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說戰便戰(三)下
字數:7690 加入書籤
“臣等遵旨!定不負陛下所托!” 滿朝文武再次躬身行禮,齊聲說道。
議事結束後,文武百官紛紛離開紫宸殿,各自去執行自己的任務。房玄珍立刻挑選了兩名得力的官員,任命他們為使者,帶上國書和禮物,分別前往西涼和南乾。秦瓊和李靖則迅速調遣軍隊,前往各個邊境地區,加強防禦。杜如晦則召集戶部的官員,商議籌措糧草、軍械和銀兩的事宜。整個長安,乃至整個盛唐,都因為這場即將到來的危機,變得忙碌起來。
李新宇獨自留在紫宸殿內,看著窗外的天空,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這場危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若是能夠成功化解這場危機,戰勝五國蠻夷,他就能在天下人麵前樹立起自己的威信,鞏固自己的皇位,為盛唐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但若是失敗,後果不堪設想,盛唐可能會陷入戰亂之中,百姓也會遭受苦難。
房玄珍挑選的兩名使者,前往西涼的是禮部郎中蘇文遠,前往南乾的是吏部主事柳承誌。二人皆是朝中難得的能言善辯之士,又熟知異域風土人情,臨行前,房玄珍親自將他們召至宰相府,反複叮囑:“此次遊說,關乎大唐安危,爾等務必謹慎。西涼貪利,南乾畏威,需因人而異,切不可一概而論。若遇突發狀況,當以保全自身、傳遞實情為要,切勿逞一時之勇,壞了陛下的大計。”
蘇文遠帶著二十名護衛,攜著絲綢百匹、茶葉千斤,以及李新宇親書的國書,一路向西,直奔西涼王庭。此時的西涼王庭位於漠北草原深處的牙帳城,正值春季,草原上水草豐美,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閑覓食,看似一派祥和,卻暗藏著緊張的氣氛。蘇文遠一行剛到牙帳城外,便被西涼騎兵攔下,為首的將領麵色冷峻,語氣生硬:“來者何人?為何擅闖我西涼王庭?”
蘇文遠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吾乃大唐禮部郎中蘇文遠,奉大唐皇帝陛下之命,特來拜訪西涼可汗,有要事相商。還請將軍通報一聲。”
將領上下打量了蘇文遠一番,冷哼一聲:“大唐使者?我可汗近日正與其他四國商議要事,沒空見你們。你們還是回去吧!”
蘇文遠早有預料,並未動怒,依舊溫和地說道:“將軍此言差矣。我大唐與西涼世代友好,貿易往來頻繁,此次陛下派我前來,正是為了維護兩國的友好關係,同時也為了西涼的利益著想。若是將軍不讓我們麵見可汗,耽誤了兩國大事,恐怕可汗怪罪下來,將軍也擔當不起吧?”
將領臉色微變,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揮手說道:“好吧,你們在此等候,我去通報可汗。但若是可汗不願意見你們,你們可休要糾纏!”
蘇文遠點頭應道:“多謝將軍。”
約莫半個時辰後,將領匆匆返回,麵色更加難看:“可汗說了,讓你們進去。但記住,在王庭內不得隨意走動,不得妄言,否則休怪我們不客氣!”
蘇文遠一行人跟著將領進入牙帳城,隻見城內戒備森嚴,隨處可見手持兵器的西涼騎兵,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肅殺之氣。來到可汗的牙帳前,蘇文遠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氣,邁步走了進去。
牙帳內,西涼可汗坐在正中的寶座上,身材高大,麵容威嚴,眼神銳利如鷹。他的兩側站著幾名西涼貴族,其中便有之前在大唐紫宸殿上的使者史羅斯。史羅斯看到蘇文遠,臉上露出譏諷的笑容:“喲,這不是大唐的使者嗎?怎麽,你們大唐是怕了我們五國聯合,特意派你來求饒的?”
