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九鼎歸源
字數:3772 加入書籤
驪山地宮深處的燭火忽明忽暗,阿史那雲握著彎刀的手心已滿是冷汗。三天前他們跟著盜墓賊炸開的洞口潛入時,怎麽也沒想到這處被流沙掩埋的偏殿會藏著如此景象——十二尊青銅鼎環列成陣,鼎身刻著早已失傳的蝌蚪文,她認得其中幾個字與突厥族古老岩畫上的符號相似,像是某種力量的封印。
"當心!"烏木紮的吼聲混著石壁開裂聲傳來。這位突厥老護衛的刀疤臉在火光下泛著青銅色,他一把將阿史那雲拽到刻著星圖的青銅棺槨後,頭頂立刻傳來"刺啦"一聲銳響。借著火把餘光,她看見方才站立的地方出現五道深溝,溝底泛著幽藍光澤,像是某種金屬粉末。
"那些壁畫...在動?"親衛阿古達的聲音帶著哭腔。阿史那雲順著他顫抖的手指望去,隻見四周牆壁上的《山海經》壁畫竟在滲出黑褐色液體,原本靜止的怪獸輪廓逐漸立體,鱗片紋路間流動著細沙般的顆粒。她突然想起突厥巫醫說過的"沙中藏魂"傳說,下意識摸向腰間酒囊——這是她離家時帶的馬奶酒,皮囊上還纏著母親給的狼髀石護身符。
"都把火把壓低!"烏木紮突然扯下腰間牛皮水袋,潑向最近的壁畫。火焰驟滅的瞬間,那些"活過來"的怪獸輪廓果然變得模糊。阿史那雲借著餘燼微光,看見青銅棺槨底部刻著一行小字,筆畫間填滿朱砂:"朕以磁脈鑄九鼎,鎮九州龍氣於驪山"。她突然想起去年在長安西市聽波斯商人講過的"磁石吸鐵"之說,伸手摸向棺沿,指尖剛觸到凸起的紋路,整座地宮突然劇烈震顫。
"快看那些鼎!"阿古達的火把重新亮起,照亮了正在變化的青銅鼎。原本靜止的鼎耳開始緩緩轉動,噴出的白霧在半空凝成複雜的幾何圖案——像是長安太學裏見過的渾天儀模型,又帶著草原薩滿神帳上的神秘符號。更詭異的是,地麵上原本流向東北方的細沙突然逆轉,順著鼎腳刻的"雍州豫州"字樣聚成十二堆,每堆沙堆上都浮現出模糊的城池輪廓。
與此同時,百裏外的潼關城頭正經曆著慘烈廝殺。段秀實的陌刀已經卷了刃,刀身上還粘著秦俑的陶土碎片。這些本該埋在地下的陶俑不知為何突然破土而出,身上穿著的鎧甲竟刻著五姓七望的族徽——滎陽鄭氏的麥穗、範陽盧氏的鹿形紋,此刻都在刀鋒下碎成齏粉。
"將軍!驪山方向有異!"了望塔上的士卒話音未落,天際突然泛起奇異的光暈。段秀實轉頭望去,隻見驪山頂峰升起七色流光,像是春日草原上的虹霓,卻帶著說不出的詭異。更驚人的是,正在進攻的秦俑群突然集體跪倒,陶製的頭顱"哢嚓"一聲裂開,裏麵滾出的不是泥土,而是泛著金屬光澤的顆粒,在陽光下發著藍幽幽的光。
"那是...磁砂?"段秀實想起去年隨高仙芝西征時,在怛羅斯見過大食商人售賣的"吸鐵石粉"。他彎腰撿起一顆顆粒,指尖剛碰到就被牢牢吸附,細看之下,每顆砂粒竟都刻著細小的篆文,排列組合成類似符篆的圖案。正當他皺眉思索時,身後突然傳來馬匹嘶鳴,轉頭看見蕭綰綰的白馬受驚直立,女子跌下馬時露出襦裙下的金絲軟甲——那甲胄上的梅花紋,竟與三日前他在上官婉兒心口看見的烙印一模一樣。
長安城大明宮的偏殿內,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藥香與鐵鏽味。李琰握著上官婉兒的手,隻覺那手指冷得像冰塊,腕間脈搏跳動極不規律。陳玄禮太醫正舉著銀針猶豫不決,燭光下,婉兒胸前的傷口滲出的血竟呈靛藍色,在白紗上暈開如墨染蓮花。
"用磁石粉,按波斯醫典的法子!"娜菲賽的聲音帶著異域口音,這位大食女醫官扯開衣袖,露出小臂上的刺青——那是用阿拉伯文寫的《醫典》段落。她從銅罐裏取出褐色粉末,撒在傷口周圍,粉末立刻像被無形之手牽引,聚成環狀。李琰注意到,那些粉末碰到婉兒皮膚時,竟發出細微的"滋滋"聲,如同鐵器相擊。
突然,放置在一旁的青銅匣發出輕響。那是三日前王忠嗣從東海沉船裏打撈上來的物件,匣蓋上刻著"宇文愷造"四字。當李琰掀開匣蓋,泛黃的帛書竟自動展開,卷首"墨經·磁篇"四字下,朱砂批注的"以磁引磁,陰陽相濟"八字突然滲出液體,細看竟是暗紅血跡。
"陛下小心!"陳玄禮的驚呼未落,婉兒突然睜眼。那雙往日含情的鳳眼此刻泛著銀灰色光澤,指尖如鐵鉗般掐住李琰咽喉。更詭異的是,她開口時聲音竟分成兩層,一層是婉兒的軟糯,一層是蕭綰綰的冷冽,如同兩人同時說話:"陛下要救的是哪一個?我們現在共用這副身子...您舍得殺嗎?"
