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蜃樓劫
字數:3685 加入書籤
泉州灣的晨霧像一匹被揉皺的素紗,在海麵上空懸浮不散。李琰扶著"鎮海號"的船舷,望著霧中若隱若現的十二艘戰船,青灰色帆布上的武媚娘畫像時明時滅,宛如鬼魅遊蕩。船首的定海鐵錨突然發出不堪重負的吱嘎聲,碗口粗的熟鐵竟被無形之力扭曲成螺旋狀,海水在錨鏈周圍泛起詭異的渦流。
"是引鐵陣。"上官婉兒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她手中的司南銅勺正在瘋狂旋轉,"宇文愷在《水經注》裏寫過,用磁石礦脈布置海底錨點,可借地磁力操控鐵製兵器。"話音未落,前隋戰船的甲板突然裂開,三百架青銅弩機破水而出,弩臂上的雷雲紋在晨光中泛著冷光——正是失傳已久的"雷火車弩"。
第一波鐵矛帶著鏈鎖破空而至,洞穿"鎮海號"左舷時,毒煙從矛尖的空心處溢出。李琰的陌刀劈斷鐵鏈,火星濺在鏈環內側,"大業九年"的銘文在血光中顯現。這些本該沉埋於高句麗深海的兵器,此刻卻成了宇文氏複仇的利刃。
阿黛爾的鷹笛在桅杆頂端響起,八十隻海東青展開雪翼俯衝而下,爪係的火油囊在晨霧中如流動的金珠。然而當它們接近幽靈戰船時,雙翅突然僵直,竟調頭撞向唐軍的帆布——敵艦桅杆頂端的磁石球正發出強大磁場,攪亂了禽鳥的方向感。
"倒鐵砂!"上官婉兒當機立斷,指揮水兵將三噸重的鐵砂傾倒入海。黑色砂粒在海水中形成旋渦,地磁力瞬間紊亂,三百架改良床弩趁機齊射帶銅線的火箭。火箭劃破霧幕,銅線在磁暴中產生火花,精準點燃幽靈戰船的帆布。
"收網!"李琰的令旗劃出弧線,早已沉入海底的鐵蒺藜網被火箭牽引升起。拇指粗的鐵鏈網上布滿尺長倒刺,浸過見血封喉的毒汁,三艘幽靈戰船被絞成鐵繭,甲板上的前隋水兵發出非人的嚎叫——他們的皮膚呈青紫色,關節處纏著青銅機關,分明是被改造的"人傀"。
海底突然傳來悶雷般的轟鳴,十二具青銅水鬼破水而出。這些高逾兩丈的機械戰傀,胸口鑲嵌著磁石核心,魚叉狀手臂能發射毒水彈,正是宇文愷在《水經注》中記載的"滄溟衛"。它們的關節轉動時發出齒輪摩擦聲,眼中跳動著幽藍鬼火,直撲唐軍旗艦。
慕容雪在旗艦密室破解宇文密語時,羊皮卷上的星圖突然與長安城坊重疊。"青龍坊七十六步,朱雀街三百尺..."她猛然想起楊妃故居的地窖,那具青銅晷儀的刻度正對應著星圖方位。當夜暴雨如注,李琰率玄甲衛掘開青龍坊古井,井壁的青苔下露出九道鎖孔,恰好與慕容雪的銀槍槍頭吻合。
地宮大門開啟的刹那,三百盞人魚膏燈自動點燃,昏黃光芒映出中央玉台上的傳國玉圭——這正是隋煬帝征討琉球時失蹤的"鎮海圭",圭身刻著四海龍王浮雕,尾部缺口與李琰手中的玉玨嚴絲合扣。上官婉兒以玉玨觸碰圭身,石壁突然浮現宇文愷手繪的《四海龍宮圖》,東海某處用金粉標注著武媚娘的金釵圖形,旁邊小字密密麻麻:"大業十三年,藏璽於歸墟"。
"報!嶺南急奏!"傳令兵渾身是血撞破地宮寂靜,塘報上的血指印觸目驚心:泉州港出現十二個"李琰",皆持完整兵符調動府兵。慕容雪突然割破手掌,鮮血滴在玉圭表麵,浮現的文字讓眾人寒毛直豎:"宇文氏以人傀術造三百影武者,需楊氏嫡血可破"——所謂影武者,竟是用傀儡術複製的活人替身。
上官婉兒突然劇烈咳嗽,鮫綃帕上的黑血如墨汁暈染。隨軍醫正跪地稟報:"是宇文氏秘毒"牽機引",毒素已侵入心脈,唯有南海鮫人心頭血可解..."李琰捏碎手中藥碗,琉璃碎片紮入掌心,卻感覺不到疼痛。阿黛爾突然扯開波斯長袍,露出鎖骨處的淡藍色鱗紋:"三年前在波斯灣,我曾飲過鮫人血,或許能感應它們的方位..."
