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風波初現

字數:8567   加入書籤

A+A-


    國家會議中心的穹頂下,三十二麵參賽隊伍的旗幟高高懸掛。陽光透過玻璃幕牆灑進來,在光可鑒人的大理石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中央廚房區被劃分為十六個對戰台,每個都配備了最頂級的廚具設備。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消毒水味和隱約的食材香氣——已經有隊伍開始提前準備配料了。
    楊龍站在87號備戰區,手指輕輕敲擊著戰術板。豆苗剛偵察回來,手裏捧著厚厚一疊資料:"哥,打聽到了!廣州陳家上一輪的三道菜都在90分左右,最拿手的是"冰鎮咕咾肉"和"龍蝦三吃"。"
    "傳統粵菜講究原汁原味,"陸子浮推了推眼鏡,"他們的清蒸東星斑火候控製堪稱完美,上一輪拿到了91.3分。"
    砂時計嚼著口香糖,滿不在乎地擺擺手:"怕什麽,咱們可是幹掉了盤飧府!"
    楊龍的目光掃過對戰表——"成都周記川味館vs廣州粵海樓"。他沉思片刻,突然轉向角落裏安靜如常的盧如煙:"如煙,32強你上。"
    如煙猛地抬頭,眼睛瞪得圓圓的:"我?"
    "你的"玫瑰露醉雞"練了多久了?"楊龍問。
    "三、三個月..."如煙的聲音越來越小,"在遊戲裏幾乎每天都會做一遍..."
    "足夠了。"楊龍拍板,"32強陣容:如煙、子浮、貓頭鷹。三道川菜,全部用最基礎的功夫菜。"
    豆豆若有所思:"以不變應萬變?"
    "周老爺子說過,"楊龍拿起那把纏著紅繩的老菜刀,"把最簡單的菜做到極致,就是絕活。"
    比賽鈴聲響起,第一輪對決開始。
    盧如煙站在操作台前,手指微微發抖。對麵的粵海樓主廚是個五十多歲的老者,正在嫻熟地處理一隻龍蝦,刀光如雪。
    "別緊張。"陸子浮不知何時站到了她身旁,聲音平靜,"就當是在周記後廚練習。"
    如煙深吸一口氣,取出一隻三黃雞。她沒有用現成的雞胸肉,而是選了整雞中最難處理的雞腿部位——這裏的肉最活,也最考驗刀工。
    "玫瑰露醉雞的關鍵在於"三浸三提"。"她小聲念叨著周卓教的口訣,手中的刀沿著雞腿骨遊走,精準地分離骨肉卻不破壞表皮。
    對麵的粵海樓主廚已經開始製作"龍蝦刺身",晶瑩剔透的蝦肉被切成薄如蟬翼的片狀,在冰盤上擺成牡丹花的造型,引來觀眾一陣驚歎。
    如煙充耳不聞,專注地將去骨的雞腿肉用玫瑰露酒、鹽和秘製香料醃製。她的手法看似簡單,實則每個動作都經過千百次練習——按摩雞肉的力度、醃製的時間、甚至擺放的角度都分毫不差。
    最關鍵的步驟來了。如煙將醃製好的雞肉卷成圓柱形,用棉線捆紮,然後放入85度的水中慢煮。這個溫度能讓蛋白質緩慢凝固,保持雞肉的極致嫩滑。
    "溫度波動不能超過0.5度。"陸子浮在一旁監控著數據。
    二十分鍾後,如煙將雞肉取出,迅速浸入冰水定形。解開棉線的瞬間,雞腿肉自然舒展,呈現出完美的玫瑰色紋理。她將雞肉切成薄片,每一片都帶著淡淡的玫瑰香和酒香,擺盤時淋上特製的醉雞汁——用雞湯、玫瑰露和少許蜂蜜調製而成。
    "時間到!"