殿外突然傳來金石相擊之聲。十八麵青銅鏡被陽光折射,在地麵投出複雜的幾何光影,蕭綰綰赤腳站在光陣中央,襦裙下擺染著水漬,像是剛從水中撈出。她每走一步,婉兒臉上就浮現痛苦神色,兩人胸口的梅花烙印同時發出微光,宛如鏡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千裏之外的東海海麵,王忠嗣踩在倭國戰船殘骸上,靴底粘著的碎鏡片映出扭曲的人臉。這些刻著櫻花紋的鏡片來自倭國的"八咫鏡",三天前他們在濟州島附近截擊的船隊,每艘船上都載著大量磁砂與青銅殘片。
"大帥,這酒壺不對勁。"李光弼遞來的青銅壺上刻著雲雷紋,壺底卻有行極小的銘文:"泗水鼎,泰阿刻"。王忠嗣摩挲著銘文,突然想起《史記》裏記載的秦始皇泗水撈鼎之事——傳說當年鼎剛出水就有龍咬斷繩索,難道那些所謂"神龍",其實是磁石引發的異象?
海水突然翻湧,一個青銅匣從海底撈起,匣蓋打開時露出半卷帛書。王忠嗣認出那是宇文愷的筆跡,"磁樞歸位,九鼎重光"八字下,用朱砂畫著十二座城池分布圖,其中東海位置被重重圈住,旁邊注著"第九鼎藏於扶桑穴"。帛書背麵是用密丹寫的地圖,顯影後露出徐福船隊的航線,終點竟標著"蓬萊島下有磁山"。
"報!倭軍異動!"呐喊聲中,原本投降的倭國士兵突然集體抽搐,他們解開鎧甲時,王忠嗣驚見那些人的胸口都嵌著磁砂凝成的鱗片,皮膚下隱約可見金屬絲遊走。一個倭國武士死前抓破自己咽喉,從傷口裏掉出的不是內髒,而是刻著"泗水"二字的玉璧殘片,邊緣還纏著發絲般的細磁絲。
地宮內,阿史那雲用紅綾裹住新發現的屍體,借著火把仔細查看。死者穿著將作監的灰色短褐,衣襟內側繡著"李桓"二字——這是五年前隨宇文愷修驪山陵後失蹤的將作少監。烏木紮用匕首挑開死者衣領,露出肩頭刺青:"天寶三載,驪山修陵人",旁邊還有個奇怪符號,像是三個"山"字疊加。
"可敦,看這牆!"阿古達刮去牆皮,露出下麵用暗紅顏料寫的字跡:"匠作監三千人,以磁傀代真人,永守龍脈"。那些字曆經千年仍未褪色,顯然是用活人血混合磁砂寫成。阿史那雲突然想起突厥傳說中的"活死人",據說巫師能用磁石控製屍體,難道眼前這些...
機括轉動聲從四麵八方傳來時,她本能地撲向最近的石柱。整麵牆壁轟然倒塌,露出後麵的密室——上千個"工匠"正在低頭勞作,他們手中的刻刀在青銅鼎上刻著符文,腳下堆著靛藍色的粉末。當這些"人"緩緩轉頭時,阿史那雲聽見自己的心跳聲——他們的眼眶裏嵌著青銅齒輪,轉動時發出"哢嗒"輕響,而所謂的"皮膚",竟是用磁砂混合樹膠製成的假皮,此刻正片片剝落,露出下麵的金屬骨架。
"這是...宇文愷的機關術?"烏木紮的聲音裏帶著敬畏。作為草原上見過回鶻工匠造車的人,他從未想過人類能造出如此逼真的傀儡。阿史那雲注意到,每個傀儡的後頸都插著磁石片,上麵刻著不同的符號,其中一個傀儡手中的竹簡掉落,露出"以磁石為心,以符篆為魂"的字樣。
就在此時,十二尊青銅鼎同時發出轟鳴,鼎身的蝌蚪文依次亮起。阿史那雲看見,從潼關方向飛來的磁砂流匯入"雍州鼎",東海方向的磁砂匯入"青州鼎",而中央最大的"豫州鼎"上方,浮現出長安城的虛影。她突然想起棺槨上的文字,所謂"鎮九州龍氣",恐怕是用磁脈鎖住各地的地質能量,而此刻九鼎歸源,意味著某種古老的力量正在複蘇...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