蘇文遠無視史羅斯的挑釁,徑直走到可汗麵前,躬身行禮:“大唐禮部郎中蘇文遠,見過西涼可汗。吾皇陛下聽聞可汗近日操勞國事,特命我帶來一些薄禮,以表慰問。同時,陛下也有一些關於兩國友好發展的想法,想與可汗商議。”
可汗目光冰冷地看著蘇文遠,語氣平淡:“大唐皇帝有什麽話,就直說吧。本可汗時間寶貴,沒空聽你繞圈子。”
蘇文遠直起身,從容地說道:“可汗,我大唐與西涼世代友好,貿易往來給兩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大唐的絲綢、茶葉、瓷器在西涼備受青睞,而西涼的馬匹、皮毛也在大唐十分暢銷。近年來,兩國商路雖偶有波折,但總體還算順暢。可若是西涼與其他四國聯合,與大唐為敵,斷絕貿易往來,受損的不僅是大唐,更是西涼。”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吾皇陛下深知貿易對西涼的重要性,因此特命我前來告知可汗,隻要西涼願意放棄與其他四國的聯合,不再向大唐提出無理要求,大唐願意降低西涼商人在大唐境內的稅率,從原來的百分之十降至百分之五。同時,大唐還將在商路沿線增派兵力,加強對商路的保護,確保西涼商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此外,陛下還願意每年賞賜可汗絲綢百匹、茶葉千斤,以增進兩國的友好關係。”
可汗聽完,沉默不語,手指輕輕敲擊著寶座的扶手,似乎在思考蘇文遠的話。史羅斯見狀,立刻上前說道:“可汗,不可信!大唐皇帝這是在收買我們!他們不過是害怕我們五國聯合,才想出這樣的辦法。一旦我們放棄與其他四國的聯合,大唐必定會翻臉不認人,到時候我們不僅得不到好處,還會被其他四國怪罪!”
蘇文遠立刻反駁:“阿史那使者此言不實!我大唐向來言出必行,從未有過失信於人的事情。而且,西涼與其他四國聯合,對西涼有何好處?北燕貪婪,高句麗野心勃勃,南乾實力弱小,倭國遠在海外,他們不過是想利用西涼達到自己的目的。一旦他們從大唐身上獲取了利益,必定會反過來算計西涼。到時候,西涼不僅會失去大唐這個強大的貿易夥伴,還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這對西涼來說,才是真正的災難!”
可汗眉頭微皺,看向蘇文遠:“你說的這些,本可汗自然知道。但大唐若是真心想與西涼友好,為何之前在商路問題上遲遲不肯讓步?而且,你們大唐新帝剛立,根基未穩,憑什麽讓本可汗相信你們能夠兌現承諾?”
蘇文遠誠懇地說道:“可汗,之前商路問題之所以未能及時解決,是因為大唐正處於皇位更替的特殊時期,朝政繁忙,未能及時處理。如今,我大唐新帝陛下已經穩定了局勢,正致力於發展兩國友好關係,改善貿易環境。陛下年輕有為,英明神武,登基短短三個月,便已深得民心,朝堂上下團結一致。隻要可汗願意與大唐合作,陛下必定會兌現所有承諾,絕不會讓西涼失望。”
可汗沉默了許久,最終開口說道:“好吧,本可汗可以考慮你們大唐的提議。但本可汗需要時間與貴族們商議,同時也需要觀察其他四國的動向。你先回去等候消息,三日後,本可汗會給你答複。”
蘇文遠心中一喜,躬身說道:“多謝可汗!我相信可汗一定能夠做出明智的選擇,維護西涼的利益,也維護兩國的友好關係。”
與此同時,前往南乾的柳承誌卻遭遇了更大的麻煩。南乾國王蒙舍龍是個生性多疑、貪圖小利的人,柳承誌一行剛到南乾都城太和城,便被蒙舍龍下令軟禁在驛館中,不準隨意走動,也不準麵見國王。柳承誌多次派人請求麵見蒙舍龍,都被拒絕。
驛館外,南乾士兵嚴密看守,柳承誌心中焦急萬分。他知道,若是不能盡快見到蒙舍龍,傳達大唐的旨意,遊說計劃很可能會失敗。情急之下,柳承誌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得知蒙舍龍十分寵愛他的小女兒,便讓人偷偷買通了驛館的一名侍女,讓她將一件精美的大唐絲綢裙子送給蒙舍龍的小女兒,並附上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大唐使者柳承誌,特備薄禮,獻給公主。吾皇陛下願與南乾友好相處,共享太平,若國王肯召見,必有更多驚喜相贈。”
蒙舍龍的小女兒收到裙子後,十分喜歡,哭鬧著要蒙舍龍見大唐使者。蒙舍龍無奈,隻好下令召見柳承誌。
柳承誌見到蒙舍龍後,先是獻上了大唐的禮物,包括絲綢、茶葉、瓷器,還有一把精致的玉佩。隨後,他便向蒙舍龍闡明了大唐的立場:“國王陛下,我大唐與南乾相鄰,多年來一直和平相處,互不侵犯。如今,北燕、高句麗等四國妄圖聯合起來,攻打大唐,還想拉攏南乾入夥,這無疑是將南乾推向火坑。南乾實力弱小,若是與大唐為敵,一旦開戰,南乾必定會首當其衝,遭受重創。而若是南乾選擇與大唐友好相處,放棄與其他四國的聯合,大唐願意賞賜南乾大量的物資,同時允許南乾使者每年來長安朝貢,學習盛唐的先進文化和技術,促進南乾的發展。”
蒙舍龍看著眼前的禮物,眼中閃過一絲貪婪,但還是猶豫地說道:“柳使者,你說的這些確實很誘人。但其他四國也向我承諾,若是南乾加入他們,戰後可以分給南乾大片土地和財富。而且,大唐新帝剛立,未必有能力抵擋五國聯軍。我若是選擇與大唐合作,萬一大唐戰敗,南乾豈不是要遭殃?”