夜半驚雷劈開海麵,李琰率五十艘龜甲船駛入南海歸墟。風暴眼中,海水呈現詭異的墨藍色,五十名玄甲水鬼口銜浸過鯨魚脂的銅管潛入深淵。在千米深的珊瑚叢中,他們看到了永生難忘的景象:三百名鮫人被青銅鎖鏈鎖在八棱石柱上,胸口插著汲取血液的琉璃管,淡藍色的血珠順著管道流入中央的"血泉"——那是宇文氏用三十年時間建造的血液提煉裝置。
慕容雪的銀槍挑斷第一根鎖鏈時,鮫人王突然睜開琥珀色瞳孔。他的魚尾拍擊礁石,發出隻有魚類能聽懂的低頻震動,咽喉竟發出標準的長安官話:"楊妃娘娘當年救過我族,歸墟深處的白礁...藏著煬帝的..."話音未落,歸墟底部傳來機括轟鳴,一艘青銅巨艦破水而出,船首像竟是年輕時的武媚娘,嘴角含著冰冷的笑意。
白礁海域的海水被戰火燒成赤紅,李琰的旗艦與宇文氏巨艦"鳳翔號"轟然相撞。十二具滄溟衛躍上甲板,它們的彎刀軌跡竟與李琰的"玄甲七式"如出一轍——顯然是宇文氏通過間諜偷學的唐軍絕學。上官婉兒強撐病體,在璿璣台上轉動渾天儀,將二十八宿方位對應到每一艘唐軍戰艦:"角宿一對應"破浪號",心宿二對準敵艦水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啟天雷!"李琰的陌刀斬斷鳳翔號主桅,藏在帆布中的鐵砂如暴雨傾瀉。慕容雪趁機擲出從地宮帶出的磁石,鐵砂在磁力作用下聚合成巨網,將滄溟衛的關節齒輪死死卡住。阿黛爾吹響七孔骨笛,被解救的鮫人擺動魚尾,掀起十丈高的巨浪,將宇文氏的"火龍艦"盡數吞沒,艦上的希臘火遇水爆炸,海麵騰起的蘑菇雲照亮了整個歸墟。
李琰借浪勢躍入鳳翔號核心艙室,水晶棺內的景象讓他手中長劍當啷落地——棺中躺著的,竟是容顏未改的楊妃!她的鬢角別著當年在感業寺丟失的玉簪,眼瞼下的淚痣清晰可見,宛如沉睡了三十年的美人。棺槨上的梵文記載著驚天秘密:大業十四年,宇文愷用冰髓玉棺為楊妃假死續命,隻為利用她身上的李氏血脈,掌控傳國玉璽的真正力量。
當夜子時,上官婉兒在鮫人王的護送下飲下心頭血。劇毒化解的瞬間,她腕間浮現出與李琰相同的山河胎記——那是李氏皇族特有的血脈印記。鮫人王以冰水為墨,在珊瑚壁上畫出東海深處的宇文氏龍城:"楊妃娘娘當年將真正的傳國玉璽...藏在了..."話未說完,一支淬毒魚叉穿透他的心髒,鮮血染紅了未完成的海圖。
李琰在鳳翔號的殘卷中找到半卷《宇文起居注》,泛黃的紙頁記載著開皇十八年的秘辛:"宇文愷私會陳朝公主,得傳鮫人控水之術..."海圖突然自燃,焦痕竟拚出洛陽城的輪廓,中心坐標正是楊妃故居的地窖。海天相接處,十二艘幽靈戰船再度浮現,船帆上的武媚娘畫像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楊妃溫婉的麵容,在晨曦中若隱若現。
風暴過後的海麵平靜如鏡,破碎的船板上,李琰與上官婉兒望著遠處漂浮的宇文氏軍旗。阿黛爾撫摸著鮫人王遺留的鱗甲,突然指向東南方:"那裏有座珊瑚城,我在波斯典籍裏見過,叫"亞特蘭蒂斯"..."慕容雪的銀槍突然指向海底,那裏有一道幽深的海溝,隱隱傳來機括轉動的聲響。
上官婉兒整理著從地宮帶出的典籍,突然發現《四海龍宮圖》背麵的微雕:"貞觀二十三年,太宗皇帝曾派薛訥潛入歸墟,留下十二道暗門..."她的指尖劃過標注"玄武門"的坐標,李琰突然想起母親臨終前的話:"海的盡頭,藏著另一個大唐。"
晨霧散盡,泉州灣的天空湛藍如洗。李琰站在旗艦甲板,望著手中逐漸融合的玉玨與傳國玉璽,終於明白楊妃當年的苦心——她用自己的一生,在隋與唐、海與陸之間,織就了一張保護李氏血脈的大網。而宇文氏的蜃樓戰船,終究隻是驚濤中的泡影,真正的大唐榮耀,永遠紮根在每一寸山河,每一位鐵血將士的心中。
海風帶來遠處的鍾聲,那是長安傳來的最新戰報:武氏餘孽在洛陽的叛亂已被平定,大明宮地窟的三百架神威弩,正被改造成守護海疆的利器。當山海相連,當日月同輝,便是大唐盛世真正的破曉時分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