    兩盤風格迥異的菜品同時呈上評委席。
    粵海樓的"龍蝦刺身"晶瑩剔透,配著現磨的山葵和特調醬油,造型美得像藝術品。而如煙的"玫瑰露醉雞"看似樸素,但每一片雞肉都呈現出完美的粉紅色,紋理如玫瑰花瓣般細膩。
    "這刀工..."主評委夾起一片醉雞,對著燈光看了看,"雞肉的纖維走向完全順著切,入口會特別嫩滑。"
    果然,醉雞入口的瞬間,評委們的眼睛都亮了起來。雞肉嫩得不可思議,玫瑰露的香氣在口腔中緩緩綻放,最後以一絲若有若無的蜜香收尾,層次分明又渾然一體。
    計分板跳動:
    周記川味館 90.7分
    粵海樓 89.5分
    "我...我贏了?"如煙呆呆地看著分數,直到砂時計衝過來給了她一個熊抱。
    "幹得漂亮!"砂時計在她臉上狠狠親了一口,"看那個老家夥的臉都綠了!"
    第二輪,陸子浮出戰。
    他推了推眼鏡,冷靜地走向操作台。對麵的粵海樓副主廚正在準備"鮑汁扣遼參",食材奢侈得令人咋舌。
    陸子浮卻取出一塊最普通的豆腐。
    "他要做什麽?"觀眾席竊竊私語。
    隻見陸子浮將豆腐切成四厘米見方的小塊,然後拿起一把細如發絲的雕刻刀。他的手腕穩如機械,刀尖在豆腐塊上輕輕遊走,快得幾乎看不清動作。
    十分鍾後,他將雕好的豆腐放入清水中,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原本普通的豆腐塊在水中緩緩舒展,竟然變成了一朵盛開的菊花!每一片"花瓣"都薄如蟬翼,隨著水波輕輕搖曳。
    "這是...文思豆腐?"評委席上的老者猛地站起來,"但手法不一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傳統文思豆腐是將豆腐切絲,而陸子浮的版本則是將整塊豆腐雕成花形。他將這朵"豆腐菊"小心地移入雞湯中,加入少許竹蓀和枸杞,小火慢煨。
    對麵的"鮑汁扣遼參"已經完成,濃稠的醬汁閃著誘人的光澤。而陸子浮的"菊花豆腐羹"看起來清湯寡水,隻有那朵綻放的"菊花"在湯中緩緩旋轉。
    "周記川味館,"菊花豆腐羹",請品嚐。"
    評委們將信將疑地舀起一勺湯。當那朵"菊花"入口的瞬間,所有人都愣住了——豆腐在口中化開,鮮美的雞湯與豆香完美融合,更神奇的是"花瓣"的厚薄不一,帶來了層次分明的口感體驗。
    "每一片花瓣的厚度都經過精確計算,"陸子浮推了推眼鏡,"最外層的0.1毫米,中間0.15毫米,花心0.2毫米。這樣入口時會形成梯度溶解效果。"
    粵海樓的副主廚臉色鐵青。他的"鮑汁扣遼參"雖然奢華,但在創意和技藝上明顯遜色一籌。
    計分板再次跳動:
    周記川味館 91.2分
    粵海樓 88.9分
    兩連勝!
    第三輪,貓頭鷹出戰。
    這位平時沉默寡言的戰術專家,此刻站在操作台前,麵前擺著一塊五花肉和幾樣最簡單的配料。
    對麵的粵海樓年輕天才已經開始製作"火焰焗龍蝦",藍色的火舌竄起半米高,引來陣陣驚呼。
    貓頭鷹充耳不聞,專注地將五花肉切成三毫米厚的片狀。他的刀法沒有花哨的技巧,每一刀都精準無比,切出來的肉片幾乎透明,卻能保持完整不碎。
    "回鍋肉?"評委席有人猜測。
    但貓頭鷹的做法與眾不同。他將切好的肉片平鋪在案板上,用刀背輕輕拍打,直到肉片變得更大更薄,幾乎能透光。然後用鹽、胡椒和少許料酒醃製,最後裹上一層薄薄的澱粉。
    "這是...川式水煮肉的變種?"