柳承誌冷笑一聲:“國王陛下,你也太小看我大唐了!我大唐國力強盛,軍隊精銳,兵力遠超五國之和。而且,陛下已經下令加強邊境防禦,調遣精銳部隊駐守各個邊境地區,隨時準備應戰。五國看似聯合,實則各懷鬼胎,根本不可能真正齊心協力。一旦開戰,我大唐必定能夠各個擊破,戰勝五國。到時候,那些承諾給南乾土地和財富的國家,自身都難保,還能兌現承諾嗎?而大唐,向來言出必行,隻要南乾與大唐友好,陛下必定會兌現所有承諾,讓南乾受益無窮。”
蒙舍龍還是有些猶豫,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我需要與大臣們商議一下,才能給你答複。你先回去等候吧。”
柳承誌知道,蒙舍龍雖然貪婪,但也十分謹慎,想要讓他立刻做出決定並不容易。他隻好點頭說道:“好吧,我等候國王陛下的答複。但我希望陛下能夠盡快做出決定,因為時間不等人,一旦戰爭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蘇文遠和柳承誌在西涼、南乾艱難遊說之時,大唐邊境已經燃起了戰火。首先發難的是北燕。北燕可汗在得知大唐使者前往西涼遊說後,擔心西涼會被大唐拉攏,從而破壞五國聯合的計劃,於是決定率先出兵,攻打大唐北方邊境,以此逼迫西涼繼續與五國合作,同時也想給大唐一個下馬威。
北燕十萬鐵騎,在可汗的親自率領下,浩浩蕩蕩地向大唐雲州進發。雲州是大唐北方的重要邊境城市,守軍僅有三萬,由雲州刺史王勇率領。王勇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將,得知北燕大軍來犯的消息後,立刻下令緊閉城門,加強防禦,同時派人快馬加鞭前往長安,向朝廷告急。
北燕大軍抵達雲州城下後,並未立刻攻城,而是在城外紮下營寨,每日派騎兵在城下挑釁,辱罵唐軍,試圖激怒唐軍出城作戰。王勇深知北燕騎兵勇猛善戰,而唐軍以步兵為主,若是出城作戰,必定會吃虧。因此,他嚴令士兵堅守城池,不得擅自出戰,隻需做好防禦,等待朝廷援軍。
可北燕可汗卻不想拖延時間,幾日後,他下令對雲州城發起猛攻。北燕士兵推著攻城車,扛著雲梯,瘋狂地向城牆衝來。城頭上,唐軍士兵奮勇抵抗,弓箭如雨點般射向北燕士兵,滾木礌石不斷從城牆上砸下,北燕士兵死傷慘重。但北燕士兵數量眾多,一波又一波地發起衝鋒,唐軍士兵漸漸體力不支,城牆多處出現破損。
王勇親自登上城頭,手持長槍,斬殺了幾名爬上城牆的北燕士兵,大聲喊道:“將士們!雲州是我大唐的土地,身後就是我們的家鄉和親人,我們絕不能讓北燕蠻夷踏入雲州一步!大家堅持住,朝廷的援軍很快就會到了!”
唐軍士兵在王勇的鼓舞下,士氣大振,再次奮力抵抗。戰鬥從清晨一直持續到黃昏,北燕大軍才被迫撤退。雲州城下,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唐軍也傷亡慘重,城牆更是千瘡百孔,形勢十分危急。
與此同時,遼東的高句麗也不甘示弱。高句麗國王高建武得知北燕已經出兵攻打大唐後,立刻下令讓高句麗大將軍高延壽率領五萬大軍,攻打大唐遼西地區。遼西守軍僅有兩萬,麵對高句麗大軍的猛攻,很快便陷入了困境,遼西重鎮營州被高句麗大軍包圍,營州刺史李忠派人向長安告急,請求朝廷速派援軍。
南方的南乾雖然尚未明確表態,但南乾國王蒙舍龍卻暗中派了一支軍隊,襲擾大唐嶺南邊境,劫掠大唐百姓的財物,給嶺南地區帶來了不小的混亂。嶺南節度使周嶽一邊組織軍隊抵抗,一邊向朝廷匯報情況。
沿海地區也不平靜。倭國派遣了一支水師,悄然抵達大唐浙江沿海,對浙江沿海的幾個小鎮發起了突襲,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浙江節度使趙毅立刻調遣水師,前往抵禦倭國水師,但倭國水師十分狡猾,采取遊擊戰術,打了就跑,唐軍水師一時難以將其徹底消滅。
短短幾日,大唐四方邊境同時告急,壞消息不斷傳到長安。紫宸殿內,李新宇看著各地送來的告急文書,臉色陰沉得可怕。文武百官齊聚殿內,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秦瓊率先開口,語氣急切:“陛下!北燕、東遼、後趙、南宋、南乾同時發難,我大唐邊境已經陷入危機!雲州、營州被圍,嶺南、浙江遭到襲擾,若是再不出兵救援,恐怕這些地方就要落入蠻夷之手了!臣請求陛下立刻下令,派大軍前往各個邊境地區,支援守軍,擊退蠻夷!”
