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驚濤劫
字數:3526 加入書籤
廣州外海的潮聲在寅時達到頂點,鹹腥海風卷著碎浪撲上崖岸,將烽火台的磚石打得坑坑窪窪。李琰扶著女牆遠眺,三百艘大食戰船的輪廓在晨曦中逐漸清晰,新月陣型的兩翼如巨蟹巨螯,旗艦"阿拉穆特號"的青銅撞角破水而行,船首雕刻的翼蛇神像在浪尖投下森冷陰影。他手中的波斯海圖邊角已被海水洇濕,圖上標注的"磁鐵礦脈"位置,正與羅盤針的異常偏轉完全吻合。
"啟稟將軍,八十艘鬥艦已按《南船紀》列陣。"親衛呈上的青銅令箭還帶著戰船甲板的潮氣。李琰望向海灣內的樓船,這些參照隋煬帝龍舟改良的戰艦高三層,船舷兩側暗藏的二十四具"火龍出水"發射口被棕櫚葉遮掩,拍竿支架的齒輪正在水兵的踩踏下緩緩轉動,包鐵拍竿如懸在半空的巨臂,隨時準備碾碎敵艦。
上官婉兒立在十二丈高的望樓,螺鈿羅盤在掌心發燙。指針突然逆時針狂轉三圈,指向船底深處——那是大食鐵甲艦的磁石裝甲在幹擾地脈。"通知各艦,啟動水密隔艙!"她的令旗劃過北鬥方位,"波斯人要借地磁引動海底暗礁!"話未落,海麵突然冒出串氣泡,三十名口銜蘆管的波斯水鬼正拖著浸油麻繩潛近船底。
唐軍哨兵的海螺號聲撕破夜幕時,波斯水鬼距樓船僅有十丈。他們渾身塗著鯨油,在月光下泛著詭異的藍光,卻沒注意到水下蔓延的鐵鉤鎖鏈。"放!"隨著床弩都尉的暴喝,三十架改良床弩同時激發,碗口粗的鐵鉤帶著鎖鏈破水而出,瞬間鉤住三名水鬼的腳蹼。
被拖出水麵的水鬼發出含混的驚叫,腰間的青銅匕首剛要斬斷繩索,船底突然爆出悶響。上官婉兒設計的"水底雷"被觸發——空心竹筒內的火藥混著鐵蒺藜炸開,海水被氣浪掀起丈高,碎竹片與鐵刺在水下形成死亡彈幕。剩餘水鬼慌忙下潛,卻撞入唐軍布設的漁網,網繩上的倒刺浸著見血封喉的毒汁,觸之即亡。
"好個借水為兵。"李琰望著海麵漂浮的屍體,忽然聽見正北方向傳來羅盤碎裂聲。大食艦隊趁亂變陣,五十艘輕型槳帆船脫離新月陣,正以楔形突擊唐軍左翼。他果斷揮動龍節旗:"左翼鬥艦散開,啟動腳踏水輪!"
改良自漢代翻車的水輪在船尾吱呀轉動,三十六片柚木葉輪拍擊水麵,竟讓樓船在逆風中增速。當大食槳帆船進入拍竿射程,三十丈長的包鐵拍竿轟然砸落,敵艦的桅杆如枯枝般折斷,甲板上的希臘火陶罐被拍得粉碎,燃燒的油料反將敵兵吞噬。
卯時三刻,阿拉穆特號的投石機率先發動。燃燒的椰油桶如流星墜落,海麵瞬間騰起橘紅色火牆。李琰早有準備,唐軍鬥艦同時降下浸過海水的棕櫚幔帳,火油在濕帳上滋滋作響,卻無法穿透三層浸油麻布。與此同時,船尾水輪加速轉動,樓船竟從火牆間隙穿行,如遊龍戲火般逼近敵艦。
"拍竿齊射!"隨著令旗揮動,八十艘鬥艦的拍竿同時橫掃,青銅包鐵的巨臂帶著千鈞之力,將大食的輕型戰船砸得粉碎。破碎的木板與人體殘肢拋上半空,落海時激起的血花引來鯊魚群,海麵下翻湧的黑影讓幸存的波斯水兵肝膽俱裂。
波斯公主阿黛爾卻在此時登上旗艦望樓,七弦琴奏響薩珊古調。音波順著海水傳導,竟讓唐軍拍竿的鉸鏈螺栓產生共振。上官婉兒立刻察覺異常,從袖中摸出楊妃遺留的鮫人淚——這顆能定水波的寶珠突然發出微光,指引她望向虎門礁方向。"點燃烽火!龜甲船出擊!"她的令旗劃出閃電形狀,五十艘包銅戰船從礁石群中衝出,船首噴吐的"毒龍煙"如綠色雲團,瞬間籠罩大食艦隊的右翼。
李琰率三百玄甲水師登上阿拉穆特號時,甲板下傳來機括轉動的悶響。他踢開攔路的波斯武士,手中陌刀劈斷青銅門閂,船長室內的鎏金箱正泛著詭異的寶光。開箱的刹那,所有人屏息——箱中竟躺著傳國玉璽,螭龍紐上的缺口,與楊妃遺留的玉玨嚴絲合扣。
"不好!有埋伏!"通譯的驚叫未落,暗艙地板突然裂開,三百名重甲武士持弩衝出。他們的明光鎧上鑄著"大業八年"的銘文,箭頭泛著紫黑色光芒——那是嶺南箭毒木的毒液。李琰旋身舉刀,陌刀擋住迎麵射來的弩箭,火星四濺中,他瞥見為首敵將的麵容,心髒猛然一沉:這張臉竟與自己七分相似!