    貓頭鷹將處理好的肉片放入滾水中汆燙,僅僅三秒就撈出,此時肉片已經卷曲成完美的"燈盞窩"形狀。他另起一鍋,爆香豆瓣醬和蒜末,加入高湯燒開,最後放入肉片和豆芽,淋上熱油。
    "周記川味館,"燈盞窩水煮肉",請品嚐。"
    看似簡單的一道菜,卻讓評委們吃得停不下來。肉片薄如蟬翼卻異常柔韌,每一片都完美裹著麻辣鮮香的湯汁,豆芽的清脆更添口感層次。最絕的是那"燈盞窩"的形狀,讓每一口都能嚐到恰到好處的肉汁與調料的平衡。
    對麵的"火焰焗龍蝦"雖然視覺效果震撼,但味道上卻略顯平庸。
    計分板最終定格:
    周記川味館 90.5分
    粵海樓 87.3分
    三比零!完勝!
    成都周記川味館再次爆發出歡呼聲。街坊們把周卓圍在中間,老爺子嘴上說著"小兔崽子們運氣好",眼角的皺紋卻笑成了花。
    電視機裏,主持人激動地宣布:"恭喜成都周記川味館晉級十六強!"
    畫麵切換到楊龍的特寫,他對著鏡頭舉起拳頭,身後的團隊成員們笑容燦爛。如煙偷偷抹著眼淚,陸子浮難得地嘴角上揚,貓頭鷹則一如既往地麵無表情,隻是眼神比平時亮了幾分。
    砂時計一把摟住如煙:"看看!誰說我們如煙是小透明的?"
    如煙紅著臉,目光卻不自覺地尋找著陸子浮的身影。當她發現對方也在看自己時,立刻低下頭,耳根紅得像她最拿手的櫻桃醬。
    楊龍收起戰術板,目光掃過歡慶的隊友們,最後落在十六強對戰表上。接下來的對手會更強,但他們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節奏——
    不求花哨的創新,隻要把最基礎的功夫做到極致。
    就像周卓常說的:"把蘿卜絲切得能穿針,比搞什麽分子料理實在多了。"
    32強賽場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忽然間,一陣比之前任何時刻都要熱烈的驚呼聲從東南角的對戰台爆發出來。那聲浪如同實質般席卷了整個會場,連正在收拾廚具的楊龍都不由自主地抬起頭。
    "那邊怎麽了?"豆苗踮起腳尖張望,卻隻看到黑壓壓的人群。
    砂時計已經拽著如煙往人堆裏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楊龍和豆豆對視一眼,放下手中的刀具,跟著人流朝騷動的源頭走去。穿過層層圍觀的人群,他們終於看清了引起轟動的場景——
    對戰台上,一方是整齊站立的五人團隊,穿著統一的白色廚師服,胸口繡著"李記"二字;而另一邊,卻隻有一個孤零零的身影。
    那人一身黑色勁裝,連圍裙都是純黑的,上麵用白色絲線繡著一個醒目的"悟"字。他背對著觀眾,正在處理一條活蹦亂跳的竹莢魚,動作快得幾乎看不清。
    "這是......"豆豆皺起眉頭。
    "山本悟。"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南宮原不知何時站到了楊龍身旁,雙手抱胸,眼神凝重,"日本人,跟山本雄二學了十年廚藝,三年前來到中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說著,台上的黑衣廚師突然有了新動作。他放下廚刀,從案板下取出一個小巧的太鼓,擺在料理台邊緣。
    "他要幹什麽?"豆苗小聲問。
    南宮原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緊緊盯著台上。隻見山本悟拿起一根鼓槌,輕輕敲擊鼓麵——
    咚。
    一聲輕響,水槽裏的一條竹莢魚突然劇烈擺動起來。
    咚、咚。
    隨著鼓點節奏,那條魚竟然從水槽中一躍而出,精準地落在砧板上,"啪"地一聲摔暈過去。
    "這......"砂時計瞪大眼睛,"魚聽得懂鼓點?"
    咚、咚、咚。
    更驚人的一幕出現了。水槽中剩餘的竹莢魚一條接一條躍出,隨著鼓點節奏精準地摔在砧板上,每條都恰好暈過去卻又不傷及肉質。
    會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這神乎其技的一幕震住了。
    "竹莢打鼓。"南宮原低聲解釋,"日本傳統的炫技手法。利用竹莢魚對特定頻率聲波的敏感反應,讓它們"自願"上砧板。"他頓了頓,"國內以前海捕野生黃魚時,也有類似的擊鼓捕魚法,但用在料理台上......"
