫻,忽然想起去年花朝節,他們曾在山下的櫻園裏痛飲,那時清風還說“待來年花開,定要作一首新詞”。不想如今花未盛,雪先至,倒成就了這番奇景。他回到屋內,鋪紙研墨,筆尖落下時,腦中已浮現出《西江月》的詞牌:
    “雪覆櫻枝嬌俏,冰凝粉蕊含情。寒香一縷透晶瑩,似與春風相映。”
    清風湊過來看,撫掌笑道:“好一個‘似與春風相映’!你這是把冬的冷與春的暖寫在了一起。隻是下闋怎麽寫?”
    煜明望著窗外的櫻花,想起花朝盛景,又看看眼前的雪霰飄零,心中忽然生出感慨:“遙想花朝盛景,今逢玉霰飄零。山川素裹畫中行,獨戀此花幽影。”
    “妙!”青溪的聲音忽然從門口傳來,她手中提著個食盒,笑盈盈地走進來,“我就知道你們見了這雪中櫻花,定會有新詞。快嚐嚐我做的梅花糕,配著這詞正好。”
    三人圍坐在櫻花樹下的石桌旁,桌上擺著梅花糕和溫好的酒。雪花偶爾從枝頭落下,掉在酒盞裏,轉眼就化了。青溪指著枝頭的花說:“你們看這櫻花,被雪覆著反而更顯嬌俏,就像人在逆境中,更能顯出風骨。先生詞裏‘獨戀此花幽影’,戀的怕是這份不與俗同的性情吧?”
    煜明呷了口酒,隻覺酒香中混著櫻花的寒香,清冽動人。他想起方才詞中的“遙想花朝盛景”,那時的絢爛與如今的幽影,何嚐不是人生的兩種姿態?就像他與清風,年少時縱馬江湖是一種豪情,如今隱居雲麓山,圍爐賞雪亦是一種清歡。
    “其實我寫這首詞,”煜明放下酒杯,目光落在枝椏間的冰雪上,“不僅是戀這花的幽影,更是覺得這雪與花的相遇,是一場難得的緣分。就像我們三人,本是不同境遇的人,卻因詩詞相聚在此,看這山川素裹,聽這冰河流年,又何嚐不是一種‘畫中行’的幸事?”
    清風聞言,舉起酒杯:“說得好!來,為這雪中的櫻花,為我們的緣分,幹一杯!”
    三人碰杯,酒液在晨光中泛著琥珀色的光。遠處的冰河在陽光下漸漸融化,傳來潺潺的水聲,像是時光在溫柔地流淌。煜明望著眼前的雪景花影,忽然覺得,所謂詞心,不過是將眼中所見、心中所感,化作文字的韻律,讓瞬間的美好得以永恒。而所謂友情,亦是在這文字與光影的交織中,漸漸沉澱出溫潤的光澤,如同這雪中的櫻花,看似清冷,卻蘊含著生生不息的暖意。
    第四章 詞心永續
    暮色漸濃時,三人回到屋內。青溪取出帶來的琴,指尖在琴弦上輕輕一撥,清越的琴聲便在屋內流淌開來。煜明忽然想起那日在雪野中聽到的冰河低語,竟與這琴聲有幾分相似。
    “你這琴音,倒像是從冰河裏流出來的。”清風笑道。
    青溪指尖不停,唇角含著笑:“我這琴叫‘流川’,正是取‘且把閑愁付逝川’之意。煜明先生的詞,總能讓人在尋常景物中品出深意,就像這琴音,看似清淺,實則蘊含著歲月的韻味。”
    煜明走到窗前,見月光又一次爬上梅梢,隻是今日的月光裏,多了幾分櫻花的粉意。他想起這幾日與清風、青溪的相處,從雪野冰河到雪中佳人,再到櫻雪同韻,每一幕景象都化作了詞中的句子,而每一句詞,又都承載著不同的心境與情誼。
    “其實我寫詞,”煜明轉過身,目光落在燭火上,“最初隻是為了記錄眼中的風景。後來才發現,真正打動人心的,不是景物本身,而是看風景時的心境,以及陪在身邊的人。就像那首《沁園春》,若不是與清風同遊,又怎能寫出‘踏冰尋趣,心同稚子’的童趣?而這首《西江月》,若沒有今日的雪中櫻花,以及你們二位相伴,隻怕也隻會是一紙空文。”
    清風走到他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這話說到點子上了。詩詞之所以有韻味,正因它凝結了人的情感。就像你詞裏說的‘山川有韻’,這韻,何嚐不是人心賦予的?”
    青溪停下彈琴,起身走到書案前,見上麵還攤著煜明的《沁園春》手稿。她拿起筆,在紙的一角輕輕寫下一行小字:“詞心者,非獨寫景,實乃寫情。情之所至,景自成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煜明看著那行字,忽然明白了什麽。這些日子以來,他追尋的“雲麓詞心”,原來並不在遙遠的山水之間,而就在眼前的燈火裏,在朋友的笑談中,在每一次與自然相遇的瞬間。那些詩詞中的雪野冰河、雪中佳人、櫻雪同韻,不過是心湖泛起的漣漪,而真正的詞心,是與知己相伴時,那份無需多言的默契,是看遍山河後,依然能為一片雪花、一朵櫻花而感動的赤子之心。
    “時候不早了,”青溪將筆放下,“今日得聞二位高論,青溪受益匪淺。隻是這雪夜路滑,我該告辭了。”
    煜明與清風將她送到門口,見月光下的雪地泛著銀輝,遠處的櫻花樹在夜風中輕輕搖曳。青溪披上鬥篷,轉身笑道:“他日若再逢奇景,還望二位不吝新詞,讓青溪也能一飽眼福。”
    “一定,”煜明與清風相視一笑,“若有佳景,定當邀你同賞。”
    看著青溪的身影消失在雪夜裏,煜明忽然覺得,這雲麓山的冬夜,因了詩詞與友情,竟變得格外溫暖。他與清風回到屋內,重新撥旺爐火,桌上的素箋在燭光下泛著柔和的光。
    “你說,”清風忽然開口,“明年此時,我們會在哪裏看雪?”
    煜明望向窗外,月光下的山河素裹,宛如一幅永不褪色的畫。他拿起筆,在空白的素箋上輕輕寫下一行字:“雲麓詞心,雪野留痕。”
    “無論在哪裏,”煜明放下筆,眼中含著笑意,“隻要有景可賞,有友相伴,這詞心,自然會在時光裏,留下屬於我們的痕跡。”
    爐火劈啪作響,將兩人的影子映在窗上,與窗外的梅影、櫻影交織在一起。遠處的冰河在月光下靜靜流淌,像是在訴說著一個關於詩詞與友情的永恒故事,而這個故事,才剛剛開始。
    喜歡雲麓詞心錄:白雲著請大家收藏:()雲麓詞心錄:白雲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