"琅琊王氏的易容術?"他揮劍斬落對方假麵,露出底下猙獰的狼頭刺青,"武媚娘的死士,果然陰魂不散。"敵將見身份暴露,突然咬破毒囊,黑血從七竅湧出。李琰撿起對方掉落的密卷,梵文記載的內容讓他瞳孔驟縮:"宇文氏借武周之力,複大隋社稷於驚濤......"
正午時分,海天交界處湧起鉛灰色雲牆,十二級台風帶著摧枯拉朽之勢逼近。阿黛爾的波斯戰船在浪峰間顛簸,她突然駛向標注著"鮫人礁"的暗礁群,船頭火把劃破雨幕:"殿下!驚濤之下,藏著煬帝的水師!"話音未落,巨浪拍碎船舷,她的身影墜入洶湧海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琰本能地躍入海中,鹹澀海水灌入口鼻,卻見阿黛爾腰間的避水珠發出藍光,照亮海底的青銅建築群——那是沉沒百年的隋朝龍舟!他抓住她的手腕下潛,礁石縫隙間,楊妃妝奩中的鮫人淚與避水珠產生共鳴,竟在海底開辟出短暫的氣泡空間。
上官婉兒此時已通過旗艦密道潛入海底,濕滑的青銅管道上刻著宇文愷的《水經注》批注。當她摸到壁上的並蒂蓮紋——與李琰鎧甲內的胎記一模一樣時,海水突然倒灌,機關啟動。千鈞一發之際,李琰破牆而入,兩人在氧氣將盡前遊入龍舟主艙,眼前的景象讓他們震驚:三百艘迷你戰船模型整齊排列,正是"子母連環船"的設計圖。
與此同時,長安城郊的法場正上演著驚心動魄的一幕。上官婉兒的"替身"被押上刑台,囚服內暗藏的磷粉遇熱自燃,三百隻信鴿從火中飛出,腳環上係著武媚娘與宇文氏往來的密函。真正的婉兒從觀刑台飛掠而下,魚腸劍抵住監斬官咽喉:"段侍郎,你袖口的吐穀渾毒粉,還想害死多少人?"
慕容雪的吐穀渾鐵騎適時衝入,銀槍挑飛"肅靜"牌匾,馬蹄下露出刑場地宮的入口。婉兒按楊妃血書指引,將玉玨插入機關,地宮內的火藥庫引線突然轉向,炸塌了武氏餘孽的逃生通道。塵埃落定後,地庫牆壁的壁畫揭露真相:當年感業寺大火,楊妃為保護李琰,竟讓貼身侍女頂罪,自己則帶著《隋宮兵械譜》潛入海底。
台風眼中,修複的隋朝龍舟破水而出。這艘長兩百丈的巨艦緩緩分裂,十二艘子艦如遊龍般散開,正是宇文愷設計的"子母連環船"。李琰站在主艦甲板,望著包圍上來的大食艦隊,手中令旗揮向海天交界處。
"放火龍!"三百具"水底龍王炮"順流而下,密封鐵桶在接觸敵艦時自動引爆,希臘火在海麵蔓延,形成長達百丈的火牆。上官婉兒轉動龍舟頂部的渾天儀,通過星位計算出最佳角度,阿黛爾用波斯密語啟動"海神戟"——五十支包銅巨弩破水而出,同時射穿阿拉穆特號的十三處吃水線。
夕陽將海麵染成血色時,大食艦隊已潰不成軍。李琰在旗艦殘骸中找到半幅《宇文兵書》,泛黃的紙頁記載著震撼真相:楊妃竟是隋煬帝暗衛統領之女,當年嫁入李唐實為隋朝的"雙龍計",卻在相處中真心歸唐,感業寺大火不過是她保護李氏血脈的苦肉計。
驚濤漸息,幸存的唐軍將士望著龍舟上獵獵飄揚的唐字大旗。上官婉兒輕撫楊妃遺留的菱花鏡,鏡背的航線圖在月光下清晰顯現——那是通往東海深處的鮫人礁,也是宇文氏最後的海底巢穴。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