李靖也上前一步,說道:“陛下,秦尚書所言極是!如今形勢危急,刻不容緩。臣建議,立刻派遣大軍分四路出征:一路由秦尚書率領,前往雲州,抵禦北燕;一路由臣率領,前往遼西,解營州之圍;一路由嶺南節度使周嶽率領,加強嶺南防禦,反擊南乾軍隊;一路由浙江節度使趙毅率領,整合沿海水師,徹底消滅東遼水師。同時,再從長安抽調五萬精銳,組建一支機動部隊,由陛下親自統領,隨時準備支援各個戰場。”
房玄珍眉頭緊鎖,說道:“陛下,派遣大軍出征固然必要,但如今蘇文遠和柳承誌還在西涼和南乾遊說,若是此時大規模出兵,恐怕會讓西涼和南乾產生誤會,以為大唐已經放棄了和平解決的希望,從而倒向五國那邊。那樣一來,我大唐將麵臨更大的壓力。臣以為,應當先等蘇文遠和柳承誌的消息,再做決定。”
杜如晦也附和道:“陛下,房宰相說得有道理。而且,大規模出兵需要大量的糧草、軍械和銀兩,如今戶部雖然已經在積極籌措,但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準備就緒。若是倉促出兵,後勤補給跟不上,將會影響軍隊的戰鬥力。”
“都什麽時候了,還在等消息!還在等糧草!” 秦瓊怒聲說道,“雲州、營州的守軍已經快支撐不住了,若是再等下去,恐怕就來不及了!糧草不夠,我們可以從沿途州縣調撥;西涼和南乾那邊,就算他們倒向五國,我們也不怕!我大唐軍隊難道還打不過那些蠻夷嗎?”
房玄珍反駁道:“秦尚書,打仗不是隻靠勇氣就行的!後勤補給是軍隊的生命線,若是糧草跟不上,士兵們餓著肚子怎麽打仗?而且,若是西涼和南乾真的倒向五國,我們將麵臨五國聯軍的全麵進攻,到時候腹背受敵,後果不堪設想!我們不能拿大唐的安危冒險!”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李新宇坐在龍椅上,沉默不語,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腦海中飛速思考著對策。他知道,秦瓊和李靖的擔憂是對的,邊境形勢危急,必須盡快出兵救援,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但房玄珍和杜如晦的顧慮也有道理,後勤補給和西涼、南乾的態度確實至關重要。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匆匆走進殿內,躬身說道:“陛下,西涼使者史羅斯求見,說有要事稟報。”
李新宇眼睛一亮,說道:“快讓他進來!”
史羅斯走進殿內,躬身行禮:“西涼使者史羅斯,見過大唐皇帝陛下。”
李新宇開門見山地說道:“阿史那使者,你來長安有何要事?莫非是西涼可汗已經做出了決定?”
史羅斯抬起頭,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陛下英明!我可汗經過與貴族們商議,已經做出了決定。可汗認為,大唐雖然提出了一些優惠條件,但與五國聯合相比,還是五國聯合更有利於西涼的利益。因此,可汗決定繼續與五國合作,共同對抗大唐。今日,我是來向陛下通報這個消息的,同時也是來警告陛下,若是大唐識相,就盡快答應五國的條件,否則,一旦五國聯軍全麵進攻,大唐必將國破家亡!”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一片嘩然。秦瓊怒不可遏,拔出佩劍,指著史羅斯罵道:“好你個不知死活的蠻夷!竟敢在我大唐朝堂上如此放肆!今日,我定要斬了你,為我大唐將士報仇!”
史羅斯嚇得後退一步,卻依舊嘴硬:“秦尚書,你別以為我怕你!我是西涼使者,你若是敢動我一根手指頭,我西涼十萬鐵騎立刻就會南下,踏平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