    "純表演。"楊龍一針見血,"但對評委很有效。"
    果然,評委席上的幾位評審已經站起身,伸長脖子看著這前所未見的料理方式。對麵的"李記"團隊明顯慌了手腳,主廚手中的刀差點掉在地上。
    山本悟這才轉過身來,露出一張棱角分明的臉。他看起來三十出頭,眉眼冷峻,左眉上有一道細小的疤痕。沒有多餘的表情,他拿起廚刀,開始處理那些"自願"上砧板的竹莢魚。
    刀光如雪,魚鱗紛飛。山本悟的手法快得驚人,去鱗、去內髒、剔骨,一氣嗬成。最令人稱奇的是,他全程沒有用手觸碰魚肉,僅靠一把刀完成所有操作——刀尖挑起魚鰓,刀身壓住魚身,刀刃輕輕一劃,整副魚骨就完整剝離。
    "無手料理......"南宮原喃喃道,"山本雄二的獨門絕技。"
    不到十分鍾,一盤"刺身盛合"已經完成。竹莢魚肉被切成薄如蟬翼的片狀,在盤中擺成波浪形,旁邊配著現磨的山葵和特調醬油。看似簡單,但每一片魚肉都閃爍著珍珠般的光澤,證明其新鮮度和刀工的極致。
    "李記"團隊的作品相比之下黯然失色。盡管他們的"蔥燒海參"用料考究、火候精準,但在山本悟的表演麵前,顯得過於中規中矩。
    計分板毫無懸念:
    山本悟 93.7分
    李記 88.2分
    "壓倒性勝利......"豆豆輕聲說。
    會場再次爆發出驚呼和掌聲。山本悟麵無表情地鞠躬,然後開始收拾刀具,對周圍的喝彩充耳不聞。
    南宮原拍了拍楊龍的肩膀:"如果你們打進八強,很可能會遇到他。"
    楊龍沒有回答,目光始終鎖定在那個黑衣身影上。山本悟收拾完廚具,突然抬頭,隔著人群與楊龍四目相對。那一瞬間,楊龍仿佛看到對方眼中閃過一絲挑釁的光芒。
    黑衣廚師微微頷首,然後轉身離去,留下會場內久久不散的議論聲。
    "裝什麽酷啊!"砂時計不滿地撇嘴,"不就是會敲鼓嗎?"
    "不,沒那麽簡單。"陸子浮推了推眼鏡,"他全程沒有用手觸碰魚肉,是為了保持魚肉溫度不受體溫影響。那鼓點也不隻是表演,特定頻率的震動會讓魚肉肌肉放鬆,口感更佳。"
    貓頭鷹難得開口:"戰術性炫技。"
    楊龍收回目光,轉向自己的團隊:"走吧,回去研究一下這個"竹莢打鼓"。"
    離開會場時,楊龍又回頭看了一眼。山本悟已經消失在選手通道盡頭,但那黑色的身影和那個白色的"悟"字,卻深深印在了他的腦海中。
    成都周記川味館的電視機前,周卓盯著屏幕上山本悟的特寫鏡頭,眉頭緊鎖。他放下手中的茶壺,對滿屋子的街坊說了句"出去抽根煙",然後獨自走到了後巷。
    月光下,老廚師從懷裏摸出一張泛黃的老照片——那是二十年前的國際廚藝大賽合影,年輕的周卓站在角落,而中央聚光燈下的,正是意氣風發的山本雄二。
    "老東西......"周卓對著照片冷哼一聲,"派徒弟來砸場子?"
    他將照片收回口袋,抬頭望向北方的夜空。在北京的某個賽場,他的徒弟們即將麵對一場硬仗。而那個黑衣日本廚師的出現,讓這場廚藝比拚突然多了一絲火藥味。
    喜歡遊戲時空的第二次告白請大家收藏:()遊戲時空的第二次告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